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夹腿综合征的心理护理

2012-08-15白金娥

关键词:小儿患儿儿童

白金娥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山西大同037004)

小儿夹腿综合征的心理护理

白金娥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山西大同037004)

目的总结对小儿夹腿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对72例存在夹腿综合征的小儿采取合理的综合手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积极护理,72例患儿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应重视小儿夹腿症患儿的心理健康行为问题及其家长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为患儿及家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

小儿;交叉擦腿;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小儿夹腿综合征是有些小儿在幼儿时期自己不自觉地摩擦外生殖器的习惯性动作,以夹腿为主要特征,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归类为心理及行为障碍性疾病。帮助家长及早发现此病,并教育家长配合及时治疗是本症的关键。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家长和孩子自觉有着羞于启齿感,故要通过心里指导及健康教育帮助家长们解除心理顾虑,及时给予孩子心理疏导。

作为门诊一线护理人员,要有责任主动收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资料,严肃认真地讲解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疾病的重要性,真实告知家长此病的危害性,并告知一旦贻误治疗时机,有可能造成终生心理隐患。

1 临床资料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08-2011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此类小儿72例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女孩62例,男10例,男女之比为1:6,年龄1~8岁。

1.2 病例分析

此症多见于1岁以上的幼儿,女孩多于男孩。发作时幼儿有的两腿并拢或交叉内收反复摩擦会阴部,也有的小孩子愿意把枕头、棉被等夹在两腿间来回摩擦,摩擦时会出现面红、眼神凝视及额头或全身出汗等现象。孩子多在入睡前、刚睡醒时或独自玩耍时进行。每次持续数分钟,发作次数不等,有的一日数次,或数日一次。严重者持续不断,若中途阻止其动作患儿往往哭闹不安,还要恢复原来的状态。根据此阶段小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的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甚至适得其反。

1.3 致病因素

帮助家长找到病因,如会阴区清洗过频,或患有蛲虫、外阴湿疹等引起局部瘙痒、摩擦,个别缺乏母爱或遭受歧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又无玩具可玩,通过自身刺激来寻求宣泄,从而产生夹腿动作。在大孩子中,黄色录像、黄色书刊的影响,也是导致“夹腿”不良行为的原因。

我们通过指导家长对自家小儿表现出的心理焦虑、恐惧、依赖、乐观等状况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收到很好效果。

2 护理

2.1 焦虑型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

2.1.1 主动热情接待就诊患者

作为一线窗口护理人员首先要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每天要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来。应以亲切、温和、诚恳的语言与家长交谈,这是心理护理的基础条件,也是相互沟通的桥梁。一个轻柔的动作、一种友善的表情、一个微笑点头都能给以温暖、安慰与希望,同时增加了护患之间的安全感和信任度,既树立了医院护士的形象又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要有主动服务意识,做到主动介绍、主动帮助患儿家长尽快熟悉门诊就医环境,消除家长来到陌生地点的顾虑。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要主动收集信息,由于家长和孩子自觉有着难以启齿感,我们要向家长承诺为患儿保密,诚信服务,真诚关爱每一位就诊患儿,帮助孩子走出困窘回归大自然,告知家长此病的危害性,使每个公民意识到身心健健康康要从娃娃抓起。

2.1.2 创造温馨和谐舒适的就医环境

护士温和亲切的神态、通俗易懂的表达,措辞准确的真诚话语,并融入爱心、同情心,真诚相助的情感,能激发病人的愉快情绪,诱发病人心灵感应,创造一个安全的、可信赖的氛围。消除小儿的恐惧和家长的焦虑担忧,给家长以心理支持及健康指导,从而使家长们能够积极配合工作。

2.1.3 注意语言沟通技巧

护士语言表达要清晰,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位就诊小儿,急病人所急,要把患儿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全身心的投入,运用爱称与肢体语言表达对患儿的爱心和关怀;赞扬、暗示、奖励等方式来给予干预[1],让家长精神上有慰籍感。尊重病人的隐私权,选择委婉恰当的语言。充分运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如倾听、面部表情、皮肤接触及沉默等,用心倾听,保持眼神接触时目光平视地注视对方表情,对家长表达的信息给予点头微笑,亦表示对所谈话题的兴趣,也恰当地尊重了病人的隐私,取得了病人的信任,感到被保密,有了安全感,感到被关心,恰当地鼓励了家长继续说下去的勇气。

2.2 恐惧型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

2.2.1 给予心理疏导

了解不良情绪的来源,主动承担起孩子的发泄对象。要多与小儿接触,针对小儿的行为通过讲解有关身体方面的健康有意义的故事来启发和教育孩子,减少小儿对人体好奇心,也同时让家长明白了夹腿综合征的危害性。如果不及时制止,会影响小儿以后的成长。父母的一言一行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轻轻地抚摸孩子的头发,可以表达对孩子的赞赏和鼓励,传递无限的爱意;亲昵地拍肩能够给孩子以很大的精神安慰,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安抚;微笑的眼神给孩子以鼓励和支持;拥抱是孩子的一种本能需要,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情感需要。对天性胆怯潜意识压抑的小儿,多肯定孩子,赏识的力量能够“四两拔千斤”,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赞许是每个儿童期望被他人或社会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认可,让家长认识到赞扬对幼儿成长的作用。由于小儿正处于全面学习时期,每一个小小进步都渴望受到注意,得到赞扬。恰当的赞扬能激发儿童学习的热情,培养小儿学习兴趣,使之有成就感、受重视感。

2.2.2 给予情感支持

由于长期缺乏母爱或情感上得不到满足,使小儿感到不被重视,产生孤僻感。针对不同年龄的小儿对亲情的渴望,家长们要有耐心倾听小儿的心里需求,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孩子,和孩子交朋友,保持一颗童心。通过抚摸头、轻柔的爱抚、触摸等方式使小儿身心得到安慰,消除了孤独感,满足了小儿被爱的需要。同时温柔的皮肤抚摸刺激,温和的微笑,流露出关爱的情感能使小儿产生愉快心情,增加免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生长发育。有空多陪陪孩子吧!拥抱和爱抚对儿童身心健康作用不可估量,在拥抱中孩子的成绩得到肯定,孩子的失误得到了谅解。抚摸可以传递关怀之情,能产生安全感,帮助小儿解除焦虑心理。

2.2.3 增加亲情交流

教育家长有意识的通过抚摸小儿的感性器官,如眼、耳、口、鼻、皮肤等,做温和刺激,培养良好的心理情绪。孩子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在母亲的怀抱里吮吸乳汁一天天长大,让小儿从出生就感到了爱的滋润,增加了母子感情。通过这种亲子间的亲密接触来与孩子沟通。故孩子从小就渴望被人抱,拥抱和亲吻小儿会让小儿感觉自己被爱,无行中增加了自信心,让孩子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体验到温暖、欣慰、愉快,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意义。定期给孩子们以全身按摩可以增加亲子沟通机会,让孩子在按摩中享受父母的关爱,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建立伙伴关系,在与孩子交流中,要善于做个听众捕捉孩子的烦恼,鼓励孩子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2.3 依赖型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

2.3.1 杜绝不良因素的刺激

营造一种安宁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亲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到小儿的身心,改善家庭周围生活环境,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意的家庭氛围,让小儿感到父母的呵护,使孩子有安全感。绝对不可以打骂、恐吓小儿,孩子是夸大的不是骂大的。不利的环境因素可能对儿童的健康产生消极影响,使儿童更加敏感和脆弱,因此儿童环境医学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2]。医护人员与家长紧密协作,树立孩子的成长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观念。家长要调整好心态,不可操之过急,对孩子的错误给予宽容的眼神,要换位思考一下,常问问自己如果大人犯错误或错怪了孩子,孩子从不反驳,且可以很快原谅呢?所以教育孩子切不可采取训斥打骂等强化行为,因为这样反而加重儿童的叛逆心理,造成顽疾影响孩子的一生。

2.3.2 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

在日常生活中除应确保儿童膳食平衡及各种营养的供给外,还要培养小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含铅食物如膨化食品、糖果等,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定时进食。由于小儿手口动作多,便后千万要有洗手习惯。低锌高铅对儿童多动症行为发生有重要影响,铅中毒可以造成儿童认知和神经行为发育方面亚临床损害,产生异常情绪或行为偏离。因此在对儿童夹腿综合征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时,不但要重视社会、家庭、精神和环境因素,还要重视小儿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3]。一旦微量元素缺乏,不但影响健康,而且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不卫生可以引起泌尿系感染甚至尿结石等,尽量避免给小儿穿紧身裤,对1~3岁与患有妇科病妈妈同床睡的小儿,也可以引起交叉感染。纠正睡眠习惯,注意培养独立性,应积极鼓励小儿独自入睡的习惯,但晚上不要过早上床,醒后不要赖床。睡眠姿势不对要及时调整姿势,并养成仰睡或右侧卧睡的习惯,俯卧位可以引起外生殖器与不洁床单接触产生摩擦。改变小儿一些生活习惯,如吮指头、咬铅笔等,远离汽车尾气,能减少甚至杜绝铅中毒的发生[4]。

2.4 乐观型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

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当患儿将要发作或正在发作时,家长应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及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将患儿抱起来走走,或给患儿玩具玩玩,或和患儿“逗逗乐”,或领患儿出去玩耍,或和孩子做游戏、讲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点。铁缺乏可以引起小儿注意力不集中,爱动、易激惹,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等,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多带孩子到户外参加各类有趣的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到一些有花草绿树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小儿心情放松,在锻炼了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还培养了孩子情操。

3 进行健康教育

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前应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包括病人身体、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社会背景等,耐心倾听家长的述说。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采用通俗易懂的说话方式介绍病情,掌握说话时机。要站在病人的立场上做到感同身受地真实告知,多使用安慰性语言,鼓励家长表达自家孩子的心情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耐心回答每一位家长提出的问题。我科门诊设置了健康教育咨询台,向就诊家长随时介绍本科特色,明示健康咨询热线,予以连续性指导。在分诊同时针对性发放一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由于小儿需要家长陪同,通过健康教育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协作。要教会家长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增强家长的信心,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小儿的营养膳食、心理疏导如何进行正确的、简单的性教育,为青春期健康心理打下基础。反复督促指导化作家长的自觉行动。

4 定期随访指导

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反复督促一定要让家长重视起来,使家长明白自己的配合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我院儿科门诊设有儿童保健机构,常年对各年龄段的小儿进行健康体检,建立保健卡,门诊还自行设计“病人家属相关知识调查评估表”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5]。由门诊护士直接讲解问卷中每项内容及填写方法,然后收回调查表。从而可以及时予以正确处理,把问题斩断在萌芽初。定期通过打电话回访小儿情况,提醒复诊时间,通过这种连续性的观察和指导,以获取小儿有关生长、心理发育等方面的信息,能够及早发现问题。

通过电话回访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家长的责任心及对疾病的认识,了解诊疗目的,掌握有关夹腿症的必要保健知识,能及早发现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促进疾病的康复,预防疾病的复发,提高患儿及家长的自身保健能力[6]。

3周岁左右的小儿好奇心强,喜欢多问,模仿性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家长要配合培养小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保证足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防止小儿出现精神、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平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还要根据此阶段小儿的特点加强引导和教育。家长要让孩子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同情感、友谊感、荣誉感,由于幼儿时期有一定的自主感,但又未脱离亲人的依赖,常会出现违拗言行与依赖行为相交替的现象,家长言传身教影响深远,但此期的小儿自尊心开始建立,不宜挫败,做家长的要多鼓励增加小儿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1]张美芳.绿色疗法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J].健康必读,2011(9):83.

[2]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黄建平,朱柳宾,李少旦.某市区儿童微量元素水平与儿童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8,25(2):19.

[4]韦友欢,黄秋婵.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及其防治途径[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8,25(4):62-64.

[5]李英杰,董俊平.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的调查分析[J].家庭护士,2008,6(3B):669.

[6]冷芸坤.电话回访结肠造口出院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8,22(2):21-22.

Psychological N ursing C are of P ediatric T ighten L egs S yndrome

BAIJin-er
(The Pediatric Section,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Datong,Datong Shanxi,037004)

Objective To choose suitable this stage of pediatric psychological health guidance,help parents master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s,way,time,in order to solve the existing pediatric mental health and behavioral problems,to raise the level of health education.Methods 72 cases exist to tighten legs syndrome with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in the form of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summary.Results 72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shows parents to this disease and their basic knowledge of pediatric mental health behavior and consciousness of health care increases,by telephone return visiteducation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ediatric clamping legs of children with behavior problems and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arents of demand of health knowledge,for children and parents to provide good psychosocial support systems.

children;leg rubbing;psychological nursing;health education 〔责任编辑 杨德兵〕

R395.1

A

1674-0874(2012)02-0050-03

2011-1120

白金娥(1969-),女,山西大同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

猜你喜欢

小儿患儿儿童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