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发性鼻窦炎的修正性手术及综合治疗

2012-08-15文培桂文芳聪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鼻甲上颌鼻窦

文培桂,文芳聪,陈 霞

(湘雅萍矿合作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西 萍乡 337003)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鼻内镜手术逐步在全国范围广泛推广,各级医院都开展鼻内镜手术,但疗效不尽相同,由于手术水平和慢性鼻窦炎的疾病特点,有一定数量的鼻内镜手术患者复发,须再次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相对于首次鼻内镜手术,面临着正常解剖结构的缺失、常用手术标志变形和紊乱不清的问题,术中较难准确定位,容易迷失方向,损失正常结构,造成并发症的发生。湘雅萍矿合作医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对38例复发性鼻窦炎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及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复发性鼻窦炎患者,男24例,女14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2.3岁。其中有前期上颌窦根治手术史14例,前期鼻内镜手术史24例,2次以上鼻内镜手术史6例,其中2例有3次鼻内镜手术史,1例有10次手术史(包括单纯的鼻息肉切除手术史)。术前检查见单纯窦口阻塞11例,合并有鼻息肉及鼻腔粘连有23例,同时合并鼻中隔偏曲有2例,鼻腔鼻息肉病2例。按照中华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1]进行分型,38例患者均为Ⅲ型。

1.2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术前均使用口服抗生素,口服糖皮质激素,鼻喷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吉诺通)7d,再行鼻窦CT检查(冠状位加水平位),综合评估鼻窦鼻腔情况,确定手术方式。完善全身检查,血糖控制在8.0mmol·L-1以下,血压控制在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下,手术全部按全身麻醉准备。

1.3 手术方式

患者全部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根据病情是否行鼻中隔矫正术,在0°镜下切除鼻腔前段息肉,如果有下鼻甲肥厚的患者先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或者下鼻甲成型术,切除后鼻孔息肉,对于中鼻甲肥厚的用15#刀片切开中鼻甲前端,剥离中鼻甲骨,在黏膜下切除部分中鼻甲,完成中鼻甲成形术,形成进入中鼻道的入口。在下鼻甲的上缘探查上颌窦的入口,开放上颌窦开口,在上颌窦开口的上缘寻找眶下嵴,沿眶下嵴向上寻找眶纸板,沿眶纸板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逐步开放筛房,再根据病情采取各种特殊的手术方式。

在70°镜下无法全部清除上颌窦息肉的时候,可以行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上颌窦手术[2](endoscopic nasal lateral wall dissection,ENLWD)(本组2例):手术在0°镜下进行,从下鼻甲前端作一弧形切口至骨面,从下鼻甲骨下方将黏膜瓣剥离至鼻泪管口,下鼻甲骨上方剥离至上颌窦开口前缘,剪断下鼻甲骨向内侧推移,用电钻或骨挫打开鼻腔外侧鼻骨质,暴露黏膜,向后剥离至鼻泪管,清除鼻泪管表面骨质,分离鼻泪管,将鼻泪管和鼻腔外侧鼻黏膜瓣一起内移,切开上颌窦内侧壁黏膜,暴露上颌窦腔,清除上颌窦腔中的病变,将下鼻甲黏膜瓣复位,将切口对位缝合[3]。

修正性额窦引流术(本组8例):0°镜下先切除中鼻道息肉,行前组筛房开放,再切除未开放的鼻丘气房,充分暴露眶纸板及中鼻甲根部附着处,如果前后径较窄,这种手术方式无法充分引流额窦时,可以从鼻丘前壁切开,切除额窦内侧的中鼻甲前部,必要时可以借助内镜骨钻,从前直接开放额窦口,将鼻丘处的鼻腔黏膜贴覆在额隐窝的后壁,用膨胀海绵剪成额隐窝形状填塞在额窦口,支撑黏膜,膨胀海绵中注射地塞米松溶液,减轻黏膜水肿。

鼻内镜下鼻腔根治性手术(本组3例):术中切除中鼻道息肉,将息肉样变的中鼻甲黏膜彻底切除,充分开放筛窦黏膜,将窦腔息肉样变的黏膜全部切除干净,切除后组筛窦,切除息变的上鼻甲,在下鼻甲黏膜下切除部分纤维组织,完成下鼻甲成形术,将鼻腔息肉样变的黏膜予以切除。

1.4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行抗生素,止血药治疗,同时运用糖皮质激素,术后第2天拔出鼻腔填塞物,术后第4天开始行鼻腔冲洗,术后第6天开始第1次鼻腔清理,出院后1个月每7d复查1次,2~3个月每2周复查1次。4~6个月每1个月复查1次。术后常规随诊1年以上。

1.5 疗效判断标准

按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进行综合评价[1]。治愈:症状消除,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镜检查见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增生,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内镜检查见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

2 结果

2.1 总体疗效

本组38例患者均一次完成,术后不程度出现头痛,鼻腔胀痛,抽出鼻腔填塞物后症状好转至缓解。38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其中24例治愈,好转8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84.21%(32/38)。

2.2 术后并发症

本组38例患者有6例出现眶周血肿,7d后逐步吸收,无视力下降,无眼球活动障碍,无脑脊液鼻漏等严重并发症,无大出血等情况。

3 讨论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病因较多,也比较复杂,与变态反应、鼻窦解剖变异、病变范围、前期手术次数、手术者技巧、术后处理(包括患者的依从性)、黏膜病变、免疫缺陷等因素有关,其中手术操作的正确与否以及是否在术后进行规范的综合治疗,对疗效的影响亦很大。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首先要分析鼻窦炎复发的原因,能合理的针对复发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治疗,就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行CT检查之前,先行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口服糖皮质激素、鼻喷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及鼻腔冲洗液)7d,将炎性水肿的鼻腔黏膜水肿成分减轻,将鼻腔炎症减到最轻,再行CT检查(水平位和冠状位),可以清楚地了解术腔病变的情况和结构的变化,如中鼻甲、筛窦、上颌窦口、蝶窦、额窦的位置,与前鼻孔的距离,上颌窦、筛窦、蝶窦的大小和骨质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了解是否存在Haller’s气房、Onodi气房等解剖学变异,结合鼻内镜检查确定需要手术的部位、范围,再行手术治疗。先行围手术期处理以后再行副鼻窦的CT扫描,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小手术的范围,术前得处理在术中很大程度上减少出血量,同时手术中能更好地找手术标志。

治疗复发性鼻窦炎的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相对于首次鼻内镜手术,有解剖结构不清楚、手术标志缺失的难度。但认真的分析仍然可以取得较高的成功率,无严重并发症。M.May等[4]提出6个解剖标志中鼻道前穹窿、中鼻甲前上附着处、上颌窦自然口、眶底嵴、纸样板、蝶窦顶作为再次鼻窦内镜手术的参考,辨清标志,特别是中鼻道前穹隆、上颌窦开口和后鼻孔上穹隆,对再次手术非常重要。在术中首先切除鼻腔息肉样变的软组织,寻找骨质,在骨质中寻找手术标志,先形成鼻腔形态,结合CT逐步切除各组鼻窦,如常规经鼻内镜下无法处理的复发性上颌窦病变,可采用ENLWD入路,该术式有视野宽的优点,可以充分显露整个上颌窦腔,包括泪前隐窝和齿槽隐窝,便于上颌窦病变的观察和处理,无死角,同时可以保留下鼻甲和鼻泪管,维护鼻腔和泪道的形态和功能[3]。再手术中额窦病变可采用修正性鼻内额窦引流术,在手术前要比较前后2次的CT检查,确定前次手术的范围,及未开放的气房,全面了解是否为医原性额窦炎,术中操作仔细,避免造成过度损伤,该术式能在直视下开放额窦,特别是对于骨质较硬的患者,当在30°镜下不能顺利开放额窦口时,可以顺利的开放,本组修正性鼻内镜额窦引流术不包括DrafⅢ型手术及改良式Lothrop手术。鼻内镜下根治性手术是针对于多次鼻内镜手术开放鼻窦,因骨炎、及鼻息肉病再次增生的患者,对于鼻腔鼻窦息肉样的黏膜均予以切除,保留下鼻甲及中鼻甲的骨形态。在本组研究中,鼻内镜鼻腔外侧壁切开上颌窦手术(ENLWD)2例,修正性鼻内额窦引流术8例,鼻内镜下根治性手术3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鼻窦炎、鼻息肉的修正性手术是整体治疗方案中的第2步,手术后紧接着的就是上皮再生恢复阶段,术腔上皮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术腔上皮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包括囊泡、息肉、结缔组织等,使术腔不能完全上皮化,局部甚至完全堵塞窦口,使手术失败。术后的药物治疗能促进术腔的正常上皮化,减轻术腔的水肿,减少术腔黏膜的过度增生,术后定期随访,在鼻内镜下清理对窦口引流有影响的增生组织,对不影响引流的息肉、囊泡的组织不予过度干预。特别是行修正性鼻内额窦手术,额窦口黏膜水肿,增生,在前鼻镜下不易发现,窦口小,轻度的水肿增生同样能将窦口阻塞,局部糖皮质激素运用能减轻局部水肿,要求每周复查3个月。所有病例均同时行鼻腔冲洗,将鼻腔分泌物排出,减轻分泌物对鼻腔黏膜的影响。

在治疗鼻窦炎的同时,亦要同时治疗合并的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胃食道反流等疾病,能大大地减轻慢性鼻窦炎复发。

总之,在治疗复发性鼻窦炎的过程中,纯熟的鼻内镜手术技巧,熟悉的解剖结构,手术中仔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是提高复发性鼻窦炎成功的前提,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134.

[2]周兵,韩德民,催顺九,等.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8):743-748.

[3]文培桂,文芳聪 .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入路治疗上颌窦病变[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3963-3964.

[4]May M,Schaitkin B,Kay S L.Revision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Six friendly surgical land marks[J].Laryngoscope,1994,104:766-767.

猜你喜欢

鼻甲上颌鼻窦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