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图书馆: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2012-08-15孟博超
孟博超
(河南科技大学 图书馆,河南 洛阳 471003)
复合图书馆: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孟博超
(河南科技大学 图书馆,河南 洛阳 471003)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作为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具有很多共性,它们在信息存储、传播方式手段和技术条件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发展和延伸,二者优势互补,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复合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和发展的主要模式,是当今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因此,要未雨绸缪,重在建设。
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
一、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一)传统图书馆的定义
传统的图书馆就是以纸质文献资料为知识、信息传播媒介,以藏书、报刊等纸质文献资料、固定馆舍为依托,由图书馆馆员管理并提供图书、报刊等文献资料借阅服务以传播文献信息、知识为主要职能的公共服务组织或者机构。传统图书馆的核心是其所拥有的信息、知识资源—文献图书资料,是由屋舍、馆藏图书、报刊、服务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实体。因此,馆藏图书资料的规模与品种就成为衡量传统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的传统图书馆是从封建社会的藏书楼发展而来的,在它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藏书楼的特性。“重藏轻用”的思想在图书馆员心里根深蒂固。传统的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就是 “购书→藏书→借阅”服务模式,长期以来图书馆工作人员守门待客,坐等读者,只满足于他们提供书刊文献资料,服务形式比较单一,因而图书利用率不高。[1]
(二)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又网上称图书馆,它是传统图书馆功能的扩展,是既能承接传统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又能使图书馆用户联机存取本地和远程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的现代化图书馆。[2]笔者认为数字图书馆可以从多角度去理解。从内容看,数字化图书馆是高校的一个数字化集结平台,既是网上图书馆,又可以是网上书店、音像店、文物店,还可以是网上文化中心和信息交流场所。从存在的形式上来看,数字图书馆以磁、光、电为介质打破了以纸为介质的传统印刷物一统天下的局面,具有体积小、容量大、节省空间等诸多优点。从发展前景来看,网络信息系统将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园地。数字图书馆在网上实现图书、报纸、期刊的自动检索,借阅登记,光盘电子信息及数字在科研文献资料的检阅、浏览,还可以进行远程教育,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最大限度的便捷途径。[3]
二、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比较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发展,但它仍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是传统图书馆的组成部分。两者都是人类知识信息的保存和传播的公共服务机构,具有很多共性,但由于其构成因素、特征、功能、作用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两个不同的体系,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及其特征。
(一)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共性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知识信息保存和传播公共服务组织具有一脉相承的传承性,其共性主要有四点:1.知识信息服务的内容一致。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都是人类知识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其保存和传播的知识信息资料,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的知识信息的总结和汇集。2.知识信息整理的方法相同。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一样,同样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组织、开发和传递。3.知识信息服务的性质相同。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一样都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其提供的服务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服务的性质,一般现代社会都把这类服务定位于公益性的社会服务。4.知识信息服务的功能相同。服务性是图书馆在任何历史阶段都具有的基本特性,在这一点上,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都担任着相同的社会角色即它们都担负着保存和传播人类的知识信息的社会职能。
(二)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不同特点
由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在信息存储、传播方式手段和技术条件不同,因而,它们表现为不同的特点。1.知识信息载体不同。传统图书馆提供知识信息服务主要以图书、期刊、报纸等印刷型纸质载体为主,其它载体并存。而数字图书馆则全部以电子和网上数字信息资源为管理对象,通过技术手段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数字化,使用各种先进的高密度技术,如光盘存储和超文本存储,建立分布式大型信息库和检索系统,传统图书馆的复本概念和拒借率现象将会消失。2.服务模式不同。传统图书馆以物为本,即以特定的场所和文献为中心,以馆员的图书管理为特定的读者提供面对面的文献资料的借阅服务。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具有特定时空和特定的对象,提供既定的知识信息借阅服务,因而其服务是封闭的。而数字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根据读者的需求设置服务项目和模式,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了多媒体存取,远程网络传输,智能化检索,跨库无缝连接,创造出超时空信息服务的新面貌,因而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是开放型的。3.工作中心不同。传统图书馆以“书”为中心,以流通和阅览为工作重心,并按书刊资料的加工流程来设立相应的部门;而数字图书馆以“用”为中心,以信息的收集分析、参考咨询和网络导航为工作重心,根据其提供的服务内容的不同设立不同的部门,如流通部、参考咨询部、信息技术部,工作效率因此得到极大地提高。4.占有馆藏知识信息的方式不同。传统图书馆主要通过图书报刊等纸质传媒的流通、借阅使读者获取知识信息。传统图书馆则对图书报刊等知识信息源采取一次性购入的方式,拥有所购文献资料的所有权,获取对知识信息的永久使用权;而数字图书馆则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信息知识源的占有方式:购买数字信息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许可使用权。例如,对于人大书报资料数据库的信息知识资源,图书馆所获得的不是信息知识资源的本体,而只是许可的使用权,而数字图书馆获取联机资源的使用权,一般都有许可期限,如果超出服务期或者需要更新数据库,就必须另外购买使用权。5.评价标准不同。传统图书馆主要以馆藏图书文献拥有的种类和数量作为评价标准,即图书馆拥有的藏书种类越丰富,提供知识信息资源越丰富,该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就越有价值;而数字图书馆则以信息获取的便利程度作为评价标准,更加强调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和咨询服务功能。因为数字图书馆不仅拥有一般图书馆所拥有的馆藏知识信息资源,而且可以提供并机联网的巨量的数字信息资源。6.信息资源传播方式不同。传统图书馆,其核心资源就是纸质的图书资料,因而其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是传统的阅读方式,只要有了图书资料,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而且阅读过程可以随性而为;但由于获取信息载体是纸质图书期刊等媒体,因而信息获取的规模受制于所藏图书文献资料的限制,信息获取频率受制于图书资料复本数量和流通时间限制。而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获取方式则是借助于电子信息终端和网络平台,因而其信息获取数量和速度主要受制于电子信息终端和网络这样的技术手段。如果技术手段足够强大和安全,其信息的获取可以满足极速、巨量的同时并行的无障碍获取、查阅。但由于受技术条件制约,信息的获取离不开一定技术条件支持,其信息获取也常常受到网速、访问量、网络安全等问题的困扰。
三、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融合
传统图书馆是以传统图书报刊等为载体的知识信息资源库,它承载着人类知识信息传承与历史,是现代数字图书馆传统知识信息主要来源,而数字图书馆则依靠现代信息传媒技术极大丰富和扩展了人类知识信息的储存和传播平台,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便利性和丰富性,但传统图书馆并不可能被数字图书馆完全取代。首先因为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知识信息来源,也是数字图书馆的组成部门。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信息资源并不是天上掉下来,而其中最主要信息知识来源就是传统图书资源,只不过数字图书馆通过现代信息传媒技术转化成数字信息,并借助于现代信息网络进行“并联”和传播。而知识信息资源库的补充和丰富同样是借助于传统图书馆的采集、整理和分类,因此,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而数字图书馆则是传统图书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发展和延伸。其次是因为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各有千秋。虽然数字图书馆借助于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和信息网络,以分布式海量数据库为支撑,以智能检索技术和宽带高速网络技术传递信息,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流通、查阅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信息资源全球共享,提供了便捷、海量的信息查询平台,显示了传统图书馆不可比拟的强大的优势。随着现代媒体技术发展,知识信息载体的数字化已经成为无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数字化知识信息资源将获得巨大发展,数字图书馆逐步异军突起。但是传统图书馆却有着无法替代的优越性。传统图书馆在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分类标引方面,不仅是数字图书馆无法替代的,而且这些工作可以为数字图书馆提供支持;传统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永久保存、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具有数字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另外,传统图书馆不仅可以通过借阅服务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且可以借助于传统信息知识的载体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阅读方式和打造浓郁的书香气息。传统图书馆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短时间、甚至永远也不会被数字图书馆取代。正如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副教授科克斯(R.R.cox)所说“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书籍、杂志和报纸是我们生命中无法回避的宝贵组成部分”。[4]传统图书馆有其长,数字图书馆也有其短。所以,对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或者顾此失彼,都是片面和有失偏颇的做法。因此,数字图书馆更无法取代传统图书馆成为一枝独秀,两者只能相互融合,共存互补。
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黄宗忠教授认为“21世纪的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相互结合的混合体”。结合我国图书馆的发展的现状,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和各自的优势来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图书馆的发展既不是纯数字的也不是纯传统的而是两者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进而构成“复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复合图书馆”是21世纪乃至未来较长时期内图书馆客观存在的形态和发展的主要模式,是当今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方向。[4]其表现在:第一,从各地图书馆发展的现状来看,经济较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已经借助其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普遍对传统图书馆进行了数字技术改造,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的方向,数字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知识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文献资料数字化和图书馆数字化已经成为图书馆的发展的主流形态。第二,“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有机的融合。尽管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所加工的文献载体不同,工作手段和服务方式各异,但其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等基本职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通过有效的文献传递实现人类社会的知识传播和交流,这正是二者能够相互融合的基础。传统图书馆奠定了数字图书馆建立的基础,数字图书馆补充、深化和发展了传统图书馆,两者只有有机结合,水乳交融,才能相得益彰共同升华,使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达到完美境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猛烈地撞击了传统图书馆,同时也给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无限契机。我们必须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用辩证统一的思想搞好图书馆建设工作,将图书馆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针对图书馆发展趋势,我们要充分发挥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各自优势,保持其特色,顺应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潮流,充分利用当代信息传媒技术和网络手段,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大力推动图书馆数字化,促进图书馆融合。
(一)调整馆藏文献结构,优化馆藏信息资源。虽然未来的复合图书馆并不排除印刷型文献,但电子文献将成为优先收藏的对象,所以,要增加数字信息资源来源和比重。近年来,随着电子出版物的数量逐年增加,其内容也不断向各个领域扩展。因此,图书馆应该将电子文献的采集作为馆藏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逐步调整各类文献采购经费的比例,不断加大对电子文献的投入。
(二)加快对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提高馆藏文献的数字化水平。将现有馆藏文献数字化是复合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对于本馆的特色藏书部分,更需要加工开发。在这方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下一步要做的是技术优化以及推广普及。因此,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传统信息文献资源按照数字化程序要求进行整理、加工和数字化。
(三)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适应现代图书资源的管理和服务能力。要做好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人才是关键。图书馆员要树立服务至上,服务是图书馆生存的根本理念,树立超越时空的人才观念和意识,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培养目标,创造条件广泛吸纳层次人才,主动到社会寻求合适的人才,以弥补人才不足的缺陷。图书馆职业的特殊决定了馆员必须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能为各专业的读者推荐参考文献,解决多门学科领域的知识咨询。图书馆工作将全方位实行电脑操作,馆员还应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为此,图书馆也应在内部挖掘人才,有条件单位把一些工作热情高基础比较扎实,进取心强的图书馆员送到高等院校进行深造和岗位培训,无条件的可在本单位组织讨论学习,同时鼓励本人自学有关的知识,达到提高知识水平,业务水平的目的。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借鉴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实践经验,要加强数字化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其一,加强法制化建设,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为此,图书馆要积极参与立法建议,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合法利用文献所有权、复制权,数据库使用权等权利,依法开发与利用数字资源。其二,要加强技术标准化建设,以标准规范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促进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化是数字图书馆管理的核心,其主要标准是元数据、都柏林核心元数据、电子档案管理标准等。其三,充分利用和发展技术手段,以技术壁垒防范侵权和盗版。因为,有版权的作品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后,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对侵权行为加以控制。尤其是数字化作品非常容易通过网络在国际间传递,使数字化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更为复杂。正因如此,需要尽快实现在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传递、运用等方面技术应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标准化技术平台来实现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高效管理。
(注: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KL-2011-636)
[1]张东华.浅谈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2.47-48.
[2]马旭文.传统图书馆将与数字图书馆互补并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文社会科学版),2006,3(2):175-176.
[3]刘东珍.浅谈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7):94-95.
[4]黄必凯.“复合图书馆”是当今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方向[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