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科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2012-08-15陈东旭

关键词:农科师资队伍教师队伍

陈东旭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安徽 宿州 234101)

农科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陈东旭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安徽 宿州 234101)

加强农科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农科高职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农科高职院校可继续发展的关键,对于农科高职院校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科学制定长远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目标,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制定奖惩机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高度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探索新教师培养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是高职教育事业的灵魂,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从事着、坚守着这项事业,将威胁到高职教育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是职教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已经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就切实推进高职 (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明确指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总体上结构不尽合理、实践能力偏弱、培养渠道相对贫乏等情况尚未从根本上改观。特别是对农科高职院校而言,更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这个难题。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可继续发展的关键,对于高职院校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科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一)人才培养新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社会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变化使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农村中既需要有掌握新型农业技术和管理技能的人才帮助指导组织生产,又需要有能够沟通社会、跟踪市场、捕捉信息、为销售或加工引路的人才。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培养大批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才能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振兴发展农业教育。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新形势下,农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更高,对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新要求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任务,提出要重点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四大工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坚定不移地实现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论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用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教师的素质是关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农科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

(一)科学制定长远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目标

目前,农科高职院校普编缺乏长远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师资配备和补充问题上没有很好地分析所增设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也没有科学论证师资队伍需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健康发展。作为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农科高职院校的教师除应具备一般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外,更应具备应用型人才的各种能力,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更强,相关常识和知识面更广。

(二)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具有“进门难、要求高、待遇高、兼职多”的特点,尤其是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学历上有一定要求外,特别强调其实践经验。为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各国对职业教育师资的资格都有严格要求:一是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或相当于高等教育水平的专门教育。二是在接受过相应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掌握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课程,能够指导学生实习操作。三是在所教专业方面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四是具有必需的职业修养和育人品格。国外的一些做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为农科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教育观念新、职业道德好、知识面宽、教学水准和学术水平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等素质。教师的个体素质是构成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基石,因此,应采取各种得力措施,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要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本身必须先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有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这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升师德水准,增强育人意识,弘扬科学发展观,才能通过系统地培养、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职业道德素养、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其次,要抓好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将此项工作置于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在资金、设备、保障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为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也日显紧迫。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就是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对师资队伍结构进行合理的整合。采取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的办法,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是改善师资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引进人才时,应根据学院师资队伍总体结构的需求合理配置,要为师资调整及学院优化师资结构留有余地;对原有教师队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以优惠政策,鼓励现有教师多层次、多渠道提高学历和水平,人才从内部“脱颖而出”是改善师资结构的另一条有效途径。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时,需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把培养和引进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制定奖惩机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第一,制定奖惩与激励机制,促使教师提高实践能力。首先,学校要制定规章制度,要求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如要求教师必须取得工程实践合格证,否则不能晋升职称;教师必须完成现场实习任务,否则待遇降低等。其次,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如“双师型”教师每月发“双师”津贴、课酬适当提高、休学术假、派出学习进修等。

第二,提高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要加大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要在优秀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制度。要在学校建立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完善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健全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和政策。各学校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是校企挂钩,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为适应当今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的需要,解决学校实习实训设备和条件不足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课教师经常深入工矿企业第一线,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是拓宽教师知识面,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二是利用假期举办专业教师技能培训班,对教师集中培训。三是设岗练兵,变消费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教师亲自参与到实习的整体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实习达到锻炼自身的目的。四是定期分批选派素质好的专业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班脱产学习。五是进行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既可节约经费,又能培养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六是依托学校实习工厂、校办产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承担产品设计、运营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

(四)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第一,走出书本,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性思维。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中,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必须打破自身的封闭性,走出书斋,开阔视野,以改革者的身份,深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得出自己对生活、对科学文化、对社会的看法并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脱离时代,不脱离现实生活,才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二,更新知识,不断学习,培养创新性教学思路。在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增长的速度极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师如果还只是沉浸在自己上学时掌握的知识里,埋头于一本教科书中,就会变得狭隘和贫乏,更谈不上会给学生以教育和启迪。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吸收各种知识并努力加强对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与了解,加强横向联系,活跃学术氛围,不断将新学科知识融入自己的专业知识中,向“博大精深”迈进,才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教学思路。

第三,勇于突破,大胆实践,运用创新性教学方法。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具直观性。教师要彻底改变“纸上谈兵”的陈旧教学模式,要尽快打破课堂教学和现有知识结构的限制,因材施教,不要一刀切,否则就会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取得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喂一口、吃一口地填鸭。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五)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

农科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任务,农科高职院校要特色办学、特色兴校、特色强校,要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依托现有师资培训基地和师资培训中心等培训平台,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教师到生产一线去实习、考察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和技能。

(六)高度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探索新教师的培养机制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聘请教学名师指导培养,使新教师能够顺利通过“教学关”和“科研关”,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尽早融入学科,缩短适应期。要制定和实施青年教师脱产实践锻炼制度,确保青年教师至少有一年的时间在生产一线实践锻炼。还要有计划地对新教师进行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和敬业爱岗等思想教育,增强新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把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地投身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充分利用各种政策,为优秀教师开辟脱颖而出的途径,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真正有才华的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努力创造条件,打破职称评定中的论资排辈和条条框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试行完全根据教师实际学术水平和业绩贡献为依据的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聘任办法,实行低职高聘。

(七)借鉴外国经验,提高高职院校师资水平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其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农科高职院校明显生源不足,要想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就必须办出特色,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开设有特色的专业和课程。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应按照《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借鉴国外职业院校师资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农科院校实际情况,有效地建立一套师资培训制度,以适应农科高职教育发展需要。

农科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也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应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契机,从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目标出发,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输送大批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常玉华.以国家级示范校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 2010.

[4]杨近.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J].吉林教育科学,2000,(8).

[5]王湘芹.关于示范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6]杨超男.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7.

[7]冯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

[8]孙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33).

猜你喜欢

农科师资队伍教师队伍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