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产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2-08-15孙克俭
孙克俭
(中共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党校,哈尔滨 150001)
·经济探求·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产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孙克俭
(中共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党校,哈尔滨 150001)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产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产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森工系统林产工业企业多数组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规模大、技术领先、生产可靠耐用的产品而屡创辉煌。例如兴隆中密度的“神州圣维、板业先锋”和万力木业的“板材幅面全国最大、开全国板式家具之先河”等蜚声大江南北。林产工业企业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都为林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产工业企业在产业发展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装备老化,资源匮乏。大部分企业都属老企业,平均有着30年以上的历史,而且主要设备、设施未进行更新改造,已属落后或淘汰水平。除了装备落后外,企业普遍存在木材原料供应紧缺和经营资金匮乏的现象,而且随着“十二五”期间我省森工木材产量大幅度下调,原料紧缺的状况还将日趋严重。
创新不足,竞争乏力。受地域、信息、人才、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品种单一、档次低廉,品牌及产品推广力度不够,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布局失调,重复建设。林产工业(尤其是人造板)企业在立项时缺少宏观调控,布局失调,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同类企业规模小、效益差,缺乏统一规划,产品趋同化严重,相互争夺原料,拼抢市场,形不成规模优势。
管理落后,负担沉重。一方面,是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造成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的相对落后,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另一方面,是过去举债上项目,靠贷款维持生产所形成的债务负担日趋沉重,大部分企业负债率过高,使企业无法融资或贷款进行技术改造或开发新的生产项目,债务过大更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利息负担,导致经营亏损。
究其种种原因,其根源主要在于森工企业发展战略没有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没有多少变化,难以掌握市场经济的主动,没有形成林产工业规模经济。林产工业的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管理模式、资源供应等环节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黑龙江省林产工业战线面临的机遇
从宏观角度看,天保工程实施十多年来,尤其是第二期天保工程的实施使国有森工系统继续面临木材产量大幅度下调的局面,森工的整体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必将继续进行深层次的调整。由此林产工业企业的地位必将有所提高,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将有限的木材原料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是森工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从市场需求看,当前国家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拉动内需,商品房、保障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市场对人造板、装饰材料、地板、家具尤其对环保型板材、建材的需求必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目前的市场售价和市场需求已经有了明显显现,林产工业企业进入了市场黄金期。
从政策层面看,森工总局对“十二五”期间的战略构想都为加快、加强林产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在哈直属的几户城市加工厂分批退市进郊,以土地置换盘活资产,更新设备,更新产品,焕发企业活力。并在阿城组建森工产业园,正在谋划组建产业集团,为全系统林产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森工总局党委和森工总局对林产工业前所未有的重视。
因此,从多角度分析,林产工业企业进入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尤其是总局管辖的林产工业企业从规模优势、科技优势、地缘优势、信息优势、品牌优势等诸多方面都强于林业局管理的小型林产工业企业,在科学合理地进行改革调整后,必将进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企业的发展对策
在分析了林产工业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之后,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健康发展的问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林产工业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
1.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努力追求管理机制的最佳化
当前,森工林产工业企业是以单一国有独资的产权形式为主体存在的,在经营方式上一定程度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森工总局提出的“四八四三”发展战略,指出森工经济“要由国有经济为主向多元经济格局转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应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林产工业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
首先,对那些已无改造空间,资产负债率过高,产品无市场的林产工业企业可以直接采取宣告破产。其次,对那些尽管负债率高,但设备技术完好,产品还有一定市场的企业,可以采取整体出售、有偿转让或国有民营的方式进行改造。再次,对那些具有发展空间,资产负载率低,具备后劲的企业应给予重点的扶持。尤其对于坐落在城市,土地升值较大的企业,应促成其退市进郊,实行土地置换,盘活资产,减轻负担,也借此机会,更新设备,换代产品,使其做大做强。同时加快改革步伐,招商引资,实行混合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合理整合,形成规模,努力追求资源配置的最佳化
以依托大森工,组建大龙头,形成大规模,实现大效益为原则,对森工林产工业企业实行行业战略性调整或重组。以森工产业园为核心,对林产工业企业统一进行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产业要素。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政策,选择有发展空间和后劲的企业组建行业“航母”,形成集团优势。组建由森工总局控股的家具集团、板业集团、地板集团,使若干具有相同或相关产品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松散或紧密型的企业集团,共享开发资源、生产资源和销售资源。甚至可以实现统一的品牌,形成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企业对外应与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实力强、技术先进、经营水平高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联营,以尽快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整合,打造出森工企业的核心生产项目和名牌产品。条件成熟时,可以以集团公司的名义上市融资,保持企业长远发展的空间。
在整合产业资源的同时还应看到原料的紧缺必将限制企业的发展,为此林产工业生产资源的配置同样至关重要。一是将全省森工有限的原料实行系统内按市场价格统一计划调配,争取做到原料不外流,保证自身企业的需要。二是建设原料林,保长远。应该在系统内根据林产工业企业的布局,划定若干林业局和林场,以速生树种为主,立即开始原料林建设,也可在南方适合速生林生长的地区,跨地区建设原料林,保持林产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三是适量进口,应急需。应与森工出国采伐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企业生产原料不足时,考虑适当量进口,保证生产经营的连续运转。四是未雨绸缪,求创新。在千方百计筹措原料的同时,应该以发展和长远的眼光,积极寻求替代原料。
还应增强产业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即要重视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才、政工人才、技能人才和销售人才五大队伍的建设及培养,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智力保证。
3.科学规划,放眼长远,努力追求生产结构的最佳化
产品结构、科技含量、市场定位是林产工业企业提升素质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改造、改组、整合现有林产工业项目的同时,要科学规划,放眼长远,不能局限于老面貌、老产品。
目前全系统的板业生产线仍以厚板为主,而且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高密度板尚属空白。家具也多以三聚氰胺板式家具为主,产品档次较低,装饰材料的比重也较低。因此借企业退市进郊,或者技术设备改造之时应该科学规划,选择市场空间大,能源和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项目例如中高密度板,薄板,防火、防潮板,实木家具、软包家具和环保节能型板材、装饰材料等生产项目。此外应该力求创新,主动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寻求国际最新生产项目和设备。甚至如果有市场、有潜力,林产工业企业也可以局部选择一些非林非木项目,实行林产工业企业的多种经营。
F307.26
A
1008-8520(2012)03-0026-02
2012-03-12
孙克俭(195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赵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