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2-08-15张黎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胃镜胃炎饮食

张黎黎

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及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胃黏膜上皮受损后,黏膜发生改建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为主的一种疾病[1]。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复发率较高,治疗不及时可进展为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本研究对我院2006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8例慢性胃炎患者,在进行抗幽门螺杆菌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整体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患者,男42例,女26例;年龄55~70岁,平均56.5岁;病程5~10年,平均7.5年。所有患者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相关诊断标准确诊,排除意识不清、精神异常或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患者。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12例患者有不规则上腹隐痛,饮食时明显。24例患者有明显厌食、体质量减轻症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给予阿托品、溴丙胺太林镇痛治疗,HP阳性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抗感染治疗。对于胃酸增高患者给予甲氰米胍、雷尼替丁抑酸治疗。对于胃酸缺乏者给予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治疗。胆汁反流明显患者给予胃复安加强胃窦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进行。具体如下。

1.3.1 健康教育 通过口头讲解、图文宣传、示范训练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一些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使患者了解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及诱发因素。指导患者加强饮食调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详细向患者介绍所用药物及治疗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用法等。嘱患者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配合治疗。

1.3.2 心理护理 患者因有呕血、黑便等症而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病情,详细说明出血原因,并告知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可迅速止血,告知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显著减少本病的复发情况。针对与患者精神因素有关的呕吐,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稳定情绪,必要时采用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放松方式,减少呕吐的发生。

1.3.3 饮食护理 慢性胃炎与患者饥饱失常、食物不洁、嗜食辛辣、过量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饮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临床经验,本研究提出慢性胃炎患者饮食宜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忌食辛辣、禁饮酒。定时可使胃液分泌及胃蠕动功能在固定时间三餐时达到最佳水平,使食物能够得以充分消化。定量可避免饥饱失常及暴饮暴食的情况发生,以进食七八成饱为宜。细嚼慢咽可促进食物吸收,减轻胃负担,同时也可促进唾液、胃液的分泌。辛辣食物及酒可直接损伤胃黏膜,慢性胃炎患者多食胃功能不佳,饮食宜清淡,多样化,以软烂食物为主。既保证营养素的摄取又能减轻食物对胃的损害。

1.4 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如下:慢性胃炎上腹痛、饱胀感、恶心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胃镜及病理活检未见萎缩性改变为治愈;慢性胃炎上腹痛、饱胀感、恶心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胃镜及病理活检提示萎缩程度有所好转为有效;慢性胃炎上腹痛、饱胀感、恶心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变化甚至加重,胃镜复查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为无效[3]。护理服务满意度分为3个标准,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分别统计患者治疗前后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观察组治愈14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护理后满意30例,较满意4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88.2%。观察组经护理后满意34例,较满意0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100%。两组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护理观念也随之转变。现今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将护理程序系统化运用到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中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正是基于以上特点的一种护理方式。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明显减少了慢性胃炎的各种诱因,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整体护理后,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考虑可能与经整体护理后,患者更愿意积极配合医生及护理人员的治疗及护理服务,患者依从性较好,能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及康复练习。患者心理压力小,心理状态良好,身心愉快,能积极参加治疗后康复训练,护患关系良好等有关,从而利于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郭增才.慢性胃炎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1,4(7):173-174.

2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 [J].胃肠病学杂志,2006,11(11):674.

3 江丽华.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7):291.

猜你喜欢

胃镜胃炎饮食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何为清淡饮食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健康饮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