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场磁共振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12-08-15王达进周建承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胰管梗阻性胆总管

王达进,周建承,周 晟

(湘雅萍矿合作医院(萍矿总医院)放射科,江西 萍乡 337000)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是一种非介入性胆管成像技术,在高场磁共振机中应用较普遍,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低场磁共振亦已广泛应用于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开辟了新的领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是目前临床医师必不可少而又行之有效的重要辅助检查。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湘雅萍矿合作医院放射科对52例临床怀疑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患者行MRCP成像检查,将其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MRCP对临床应用的价值,并提高MR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临床怀疑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患者,临床均表现为腹痛、和(或)黄疸,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32~79岁,平均53.34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综合诊断证实:胆管癌11例,胰头癌5例,壶腹癌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胆系结石29例,胆总管炎症1例,十二指肠乳头部炎症1例。

1.2 成像技术及参数

MRCP成像检查采用GE Signa Ovation 0.35T永磁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系统。采用体线圈,仰卧位扫描,辅以呼吸门控技术,所有患者均于检查前禁食6~8h,定位前进行屏气训练(吸气-呼气-屏气)。均先常规扫描横轴位FSE序列T2WI(TR 6667ms,TE 81ms)、SE 序 列 T1WI(TR 500ms,TE 10ms)、FSEIR 序 列 STIR(TR 6000ms,TE 48ms),然后利用横断面显示的胆管为中心采用SSFSE序列行二维厚层块投射扫描,共扫描3个方向,其成像时间仅需2s·幅-1,可任意方位调整及反复成像,直到满意为止。成像参数:TR无穷大值,TE 无穷大值,层厚70mm,层间距0,EC 20.8kHz,FOV 32cm,矩阵256×256,激励次数(NEX)1.00次。

2 结果

2.1 胰胆管病变显示与定位、定性诊断

52例均能准确显示胆管全貌,其中26例患者主胰管得以清晰显示。MRCP结合常规MR像均能准确显示梗阻部位及形态,并能看到阻塞部位以上的肝外胆管和(或)肝内胆管扩张,部分患者尚可见扩张的胰管,其定位准确率100%。本组病例MRCP所有扫描序列定性诊断准确率92.37%。

2.2 结石的影像学表现

胆总管结石不伴胆管扩张,表现为胆总管内类圆形、卵圆形充盈缺损;胆总管结石伴梗阻则表现为扩张的胆管形态较均匀,肝内外胆管同时扩张时多呈树根样改变,梗阻端形态多呈杯口状充盈缺损(封四图1)。与胆汁的信号比较,结石在常规MR扫描中T1WI、T2WI及STIR均为低信号,偶尔呈等或高等混杂信号。本组1例胆固醇结石,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但STIR呈低信号,这可能与结石的成分有关[1]。

2.3 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MRCP像大部分能掩盖肿瘤的形态,结合常规MR扫描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外形轮廓、大小及侵犯范围。总结21例肿瘤所致扩张的肝内胆管形态多呈软藤状,管壁光滑或不光滑,其梗阻端有以下几种形式。1)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下端中断,偏侧性狭窄,十二指肠乳头区粘膜局部缺损,可见软组织肿块信号。2)胰头癌:显示胆总管中下段梗阻,梗阻部位胆总管截断,常见杯口状充盈缺损,极少数呈鸟嘴样狭窄,胰头区胰管不显示,远端胰管扩张,即梗阻端胆总管与胰管呈分离状态,呈典型双管征。3)壶腹癌:胆总管下端鸟嘴样、圆锥状及鼠尾状狭窄,能显示双管征,胰管连续性扩张,显示完整。4)胆管中下段癌:表现为肿瘤部位胆总管截断,常见腔内充盈缺损,梗阻端形态为截断状、杵状。5)肝门总管癌:表现为扩张的左、右肝管呈分离现象。常规MR扫描胆总管变形,肿瘤T1WI上为稍低或等信号,T2WI上为稍高信号,STIR上为稍高或高信号(封四图2-3)。

2.4 炎症的影像学表现

胆总管炎症常表现为胆总管下段呈渐进性狭窄,移行范围较长,边缘光滑,其上方胆管轻度扩张。十二指肠乳头部炎症表现为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胰管扩张,胆总管下段呈渐进性狭窄,全程显示胆管无中断(封四图4)。常规MRI未见结石及肿块信号。

3 讨论

3.1 MRCP成像原理

MRCP成像技术原理是利用重度T2加权序列,使固定的脏器及快速流动的血液产生低信号,利用胆汁和胰液含有大量水分并有显著长于周围组织的T2驰豫时间的特点,采用重T2加权突出显示前者的信号,并通过MIP(最大信号强度投影)获得类似ERCP或PTC的图像[2]。目前常用技术分两大类,一类为GRE梯度回波序列,另一类为FSE或T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3.2 MRCP的优势

在MRI常规扫描基础上进行的MRCP是诊断胰胆管疾病的新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以往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依靠B超、CT、ERCP、PTC等影像学方法。B超因其快捷、方便、无创伤等优点,常被临床作为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首选方法,但B超受到肠道气体、操作者经验及设备性能的影响,而对胆总管病变的检出率受限。CT仅能提供横断面图像,无法看到胆道系统的整体图像,故对梗阻部位的确定有困难。ERCP不能用于曾行胆道改道手术的患者,也不能用于对比剂过敏者,老年患者也难以耐受,且与PTC一样,均为有创检查,现临床上已不作为诊断胆道疾病的首选方法。MRCP同传统的胆系检查方法相比,具有无创性、安全、简便、无需对比剂、可多方位旋转、多角度观察等优点,其显示的胆道为自然状态下的形态,没有因注射对比剂产生的胆管被动扩张现象,反映管腔的直径准确,为临床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操作受技术的影响小,适应证广泛,一些ERCP检查失败或其禁忌证者仍可进行MRCP检查,因此在胰胆管系统的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MRCP的不足之处是不能活检及进行介入治疗。本组病例MRCP所有扫描序列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2.37%,判断梗阻性质总准确率与文献报道(64%~98%)一致[3]。

3.3 MRCP对梗阻性胆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MRCP能直观显示胆胰管树,可显示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胆囊、胆囊管及胰管,当上述部位梗阻时能全面立体地观察梗阻部位的形态、范围、程度,由于梗阻端的特征、梗阻水平和程度,梗阻远端、近端均可显示,也可为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影像依据。由于MRCP只能得到含水管道影像,不能得到肝和胰腺实质图像,也不能对病变周围结构的侵蚀和淋巴结转移做出判断,有时由于胆汁流动失相位或血管压迫也可能出现假的充盈缺损,因此诊断中应强调在行MRCP的同时密切结合常规横轴位T1WI、T2WI及STIR图像,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王敏,龚洪翰,肖香佐,等.CT与 MRI在胆系结石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5):397-399.

[2]谢敬霞.核磁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403-409.

[3]杨小庆,汪盛齐,杨爱玲,等.661例 MRCP图像分析[J].现代医学,2005,33(5):316-320.

猜你喜欢

胰管梗阻性胆总管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
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