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判断模式理论新进展
2012-08-15周钧毅
周钧毅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道德判断模式理论新进展
周钧毅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道德判断的研究长时间内一直遵循着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理性主义模式,但随着Hadit提出社会直觉模型,传统的理性模型受到了挑战。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由快速、自发的直觉所导致的。
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社会直觉模型
道德判断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核心研究内容,所谓道德判断,“是一个人根据道德原则对什么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行为进行的判断,即道德评价。”皮亚杰和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主要通过推理和理性思考做出,这种传统的道德判断理性模型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统治着道德判断研究。然而近来,一个新理论——社会知觉模型开始崭露头角,对传统的理性模型提出挑战,该理论的提出者Hadit认为,“道德判断由快速的道德直觉导致,接下来才是慢速的、追溯性的道德推理。”这一理论在道德判断领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1.传统道德判断的理性模型
2.直觉模型对理性模型的质疑
(1)双加工理论
在当今的心理学领域,认知双加工理论已经被普遍接受。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加工过程包括外显和内隐,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有两个加工系统同时起作用,即直觉系统和推理系统,直觉系统的加工过程较为迅速,无需投注大量的意识,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相反推理系统需要意识的参与和努力。道德判断理性模型的不足在于,仅仅将道德判断研究的重心放在推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在认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内隐直觉加工过程。
(2)事后归因
事后归因的实验结果同样成为反驳理性模式的证据之一。在事后归因的经典实验中,Nisbett和Schacter让已服用与未服用安慰剂的两组被试接受电击,但是服用安慰剂的被试被告知,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和电击后的生理反应一样。研究者假设,服用安慰剂的被试将会把电击所引起的生理症状归因于药物而非电击,因此将能够承受更多次的电击。实验的结果验证了假设,当问及被试对电流的高耐受性是否是由于药物的作用时,只有25%的被试回答“是”,其余的被试则会给出许多理由来解释自己对于电击的高耐受性。Nisbett和Schacter将这种现象归结于事后归因的作用,即当要求人们对其行为作出解释时,他们并不会去寻找引起他们行为的实际原因,而是寻找证明他们行为合理性的原因。理性模型的反对者指出,理性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访谈法实际上存在相类似的缺陷。访谈法要求被试首先作出判断,然后再对之前的判断作出解释。但问题在于,被试在判断之后对原因的解释只是事后的回溯推理,无法涉及最初进行道德判断的过程。据此,直觉模型进一步提出,判断与推理的顺序也许正相反,应该是判断在先而推理在后。
(3)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密切联系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关系也许比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更加密切。Damasio对大脑前额皮层进行了考察,发现,精神变态和反社会人格者在大脑前额皮层上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尤其是前额皮层腹内侧(VMPFC)受损的患者,他们具备正常的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逻辑问题、经济问题和到的两难问题时也与常人无异。然而一旦面对真实情境,他们的表现就显得差强人意:错误判断、优柔寡断以及出现不理智的行为。Damasio指出,VMPFC受损会导致患者失去对世界的普遍情感反应和对他人行为的特定反应,他们无法感受到羞耻和痛苦,同时由于对自身行为所引起的他人反应无动于衷,他们更容易做出不道德的行为。Batson的移情-利他假设提出,利他动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知觉到他人的痛苦而产生的移情,这一动机直接指向减轻他人的痛苦。直觉模型指出,情感对自动化加工的道德判断有着重要意义,获知特定的行为后,人们会即刻产生情感反应,从而立即做出相应的道德判断。
(4)动机性推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类动机会使个体的推理产生偏差,第一类是关系性动机,它主要涉及在人际交往中怎样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许多研究表明,此种动机对道德判断有直接的偏向性影响。关系性动机使得人们的道德推理更像是一个律师在为被告辩护,而不是像理性模型原先假设的那样是一个寻找证据检验假设从而做出判断的过程。人们推理的目的在于使得之前做出的道德判断具有合理性。第二类是防御性动机,它产生于个体的认知失调和自身的文化观念收到威胁之时。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人们会努力改变或者是重组自己的观点,以求达到认知上新的平衡,这种防御性动机会相应地影响到道德判断。
由式(12)可知,交点轴线T-Map是4维E4中两个相交曲面约束的凸体,不能直接用于3维空间坐标的控制与检测,需将4维空间域投影到2、3维空间,将交点轴线偏差波动直接转换为映射点的坐标误差。
3.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
(1)社会直觉模型的六个过程
社会直觉模型最为核心的观点是道德判断是由快速的到的直觉所引起的,随后才是慢速的回溯性的道德推理。道德推理多发生在人际间,社会直觉模型由如下六个过程组成。
过程1:直觉判断。Hadit认为,一旦受到具有到的意义的情境刺激,就会立即产生相对应的道德直觉,该直觉使得道德判断迅速、自发地出现,这一过程无需任何意识努力,因此有些类似于审美判断的形成。人们能够意识到的只有道德判断的结果,但并不能意识到道德判断的内在心理过程。
过程2:事后推理。人们做出道德判断之后,紧接着就是要对自己做出的判断加以论证推理。与直觉判断的过程不同,推理需要意识的参与,它是一个缓慢的、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尽量寻找证据来支持先前做出的道德判断。
过程3:理性劝服。在道德推理之后,人们会用言语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理由,以证实自己道德判断的合理性,激发他人新的道德直觉,从而劝服他人。这种劝服过程未必合乎逻辑,而是通过唤起情感来进行的。
过程4:社会劝服。指的是在人们做出道德判断之后,即使不用言语加以劝服,其判断结果本身也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人们的道德心理很容易收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有时并不需要特别合理的理由,单单只是情境(如熟悉的人的道德判断)就能够对人们作出道德判断产生影响,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道德判断直接由他人的判断所塑造。
过程5:理性判断。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根据自己最初的的直觉来进行道德判断,但是,当最初的直觉过于微弱并且加工容量很大时,人们就不得不依靠逻辑推理来做出判断。当理性判断与强烈的直觉相互矛盾时,人们可能一方面在言语上表现出理性判断,另一方面内心依然进行直觉判断。
过程6:个人反思。此过程类似于人们用内部语言与自己交谈,个体在对道德情景进行思考时,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因此也就会产生多个互相矛盾的直觉,此时,道德判断可能会由最为强烈的直觉决定,也可能会通过有意识地运用规则进行推理来作出决策。
六个过程中,前四个过程构成了社会直觉模型的核心内容,该模型假设,个人的推理过程不过是在为之前的判断寻找合适的理由,并无法改变最初的直觉判断。只有当推理过程在人际间进行时,道德推理才有可能成为道德判断的原因。道德判断不是个人的单一行为,它是在人际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一个连续的过程。
(2)道德直觉的来源
社会直觉模型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在刺激情境下做出道德判断,是因为人们具有一系列的直觉,不同的人所拥有的直觉是有差异的,但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人们所拥有的道德直觉究竟从何而来?Hadit提出,道德直觉来自两个方面的因素:先天的道德直觉和社会文化环境。
Hadit认为,无论人们的文化差异有多大,人类的内心都存在一组道德直觉,这组道德直觉总共有五种:伤害-关爱、公平-互惠、权威-尊敬、纯洁-圣洁、内群体-忠诚。所谓伤害-关爱的道德直觉,意思是“对于他人特别是孩子与弱者的痛苦和苦难的表征,具有一种敏感性”;公平-互惠的道德直觉是指对公平、互惠行为的关注与肯定;权威-尊敬的道德直觉是指对权威的服从和尊敬;纯洁-圣洁的道德直觉是指对不洁对象的厌恶,而内群体-忠诚则是指内外有别、对群体内的人所拥有的忠诚感。
(3)五种直觉的特征
上述五种直觉的主要特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不同的社会也许具有个不相同的道德直觉,但是大多数都是在这五种直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五种道德直觉是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道德直觉的基础。这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五种道德直觉是现实道德直觉产生的条件。其次,五种道德直觉限制了现实道德直觉的内容。
第二,五种直觉是先天自然存在的,而非后天习得。人们对事物喜欢还是厌恶,取决于先天的属性。
第三,从进化的观点看,五种直觉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环境挑战和提高自身的适应性而逐渐形成的。
4.评价
传统的理性模型将道德判断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认知过程中的理性层面,不可否认,它对道德发展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理性模型忽略了在道德判断中至关重要的情感的作用,社会直觉模型在综合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化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道德直觉和道德情感是道德判断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承认道德推理的作用。直觉模型将道德判断看作是直觉、情感、推理、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它并不只是对理性模型简单的否定,而是一种新型的整合性的学说,为道德判断的研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Hadit学说的启发性成分,较为集中地体现在社会直觉模型的六个过程上,该模型对于道德直觉、道德判断、道德推理之间的关系有着精妙的分析,同时揭示了道德情感在道德直觉、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中所起到的作用。
但任何学说都并非完美无缺,Hadit的社会直觉模型理论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在于道德直觉的五种来源。批判者认为,这五种直觉并非来源于Hadit自身的经验研究,而是来自其他学者的著作,这就为这五种直觉的归纳的合理性留下了疑问。五种直觉的本质实际上是对业已存在的道德规范的归纳概括,如果要说这是人类先天的道德直觉,不免有循环论证之嫌。因此,道德直觉的五种来源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实证支持。
[1]张彦彦,陈浩.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新进展:道德判断的五基础理论[J].道德与文明,2009,(6).
[2]何亚云,冯江平.道德理论的新进展——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式[J].心理科学,2004,(5).
[3]徐平,迟毓凯.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2007,(2).
[4]袁晓琳,肖少北.西方道德判断模式理论的新进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8).
[5]贾新奇.论乔纳森·海特的社会直觉主义理论[J].道德与文明,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