干扰素-γ对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
2012-08-15赵建玲王尚宏
赵建玲,王尚宏
(1.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汾阳 032200;2.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不仅构成人体的巨大物理屏障,而且还有强大的免疫监视作用。皮肤创伤会引发局部组织的损伤,也可导致局部乃至系统的免疫反应[1,2]。创伤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机体产生的大量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由他们合成分泌的大量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的调控。其中,皮肤成纤维细胞是伤口愈合的重要修复细胞之一。有研究证明干扰素-γ(IFN-γ)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蛋白 ,从而可能导致伤口愈合的延迟。本研究通过制作小鼠急性创伤模型,探讨上述假设,从而为创伤的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用于指导临床用药。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40只,体重25~30 g。小鼠背部剃毛后,肌肉注射速眠新Ⅱ(1 mL/kg)麻醉,去毛区用偏温蒸馏水擦洗干净,常规消毒,背部皮肤在自然松驰状态下,于近颈侧以脊柱为中线切除约1 cm×1 cm的正方形全层皮肤,创面以消毒纱布止血后暴露。
1.2 动物分组及用药
将40只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实验组同时接受IFN-γ注射,100万IU/支,隔日1次,每次1支,连续治疗14 d;IFN-γ为100万IU/支,比活 性>1.5× 10 IU/mg蛋白 (企业内控标准>1.6×10 IU/mg蛋白),蛋白含量:65 g/支,纯度>98%,包装:100万IU/支(由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常规饲养,观察伤口的自然愈合过程。伤口愈合的标准定义为:创面完全上皮化所需的时间,而上皮化完全依靠肉眼观察[1]。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实验组20只小鼠,伤口愈合时间为14~20 d,平均(16.08±1.73)d,对照组20只小鼠伤口愈合时间为10~15 d,平均(12.75±1.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P=0.00)。第 14 天,实验组动物伤口愈合1只,对照组18只,二者相比,后者明显多于前者(u=28.97,P=0.00)。
3 讨论
创伤后组织的修复是创伤外科的一个基本问题,创伤愈合包括创伤后的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的形成、肉芽组织的生成及再上皮化的过程,有大量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由他们合成分泌的大量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参与,其中成纤维细胞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增殖是修补创伤缺损的重要一环,是创伤愈合过程中最重要的细胞活动之一。表浅的损伤主要通过上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覆盖创面完成,但大多数软组织损伤修复则需通过肉芽组织生成的形式进行,而成纤维细胞是构成肉芽组织最重要的功能细胞之一。它不仅可以分泌细胞外基质,还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来调节创伤修复。成纤维细胞在创伤及组织修复中的数量及功能状态是决定和影响创面修复进程和预后的关键因素,而其数量由其增殖和凋亡的平衡状态决定。研究表明,慢性创面修复时,其局部的主要变化就是创面组织生成障碍和局部高蛋白酶活性状态所致的胶原沉积不足。因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发生障碍及胶原合成和降解失衡,是直接影响创面愈合的重要原因。已知IFN通过增加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如:β2-微球蛋白、Ⅰ类MHC抗原,免疫球蛋白G(IgG)-Fc受体和介入免疫识别而上调许多免疫反应。I型IFN和Ⅱ型IFN都异常激活Ⅰ类MHC抗原表达,但只有Ⅱ型IFN能刺激激活体液和细胞所需要的免疫Ⅱ类MHC抗原(HLADR)重新合成。调节免疫反应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黏附分子,如胞内黏附分子-1(ICAM-1)和其他细胞表面标志物,如9~27/Leu13的表达也由 IFN尤其是Ⅱ型 IFN激活[3]。IFN-γ由免疫细胞,如NK细胞、T细胞和 B细胞产生,受有丝分裂原和抗原诱导,以糖基化的同型二聚体与靶点受体和IFNGR1和IFNGR2结合,通过信号转导途径,主要起免疫调节作用[4]。
目前关于IFN-γ对创伤愈合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岑瑛等[5]发现:IFN-γ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刘佳琪等[6]的研究证明:IFN-γ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下调Smad 3、上调 Smad 7,降低基础状态下或经 TGF-β_1诱导后 KFb的 CTGF和 α-SMA表达量,表现出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显著拮抗作用,并认为这可能是IFN-γ治疗病理性瘢痕的重要机制。Haitao Shen等[3]也发现:在IFN-γ缺失的小鼠中,由于局部免疫反应加强,增殖期加速,伤口收缩,胶原沉积,促使伤口愈合加快。这些均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本实验中,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迟,且在14 d时,对照组已愈小鼠只数较实验组也显著增多,说明IFN-γ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着相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IFN-γ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从而减缓伤口的愈合时间。这也提示IFN-γ抑制剂能够促进创伤伤口的愈合,增强创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IFN-γ作为机体系统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因子,随着其生物学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集成,将实现干扰素靶向治疗创新药物的突破,实现创伤伤口的可控性治疗,为研究抑制瘢痕形成的IFN-γ制剂,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的IFN-γ抑制剂制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临床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1]Singh KP,Prasad R,Chari PS,et al.Effect of Growth Hormone Therapy in Burn Patients on Conservative Treatment[J].Burns,1998,24(8):733-738.
[2]Pruitt BA Jr,McManus AT,Kim SH,et al.Burnwound Infections:Current Status[J].World J Surg,1998,22(2):135-145.
[3]Haitao Shen,Pamela Yao,Eunyoung Lee.Interferon-gamma Inhibits Healing Post Scald Burn Injury[J].Wound Repair Regen,2012,20(4):580-591.
[4]Sparkes BG.Immunological Responses to Thermal Injury[J].Burns,1997,23(4):106-113.
[5]岑 瑛,严小蓉.γ-干扰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9,13(2):122-126.
[6]刘佳琦,胡大海,张战凤,等.γ-干扰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09,25(6):45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