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大学英语改革探索
2012-08-15辛悦
辛 悦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江苏 淮安 223003)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推动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逐步从规模办学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积极开展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明确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由此可见,“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1]。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为实施英语教学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高职大学英语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存在一些亟待改革的现象。例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教材单一、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脱节、教学手段和方法单调、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导致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能满足其就业岗位需求。
(一)教学重知识轻能力
由于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生源组成较复杂并且英语基础普遍薄弱,为了夯实学生的基础,高职大学英语教师大多采用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习惯灌输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给学生、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是对英语语言知识本身进行学习,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欠缺。教师偏重知识传授而轻视了语言技能的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依赖老师,喜欢直接接受教师的讲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也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渐学成了哑巴英语[2]。
(二)教材选择单一
教材选择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影响。但目前的高职大学英语教材,偏重于英语词汇、句法及阅读等,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比较单一,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较少,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帮助甚微。
往往高职学生大一两个学期下来就只接触过一种英语教材,知识面比较狭窄。学生仅仅学到的是基础语言知识,并且这些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学生在中学时代所学的英语知识有重复,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脱节
由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使用单一的教材,而且是许多个专业通用的教材,所选教材并没有从专业和目标岗位的角度去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其教学内容脱离专业教学方向,没有体现公共课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目标,高职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其未来工作岗位的英语语言要求,导致学生感觉学无所用,有些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单调
高职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未能紧跟时代步伐。中国的高职大学英语课堂还是不能完全摆脱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缺乏互动,教师受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的束缚往往牺牲师生互动的环节,学生由于害怕说错往往不敢在课堂上自由表达。即便是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教学课件,理论上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课件的信息量大,课堂时间有限,课件的内容也只是一闪而过,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和吸收,很容易产生“看完了,也忘完了”的现象。而有些课件也仅仅是课本内容的搬家。很多教师仅仅是扮演了放映员和解说员的角色。由于同一课件可以被许多老师共享,教师们按照同一流程和内容安排课堂教学,长此以往,教师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也会对学院整体的英语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
(五)考核制度不完善
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核仍然存在局限性。期末考试成绩的70%加上平时成绩的30%不足以对一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进入高职学习阶段,许多学生由于没有了升学压力,学习英语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有些学生靠原有的英语基础再加上少量的平时成绩,最终总评也能勉强通过[3]。这些学生仅仅把及格定为目标,英语学习缺乏热情。
所以,通过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迫在眉睫。
二、对高职大学英语改革的探索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实用为主”是指教学内容以实际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够用为度”是指内容的难度和范围以实际工作中所需知识和技能水平为标准。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始终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高职大学英语改革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选择、考核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课程设置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可以从基础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教学两个阶段入手,根据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将课程内容重新整合。教学要求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交际的技能,不再以单纯教授英语语言知识为主要内容,而是增加职业的元素,将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融合,突出行业特色。行业英语的特点就是紧跟市场、紧贴学生实际,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英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4]。行业英语教学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从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到行业英语教学阶段的自然衔接。
(二)教学模式
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保持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学生用批判的思维方式来学习,敢于对权威理论发出挑战,抒发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课堂是学生和教师见面交流的场所,在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比如课堂游戏、小组讨论、即兴演讲、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5]。课堂上多运用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一旦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受到教师的激发,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培养和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在教学模式方面要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选择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基础英语教学阶段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需求,选用能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均衡发展的综合性英语教材。另外,在选用基础教学阶段的教材时,还要注意在内容上与行业英语所用教材的衔接。行业英语教材的选择应选用既能突出专业特色又能突出岗位特点的教材,重点训练学生在本行业领域内的英语交际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由于现在的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用书多数都是统编教材,其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各高职院校结合本校不同的专业,开发适合不同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校本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编写高职大学英语校本教材时,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需要,对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比如对于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学生,由于未来的职业需要进行更多的口语交流,教材内容就应体现对学生“听、说”能力的侧重培养;而对于机械、电子等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更需要能够看懂产品介绍、机械操作等英文说明,因而教材应多包含一些培养学生“读、写、译”能力的内容。高职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和开发既要保留英语基础知识又要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有机融合,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四)考核方式
高职大学英语要改变单一的课程考核方式,要突出考查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若每学期仅仅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并且测试的目的仅仅是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会通过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这显然与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相悖。而且如果考试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关系不紧密,学生也自然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因此,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方式应将形成性评价(即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价(即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要求学生只有通过过程性考核才能进入结果性考核。过程性考核成绩一般占考核总成绩的60%,让学生由重视考核结果转变到重视考核过程。考查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包括开卷,闭卷,笔试,口试等。单一的百分制评价方法不足以客观的评价学生,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参考学生所学专业将学生的考评范围扩大,可以将单元考试、期中考试、学习态度、课堂讨论、作业、阶段论文等多项内容纳入期末总评成绩中。同时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另外,把获取相关职业英语能力证书也纳入过程性考核中。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五)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结构也是高职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举措。高职大学英语改革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即既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教师。在行业英语教学阶段,比如酒店英语、会计英语、计算机英语等,需要教师既能教英语又能懂所教授专业的基础相关知识,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课堂上只注重对单词、语法的讲解,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改革的效果也会丧失。实际上,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和经验积累,不具备双师资格。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改革需要在不断引进既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来扩充师资队伍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可以通过选派英语教师去其他院校或国外交流学习的方式,也可以聘请专家或学者在校内开展各类培训,同时,还应鼓励英语教师定期到公司、企业挂职锻炼,熟悉其运作环节,以便实现教学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此外,鼓励高职大学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进行合作教学,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本高职院发展的合作模式。
三、结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高职大学英语改革还在不断深入。高职大学英语改革必须始终坚持贯彻高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不能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该满足学生未来岗位工作与专业发展的需要。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体现其职业性和实用性特征已成为改革的趋势。高职大学英语教师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努力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张迎雪.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49-50.
[2]李晓红.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因素及解决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9):114-115.
[3]陈京丽.高职英语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探讨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86-88.
[4]姜波.高职行业英语改革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140-142.
[5]苏鸯.从课堂教学和实践实训环节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2,(1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