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2012-08-15王英娜
王英娜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10)
文化软实力将在世界各国的对话中成为重要因素,对自我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已是全球性的方向。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从我国国情和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我们所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能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它是现代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点。因此我们必须正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战略地位,它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资源。如何利用传统文化的有益资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为现代生活所用,做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工作,使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走向世界,是华夏子孙在文化建设问题中需要重视和深思的问题。可以说,在中国文化建设方面,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一、国内学者观点
在国内,诸多学者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展开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寻和思索。
关于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方面:费孝通先生非常强调中国人要充分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民族和历史,他提出了文化自觉的主张,其根本目的是加强未来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他认为文化需要创造被赋予生命,而创造是不断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金春峰教授在《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在当今的发展和前景》中提出了文化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以特定信仰为核心及围绕它而产生的部分,另一部分则是远离信仰或完全与信仰无关而由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所决定的部分。中国文化形成的是以“道”为核心的中国的文化心灵和文化创造之根。他认为,任何文化系统的新陈代谢、创造更新,其动力只能来自文化本身内部,外来的资源只能给它提供丰富和发展的养料。[2]从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中国文化的建设系统中,传统文化作为其内在力量的重要性。姚高学在《传统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中突出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作用,他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定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以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为母体,有过滤地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部分。[3]此外,还有很多仁人志士从传统文化中认识并探讨了其对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重要作用。如胡尊东的 《中华文明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作用》、赵馥洁的《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价值智慧》、谭卫华的《论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张力》等,他们均肯定了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宝贵资源,我们不能忽视或轻视,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将对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在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上:乐黛云教授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重构》中提出,在世界新文化的重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将可能为人类社会作出特有的贡献。文中认为未来将是多元文化的世界,因此我们应有更深刻地文化自觉。只有充分把握自己文化的特点,对之加以现代思想的创造性解读,并增强对他种文化的理解和宽容,才能促成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多元格局。[4]张岂之在《关于中华文化走向的思考》中提出了科技伦理和世界与民族主体文化的走向,他指出了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隐患,因此作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内在统一融合的科技伦理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都需遵守的规范;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中华文化要善于消化和吸纳世界优秀文化,使自己民族文化得到创新和发展的营养。[5]金春峰认为全人类的文化交流将形成“天下大同”而又各自保持着自己文化差异性的“和而不同”的局面,这将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一次新的辉煌。[6]余英时在《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一书中也提出了他对当今文化发展的认识,他指出文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新元素的推动和阻碍,但基于当今的文化认识,中国文化建设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与核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下如何调整与转化问题。[7]此外,如王能宪的《和谐意蕴:从“和而不同”到“世界大同”》、崔婷的《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王永华的《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对接》等也均从中国文化建设乃至世界文化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认识和展望。
二、国外学者观点
在国外,随着各国对文化研究的日益高涨,中国的文化也引起了诸多国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可以说,他们对中国文化具有很深刻的理解。
德国社会哲学家赫尔曼·凯泽林认为中国人的文化是在生活中实践着儒学。他很赞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社会力量。他在论述关于中国人的道德时说:“我们的政治文化是被外部力量限定的,它是一个迫使个体行善的社会体制的结果。……中国人的政治文化依赖于个人内在自我的发展,……并且这是在没有主动地对人进行监督的仲裁机构的情况下实现的。”[8]他认为这是中国人道德品格极高的结果,而这一品格的具备是孔子精神教育的成功,也就是中国本土文化的力量。美国小说家赛珍珠曾提出中国文明的关键词是和谐,即一个人与他周围的人、与自然相处和谐,这是智慧的哲学,富于和平和自我控制。她认为,“道德是与人和自然的和谐,一种接近于宗教的统一,但没有超验主义。其结果是辉煌的文明,有秩序、优雅,而首先是和平的、个人的、民族的、世界性的。”[9]这种道德文明是中国文化所具备的。英国思想家罗素曾评价中国是一个艺术家的国度。在中国他可以看到天性的幸福和生活的快乐,他欣赏中国文明中的这种价值。面对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他曾预言中国文化,“假如中国人能自由地吸收我们文明中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而排斥那些他们觉得不好的东西,那么他们将能够在其自身传统中获得一种有机发展,并产生将我们的优点同他们自己的优点相结合起来的辉煌成就。”[10]由此可见,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他的这种预言式评价实际上也指出了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将使其有发展和文化力量。但在这一过程中,罗素尤其指出,一定要避免可能出现的全盘西化,避免中国文化民族特征的磨灭。罗素此认识虽然提出于20世纪20年代,但其对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仍具有借鉴和警示的意义。法国比较学文学大师巴柔教授2001年在北京大学“多元之美”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提出说:“中国‘和而不同’原则定将成为重要的伦理资源,使我们能在第三个千年实现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美国“软实力”理论的鼻祖约瑟夫·奈也在《华尔街日报》(2005年12月9日)发表了《中国软实力崛起》一文,他在文章中对中国软实力崛起的表现形态进行了分析。虚拟世界哲学家曼纽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希望尽我最大所能与中国人民交流,因为中国太重要了,不是指人口数量,而是指文化质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对中国文化十分赞叹,并寄予很高期望。他通过中国历史史实看到了中华文化令人惊叹之处,他说:“中国的统一政府在以前的2200年间,除了极短的空白时期外,一直是在政治上把几亿民众统一为一个整体的。而且统一的中国,在政治上的宗主权被保护国所承认。文化的影响甚至渗透到遥远的地区,真是所谓‘中华王国’。”[11]可以说,“中华王国”局面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也正是因为其独特的文化力量使汤因比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他曾在与池田大作在《展望21世纪》的对话中分析了未来世界的发展局势,他认为未来世界的统一在于以地理和文化主轴为中心而不断结晶扩大,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将成为这一中心,中国将在人类统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汤因比先生的这一评价是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巨大鼓舞。可以说,诸多国外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肯定,从客观上更加督促我们一定要加强祖国的文化建设。面对未来多元文化发展格局,中华民族一定要在文化的继承发展中不断建设,不负前人期望,对世界文化贡献应有的价值和力量。
三、未来研究重点
各个国家在面对全球化及现代化的竞争发展中,都开始了自我民族的文化觉醒、追溯和反思。如韩国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国策,新加坡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增强其经济实力的重要资源,印度在向中国追寻他们佛教历史资源的精华……这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中,对民族文化受到冲击的自卫和使民族文化在新时代下获得发展。这种趋势必然要打破现有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从而呈现新的世界文化格局。正如日本人类学家青木保在《多文化世界》所强调的“文化的力量”。他认为文化的力量不是强迫文化同一化的力量,而是一种追求以自我为基点的开放,实现的是各族文化魅力的概念。[12]这是世界文化方向多元化发展的认识。可以说,这是对文化认识的主流,但西方面对着自己文化霸权地位的质疑时,也有着他们的不满和反抗。如美国的阿瑞夫·德里克在《全球化的现代性、文化及普世主义的问题》中对古老文化的复兴持反对意见。他说:“现在要求我们的意识放弃欧洲中心主义的主张,而保留全球化意识,如果没有同一秩序,这一点就是不可想象的。”[13]但是当面对这历史必然潮流时,他也无法挽回。因此面对全球文化格局的重构问题,他不认为将是多元的,而是要围绕一个重构的中心为标志,但又是一个“缺席的中心”。面对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李宗桂先生提出我们应当把“文化”作为一门“学”来建设,创造出中国特色的文化学体系。他说:“作为研究文化的科学,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交叉性的新兴社会人文学科,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学科”[14],但同时他也提出文化研究容易陷入现实性理论的困境。可以说,文化建设不仅是理论层面的建设,更是需要在生活中去实践,需要自觉的文化意识,需要全民的文化认同,尤其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在全球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更是任重而道远。
笔者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开放纳新,实现民族文化的新发展。在文化发展方向方面,可以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精华的思想,而这些精华理念具有相通之处,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应是以各民族相通理念的精华文化为中心,展现各民族文化大繁荣的人类文化。世界核心文化强调的不再是西方或者东方,而是其实质的相通精华理念,从而引导人类更好走向幸福的道路。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理念研究不仅对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于世界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价值。关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很多学者均将目光锁定于向西方文化的学习中,而忽略了本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资源,这无疑是一种巨大损失。当然,也有很多学者看到了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但对其切实的研究和理解,并将之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联系,总体上缺少具体性的理论解读和分析。针对于此,未来文化研究的重点,应是对传统文化精华思想进行现代解读,着重结合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民族精神、大爱境界等现代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疏解传统文化精华在现代社会中的效用,以其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1]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95.
[2][6]金春峰.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在当今的发展和前景 [J].文史哲,2008,(5):84,87.
[3]姚高学.传统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9):15.
[4]乐黛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重构[J].文史哲,2008,(3):109.
[5]张岂之.关于中华文化走向的思考[J].中国文化研究,2001,(31):19.
[7]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8][9][10][11]何兆武.中国印象——外国名人论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40,462,356,396.
[12][日]青木保.多文化世界[M].唐先容,王宜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13][美]阿瑞夫·德里克.全球化的现代性、文化及普世主义的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2006,(1):7.
[14]李宗桂.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