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外语口译资格证书考试看口译能力的培养
2012-08-15邢星
邢 星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外交流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扩大,高级翻译行业成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金领”行业。被认为是有着“Good places to visit;Good food to eat;Good money to make;Good people to meet”的口译员一时间成为众多学生的梦想,考证也就成了必过的门槛。目前在国内比较热门且含金量较高的口译考试有北外英语翻译资格证书考试、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考试(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CATTI)、上海外语口译资格考试、厦门大学口译资格证书考试等。以上海外语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为例,中级口译人才被描述为能从事日常翻译、陪同翻译、涉外导游、外事接待、外贸业务洽谈等方面的人才;高级口译人才被描述为能从事各类涉外谈判、高层次会晤、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国际研讨会的翻译和口译工作等的人才,这也就不难出现今年春季仅武汉考区的报考人数就超过800的考证热潮。考生对考证趋之若鹜,那他们是不是都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口译能力?若要顺利通过向往已久的考试,考生又需要具备哪些口译能力呢?如何培养这些口译能力呢?本文主要以上海外语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
一、上海外语口译资格证书考试模式简介
上海外语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口试)部分由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两篇文章,高口将每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共八个段落,中口将每篇文章分为四个段落,共十六个段落,文章取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段落的双语转换。考官分别从译文信息的覆盖面、语言的准确度、翻译技巧的应用等方面对考生进行综合评分。由于此考试没有提前给学生译前准备的信息,因此对学生的听解能力、记忆能力和双语转换等能力的要求很高。
二、听解能力的培养
口译的过程为听——理解——分析——表达,口译的“思维理解”的技术是口译一大基本功。如果这一基本功不好,考生在考试中势必会造成信息不全、漏译、误译或者偏译等现象,使译语失去可信度。鲍刚(2005)认为,原语话语主题和语境,译员的个人经历、语言和社会经验、常识或百科知识,专业知识能对原语的听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听辨的同时,而不是之后,口译的思维理解程序应该被启动,也就是说要迅速对原语内容做出整理,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同时抓住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线索,利用话语主题、语境、语言的句法关系及其他相关信息对原语进行理解。考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在英语的听解能力上比较欠缺,这也是由于英语在中国还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听英语的机会比较少,因此,考生除了听力的长期积累外,尤其需要善于借助话语主题、语境对原语进行积极地听解。例如:
“Discarded packages and other rubbish strewn on our streets are unforgivable enough,but having our rural areas littered with used plastics is an insult to nature.Experience shows that bad civic habits can be cured.Drinking and driving,for example,is no longer socially acceptable.If the traffic wardens patrolling the streets could be specifically empowered to impose on-thespot fines on litter offenders,we would see a dramatic improvement very quickly.”
在高口的这段话中,笔者所在的考场没有一名考生(共十二名考生)较为准确的译出了后半句,主要除了对原语语言的句法关系不明了之外,没有善于借助语境对原语进行听解。如果考生能积极地将饮酒驾车和乱扔垃圾被现场处罚联系起来,推测出上文的意思也就不难了。也就是说在理解话语时,重心一定是在语篇的层次上,而不是在孤立的语言切分成分上,正如法国释意派的代表赛莱丝科维奇提出,“口译时要脱掉源语的语言外壳,对其中‘纯粹’的思想内容加以记忆,然后用译出语的外壳加以包装并输出”。
三、口译笔记能力的培养
考生口译笔记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完整地、准确地进行目的语输出。由于高口每段话的信息较长、信息量较多,单凭短时记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人脑对信息的存储时间和容量有限,此时必须借助有效的口译笔记。口译笔记是一种“提示性”笔记,与速记或传统的笔记有很大的区别,每个译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口译笔记法及笔记符号,需要进行专门的口译笔记训练。通俗来讲,理想的口译笔记应该是纵向、阶梯式结构,结构松散多分行,少字多画多符号。这是因为纵向的阶梯式结构更能够体现句子结构及其逻辑关系,少字多画则是由于口译的时限性决定的。事实证明,在中高口考试中,口译笔记做得好的考生在输出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度上明显好于不会口译笔记的考生,因为有些考生的口译笔记还是传统的DICTATION模式,不仅没有起到记忆信息的作用,相反还分散了听力的注意力,对考生而言是“双重负担”。另外笔者特别提醒的是,一定要慎用平时从未用过、记录时临时编撰的口译符号,也建议考生或者对口译学习感兴趣的学生系统的学习口译笔记法,林超伦先生的《实战口译》和吴钟明先生的《英语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会让考生在口译笔记方面受益匪浅。
四、数字传译技巧能力的培养
数字的口译相当困难,因为“与语义信息相比,数字信息即使在具体的、带有鲜明语境的原语话语中,也难有完整的、提示性较强的语境意义参照场”(鲍刚,2005),也就是说数字听到就听到了,没听到就是没有听到,译员不能借助上下文猜测数字信息。另外,除了信息压力之外,汉语和英语在数字换算中还存在“数级”差异,如汉语数字是四段位的:万、亿、万亿, 而英语数字为三段位:thousand,million,billion,trillion,显然,汉语中的万和亿在英语中是没有对应的单词的,必须要进行“数级”的转换,尤其是繁杂零琐的数字更是给译员带来巨大的压力。如“As sales this year will top 8.2 billion USdollars and our stock price is at an all-time high,we’ve certainly had some incredible results.”高口真题中的这句话讲了雅芳公司今年的销售额为82亿,很多考生在数字传译时出现了错误,主要原因就是“数级”的转换,在听到数字时,习惯性将8.2先译出,却没有注意到billion在汉语中没有对等词汇,必须要先在大脑中形成“1 billion=10亿”的概念。因此,考生必须对在平时进行数级互换练习和数字互译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将对应数字的互译形式固定在人脑的长时记忆中,一边记忆、存储数字,一边利用早已谙熟、业已形成技能的基本程式来解决英汉数字的快速、准确地转换。
五、双语转换能力的培养
口译通常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双语能力是口译的基础,译员必须是具有双语能力的双语人。因此,口译考试除了考查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短时记忆能力、瞬间的信息捕捉能力等,还考查考生在短时间内对信息在两种语言间的快速转换的能力。口译中的双语转换能力体现在要求译员在原语信息输入的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重组,在极短的时间内(交替传译一般是在原语信息后的三秒钟内)开始用目的语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译员具有敏锐的听解能力、充足的词汇量、良好的语感、灵活的表达能力和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除了通过强化听译训练来提高双语转换能力以外,考生还应当在平时加强英汉对比研究的学习,了解汉英分别为分析语和综合语,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同时还要进行汉英翻译技巧的学习,如:增译、省译、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等。在上海中级口试考试中,很多考生表现出来的双语转换能力不如人意,首先表现在用词上面。如:
(一)“我们倡导男女平等,只要我们赋予妇女公平的机会,使她们通晓信息技术,女性也能创造奇迹”。很多学生将“创造奇迹”译为“create miracles”,十二人的考场中只有三位同学译为”make achievements”。虽然前者从字面上与原语一一对等,但在翻译的“达”上远远逊色于后者。
(二)“中国是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原本很简单的一句,有位考生翻译为“China is the third country to send astronauts into the heaven after Russia and the USA.”不知道中国是为此感到骄傲还是悲伤,将宇航员送上“天堂”。由此可见,双语转换能力的提高还有赖于坚持不断的练习,只有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产生质的飞跃,才能将“认知语言”转换为“习惯语言”。
综上所述,要顺利通过相关口译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娴熟的双语转换能力、熟练的口译技巧以及广博的跨文化知识等。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和能力,高级口译这个“金饭碗”才不仅“好看”,而且“好端”。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5.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3]邢星.浅谈口译考试中的口译理解策略及分析[J].大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