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霍桑研究特征分析(1913-2012)
2012-08-15蒋敦建
蒋敦建
(南宁地区教育学院 外语系,广西 南宁530001)
中国百年霍桑研究特征分析(1913-2012)
蒋敦建
(南宁地区教育学院 外语系,广西 南宁530001)
霍桑作品进入中国已经有百年历史。国内对于霍桑的关注越来越高,出现数量繁多的研究文章。霍桑研究体现几个明显特征:先重译介、后重研究、研究着眼点过于集中、出现“一窝蜂”现象研究、视角由单一走向多元、研究文章的数量繁多与系统研究成果稀少形成鲜明对比、硕士研究生成为霍桑研究的生力军。
霍桑研究;百年;特征
引言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红字》(The Scarlet Letter,1850)和《玉石雕像》(1860),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重讲一遍的故事》(1837)、《心得寓言》等,其中普遍受欢迎的短篇小说有《小伙子布朗》、《教长的黑纱》、《小伙子布朗》、《拉伯西尼先生的女儿.》、《福谷传奇》、《带七个角的房子》、《伊桑·布兰德》和《人面巨石》等;散文集有《我们的老家》;童话故事有《奇妙故事》和《乱树丛故事》等。
一个多世纪来,霍桑作品以深刻的意蕴、含混的艺术手法、丰富的象征意味等品质吸引着世界读者。霍桑作品自1913年引进中国时,除了某个特定时期外,广受读者的喜爱和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出现近千篇的研究文章。如此众多的研究文章,需要对其进行梳理、分析,找出成绩,发现尚待努力的空间,以便后来者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和精力进行更深的研究。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目前已有两篇有关探讨中国霍桑研究的文章:一是舒奇志发表于《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1期)的《霍桑研究在中国》;二是杨金才和王育平发表于《学海》(2011年6月)的《新中国60年霍桑研究考察与分析》。前者主要着眼点是《红字》的研究综述,后者主要着眼点是进行历史性梳理。两篇文章都没有对中国百年来霍桑研究活动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探讨,鉴于此,本文通过考察一百年来中国对于霍桑的研究活动,总结主要特征,以尽弥补之功。
一、先重译介,后重研究
霍桑的作品在中国有一个先重译介,后重研究的发展脉络。相关资料表明,霍桑最早出现在1913年第5号《小说大观》第6集上,孙毓修撰写了针对霍桑的介绍文章。1916年出现了霍桑《塾师》的中译文,登载于《小说大观》第6集上。自此以降,霍桑的一些作品陆续引进中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译介的作品有 《塾师》(1916年)、《红字》(1931年)、《返老还童》(1931年)、《龙齿》(1931年)、《霍桑童话集》(1933年)、《回春法底实验》(1933年)、《圣水》(1941年)、《野心客》(1943年)、《古史钩奇录》(1948年)、《大卫·斯汶》(1946年)、《丹谷故事》(1956年)、《福谷传奇》(1957年)等。此后二十年,由于政治原因,中国在文化上发生倒退现象,许多领域出现很多空白点,包括对外来文化和文学的拒绝。霍桑在当时的中国遭受了同样际遇,沉寂了二十来年。70年代末,伴随着思想解放大讨论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霍桑作品重浮水面,重新被人们关注。霍桑作品中有些得到重译,有些属于新译,同时大规模的研究工作开始走上正轨。截至2012年底,近千篇霍桑研究的论文刊登在各类书刊杂志上。霍桑研究出现一个由冷到热的变化过程,据笔者考察,新千禧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出现的霍桑研究文章的总数远远超过前面所有时间的相关文章总数。
二、研究着眼点过于集中,出现“一窝蜂”现象
据笔者考察,国内对于霍桑的研究过于集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研究的作品过于集中,对于霍桑作品的研究绝大部分是围绕《红字》展开,这方面的文章占所有霍桑研究成果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相比之下,对其他诸多作品的研究成果偏少。而占小比率的研究文章主要围绕以下几篇短篇小说展开:《亡者的妻子们》、《小伙子布朗》(亦译为《好男儿布朗》、《小伙子古德曼·布朗》、《年轻的布朗君》等)、《大红宝石》、《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美之艺术家》、《石面人像》(亦译为《人面巨石》)、《欢乐山的五月柱》、《拉巴契尼的女儿》(亦译为《拉帕西尼的女儿》)、《教长的黑纱》(亦译为《牧师的黑面纱》)、《我的亲戚,莫里纳上校》、《优雅少年》(亦译为《温顺男孩》)、《福谷传奇》、《古宅传奇》、《罗杰·马尔文的葬礼》、《牧神雕像》、《胎记》、《三丘之谷》、《恩迪科与红十字》、《伊桑·布兰德》、《我的亲戚,莫里纳上校》。霍桑的一些作品尚有未被翻译到中国的,而对已经翻译成中文的作品中也存在研究的遗漏,比如童话故事《俾格米小人国》等。其次,研究的视角过于集中,多从霍桑的宗教观、《红字》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着手,因此,“似曾相识”的文章大量挤压,给人一种“穷途末路”或重复陈旧之感,有独创性的研究文章少。
三、研究视角由单一走向多元
以上提及的视角过于集中的现象已是事实,不可否认,但是在这尴尬的局面中也呈现一些亮色。也许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由不成熟到成熟。通过历史性考察,霍桑研究已经凸显一个喜人的特征——研究视角从单一逐步走向多元。本文作为一篇提供参考信息的文章,旨在为后来研究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以免发生“撞车”,重蹈覆辙,所以不避繁琐,列举尽量周详。
首先,20世纪60年代之前,或是因为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时期,或是因为事物总有个萌发过程,对于霍桑的研究多是介绍和点评,研究处于一种零星和不自觉的状态。20世纪60和70年代的时段里,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霍桑研究沉寂下来,出现空白。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国内的学术空前开放,氛围逐渐浓厚,霍桑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研究开始注重学术性。这个研究过程存在明显的特征——由单一走向多元。
20世纪80、90年代,研究者多从以前较为擅长的视角切入,涉及创作思想、宗教观、婚恋观、人物形象分析、霍桑的反叛精神、叙事策略、伦理道德悲剧分析、罗曼斯主义等。随着各种文化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引入,依托不同理论对霍桑进行研究的文章大放光彩、热闹非凡,比如有关“意象”分析的文章就包括明暗色彩反衬意象分析、线性意象分析、荒野意象分析、《红字》的森林意象和镜子意象分析以及《红字》与《圣经》的意象的比照等。其他相关的理论或思想呈列如下:象征主义手法、精神分析法、女权主义、小说审美现代性分析、矛盾性写作、文化冲突论、人性的救赎观、互文性论、物化理论、生态批评视角下、“现代主义”思想主题、空间叙述、黑色幽默、scarlet在《红字》译本中语义的亏损与增补、主题的多义性、含混理论、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解读、《红字》语言的多义性、自由观、性别意识、自然神论思想、二元对立论、张力论、矛盾艺术手法、解构主义、文化和政治批评、原型分析、历史语境、东方主义理论、创作的心理动因、图式解读、弗洛伊德人格三结构理论、文学的模糊性理论、国家意识形态批评理论、U形叙事结构、科学观、新历史主义、拓扑学心理学解析、外在叙事策略、非理性主义、反智主义、“黑暗视角”、哥特的特色等。
在运用的文学研究理论中,比较文学理论对霍桑研究做出的贡献独放异彩,出现较为喜人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霍桑作品与《圣经》的影响分析、电影女主人公的塑造对小说的忠实与背离现象分析、电影《红字》与小说的区别探索、《红字》与《荆棘鸟》情感模式的比较分析、通过女性主义视角对潘金莲与海斯特比较揭示男权社会的悲剧原因、比较《红字》与《安娜·卡列尼娜》以探讨救赎和幻灭主题、霍桑和哈代的悲剧性比较研究、比较海斯特·白兰和叶琳娜人物形象表明历史的进步需要自觉的英雄、探讨《红楼梦》与《红字》的女性观、将《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与拉康的《黑暗的心》进行结构比较、对爱斯美拉达与海丝特两位女性命运的解读和比较、通过《红字》与《坎特伯雷故事集》比较研究提出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观点、雨果与霍桑的宗教观以及人物塑造比较、霍桑与奥康纳小说中的原罪观和救赎观比较、通过对阁楼上的疯女人和森林里的巫婆的疯女人形象塑造比较分析看勃朗特的局限性和霍桑的先进性、《红字》与亨利·詹姆斯的《专使》心理描写对比研究、《红字》与《白鲸》的罪恶观比较、比较分析《教长的黑面纱》与爱伦·坡的《黑猫》的哥特特征、《红字》与爱伦·坡的《被窃的信》对比分析等。尽管同一国内的作家之间的比较不在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范畴,但他们运用策略的相似性十分明显,也为了叙述方便和明了,在此一并列出。
四、研究文章的数量繁多与系统研究成果稀少形成鲜明对比
笔者仅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发现有关霍桑的文章700篇以上,可谓丰收,但这些文章出自许许多多的研究者之手,出自同一研究者的文章少,给人一种“情之所至”之感,而自觉自愿立志以霍桑为专门对象进行不断探究的、“有深度的研究性专著寥寥无几”[1]。目前国内有关霍桑及其作品的研究专著更是少之又少,只有专著一部。[2]这种状况既暴露了至今霍桑研究存在的不足,也表明了霍桑研究还存在很大空间。这个空间有待填补。
五、硕士研究生成为霍桑研究的生力军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自2001年到2011年仅十来年的时间里就出现70篇有关霍桑的优秀硕士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成为了霍桑研究的生力军。他们的研究视角也呈多样化态势,研究的人数总的说来出现逐年上升态势。尽管70篇论文中的多数视角没有新的突破,但是他们的论述较为系统,资料更为详实,论证也较为清晰,这构成了他们论文的主要特征,当然也不乏一些富于创新性的论文,相比较而言以下几篇给人印象深刻:陈丽萍的《霍桑〈红字〉中的双面人形象分析》(2008年)、丁珏的《穿越黑暗——霍桑笔下的恶人形象研究》(2010年)、何畅的《霍桑“中间地带”理论及其在〈红字〉中的实现》(2004年)、安晓红 《以几何图形解读霍桑罗曼斯体裁》(2004年)、沈洁霞的《蒙着面纱的霍桑》(2006年)、李铭的《论霍桑的加尔文主义倾向》(2002年)、周艳的《试论霍桑的工业文化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2007年)、王颖慧的《论霍桑〈红字〉中人文主义清教观》(2009年)、武洁的《〈炼狱〉与〈红字〉相似性比较研究》(2010年)等。他们为霍桑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
六、结语
霍桑的作品意蕴深刻、手法多样、构思巧妙,历来受到好评。国内对于霍桑的研究出现繁荣景象,收获颇丰,从一百年的研究历程来看,研究活动具有主要的五大特征,较为充分地展现霍桑研究的成就。但是,从更高的要求看,也存在一些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霍桑研究还有不少可以深度挖掘的空间,比如其作品的哲学性是个明显的特征,但是目前鲜有人对此加以研究。
[1]舒奇志.霍桑研究在中国[J].社会科学辑刊,2007,(1).
[2]杨金才,王育平.新中国60年霍桑研究考察与分析[J].学海,2011,(6).
[3]王卓,李权文.美国文学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