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 艺 术 魅 力——解读《触龙说赵太后》
2012-08-15胡文广王剑和
胡文广,王剑和
(河北北方学院 图书馆,河北 张家口075000)
《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四》。需要说明的是,触龙在宋代姚宏注、元代吴师道注的《战国策》里是将“龙言”二字连写误合成了“詟”字[1](P653)。据清代学者王念孙考证,认为应是“触龙”[2](P111)。《史记·赵世家第十三》[3](P1822)《汉书·古今人表》以及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帛书《战国 纵 横 家 书》都 作 “触 龙”[4](P74)。现 据 此 说。《触龙说赵太后》不仅是一篇历久传诵的优秀历史散文,而且是做思想工作的成功范例。从它自身和现实的需要来看,都有必要对它进行详尽而深入的解读。左师公触龙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勇于承担责任,尤其他在规劝赵太后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太后这个关键人物的特点与心理,将说服力与说服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劝说,终于做通了太后的思想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这种成功的工作经验无疑给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事件起因
公元前266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由太子赵孝成王(赵丹)继承王位。接班人名义上是孝成王,但是由于他年纪轻,实际上却由他的母亲赵太后(赵威后)代理执掌政权。公元前265年(孝成王元年),位于西方的秦国趁着赵太后刚刚执政,缺乏治国经验,在政坛还没有站稳脚跟之际,趁机加紧攻打赵国,接连攻下了3座城,赵国的形势十分危急。根据当时赵国的综合实力,面对秦国强大的军事威胁,单靠本国的力量无法对抗秦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借助国外的力量,于是就向位于东边的近邻齐国求援,试图联合起来共同抗秦。一是赵齐两国平时的关系比较友好,二是由于秦国是齐国的仇敌,这也是齐国报仇的好机会,赵齐两国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因此,当赵国提出请求帮忙时,齐国没有拒绝,但向赵国提出“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的条件。这个条件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它包含了4方面的意思:作抵押的必须是人而不是物;必须是男的,不要女的;必须是年轻的,不要老的;必须是长安君,换任何人都不行。其中“必”字值得注意,它说明齐方提出的条件苛刻和态度的坚决。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国与国结盟,派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去做人质,既表明相信对方,同时也会得到对方的信任。可长安君不是一般人,他是孝成王的弟弟,赵太后溺爱的小儿子。按说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可是赵太后却舍不得让这个心爱的小儿子离开自己,于是就强烈拒绝齐国提出的这个要求。在当时的情况下,同意不同意派遣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爱子与爱国的尖锐矛盾自然摆在了赵国的面前。在国家危难之际,大臣们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纷纷强谏,但都以失败告终。不仅如此,太后也由最初的厌烦转为愤怒了,非常恼火的太后向左右大臣公开地明确地发出了严厉的警告:“有复言令长安君为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刚登上政坛的赵太后首次不恰当地显示了最高统治者的威力。在激烈的矛盾冲突面前,进谏的渠道已经被太后完全封死。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一位拥有爱国情怀同时具有政治远见的思想活动家——老臣触龙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主动要求拜见太后,对他来说,将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
二、面临困境
触龙在主动承担做赵太后的思想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触龙的出场是在众臣极力劝谏无效的情况下自愿的爱国行动,这就意味着触龙不能重复大臣们已经走过的老路,必须独辟蹊径,才有可能打开僵持的局面。
第二,触龙将面对的是盛气凌人、怒气冲冲的国君,怎样使她怒气消下来,这是触龙进谏前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不论从何处谈起,都要避开敏感的话题,长安君的事只字不能提。一开始触龙就提醒自己要格外小心谨慎,一旦矛盾激化,下面的工作就无法进行。
第三,齐国要求去做人质的恰恰是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长安君。因此,太后态度特别强硬,拒绝接受,在爱国与爱子的问题上出现了激烈的矛盾。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怎么提,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是触龙这次亲自出面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最终得不到妥善解决,赵国就会面临无法排除的巨大灾难。
第四,触龙与赵太后是君臣关系,两者的职务、级别、权力、地位、身份和影响相差悬殊。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一个下属要想给固执倔强的最高权力者提点意见与建议,做通她的思想工作谈何容易。因此,君臣之间的对话可以看作是一次智慧的较量,其难度可想而知。要想缩小差距,降低难度,就得拉近关系。
第五,触龙在规劝过程中,怎样准确把握火候,掌握分寸,控制好谈话进度,同样是一个颇费心机的问题。由于是面对面交谈,随着对话的持续,双方思想感情会不时地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相机行事,现场的应变能力是不能忽视的,交谈中稍不留心也许就会前功尽弃。
以上是触龙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国际问题。首先是赵与秦的矛盾关系,其次是赵与齐的矛盾关系;前者是敌我矛盾,后者是盟友矛盾。二是国内问题。首先是赵太后与群臣的矛盾关系,再就是爱子与爱国的矛盾关系,这都是内部矛盾。触龙面对的这几大矛盾,由于性质不同,解决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样。敌我矛盾在谈判无效的情况下恐怕主要用武力来解决,而盟友矛盾、内部矛盾应尽量用说服教育的方式来化解。触龙这次亲自上阵主要做的是赵太后的思想工作。因为她是事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人物,要着重分析研究她的心理因素。她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进谏过程
在双方都有充分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一见面,抓准切入的话题非常重要。触龙凭他的丰富阅历和人生经验,认真研究分析了赵太后的心理特点,特别是他能够体会到母亲溺爱幼子的心理。同时,他又考虑这次出面规劝的直接目的和预定的活动计划不可能一步就能实现,必须分步实施。
首先,触龙先从情感上缓解太后的敌视情绪。从关心老年人身体健康着眼,由饮食起居入手,缓和紧张的气氛和敌对的情绪。其次,以给触龙的小儿子舒祺安排工作为由,启发太后说出爱子问题。再次,热爱子女要为他们做长远打算,为其前途着想,这才是真爱。第四,触龙又以历史事实为例,继续说服太后,使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意见。第五,要为长安君作长远打算,必须让他有功于国。同时,触龙批评了太后在爱子做法上的错误。
经过环环相扣,浅出深入的努力,触龙终于说服了赵太后,使其摆正了爱国与爱子的关系,愉快地接受了触龙的意见,同意让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使赵国躲过了一场灾难。
四、“说”的艺术力量
《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主要以“说”为中心,紧紧围绕“说”而展开,包括说的原因、过程、内容和方式等。触龙说赵太后的目的,是想让她答应齐国提出的“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的条件,以便及早争取到带有交换性的齐兵的援助,好尽快解除秦对赵的军事威胁。为此,触龙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尤其在进谏过程中以确凿的事实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来说服、启发太后,使她清醒地认识到怎样做才是对子女的真爱。任性的太后在触龙的诚恳诱导下,逐渐地醒悟过来,终于接受了他的善意。文章重点突出了触龙的办事效率和能力。在众臣极力劝说无效的情况下,触龙经过充分的思想准备仅一次就取得了进谏的圆满成功,这不能不承认触龙确实有超常的过人之处。文章同时还有意识地热情赞扬了他的口才:敢说,能说,会说;说得对,说得好,说得巧;说自己与他人,说过去和现在;说得有分寸,有分量;说得有深度,有力度;说得细致周到,说得明白透彻;说得有情有趣,说得委婉曲折;说得合情合理,说得真实感人;说得有理有据,说得心服口服。总之,说得有意思,有讲究。想得好,表达得更好。这就是《触龙说赵太后》中“说”字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这就是“说”的艺术魅力。
沉着机智、能言善辩的触龙在劝解中清楚说什么,知道怎么说。比如,他能巧妙地运用多种手段循循善诱地将性格倔强的赵太后不知不觉地就引入了设计的圈套。在特定的情境下,如果将君臣之间的对话比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作战的主动权始终牢牢掌握在早有充分思想准备的触龙的手里。在与太后面谈中,他以超凡的智慧,虔诚的态度,温和的语言,典型的事例,普通的道理来影响、启发、劝告、说服、感动太后。在与太后零距离接触中,他以高度的文明行为,充分的规劝理由,极强的说服力和委婉的说服方式深深地打动了太后,这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五、几点启示
这篇名作的思想与艺术价值给今人留下的重要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人的思想工作首先要做到说实话、有诚意,这是建立或拉近思想感情的基础。从实际出发,做到体贴人、关心人,在关怀中使人感到温暖。在思想工作中,不论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要做到使人容易接受和理解,不要说一些不痛不痒让人厌烦的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这样不但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反而更容易引起反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事与愿违。
二是做任何工作光有良好的愿望和态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过硬本领才能胜任。因此,能力是做好某方面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当然,也不能说,具备了做某项工作的能力就一定能做好工作。只有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才夯实了做好工作的基础,才有希望出色地完成主动承担或领导安排的任务。
三是有了做好工作的能力,这也只是具备了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还必须讲究相应的方式方法。在思想工作中,只有了解、掌握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摸准找对问题存在的症结,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或办法,使说服力与说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四是提意见和被提意见的人,双方既要诚恳,又要宽容大度,相互理解。对被提意见的人来说,应该牢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的名言,不必在意或计较对方提意见的方式方法,而应注意所提意见的具体内容是否可取。而对于提意见的人来说,如能做到“良药而不苦,忠言而顺耳”,效果就会更好。
总之,《触龙说赵太后》这篇名作,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其做思想工作的方法至今仍具重要的借鉴价值。
[1] 王守谦,喻芳葵,王风春.战国策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2] 郭锡良,曹先擢,何九盈,等.古代汉语讲授纲要[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3] (汉)司马迁.史记[M].(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
[4]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