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重点发展方向探讨

2012-08-15唐闻雄庄晓娟

环境科学导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监测站海南省环境监测

吴 姬,岳 平,唐闻雄,庄晓娟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海口 570206)

环境监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是政府履行环境监督职能,开展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数据是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编制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是环境管理决策和环保监督执法的依据,是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的重要信息来源。环境监测职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环境监测能力,因此,必须将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作为提高环境管理能力的基础,全面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1 全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对海南的启示

经过近30a的发展,我国已建成由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站组成,拥有2400多个环境监测站和4.7万余人环境监测人员的监测网络。装备了一系列实验室分析、现场、应急和自动监测仪器设备,建立了一整套分析方法、标准规范、质量管理和环境质量评价统一的监测技术体系,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各省区、各领域、各环境要素的环境监测网络,积累了丰富的环境信息资源[1]。

随着环境管理对环境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区一直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自身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监测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十五”以来,广东省制定并实施了《广东省“十五”环境管理技术能力建设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广东省环境监测“十一五”规划纲要》等一系列规划,通过规划的实施,落实重点项目和建设资金,有力地推动了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云南省2006年已建立起由1个一级站、16个二级站和73个三级站组成的监测体系,并通过优化整合资源的配置,监测能力建设达标检查,建立起省级环境监测网络的运行体系[2]。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投入2100万元,率先建立了“以中控站、指挥系统、应急车”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应急监测工作系统,建成了由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系统监控中心、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以及环境质量电子公告系统等构成的较为完善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上海市环境监测部门在现有监测能力基础上,又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提出以上海市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2006~2008年)为近期目标,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为中期目标,全面提升上海市环境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3]。

国家和各省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经验表明,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是各级政府重视环境监测,把环境监测真正纳入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按照环境管理的要求、环境监测任务和各地发展水平,统筹考虑区域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三是以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为监测能力建设的基础和目标;四是监测能力、监测管理、监测队伍建设同步提高。

2 海南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监测技术人员不足且水平低下

近年来,在中央环保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省各级监测站仪器设备配制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缺乏技术人员,有仪器无人操作、经反复培训仍无法适应监测岗位的状况十分突出,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全省环境监测能力提高的主要瓶颈。

2.2 仪器设备配置水平低和监测用房严重不足

海南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基本仪器设备配置水平低下、监测用房不足,与《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差距较大,致使许多监测工作无法开展,严重制约监测领域的扩展,监测工作无法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不仅如此,全省大部分监测站专项监测能力相当薄弱,如应急监测设备、海洋监测设备、生态监测设备、空气自动监测设备、水质自动监测设备等均十分匮乏。

2.3 各级政府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重视不够

近年来,虽然海南省各级监测站的仪器设备配置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除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海口、三亚市监测站及个别市县监测站的仪器设备配置得到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外,绝大部分市县“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把仪器设备配置和监测用房建设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国家投资。此外,大多数监测站运行经费严重缺乏,大多数地方财政仅考虑监测人员工资,基本没有监测工作专项经费,致使监测工作举步维艰。

3 海南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重点发展方向

3.1 海南省环境监测能力发展思路

根据国家对环境监测工作要求和海南省实际情况,海南省环境监测能力发展思路定为:以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为目标,以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突出特色、因地制宜为手段,通过提高监测队伍素质,建立符合全省实际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建设环境预警监测网络,突出特色环境监测,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措施,全面提高全省环境监测能力。

3.2 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重点方向

3.2.1 以提高监测队伍素质为突破口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省各级监测站的仪器设备配置水平大为提高。但是,由于各级监测站监测技术人员匮乏,现有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远未发挥现有仪器设备的效能。“人”的问题已成为监测能力提高的主要瓶颈。因此,近期海南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重点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监测队伍。一是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编制配齐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有条件的市县应按国家标准争取编制,按国家标准配备监测人员。二是把好进人关,新进人员必须具备从事监测工作的专业背景和素质。三是加强现有人员的培训和队伍调整,对确实无法承担监测技术工作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四是建立提高监测人员工作积极性和鼓励人才成长的激励竞争机制。

3.2.2 建立符合海南省实际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根据海南省区域发展战略及省直管市县的特点,按区域功能和任务建设重点监测站。以海口站为北部区域重点监测站,辐射澄迈、定安、屯昌等3个市县;三亚站为南部区域重点监测站,辐射陵水、乐东2个市县;儋州站为西部区域重点监测站,辐射东方、临高、昌江3个市县;琼海站为东部区域重点监测站,辐射万宁、文昌2个市县;五指山站为中部区域重点监测站,辐射白沙、保亭、琼中3个市县。建立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为技术中心、重点站为区域中心、一般站为基本站的环境监测体系。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中,以国家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为基础,因地制宜,以达标为目的,以任务定设备,统筹规划全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按完成全省各类重大环境监测任务为基础配置监测仪器设备;重点站按完成所在区域各类重大环境监测任务为基础配置监测仪器设备;一般站按完成基本项目为依据配置监测设备。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监测模式,各区域重点站跨区开展重点监测工作和复杂监测项目,承担所在区域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3.2.3 建立环境预警监测网络体系

利用“点线面”与“海陆空”相结合的立体式监测技术,完善海南省先进实用、种类齐全的环境监测网络,最终实现环境监测网络“一体化”,并构建环境监测预警信息网络。

(1)构建地表水环境质量预警监测网络。在现有地表水手工采样定期监测的基础上,在重要河段、重要湖库、重要水源地和主要跨界河段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构建定期监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的地表水环境质量预警监测网络。

(2)构建环境空气质量预警监测网络。加强现有城市监测点位自动监测能力建设的同时,优化建设一批重点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农村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构建全省环境空气质量预警监测网络。

(3)构建近岸海域环境质量预警监测网络。在现有手工采样定期监测的基础上,优化建设一批海洋监测自动站,构建定期监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预警监测网络。

3.2.4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环境监测

(1)加强南海海域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争取环保部支持,按照部省共建模式,在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基础上挂牌设立中国南海海域环境监测站,以中国南海海域环境监测站为平台全面开展南海海域环境监测。近期,南海海域及主要岛屿近岸设置水质、海洋生物、环境空气国家控制监测点,建立南海海域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和全球公报制度,并争取将能力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纳入国家经费预算。远期,争取国家支持建造南海海域环境监测专用船。

(2)按国际一流标准建设五指山国家环境空气背景站。以五指山国家环境空气背景站能力建设为契机,争取将五指山国家环境空气背景站列入国家超级背景站建设范畴,将五指山国家环境空气背景站建成国际一流监测站。

(3)强化生态监测能力建设,争取生态监测能力国内领先。充分发挥海南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生态监测任务较重的实际,加快热带海岛重要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的建设,建立遥感监测与地面定位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监测网络,争取生态监测能力国内领先。

(4)加强遥感监测能力建设。以国家环境卫星成功发射为契机,按照监测技术“天地一体化的要求”,加强地表水质量、近岸海域、南海海域、环境空气遥感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环境质量预警监测网络。

(5)加快火箭发射环境影响监测能力建设。在火箭发射环境影响区域范围内建设火箭发射场环境影响定位监测站,对火箭发射场测试、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及噪声、振动等实施长期监测,填补我国火箭发射环境监测空白。

3.2 .5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积极推动各级监测站开展实验室资质认定及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建立海南省健全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办法,全面加大环境监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力度。创立环境监测质量整体管理和结果系统性评估及评价模式,发展环境监测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的质量管理,促进全省质控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系统化。

4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4.1 加强环境监测领导

提高地方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监测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领导,支持环境监测工作。按国家标准配置队伍、配置设备,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4.2 发挥特色优势、争取国家支持

发挥海南省环境监测特色和优势,以探索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改革、填补全国环境监测空白、监测彰显国家主权为依据,积极争取国家在区域重点站建设、南海海域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五指山国家环境空气背景站能力建设、火箭发射环境影响监测能力建设、环境遥感监测、生态定位站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提高全省环境监测整体实力。

4.3 多渠道争取经费

积极争取财政及有关部门支持,疏通并拓宽投入渠道,为能力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把环境监测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争取各类专项监测经费;探索其他融资渠道,如低息或长期贷款、无偿捐赠,或学习外省的经验,争取排污收费和污染防治资金在环境监测方面的投人,保证监测业务经费落到实处。

4.4 统筹规划、分布实施

按照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优先加强省中心站及5个区域骨干站的能力标准化建设,逐步完成其余市县站的能力建设。最终建成完善先进、种类齐全的环境预警监测网络体系,推进海南省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柏仇勇.审时度势创新发展全方位推进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1).

[2]王立前,张榆霞,杨晓红,等.云南省环境监测能力评估[J].云南环境科学,2006,25(3).

[3]郑晓红.上海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设想[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7,(3).

猜你喜欢

监测站海南省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海南省肿瘤医院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
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现场评审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