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折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

2012-08-15吴莉玲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卧床饮食骨折

吴莉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供应室,南昌 330000)

骨折患者由于创伤、卧床、疼痛等因素导致生活方式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发生便秘,对患者的饮食、睡眠和骨折的康复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研究对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收治的236例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便秘的痛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239例,男139例,女100例,年龄8~83岁。骨折部位:尺骨鹰嘴骨折23例,尺桡骨骨折18例,肱骨骨折27例,股骨骨折79例,胫腓骨骨折68例,胸腰椎骨折16例,骨盆骨折8例。其中发生便秘者98例,便秘出现时间多在伤后3~12d,便秘发生率为41.0%。

1.2 诊断依据

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排便时费力等[1]。有以上症状之一者考虑为便秘。

2 护理方法

2.1 病因评估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及时对患者可能发生便秘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在骨折患者中,便秘的发生与年龄、骨折部位、牵引、手术、精神状态有关。脊柱、骨盆和下肢创伤,手术患者以及年龄>60岁的患者是发生便秘的高危人群,应作为早期重点防治对象,常规性地增加预防便秘的措施,以减少便秘带来的不良反应。

2.2 护理措施

2.2.1 心理护理

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尽快帮助其完成角色转换,并向家属及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和悲观失望等因素均可造成便秘。对便秘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有助于便秘的治疗。因此,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注意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患者,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态,使其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志和气达。对床上排便有顾虑的患者,向其解释床上排便的必要性和方法,嘱其有便意时不能忍耐,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用屏风遮挡。

2.2.2 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患者便秘的发生。根据患者不同的个体、文化水平、配合治疗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教育:1)向患者解释便秘的危害性以及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的重要性。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长期应用泻药的危害性,若长期使用泻药导泻,易造成对泻药的依赖性,导致肠蠕动反应降低,并使肠道失去张力,自主排便反射减弱,造成患者更为严重的便秘,不利于患者康复。3)正确指导患者使用便盆,尽快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规律,定时进餐、定时排便,患者在排便时应减少室内人员流动,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如用屏风遮挡等),保护其隐私;依靠条件反射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告诉患者有便意时应告知护理人员或家属,避免抑制大便。

2.2.3 饮食护理

根据骨科疾病特点适当增加一些含钙食物,鼓励患者多进食、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多进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香蕉等,少吃辛辣调味品。对骨折早期的患者,应进易消化、清淡的饮食,且宜少量多餐。嘱患者多饮水,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能促进患者排便。便秘患者每天至少应饮水3000~4000mL。手术患者在术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做好饮食调整,嘱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食物,如每日早晚各加1个鸡蛋,半斤牛奶,中午吃适量肉类,每日3餐有新鲜蔬菜,粗、细粮合理搭配,午餐就餐前1h或晚餐后吃水果。术后指导患者尽快恢复饮食、饮水。选择食疗方法,进含油脂多的食品,可起到润肠作用,如蜂蜜60g、麻油30mL,加糖或盐少许,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也可将黑芝麻30 g、胡桃肉30g,捣烂用蜂蜜调匀,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有助于润肠通便。

2.2.4 适当运动

病情允许,指导患者加强床上功能锻炼,鼓励其对未受伤侧肢体做功能锻炼;教会患者做提肛收腹运动,增加活动量;顺肠蠕动方向行腹部环形按摩,做腹部热敷(注意防止烫伤)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2.2.5 特殊部位骨折患者的便秘护理

脊柱、骨盆骨折患者在急性期应考虑有无内出血,除饮食指导外,不宜做腹部按摩和使用便盆。早期形成便秘不可避免,可采用开塞露或临时使用缓泻剂。脊柱骨折患者急性期过后,可使患者先侧卧,将枕头及便盆依次放在患者背部和臀下,再帮助患者翻身仰卧在枕头和便盆上,然后垫起双腿,使患者舒适。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患者使用便盆抬起臀部时应特别注意,应将整个髋关节托起,以免引起髋关节脱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排便应使用坐便器,不应使用蹲式厕所,以免引起髋关节脱位。

2.2.6 便秘处理

果导片、开塞露、大黄、番泻叶等治疗便秘行之有效。超过3d未排便的患者可服用番泻叶代茶饮用、开塞露肛塞及0.2%的肥皂水灌肠;还可服用药物,如吗丁啉、西沙比利(普瑞博思)等。尤其西沙比利,它有促进全胃肠运动之功效[2]。如长时间便秘,粪便结成硬球,上述方法无效时,为了解除患者痛苦,实施人工取便。

3 结果

通过在护理中综合运用各种护理措施,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使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去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运动,大大改善了患者便秘的发生。98例患者中,87例解除便秘症状,11例通过药物干预解除便秘症状。

4 讨论

正常排便的必需条件为:1)饮食量及所含的纤维素适当,有足够的水分摄入;2)胃肠道无梗阻,消化、吸收、蠕动正常;3)有正常排便反射,腹肌及膈肌有足够的力量协助排便[3]

骨折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尤其是颈腰椎骨折、股骨骨折患者,因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及水分较少,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正常蠕动;患者及家属营养知识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少食用粗纤维素食物和水分,不注意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的补充是便秘的重要因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足,食物残渣过少,肠内容物不足,加之患者卧床时间长,肠蠕动减慢,水分在肠道过度吸收,从而导致患者便秘。

骨折患者多属意外伤害,发病突然和对预后担心,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损伤疼痛、情绪紧张等应激反应均可引起及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如剧烈、持续的疼痛可使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胃肠功能;患者因怕痛而不愿活动;使用对胃肠道有影响的药物,如吗啡、抗胆碱素类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弱或消失;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致使肠道菌群失调;由于脊髓损伤,致使肠道的神经机能受到破坏而发生机能失调,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如截瘫患者)等,诸多因素均导致便秘。许多骨科卧床患者住大房间白天不好意思排便,经常有意识制止便意,使直肠渐渐失去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而干结,造成排便困难[4]。

正常人多采用蹲姿,利用重力和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多数患者由于创伤因素导致排便习惯及姿势发生改变,对床上使用便盆不适应。牵引治疗的患者长期卧床制动,如四肢骨折后卧床牵引,骨盆、脊柱受伤后需平卧硬板甚至抬高床尾来维持反牵引力,这种头低脚高位及卧床排便,改变了排便的姿势和习惯,使患者难以适应,以致便秘。

综上所述,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加强心理护理、开展健康教育、注重饮食调整,进行针对性地护理干预,创造正常排便的必需条件,可有效地预防和解除骨折患者的便秘,增进舒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何笑霞,温惠芬,钱旺兴.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脊柱骨折病人便秘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6):1431-1432.

[2]郭兰英.护理干预对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2):24-25.

[3]胡银华.46例股骨颈骨折病人卧床期间便秘的护理体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海口:2009:192-194.

[4]杨雄涛,宁中华,任燕,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3):25-26.

[5]何桂娟,虞伟力.胸腰椎骨折病人腹胀便秘的全程中医护理干预[J].中医正骨,2010,22(5):65-66.

[6]郝玉玲,高绍慧,李春兰,等.不同护理干预预防骨折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21(6):1464-1465.

猜你喜欢

卧床饮食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何为清淡饮食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健康饮食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