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
2012-08-15李会聪王中香
李会聪,王中香,颜 磊
(海南大学 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海南 海口570228)
浅谈高校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
李会聪,王中香,颜 磊
(海南大学 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海南 海口570228)
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是发展移动学习的基本环节,是开展移动学习活动的基础。如何建立适合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是发展移动学习的关键。本文在介绍了移动学习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移动学习的特点,对高校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做了一些探讨。
移动学习;学习资源;资源建设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融合,及移动通讯终端与无线网络的日益普及,移动学习 (Mobillearning)在世界各国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无线设备与移动设备(如手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PDA、Pocket PC以及手持电子书阅读器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与他人进行交流,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1]。因此我们认为移动学习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的现代教育新手段,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广泛性、高效性、个性化等特点。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其一,移动学习是基于一些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的数字化学习;其二,移动学习依赖于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教育内容与教育服务传输;其三,移动学习中教与学活动的交互性是通过移动计算技术实现的[3]。
移动学习的诞生为现代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还处在起步阶段的移动学习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问题。移动学习资源是指为支持和促进移动学习的各种学习材料,包含各种数字化的媒体(如音频、视频、网络课件和媒体素材等),是用来承载知识、承载信息的学习材料。可见,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系统的核心,是学习者获取移动学习资料的重要来源,是开展移动学习的重要保障。所以,学习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及系统性尤其重要,是学习者最关注的问题。
1.高校校园移动学习的特点分析
1.1 普遍性。早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广大学生就已通过磁带录音机、随身听、收音机等设备学习外语,从最初的磁带收录机到现今各种形形色色的数码电子产品在移动学习上的普遍应用,无不尽显了学生的移动学习热情。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消费大国,智能通信设备在大学生中的拥有率也在逐年增高,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终端产品及无线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高校校园的移动学习情景更是随处可见。
1.2 学习者年轻化。校园移动学习者大多是青年学生,他们的移动学习一般都在课余进行,学习的内容大多与正在学习的课程相关,其学习的目的大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回顾复习、加深理解以及增强对知识的认知与探索能力。由于移动学习没有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因而移动学习也更容易受到青年学生的青睐。
1.3 片段性。由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课堂学习,开展移动学习活动只能是利用零散的课余时间进行,且由于学习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学习过程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中断,使得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内容都呈现出不连续性,破坏了整个学习过程中知识传递的连续性。所以移动学习具有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也可能随时随地中断的这一特点。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片段性这一特点将会直接影响到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
1.4 移动性。不论是传统学习还是网络学习,其学习一般是在教室里或在计算机室里进行,都有固定的学习场所,而移动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就比较随意,可以是教室、图书馆、宿舍,甚至是在上学的路上进行,不再受限于课桌和电脑桌之上。学习工具也都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电子产品设备,目前大学生移动学习所用工具主要有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5]、多功能智能手机、多媒体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小巧玲珑,方便携带。
1.5 自主性。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而大学生的移动学习是自主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需要以及学习能力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有目的地选择何时何地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是个性化的。
1.6 数字化。随着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模拟信号时代的磁带录音机等学习设备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电子数码产品,如MP3音频播放器、MP4视频播放器、多功能智能手机、PDA、多媒体笔记本电脑等,学习所用的终端设备与学习资源存储方式也都采用了数字技术,尤其是随着高校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普及与发展,各种媒体材料也逐渐实现了数字化。
2.针对高校校园移动学习的特点,在资源建设中要遵循的原则
2.1 简捷原则。在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与获取方式上要简单快捷,易操作,尤其是网络在线资源,界面要简单明了,要尽量少输入、少翻页、少点击,以便于学生浏览阅读.因为学生使用的学习设备往往屏幕较小,功能多按键少,使用操作略显不便,繁琐的操作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且由于移动学习所处的环境复杂,时间性较强,所以在资源的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与方式上的快捷,不要让学生把太多的时间用在对资源的搜寻操作上。在学习资源设计时要将课程内容拆分成很多微小的,适合于零碎时间学习的内容单元,以便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选定内容的学习。
2.2 着重原则。移动学习资源在内容上应力求概括精炼,做到要点突出、重点难点明确、概括性强、小章小节、小片小段、简明扼要,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密切相关,以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的同时保证学习效果。资源中要避免出现长篇累牍的文章,或冗长累赘的音频或视频。由于移动学习时间具有片段性,学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整阅读一篇长篇大论的文章或观看一部拖沓冗长的教学视频。没有重点或重点不突出的资源,往往其内容与时间上有拖沓之嫌,学生在学习时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总结要点,会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还不如去翻书本,容易产生厌学抵触情绪,既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对移动学习的推广应用。
2.3 更新原则。对学习资源要进行及时补充、完善与更新。一成不变或久不更新的学习资源,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移动学习的内容不全是课堂教学的重述,还是课堂内容的外延。因为无论资源如何更新,总不能完全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只有不断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对资源不断地加以补充、拓展和创新,才能使资源充满生机与活力。
2.4 多元化原则。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不仅在学习内容与形式要多样化,还要在资源呈现方式上多样化,比如多种格式的媒体,同一媒体又有多种格式,包括各种格式的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流媒体文件、FLASH动画等,不仅要有在线的学习资源,也要有离线的学习资源,以便能适应学生使用的各种学习终端设备。
2.5 规范化原则。指资源的建设要科学、规范。在移动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标准,对于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资源建设中,要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建立统一标准,使资源的建设规范化,有利于资源的查询与应用。缺乏统一标准的资源,往往分类不规范、类别界定不清、内容庞杂凌乱、相互包含重叠,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学习资源的共享越来越受到关注,建设具有统一标准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学习资源的传播与共享,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减少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上的浪费。
3.高校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
建设一个适用的学习资源系统是推广与发展高校移动学习、提高移动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保障因素。因此,移动学习资源的优劣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移动学习能否顺利开展以及学习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目前,高校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3.1 资源来源。高校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主要是要建立起一个稳定、适用的资源库,包括素材库、试题库、课件库、案例库、文献库和网络课程库等,其资源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
3.1.1 充分挖掘现有学习资源。现有学习资源主要包括媒体素材、网络课件、文献资料、事件案例、试题试卷、网络课程等。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各种现有的学习资源,一方面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资源来源,另一方面也可减少重新开发成本。
3.1.2 教师是资源建设的主体。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离不开我们的教师,教师是首要的学习资源缔造者。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对于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决策、研究和促进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
3.1.3 学生是资源建设的好帮手。学生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来源之一,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学习方式、心得交流、情感等也是构成学习资源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活动方式、发展基础与差异、学习需求等方方面面的研究,让学生成为开发学习资源的好帮手。
3.1.4 合理利用共享资源。一方面,我们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无论什么高校,即使是世界一流的著名大学,其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也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我们的高等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在各个方面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尽可能地利用好校内的学习资源的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来自国内外其他学校及社会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使移动学习持续发展。
3.2 资源管理。对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和呈现技巧等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制定统一标准,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对资源的管理主要包括媒体素材库的管理、题库的管理、案例库的管理、课件库的管理、文献库的管理、网络课程的管理、学生上传资源的管理等。对这些学习资源进行分门别类,便于检索、查找、利用,使得资源可以重复的、有效地、更大限度的被使用,以减轻资源开发负担。在资源建设管理中,让教师与学生参与对学习资源的管理,倾听教师和学生的宝贵意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资源需求问题,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管理与利用资源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
3.3 与互联网充分整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互联网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优势,把移动学习资源与互联网充分整合,更有利于学习资源的传播与共享。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无线网络的无线优势,开发适应各种移动学习工具的应用软件,尤其是各种可无线上网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移动学习专用设备等的应用软件,使移动学习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可移动区域更大,接受移动学习的人群更加广大。
3.4 开展协作开发研究。虽然我们的学习资源是在不断建设与丰富的,但是因为我们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开发能力也是有限的,单靠某个人或某个小团队的智慧与开发力量已不能完全解决学习资源缺乏问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的新方法,而协作开发是提高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效率的一项有效举措。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校内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开发作用的同时,还要积极利用来自校外的研发力量,形成更大的团队协作,借鉴他们的成功研发经验,整合与利用各种优质资源,提高学习资源开发速度和效率。由于我们的学习资源配置是不均衡的,通过与兄弟院校、社会团体、成功企业的相互合作,充分借助、利用这些来自校外的团体力量,发挥各自的资源能力优势、开发经验,共同研发与建设,获取互补资源,从而分担和降低研发中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学习资源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4.结语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型式在我国还处于研究应用的起步阶段,针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应用还不多,相关的理论、技术、研究成果都还不够成熟,且影响和制约移动学习发展的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如缺乏相关部门的政策与经费支持,缺乏详细有效的资源建设统一标准,设计、开发及使用成本高,网络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素,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研究的不断深入,移动学习终将成为未来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流方式之一。而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建设对高校移动学习的开展以及推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只有不断提高研发建设水平,充分利用高校有序的校园学习、生活、科研环境,开发与建设优质的移动学习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推动移动学习取得长足的发展。
(注:本文系2010-2011海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Hjjsj201006)
[1]余胜泉.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2003,(22):76-78.
[2]刘豫钧,鬲淑芳.移动学习——国外研究现状之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4,(3):12-16.
[3]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3):23-26.
[4]方海光,吴淑苹,李玉顺.基于EML构建移动学习资源对象单元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75-79.
[5]马小强.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7,(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