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斯塔夫的塑造看莎士比亚对清教的批判
2012-08-15吴兆凤
吴兆凤
(湖北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约翰·福斯塔夫爵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们》中深受观众喜爱的喜剧人物,同时也是莎士比亚所创造的最为著名的喜剧角色。几百年来,西方文学评论家从人性论和社会论出发,对该人物形象做过大量针锋相对的批评,褒贬不一。在前苏联和新中国则有过不少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方法对福斯塔夫做出评论,看法也颇为分歧,并形成了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的福斯塔夫评论出现了两个新的特点,一是不少评论家继续深入分析福斯塔夫所体现的矛盾复杂的性格,二是文学评论家着重于从比较文学入手,将福斯塔夫这一人物形象与中外文学史上的古今人物进行比较,体现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跨文化色彩。但纵观以上评论,笔者认为研究者大多数脱离了莎士比亚创作的宗教环境以及忽视了该人物的一位原型-约翰·欧尔卡苏爵士(1360或1378?-1417)所信奉的宗教信仰,故不能深入本质地探讨出莎士比亚在创造该人物时对清教所秉持的批判态度。
一、约翰·欧尔卡苏爵士与罗拉德教派
国内有众多研究者已经公认莎士比亚最初按照贺林西德的《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编年史》第二版(1587)中肥胖骑士约翰·欧尔卡苏爵士的名字给福斯塔夫命名,但由于这位爵士后人的抗议而把名字更改为约翰·福斯塔夫爵士 (梁实秋,1995;汪帆,1985),但是对该历史人物的介绍都比较粗略,对其所信仰的罗拉德教派与后世新教的关系分析极少。其实,约翰·欧尔卡苏爵士是坚定的罗拉德教派信仰者,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对他进行颠覆性的描绘表明了自己对清教有力的嘲讽和批判。
(一)罗拉德教派(Lollards)
罗拉德教派运动(Lollardy)兴起于14世纪中期,持续至英国宗教改革,是一场宗教和政治运动。而术语“Lollard”(罗拉德教派)含有贬义,源自中世纪的荷兰语,意思是说话含糊不清的人,指的是接受约翰·威克利夫(John Wycliffe)宗教思想的、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追随者。
第一批罗拉德派以威克利夫在牛津大学的同事们为中心,由赫里福的尼古拉(Nicholas of Hereford)领导。这些流动的传教士传播着威克里夫的主张,他们一般两两结伴而行,光着脚,穿着深红色的长袍,手中拄着一根拐杖,它象征着牧师对教众的呼唤。在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Pope Gregory XI)于1377年5月22日所颁发的斥责诏书中,有一个辱骂性的指称(Lollards)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对于威克利夫思想的传播者而言,这变成了一个光荣的名字。罗拉德教派因此得名并兴起,在威克利夫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在英国的活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1382年坎特伯雷的大主教威逼牛津罗拉德派的一些人放弃他们的观点,但这一派别继续扩张。1395年2月罗拉德派去议会请愿,并张贴《罗拉德派的十二项信念》(The Twelve Conclusions of Lollards)于威斯特敏斯特宫的门上。1399年亨利四世即位,标志了镇压浪潮的开始。1414年由约翰·欧尔卡苏爵士(Sir John Oldcastle)领导的一次罗拉德派起义很快被亨利五世打败,而爵士本人因拒绝放弃罗拉德派信仰,被处以火刑,此次起义还带来了残酷的报复,标志了罗拉德派公开政治影响的结束。1500年前后,罗拉德派开始复兴,到了1530年,老的罗拉德派与新的新教徒的力量开始合并,因为罗拉德派的传统有利于亨利八世的反教权立法。
由于它明显带有后世新教改革特点的观点,罗拉德派在英国宗教改革时期发挥了作用,其宗教思想也有效地被英国宗教改革吸收进新教(Protestantism)。后期英国新教团体又进一步分化为如浸礼会教徒(Baptists),清教徒(Puritans)和贵格派教徒(Quakers)等,但它们与罗拉德教派的相似性表明了罗拉德教派的思想通过英国宗教改革的某种延续①。
(二)约翰·欧尔卡苏爵士(John Oldcastle 1360或1378?-1417)与罗拉德派信仰
约翰·欧尔卡苏爵士(1360或 1378? -1417)是 14、15世纪盛行于英国劳动群众中的罗拉德教派(Lollards)的首领之一,生于赫里福郡(Herefordshire)北部的阿尔莫里(Almeley)。以军功步入政坛。当法国发生阿马格纳克-勃艮第内战(the Armagnac-Burgundian Civil War 1407-1435)后,1411 年,他被亨利五世派往法国参加远征,并成功地帮助勃艮第人打赢了一场战役。1404年开始步入政坛,最初以“郡骑士”的身份代表赫里福郡进入国会,之后担任治安官,于1406~1407年担任赫里福郡郡长。1408年,他第三次结婚,娶了考伯汉第四任女男爵,也是考伯汉家族的女继承人 (4th Baroness Cobham,the heiress of Cobham),而自己则成为了考伯汉男爵一世(the first Lord Cobham)。这次婚姻不仅给他带来了可观的财富,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他的社会地位,因为他妻子琼·欧尔卡苏(Joan Oldcastle)的家族是肯特郡最显赫的家族之一。
罗拉德教派在赫里福郡有很多支持者,约翰·欧尔卡苏爵士在1410年以前就接受了罗拉德教派的观点。在1413年3月的一次正式集会上,他被指控为异端(Heresy)。但是他和国王亨利五世的友谊阻止了对他所采取的进一步行动,直到教会在伦敦一家小店里面找到了爵士的一本书,里面包含关于指证他信仰的确凿证据。对此,亨利五世力图说服他改变信仰,但爵士坚定地声称,宁愿放弃自己的全部财富,也不动摇自己的信仰。当他从温莎城堡逃走后,亨利五世最终同意对他实施迫害,并签署国王法令迫使他同年9月23日出现在教会法庭。在坦承信仰时,他赞同信奉圣事(the sacraments)、自我惩罚和真正忏悔的必要性,但认为把希望、信念和信赖给予到圣像是圣像崇拜的罪过;并且他既不认同由主教对圣事所作的任何正统解释,也不承认对任何教士进行忏悔的必要性。最终,他于9月25日被定罪为异教徒。即便如此,国王亨利五世仍然焦急地替他找寻逃脱之道,作为权宜之计,特许将他的刑罚缓期40天执行。就在缓刑即将到期的时候,他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逃出了伦敦塔。
逃出来之后,约翰爵士向亨利五世发动了公开的叛乱,他领导了一次广泛的、由罗拉德教派组织的起义,其计划是在新年的艾尔散第十二夜马米节 (a Twelfth-night mumming at Eltham)上抓住国王及其兄弟,也许如传言所说的,会建立某种共和国(Commonwealth)。由于亨利五世预先得到了警告,转移到了伦敦,所以当罗拉德教派的武装力量于1414年元月10日集结在圣盖尔原野(St.Giles Fields)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就被驱散了。约翰骑士则逃到了赫里福郡西北部的最深处,成功地躲藏了四年时间。期间几次起事,但均以失败告终。1417年11月,他的藏身之处终于被发现了,约翰爵士被捕。同年12月14日,他被正式定罪,并于当日绞死在圣盖尔原野,实施绞刑后连同绞刑架一同被焚毁②。
二、莎士比亚笔下的约翰·福斯塔夫爵士
但是这样一个有着坚定的宗教信仰的富有贵族,一个教派运动领袖,一个敢于对抗王权的军人,却被莎士比亚描绘成了一个贫困潦倒而又好色贪杯、怯弱贪生而又大话连篇的没落骑士—约翰·福斯塔夫爵士(Sir John Falstaff)。在《亨利四世》上下篇中,福斯塔夫主要有以下“光辉”业绩:
盖茨山拦路抢劫,反被太子哈尔(即后来的亨利五世)抢,事后向太子撒谎又被揭穿;甜言蜜语地欺骗野猪头酒店女老板寡妇桂嫂的金钱和肉体;手上没有几个钱,喝酒还要妓女道尔相陪;利用征兵的机会敲诈勒索,获利三百多镑;在战场上临敌装死,事后居然冒抢太子的军功,并为自己的怯懦巧言辩解;眼馋乡村法官夏禄的富有,便花言巧语地诈骗走他一千镑;表面上对太子阿谀奉承,背地里又恶语中伤,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对莎士比亚的颠覆性描绘,有研究者解释为教会憎恨欧尔卡苏的信仰,加上他死得很屈辱,就极力丑化他,把他变成了一个生活放荡的荒唐者,引诱并带坏了年轻的哈尔亲王,而后世有些作家和画家为博得教会的欢心,也把他描绘成一个胡闹贪杯的形象。(魏善浩,1985)
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还与莎士比亚当时创作的社会背景及他对清教的批判态度相结合进行分析。
三、英国的清教(Puritans)与莎士比亚生活的环境
英国的清教(Puritans)产生于16世纪中叶爱德华六世时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已经形成很大的规模(柴惠庭,1994)。它直接发端于加尔文教,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因其要求在英国国教中内未能实现,自16世纪70年代起,脱离英国国教,建立独立教会,选举长老管理宗教事务。各派清教徒的主张和观点十分庞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宗教礼仪和教义上,主张清除英国国教安立甘宗的天主教残余,以纯洁教会;
(二)在宗教制度和教会结构上,要求废除主教制和偶像崇拜,减少宗教节日,主张教会组织民主化,建立无教阶制的民主、共和的教会,反对国王和主教专权;
(三)世俗生活上,赞许现世财富的积累,提倡节俭、勤奋的进取精神,认为活着的时候要过清贫朴素的生活,不能有过多的欲望,这样死后才能成为选民(Elect)去天堂;
(四)在宗教理论上只承认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强调所有信徒无论平民还是国王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主张加尔文的“预定论”和路德的“因信得救”说。
由于清教徒主张过清贫朴素的生活,反对奢侈享受,甚至认为到剧院看戏也是一种腐败的行为,因此他们极力主张关闭剧院。众所周知,1642年,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执政的清教徒就关闭了伦敦所有的剧院,直至查理二世于1660年复辟之后伦敦剧院才得以重开。在莎士比亚生活并创作的年代,情况也并不容乐观。
例证还是与约翰·欧尔卡苏爵士有关。约翰爵士不仅是一位新教殉道者,并且他的后人不仅承袭了考伯汉男爵的爵位,还权势颇盛地生活在伊丽莎白统治的英国,其中一位名为威廉·布鲁克(William Brooke),是考伯汉男爵十世,就对莎士比亚及剧院持强烈的否定态度。当庇护莎士比亚剧团的海军大臣(Lord Chamberlain),亨利·卡瑞(Henry Carey),于 1596 年 7月22日去世后,由威廉·布鲁克继任海军大臣,同时接管了莎士比亚所在的 “海军大臣供奉剧团”(the Lord Chamberlain's men),但极不友善地撤销了对他们的官方庇护,而任由伦敦的市政官员处置,后者则长久以来就想把剧团赶出伦敦。托马斯·纳什在一封信件中就抱怨演员们在这一时期被“市长和市政官员们无情地迫害”。幸亏威廉·布鲁克于第二年,即1597年3月6日去世,海军大臣的职位又由亨利·卡瑞(Henry Carey)的儿子接任,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又重新获得了以前的庇护③。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威廉·布鲁克是一名清教徒,并且他同黒僧剧团的演员结交甚密,演员们对他也没有提出过任何抱怨,更何况他早年还供养过一个自己的剧团,因此他不可能是戏剧界的敌人,事实上他的职责就是保护演员的利益以便他们取悦一个喜欢看戏的君主。他认为威廉·布鲁克之所以为与他并无直接祖先关系而仅仅承袭其爵位的约翰·欧尔卡苏爵士提出抗议,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他尊敬约翰爵士作为新教徒的名誉和地位,而莎士比亚对其辱骂性的描绘(a scurrilous portrayal)是有失体面的;二是他发现自己身任海军大臣,又是“海军大臣供奉剧团”的庇护人,处在一个极易招致非议的位置,因为1596~1597年伦敦的清教徒市政当局展开了甚嚣其上的反剧院运动,并取得显著的成果,他需要给市政当局降降火,在二者之间达成某种平衡④。
总之,不管威廉·布鲁克本人的宗教信仰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莎士比亚生活并创作的年代,英国戏剧面临的头号敌人就是清教徒,由清教徒掌权的伦敦市政当局阻碍了英国戏剧的自由发展。另外,作为剧团的庇护人,威廉·布鲁克并没有捐弃个人恩怨,给予剧团最大的保护,而且后世有充分的理由去猜测莎士比亚对人物原型颠覆性的描绘极有可能就是对威廉·布鲁克“行政不作为”的一种报复。
四、莎士比亚对英国清教的批判
事实上,纵观莎士比亚的戏剧,他对清教及清教徒的嘲讽和批判是由始至终的,并逐步深入地揭露其虚伪冷酷的本质。
早期的作品以《爱的徒劳》为例,君臣四人——那瓦国王、侍臣俾隆、朗格维、杜曼宣称为了创造世界奇迹,决定钻心苦读三年,并立下戒约,不近女色、拒绝一切物质享受。但是一当法国公主率领侍女与侍臣前来出使,国王爱上了公主,而他的三个侍臣也对公主的三个侍女一见倾心,结果四个发誓不与女子来往、潜心学术研究的青年男子最终纷纷坠入爱河,放弃了清教徒荒唐的生活原则,唱起了赞美爱情的颂歌。
中期的作品以《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为例,他首先是一个吸血鬼典型,贪婪、吝啬,秉性多疑。莎士比亚从高利贷者的职业入手,按现实中的清教徒为他造型,赋予他以强烈的时代感。如同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清教徒,夏洛克喜欢援引圣经典故,为自己重利盘剥寻找理论根据,并极端敌视文化娱乐活动,实行新的禁欲主义,把家庭变成了人间地狱,逼得独生女跟着情人逃之夭夭;他虐待仆人,把他饿得瘦骨嶙峋,迫使他另觅新主(徐克勤,1995)。
晚期的作品以《一报还一报》为例,维也纳公爵的代理执政、法官安哲鲁一如《第十二夜》中的管家马夫里奥,表面上是一个谦恭谨慎、彬彬有礼的正人君子,但内心却是一个充满野心的纵欲之徒,并且比马夫里奥更虚伪、更阴险、更残忍。他对维也纳的平民执行严刑峻法,一上任就要把年青绅士克劳迪奥处以极刑,原因是他与订有婚约的情人没有正式结婚就同床共寝,被判以奸淫罪。而他自己表面上冷若冰霜,净修斋戒,似乎没有任何情欲邪念,俨然一个彻头彻尾的清教徒。即便是元老院的一名元老替克劳迪奥求情,安哲鲁也表示要铁面无私、严格执法,声称即使是自己犯了同样的罪,也会给予同样的裁决,绝不会有任何偏袒。但是,一当克劳迪奥美貌的姐姐伊莎贝拉去求情,他居然提出了一个极为荒淫无耻的要求:她只有奉献自己的肉体才能赎回弟弟的性命。当伊莎贝拉斥责他卑鄙虚伪,并扬言要揭发他的时候,安哲鲁则宣布没有人会相信她,还威胁她最好满足自己的欲望,否则要让她的弟弟饱受酷刑而死。在此,莎士比亚不仅揭露了清教徒的虚伪无耻,更鞭笞了其残忍无情的本质。
综上所述,莎士比亚在颠覆真实历史人物约翰·欧尔卡苏爵士的基础上,塑造了没落的放荡骑士约翰·福斯塔夫,其目的不仅在于嘲讽清教徒的禁欲思想,揭露他们虚伪冷酷的真面目,也是为了给当时甚嚣其上的清教反剧院运动以有力的批判和抗议。
注 释:
① 摘译自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Lollardy。
② 摘译自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Oldcastle。
③ 摘译自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Sir_John_Oldcastle。
④ 摘译自:http://people.exeter.ac.uk/pellison/revels/oldc/intr-con.html。
[1]柴惠庭.论清教运动的政治化演变[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08.
[2]梁实秋,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10.
[3]汪帆.关于福斯塔夫的性格[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5,(2).
[4]魏善浩.试论福斯塔夫形象的美学意义[J].外国文学专刊,1985,(1).
[5]徐克勤.“莎士比亚研究”课教学内容提要[J].齐鲁艺苑,1995,(3).
[6]余荣.英国清教运动的起因及性质[J].安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