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2012-08-15张明明
★ 张明明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但就目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状况而言,还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在高校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既是培养和输送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不仅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负责,还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承担义务。在大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凸显的大学校园中,如果不能解决好社会变革、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诸多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发生明显的心理疾病和人格缺陷,甚至会产生抑郁、厌世自杀等现象。”[1]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必然的会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所以,在高校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健全人格的作用,为高校育人功能的实现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服务。
(二)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
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外在的呵护、社会的关爱使得他们易于形成优越感;“他们的思维灵敏、思路开阔、追求新奇、不崇拜权威,评人论事不拘一格,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2]但也正是由于关爱和呵护使得他们在心理上还不成熟,他们所思考的问题还是处于最为直观的感性阶段,还不能直接面对复杂的心理问题。当遇到情感问题、学业问题、人际交往关系问题时,社会和家庭过度关爱的弊端直接显现——他们往往会陷入一种极端心理状态:嫉妒、仇恨、报复。如果此时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或者心理健康教育者不能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必将产生极端行为。
(三)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在不断变迁和发展,社会的每一次变化都要求社会中的人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还体现在心理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阵痛要求学生不仅适应社会物质变化带来的影响,也要求能适应心理、文化等变革,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变迁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掌握新知识,提升新素质、新能力,为提高自身能力和解决新的问题而不断努力。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中大多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专职教师也逐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干力量,但还是不能适应高校的需求,显现出如下的几个问题:
(一)专业人才缺少,配备不足
虽然当前我国各高校中大多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专职教师也逐步的配备,但相对于日益扩大的办学规模,专业教师还是比较少,师生严重不足。配备的这些教师中有相当多数不是专业出身,而是半路出家,兼职人员较多,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复杂的背景构成使本来就不能顺利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更是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实际能力缺乏、技能操作欠缺、实际案例分析能力低下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运行和效能的发挥。
(二)培训相对较少,不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科,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学生问题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具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还要求其能够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变化,适应新问题、新状况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目前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全面、不系统。且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实习督导,案例分析少;培训时间短,很少有时间让学习者自己去体验或彼此分享、督导,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3]
(三)梯队建设缺乏,后备力量欠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但目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方面梯队建设缺乏,后备力量欠缺。表现在:一是缺乏相当数量的取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教师;二是缺乏有独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教师,由于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兼职或者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坚实的理论功底、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熟练人员;三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后备力量缺乏,其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没有明确的梯队建设目标,且心理健康教师整日忙于日常事务,无暇开展有深度的工作或者工作中形式重于内容,使得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在专业上和内容上都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愈发缺乏,后备力量的培养也就很少有人参与了。
(四)体系不健全,管理、激励、评估体系缺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新兴事物,其在教师队伍体系的构建,教师队伍的准入退出制度、管理和激励方面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由于没有惯例可循,完全靠新的摸索前进,必然会形成很多矛盾、产生新的问题。再加上没有独立的机构、没有相应的编制,以及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等原因使得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没有归属感和激励动力,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工作不力、动力缺乏也就是必然的事了。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坚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原则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既有其他学科队伍建设的一般要求,又有其学科特性要求。总的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应该遵循三个原则:一、交叉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众多学科,不仅包括心理学,还包括社会学、教育学、医学还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也从学科特点出发,汲取众多学科建设的特点,打造自身特色,做到交叉互通,相互促进;二、专业培养和兼职相结合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和众多学科相联系,但它们之间共用了心理学的专业基础。这就要求在建设队伍时重点考虑有学科专业背景出生的人员,结合其他的兼职学科人员,共同打造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三、系统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的新情况、新特点都会对学校的学生产生影响,对心理健康教育也会提出新的挑战。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时也要遵循系统性的原则,不能只顾眼前而忽视长远发展,不能只看到队伍建设的艰巨性而忽视未来队伍的梯队建设,不能只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忽视理论建设,同样也不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任务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性。
(二)政策支持,独立发展
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于学工部门,这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往往会因为学工部门工作重心的转移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以及队伍建设。其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我国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体系的配套,人员的设置也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因而,要想促使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求国家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在机构的设置、人员的编制、队伍的建设、学科的发展方面予以特殊支持外,还要单独设立机构,独立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研究与服务,有很强的学科性,独立的建制更科学,能吸引高层次人才走入这一领域,提升工作水平。”[4]
(三)专业培育,外力强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明晰的服务领域,其和社会医疗卫生等服务机构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有明显的不同,和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显著的区别。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有更为专业的职业要求和职业准入制度。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要从学科专业内培养,既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培养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充实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可以从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心理咨询队伍中选拔人员,经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和实践技能检验后充实到心理健康教育一线队伍。通过专业培育、外在人员的培训准入、参与,形成科班出身和系统培训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四)完善组织结构,构建完备梯队
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师队伍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形成完备的梯队建设——教师年龄构成合理、教育层次构成合理、教师出身背景构成合理,这就必须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系统有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其次,抓好组织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于组织建设,组织建设是保障。组织建设包括完整的教育目标建设、人员建设、未来发展规划建设、服务建设、考核评价激励体系建设等。通过组织、梯队建设,形成高效、专业、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五)系统有序、交互发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依托高校特有资源,形成系统有序、交互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机制。一是要严格规范并科学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培训,形成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二是要严格资格审查制度,从国家标准出发,参考学校实际,逐步建立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者从业资格审查制度,使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职业化、制度化;三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考评机制,形成分工有序、评价标准、激励有效的奖惩措施;四是坚持多学科的交叉平行渗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1]吴捷.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构建的思考[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
[2]牟艳娟,谷正杰.大学生母校认同缺失的心理成因及应对[J].高教论坛.2011(7).
[3]屈正良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6(6).
[4]冯铁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政策建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