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统战与民族关系的建构

2012-08-15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民族国家

张 颖

(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30)

文化统战与民族关系的建构

张 颖

(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30)

多民族的和谐相处一直是我党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从文化统战的视野来诠释当今我党在处理民族问题中所采用的相关文化政策,并分析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文化统战 民族关系 文化多样性

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曾说,文化战略就是人类的生存战略。可见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何谓文化统战?文化统战就是以文化为载体,以和谐为理念来处理政党、民族、宗教、社会各阶层和海内外同胞等关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史上,文化统战的概念早已有之,最开始主要指在文化界开展的统战工作。后来,随着文化统战工作的被认同,该概念蔓延至整个统一战线系统。2011年,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通报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出,我们要传承民族团结文化。多民族的和谐相处一直是我党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从文化统战的视野来诠释当今我党在处理民族问题中所采用的相关文化政策。这些政策中,有的被检验是成功的,有些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还值得商榷。

一、文化统战实质是文化认同

文化统战,如果用社会学的语言来说,其实就是一种依托文化方式来促进各民族间认同的方式。处在全球化之下的中国要重构民族关系、提升民族认同必然实行文化统战。

美国学者迈尔威利·斯徒沃德认为,民族认同是指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将自己和他人认同为同一民族,对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持接近态度。[1](P86-93)这里的民族其实就是国家同样地,国家民族认同也具有客观性,正如美国人类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所说,人们的认同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发生在一个已经存在着的客观世界之中。[2](P117)这就是说,国家民族认同是成员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是一种对某个国家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通过对该国家的地域、文化历史发展以及制度建设等客观特征的深入理解来达成的。换言之,文化通常是国家民族认同的背景和基础。失去文化这一客观媒介,国家民族认同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见,国家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弘扬民族文化,大力挖掘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够在文化心理上增进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能够凝聚人心、维系团结、增进和谐。其次,文化上的认同往往是基于双方相同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或对对方文化的承认与接受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从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相同相近文化入手,承认并尊重对方的文化是文化认同的关键所在。

二、文化统战与民族关系建构

建构是一个过程。西方成功的民族建构实践表明,政治手段的运用并不能很好地处理民族问题,而文化力的摄入则能内化渗透到人的心灵。在我国,重构民族关系就是要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民族团结文化指的是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族人民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准则。以团结文化作为文化统战的手段对于促进民族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文化融合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其实就是一种民族的凝聚力。而凝聚力的维系需要文化这一纽带。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曾提出“双赢”概念。其基本理论就是“利己”不“损人”,通过谈判、合作达到皆大欢喜的结果。我国多元文化的融合其实就是一个双赢的理论。多元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特征,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就在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是多元统一的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民族迁徙及在其中的文化互动与融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族迁徙在促进文化传播的同时,推动了文化的融合,造就了中华文化一座又一座的高峰。从远古的夏商周文化到现当代文化的发展均是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的结果。可见,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有文化,各民族文化在其间交流汇聚,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以我国境内的回族文化为例。回族是在我国形成的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在回族形成发展中,伊斯兰文化起了重要作用,这是许多学者的共识。同时,回族在形成与发展初期就高度认同中华文化,吸纳了大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因此,回族经历了从文化认同到国家民族认同的过程。历史证明,中华文化的形成是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结果。

(二)和谐文化是处理多民族关系的重要纽带

文化之所以能够交融发展,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与文化的和谐因子不无关系。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和文化是关键。

首先,和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和谐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孔子把“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提出了“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老子强调“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宇宙万物的唯一的法则,也是人与自然生存的基础之道。孟子延续孔子的和谐理念,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中华文化中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人际和谐、群己和谐、身心和谐的理念深深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化。如在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里蕴含着一系列朴素的道德文化精神,使得少数民族能与大自然和平共处,从而客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尽管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地域生存环境、文化习俗乃至生活习惯,但在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里,依然蕴藏着人类共享的价值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其次,和谐政策的应用和保证是处理各民族间关系的根本。民族问题处理的好的时期,社会均会呈现祥和稳定的局面。在民族共融的时期国家均采纳了一种中央王朝与藩属国之间“软”性连接的怀柔羁縻政策,使得各民族间能够和谐共处,相安无事。反之,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各族群间的互补性,放弃“和”的理念,往往会导致民族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应从文化的角度,挖掘“和”文化深刻的内涵,用“和谐”的思维凝聚各民族群体的心。

三、民族文化多元性问题的争议

在民族文化多元性的问题中,一直保持着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对于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和文化均持赞成的观点,其分歧的根源来自于是否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或者说文化多元性的问题。

一方学者援引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提出文化融合只是文化认同、国家政治身份认同的整合,决非要一个国家民族丧失其独特性,失去其文化的多样性。因为,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承认对方,把实证的地位归于对方,相互尊重,才能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同一性,改变被异化的地位,发展自身。处理多民族文化也应有这样的包容性。文化本无优劣之分,只有强弱之别。现实中,弱势文化尊重强势文化无可厚非,但强势文化也应有包容弱势文化的勇气。“尊重就是对他者的包容,而且是对他者的他性的包容,在包容过程中既不同化他者,也不利用他者。”[3](P43)每一种本土文化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本应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尊重。处理民族问题的核心,不仅是要维护国家主权,也是要构建社会的文化秩序。唯有如此,一方面才能够促进基于公民身份的一体化的国家认同,另一方面才能够包容多样性的民族认同,或可借费孝通先生之论,称之为“多元一体”[4]。归根结底,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尊重和承认少数民族群体的行为。而且保护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保持一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让更多人看到一个国家的独特性。

另一方学者主要是以亨廷顿为代表的学者所表达的担忧是,多元文化主义对国家认同构成挑战与伤害。苏联的遭遇表明,在缺乏人种、民族和文化共性的情况下,意识形态的黏合剂是弱的。当生存受到严重挑战时,也能够推迟其衰亡,遏制其解体,办法就是重新振作国民特性意识,振奋国家的目标感以及国民共有的文化价值观。[5]

笔者赞成此种观点。前者的理论虽然动听,可是在实际的操守中却有诸多的困难。突出文化的多元性只能越发的让少数民族群体在“你我”不同的区别中,看到自我的“与众不同”,有可能使本来较狭窄的区别感导致较强烈和较根本的同异感,从而产生不同民族间的敌对和战争爆发的可能。尽管美国曾经也谈文化多样性,但是他们的多样性是建立在强大的政治一体性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就西方国家的经验而言,从殖民主义时期的种族歧视到后来的同化主义,从上世纪7 0年代多元文化主义兴起再到最近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反思与批评,其政治哲学与制度实践一直在发生转变和调整。仅仅一年之前,我们还听不到来自西方国家政府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正式批评。但就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到英国首相卡梅伦,这些西方首脑亲口承认“多元文化主义是一个失败”的声音不绝于耳。[6]因此,文化多元性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终结。换言之,文化多元性使得少数民族更加清晰的认同“自我民族”的文化,凸显“自我”与“他者”的不同,其最终的走向会导致国家民族间的分裂。

民族问题的研究是个长期的过程。经济政策的扶持,社会秩序的维持,制度结构的补偿等均是从不同的角度维护民族的团结。然而,来自价值观认同的文化建构才是感召、凝聚人心的根本动力。

[1]迈尔威利·斯徒沃德.当代西方宗教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2]Friedman J,Culture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M].London,Sage publication,1994.

[3]哈贝马斯著.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J].科技文萃2005,(7):64.

[5][美]塞缪尔·亨廷顿著.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熊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6]关凯.文化秩序中的国家与族群[J].文化纵横2011,(6):84.

D633

A

1671-2803(2012)03-0091-03

2012-03-05

张颖(1979—),女,湖南岳阳人,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许 莉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民族国家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我们的民族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多元民族
把国家“租”出去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