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失衡下地方高校发展问题与对策
2012-08-15喻红阳
喻红阳
(湖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资源配置失衡下地方高校发展问题与对策
喻红阳
(湖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地方高校学校数量大、在校生多、贫困生多、对地方经济发展作用大。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经费缺口、资源缺乏、科研、教学提升难、师质低下、学生就业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靠自身发展解决,但更多需要靠外部制度安排。国家应该在政策上采取灵活的措施、对地方高校适当倾斜,在经费拨付、科研、教学、教师培养、贫困生教育和就业上给予适当支持,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地方高校;经费缺口;问题;对策
一、地方高校的重要性
地方高校中有些属“211工程”学校,它们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本文也不讨论民办地方高校。
地方高校数量占普通高校总数的94%以上[1];在在校生规模上,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在校生规模,以1~1.5万人占31.4%,1.5万人以上有26.7%[2]。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58所[3]。高校贫困生群体也相应增加,地方高校,贫困生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超过40%[4]。地方高校学生有大部分在当地就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和质量。
二、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问题
由于多方面原因,地方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远远落后于中央部委直属院校,高职高专国家也重点支持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进则无力与部属名牌高校抗衡,退则难以与高职高专竞争。因此,地方高校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一)地方院校经费缺口大、地方高校的资源占有严重不足
普通本科院校经费主要来自教育部拨款、省财政拨款、学费、校友/社会捐款等。高校经费的最大来源依然是政府财政,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政府财政资金占比己经低于50%。由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之间实力的差异,央属高校比地方高校具有更多的财政优势、发达地区的高校比不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具有更多的财政优势。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92%、学生数85%的地方高校,获得的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收入的57%(2005年)[1]。近年来的“211工程”、“985工程”是中央政府重要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政策,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集中财力、重点建设、扶持精英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同时造成了高等教育差距的拉大和高校之间资源分配不均,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的差距越拉越大,更处于弱势地位。
除此之外,地方高校整体学术水平偏低,科研开发能力较弱,由于历史原因,学校知名度不高,难以吸引生源、高水平人才、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建设,自筹经费部分极其有限。
地方高校承担了扩招的大部分指标,资金缺口更为严重。为缓解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以及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各高校都只能利用银行贷款筹措办学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这又带来另外一个发展困境:高校负债办学、债务缠身。
各种原因,直接导致地方高校具有先天弱势,资源占有严重不足。地方高校在教育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计划”资助创新团队、“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等上面严重落后于重点大学[5]。另外,中国大学排行所评价指标它们更占有绝对的优势[5]。因此,地方高校永远处于二流或三流的地位,由此导致高校发展陷入一种“马太效应”的循环,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二)科研水平低
科研是大学长期发展和提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老的重要指标,但是地方院校提升科研水平却有种种障碍。
课题来源及经费:部属院校、重点大学受国家、地方政府重视,形成社会声誉、社会影响力,在招生上、国家课题获取上、资助经费上、企业课题获得上都占有极大优势。重点院校、重点学科垄断了课题资源,地方院校很难拿到,即使拿到一次,也很难再次、多次拿到。分配严重不均,导致地方院校老师无资助,很多地方院校老师其实很想上进,却缺乏相应的平台,最后恶性循环。很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力分身搞科研。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学院科研条件较差,实验设备不满足教学所需,很多实验设备已很陈旧;申请到的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很少。导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敏锐性不强。
发表论文水平。在期刊上发表论文竞争很激烈,很多高水平的期刊发表论文看作者学校、要求有基金支持,很多地方高校老师往往很难在这些期刊上有论文见刊;而且,地方高校进入评审老师这个学术圈子也很难。
学术交流: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老师需要交流更新知识发展,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就可以获得学科发展前沿信息。而地方高校由于经费不足,很难支持大量的老师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等获得。自己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更少,由于资金、场地、组织、管理、声誉、号召力等影响,有些地方高校想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会议提高自己也很难做到。也很难经常请高水准学者少来校进行学术交流的,学术信息的流通滞后。
培训机会:资金、信息、观念所限,地方高校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很少。比如研究方法培训、教学培训、外语培训、软件应用培训等,有的院校没有获得相应信息,有的院校领导认为老师自己会学习所要用的知识的,不需要培训。
出国机会:地方院校人才素质本身与部属院校海归、经常出国访问的老师在外语水平、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学校平台不一样也缺乏种种出国机会。地方院校老师出国交流普遍较少。
建地方性多科性院校教师队伍学历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比例偏低,形不成合理的学术梯队,缺少一支相对稳定、学术水平较高的核心队伍。在吸引人才人才上,由于经费和学校声誉,难以吸引高层次、有带头能力的人才到地方院校就职。学校的教学、科研等都受到了较大影响。
(三)教学难提高
课堂教学。由于地方院校科研普遍不强,老师难以跟踪学科前沿知识,难以用科研促教学的进步,知识更新不快;另外,地方院校老师与企业、社会联系不紧密,不能联系实际,反映现实需要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没有针对性。
地方院校学生大多是农村学生,随着社会发展,数字鸿沟、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教学困难大。另外,学校招生数量增加老师数量没有快速跟上,老师教学负担重,老师疲于奔命,教学效果差,学生也对教学十分不满。
实践教学: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上却存在办学经费有限、实验室建设薄弱、场地不足、配套设备和软件不够。另外科研不强,实验教师的实验水平也受到影响,很多老师自己的动手能力就成为问题。在实践基地建设上,由于地方院校与行业发展挂钩不紧密,联系不强,校企联合建设实践基地受影响,学生实践无法落实。
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由于活动经费少,学生国际、国内校际交流少,学生锻炼不足,往往难以在国际、国家级比赛中脱颖而出。
(四)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需要
校园环境:资金紧张,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内部环境整饬有问题,学校被小市场、垃圾场包围,环境嘈杂、缺乏学园宁静氛围。
校舍:地方院校在校生数量大,学生宿舍建设跟不上,校舍设施陈旧,用水、用电都有问题。学生宿舍拥挤,生活不便。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提高很快,学校宿舍建设没有跟上时代发展要求,夏天热,冬天冷,缺乏相应设施。
图书馆:由于资金紧张,大学学生人数剧增,图书馆面积却没有增加,经常发生排队抢座位的现象。图书馆中图书品种与更新也比较慢,普遍反映图书陈旧,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现在,图书馆数字化发展迅速,图书馆数字化需要有硬件如电脑、设备更新,更有数字图书馆数字信息购买,比如国外的图书信息,但是由于资金紧张,无力承担高昂的购买费。
教室:学生人数剧增,教室增加却不同步。很多课都必须上大课,或者在晚上、周末上课,挤占学生时间。另外,教室现代化发展需要教室配备空调、多媒体、网络等新的设备,地方性大学却很难保证这些设备的使用和更新,学生上课受影响,老师教学效果也不能保证。
(五)地方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严重
广东省教育厅2007年一份调查显示:名校生的就业情况优势明显,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达85%,但地方院校较差,仅不到7成。不少单位的招聘要求上重点大学毕业生。地方院校的毕业生是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最大的供给方,苏丽锋和孟大虎[6]的调查每10个毕业生中,就有8个来自地方所属院校(包括211学校的学生)。近年来的“蚁族”群体中过半是来自地方院校毕业的学生。
三、提升地方高校发展质量对策
(一)中央政策不搞一刀切,采取灵活政策,加大对地方院校资金投入
在管理地方高等教育上,由于各地方差异较大,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应针对各地方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重点灵活政策。重点院校的投入应该保证,对地方高校发展应采取适当倾斜来支持发展。对于比较落后的地方,中央应给予地方更大的支持力度。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投入在教育上可以有保证,而经济落后地区或者高校众多地区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比如湖北省高校数量众多,在校学生居全国首位,但是湖北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湖北省要全面顾及这些高校不现实,甚至是在湖北的重点高校投入力度也难以和发达的广东、浙江、江苏比,更不用说普通地方高校了。中央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加大这些地区的地方高校的投入。
(二)国家科研基金上的支持
提高地方高校的教育水平、科研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要提高地方高校的教师科研水平的措施:
1.建立国家级的科研培育基金,专门用来扶持地方高校科研
扶持地方高校中有科研能力、有科研愿望、但是科研机会少的教师。资助经费可以比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少,比如人文社科类资助3~5万,理工8~10万,培育有创意、有闯劲的教师,给机会让他们承担重任,在国家级可以平台上得到锻炼。在项目研究期间,国家派专家小组对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并监督,严格要求项目进展与质量,这样使地方高校教师在科研上磨练成熟起来。
2.建立省级科研培育基金
国家通过对财政困难地区教育管理部门专项科研经费拨款,建立省市级科研培育基金。扶持年轻教师走上科研之路,提高他们服务地方的水平。
3.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上给地方高校适当倾斜
特别是地方高校有些特色专业,在经济和社会中成效比较好,虽然建设软件和硬件差一些,但是很有发展前途,国家可以适当支持,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在重点专业设置给地方高校适当倾斜。
4.国家通过制度安排,要求重点大学有名的老师,对地方院校开展讲课、技术培训指导,进行科研交流,带动地方高校进入学术圈,进入科研发展良好轨道。
(三)对教师支持
1.培训支持。地方高校教师得到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国家可以建立地方院校教师培训基金,专门用来培养地方高校教师,提升他们教学水平、知识更新,让他们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2.出国支持。每年国家留学基金委拿出一定的资金专门支持地方高校教师出国进修、做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对他们进行出国培训,聘请教师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鼓励地方高校教师走出去。
3.学术支持。重点大学教师占有更多资源、拥有更多信息,国家可以要求重点大学教师在社会服务功能上强调对地方高校教师的学术支持、培训、讲座等服务,做到知识共享、信息共享,而不是知识独享、信息独享,导致差距拉更大。
(四)对贫困生支持
地方高校承担了很大程度上对贫困生的教育,广大贫困生毕业后脱贫承担重任。如果让贫困生获得优质的高等教育,掌握现代知识,毕业后可以凭知识和能力改善生活环境和自身与家庭的命运,地方高校的作用非常重要。国家要对贫困生进行大力支持,让他们能够上得起学、安心上学、并上好学、能就业。通过各种奖学金、助学金进行支持,力度可以更大一些。再者,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们自食其力,在精神上与经济上都独立起来。在就业上,对贫困生提供就业辅导与提供就业支持金,让他们能够承担巨大的找工作成本。
(注:本文受湖北工业大学教研项目“双语教学与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借鉴英美人才培养理念优化我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支持)
[1]胡耀宗.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地方大学内涵发展论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57-60.
[2]郭丽君.地方高校发展的困境与战略选择——基于政策博弈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09,(5):102-105.
[3]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R].中国教育报,2011-07-06,(2).
[4]王鹏,乔剑.地方高校贫困生贫困问题成因解析及解决途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09,(11):9-11.
[5]杨林,李伟,李宏.综合集成战略: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70-74.
[6]苏丽锋,孟大虎.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配置状况报告——基于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9):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