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创新文化建设问题

2012-08-15李道湘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建构文明民族

李道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特 稿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创新文化建设问题

李道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提供和激发创新的文化环境。本文主要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创新文化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往下要扎根在更深厚的民族文化创新土壤中,往高要有更超前的眼光,往远要有更广阔的世界视野。

全球化 中国文化 创新文化

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在跨越地域空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社会障碍的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实现沟通和理解,进而不断达成共识和形成共同行动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一方面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化,在碰撞中优势互补,最终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文化的殖民化对民族文化造成严重冲击,民族文化的特点被削弱,甚至丢失,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中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也不应该离开世界文化发展的大道,相反,我们要自觉地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之中。中国文化的创新要占领新的制高点,要参与世界文明价值的重建。

一、中国创新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建构更具有开放性的文化系统

全球化作为难以抗拒的世界趋势对原有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自近代陷入危机后就一直面临着如何实现文化重建的挑战。在文化世界化成为全球化重要内容的今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强化,都使得中国更广泛、更深刻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之中,这势必使中国文化在文化世界化的过程中面临新的选择,建立具有开放性、民族性兼具的文化系统无疑是跨世纪中国文化战略的重要任务。中国文化系统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对自己文化的反省审视和对外国文化的批判吸收上。

首先,应将中国文化置于人类文化的大系统中,通过文化的交流、吸纳和选择,创新中国文化体系,适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其次,要挖掘中国文化的世界价值,以中国文化的合理因素去完善世界文化,参与世界价值体系的建构,使中国文化的合理成分服务于人类的共生、进步和繁荣。

二、中国创新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主动融入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中

融入全球化潮流中的中华文化,获得了与世界民族文化平等地进行交流、对话的机会。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一方面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世界各民族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大量传入中国,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也可以利用各种传媒手段传向全世界。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可以说成绩巨大,中国人对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有十分全面的了解,我们对西方的科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包括历史上的和当代的,都十分熟悉,甚至对答如流。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却十分有限,影响十分微弱,除了少数汉学专家之外,大多数西方人由于语言文字的隔阂,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相当肤浅,甚至还有许多误解。毫无疑问,全球化给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文化必须创新出新的形态,使用世界通行的话语系统诠释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以此作为与世界沟通的平台和桥梁,传递中国的信息,打造中国的形象,创造和平的环境。

三、中国创新文化建设要构筑文化生存的环境和永续发展的基础

一个社会的文化创新能力和创新的持续性,重点在于创新的环境。这个创新环境既包括保护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创新行为、激励创新精神,也包括创新环境的保护,创新观念带来的环境变化,创新的成果预期,创新效应的评估等。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不可谓不是文明的先导,但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相继失落,除了自然原因外,创新本身带来的观念和行为造成了环境的改变及至环境的恶化,环境的恶化不仅毁灭了环境,也毁灭了人类自身,包括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

玛雅文明突然衰亡的原因至今仍是千古难解之谜。古代玛雅人,在彩陶、壁画、雕刻、建筑、文字以及天文、历法、医学和数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曾经有过如此辉煌的玛雅文化,在公元1 0世纪初期突然神秘地衰落了。其原因曾有种种猜测,有人说是因为环境变化,有人说是因为战乱所致,有人认为是内部暴动,有人认为是祭祀杀人过多,也有人提出,玛雅文化缺乏对外交流,它的封闭状态也是其衰亡的一个原因等等不一而足。

除此而外,还有苏美尔文明。苏美尔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最早建立城市国家的,诞生于两大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伟大文明。如今苏美尔文明已被埋藏在沙漠下,变成了历史遗迹。虽然苏美尔文明败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人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值得注意,一是外部新兴文明如希腊和伊斯兰文明的征服和取代;二是过度的农业开发恶化了先天不足的生态环境,包括不合理的灌溉,对森林的破坏等,加之地中海气候的特点,使河道和灌溉沟渠淤塞,土地“盐化”。最终导致了在古巴比伦晚期(约前1 7 0 0年前),以吉尔苏为代表的大批苏美尔城市被永久放弃,苏美尔文明逐渐消亡。

还有诸多文明由于种种原因而衰败毁灭了尽管这些文明都有过辉煌,曾是最先进的文明,创新的文明,他们衰败的原因千万条,其中根本的一条是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最终让创新的民族创造的先进文明把自己毁灭掉。

中国文明是和谐文明,一直以和谐为核心理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中国文明没有被自己毁掉,也没有被自然毁掉,至今仍在延续而且充满着生命力。

四、中国创新文化建设要建构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体系

考察整部人类发展演变的历史,文明都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文明的创新从未停止过。但若离开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可能获得一时的巨大成就,也可能人类文明由此获取一时的进步和发展,但最终都付出衰落、破败、毁灭的代价玛雅文明、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等诸多文明都因内力或外力的破坏作用而走向衰落和灭亡。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从未中断,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中的奥秘何在?

中国文化不仅具有应时而变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完整、系统的和谐理论体系。在人的身心和谐上主张中正和顺,在人与人和谐上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与社会和谐上主张“和而不同”,在人与自然和谐上主张“天人合一”。正是这一全面和谐理论才避免了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激烈冲突导致双方的毁灭,可以肯定世界上被毁灭的文明一定没有处理好这几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或许并不等于发展,也不等于进步,更不等于未来,而只有那些被历史长河冲刷经过时间打磨还没有被摧毁的东西才称得上真正的创新。中国文化和谐的创新理念不仅保存了文化自身,也保存了文化赖以存在的环境。

五、中国创新文化建设要将个体创新意识泛化为群体意识

人类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而生活在历史长河中和每一个时代中的是一个一个的个体,因此,个体创新决定着这个时代的创新水平,每一个时代的创新决定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创新水平。这就需要提升个体创新的水平,并将个体创新意识泛化为群体创新意识,只有整个群体都具有创新意识,才会形成创新型社会。

发展到今天的人类文化是一个首尾相连的巨大的历史链条,每一个时代构成了这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一个一个的个体构成了这个时代的链条中的一个个环节。很显然,任何一个时代链条的断裂就会影响整个链条,任何一个个体链条的断裂也会影响到这个时代的链条。纵观整个中国文化,这个链条从未断裂过,正是这个原因中国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伟大文明,并经受了各种磨难,其生命力更加顽强。当代中国创新文化建设需要关注的是个体创新意识的张扬和泛化,营造整个社会的创新环境。

六、中国创新文化建设要激发创新主体的文化自觉

所谓文化自觉,简单地说就是自知之明,就是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觉醒、清醒、警醒、自省和反省。“文化自觉”是费孝通于1 9 9 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文化自觉关系的方法。也就是处理与异域文化相接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和平。

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自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去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1](P166)也就是说,文化自觉既是对本身历史流变和文化传统的理性认识,也是对外来异质文化的科学抉择。[2]费孝通以他在八十岁生日所说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这里告诉我们,文化创新要以文化自觉为前提,要了解自己的文化,要了解世界的文化,要了解自己文化在世界中的定位,要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样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文化,这样的创新文化建设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七、中国创新文化建设要根植于民族精神的建构中

所谓民族精神,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的总和。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形成了全民族共同认同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这种民族精神,始终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引领作用。

民族精神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建构的。在近代,传统的精神得到继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发奋图强、独立自主、变革求新、团结统一的精神“五四”以来,民主观念、科学思想、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意识,经过民主运动的洗礼和民主革命烽火的陶铸,又为中华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变迁,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不但历史上积淀的优秀传统精神和近现代孕育的革命传统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而且还培育和弘扬了社会发展、历史进步和时代潮流相适应的精神素质,如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由此铸造了我们今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毫无疑问,民族精神的建构过程就是中国文化不断创新的过程,它规定着文化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提供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冲力,决定着文化创新的本质和特点,塑造着文化创新的形态和面貌,制约着文化创新的水平和高度。

八、中国创新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建构的过程

文化的发展有没有共同遵守的普遍模式?文化创新有没有可遵循的规律?这是文化研究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尽管人们都不否认世界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文化及其特点,各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是与其民族的生存方式相适应的,但人们仍然希望建立一种模式将各种文化纳入其架构之中,仍然希望建立一种文化理论能解释、理解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现象及其所具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创建新的文化理论体系。诸如西方传播学派提出的文化传播学理论、功能主义学派提出的文化功能主义、文化进化学派提出的文化进化论、个体心理学派提出的个体心理文化模式、结构主义学派提出的结构主义文化模式等等,这些文化模式不仅要提供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解释,而且提供了文化创新的模式。

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变迁,偶然的历史事件也可能产生社会的巨大变动,或断裂式的发展,因此文化的发展也不可能按照任何终极不变的模式长期不变,这就决定了任何一种文化理论或文化模式都难以概括、反映、体现复杂的人类文化的发展,相反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也不会按照一种模式去发展,有可能的只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不同的发展模式,诸多文化理论或模式可能对同一种文化就有不同的解释,也可能对同一种文化可以作出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解释。这也正好印证了文化的多元性,由此也决定了文化创新的多样性。

当我们理解一种文化时,需要一种理论给予说明,当我们接受一种文化理论时,便希望它能说明所有的文化现象,当对所有文化现象作出解释时,终极的追求驱使我们宣布人类文化的发展必定按照我们所设定的模式发展。这是逻辑上的普遍的归纳追求,理性上的至上真理的追求,人生上的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这是一种天然的驱力,存在于人类的潜意识中,任何外在的原因都会诱发对终极意义的追求。因为文化的解释者本身又是文化的创造者,解释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创造活动,主体自身的追求便内在地涵蕴于创新活动中这就使得文化理论或文化模式的建构者不仅关注着现实的需要和适应性,而且关切的是理论的逻辑完美自足性和主体自身的终极追求。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表现为模式的选择和优化,以及模式的淘汰或否定。

总之,诸多出现的新的文化理论或文化模式总是不断地对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解和阐释这个解释的过程就是不断选择和建构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创新特色在于通过经典的诠释和再诠释发展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

[1]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2]李宗桂.香山文化的底蕴和价值[N].南方日报2006-07-27.

G12

A

1671-2803(2012)03-003-04

2 0 1 1-1 2-2 8

本文系2 0 0 8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创新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2 0 0 8 G X S 1 B 0 1 3)。

李道湘,男,江苏丰县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理 言

猜你喜欢

建构文明民族
我们的民族
请文明演绎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漫说文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对不文明说“不”
建构游戏玩不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