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地位、目标及实践转换*

2012-08-15课题组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话语马克思主义

课题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马克思主义是高度关注人的生存、发展与人类命运的现实性极强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对‘彼岸世界’的一种论证,而是对‘此岸世界’的现实关注。”[1]这就决定马克思主义必须掌握群众,必须从观念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因此,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然属性和内在要求。从政治学角度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根本上就是一种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据以塑造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和政治信仰。政治社会化功能都是在既定的场域中进行,由相应的社会化机构来执行和完成。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高等教育机构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独特优势,发挥着关键作用,毫无疑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宏伟使命进程中,应该更深化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地位、目标的认识,深入探索其实现路径,进而在实践层面上更加重视和强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作用。

一、高校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现代大学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传承文化的重要社会功能。、除此之外,国民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院校(广义上的大学)还承担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政治社会化中,学校系统显然是最系统化的强有力的影响因素之一。”[2]P98高校在提供系统化的政治知识、培养政治情感和政治信念以及生产政治精英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政治社会化的主场域和主要机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的社会化过程。与其它社会化场域与机制如家庭、中小学、培训机构、工作场所等相比,中国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从根本上说是由其担负的重要功能所决定的。

首先,高校是社会精英特别是政治精英再生产的最主要基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目标和最重要功能。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精英(elite)意指精选出来的优秀者。“人才”和“精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素质和能力较高的人的统称,其意义是基本相似的。人才和精英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标准。大体而言,评价人才和精英的标准主要在于知识、素质和能力,与学历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但从现实中看,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对于人才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也就是说,高校显然是社会精英生产的主要途径和主要基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无疑是人民大众。但是,人民大众是一个抽象的政治话语。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大众”是由无数异质性的生命个体组成,并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元综合的范畴。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深刻把握不同层次的、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大众主体的结构性特征、地位、影响和作用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推行。换句话说,就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区分大众化的具体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重点、分层次的进行。毫无疑问,青年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对象,有必要将其提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3]P487的高度来认识。而在青年群体中,又需要高度关注青年精英群体。青年精英群体的马克思主义认同与信仰,对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任务首先是武装全党,然后是教育人民。因此,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对象。在政治代际更换加快的今天,党政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高学历化已经成为普遍趋势。高校已经成为政治精英再生产的最主要基地。大学是大学生个人政治价值观和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是确立政治信仰和培养政治能力的重要时期。在现行政治录用机制下,高校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入党组织,对于进入政治体系无疑具有重要优势。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根本上关系到党政精英再生产的问题。

其次,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很大程度上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解决的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实践转化问题,是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实践转化的先导是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源于实践,将丰富多彩的实践素材上升为一般,进而形成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将实践上升为理论,特别是形成理论创新话语体系的中介和推动者是理论知识分子。理论创新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需要一大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熟知中国国情的、具有理论建构能力的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与其他机构相比,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和研究人才最集中的地方。特别是实施马克思主义建设与研究工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物质基础、学科地位和人才保证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研究和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

再者,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从社会化主体的角度来讲,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是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服务的过程。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要体现在理论服务上。理论服务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所谓理论服务,就是用各种生动的形式、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解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使其为人民大众理解和掌握,进而内化为价值认同和价值信仰。对于理论服务来说,最根本的是需要大量具有过硬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的理论解释能力的人才,需要较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宣教平台。中国高等教育机构拥有一支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哲学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专业师资队伍,并具有相对比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和各种论坛、学会、研究会、学生社团等宣传平台,可谓同时具备人才优势、组织优势和平台优势。高校具有的诸多优势不仅使其能在高校范围内发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导作用,而且也能给全社会提供优质的理论服务。理论服务是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高校正是利用其人才优势,通过编写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培训党政干部、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课题、开展理论讲座和媒体宣讲等形式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主体。

综上可知,高校承担着培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对象、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资源和政治知识以及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服务和理论人才的重要功能,决定其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程和成败。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

对于任何政治体系来说,政治社会化都是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把政治技能传授给公民和精英人物的过程,据此达到形成特定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仰并最终达到政治忠诚或政治支持的目的。对于任何政治角色来说,政治社会化都是持续和贯穿一生的过程。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政治社会化过程,需要通过不同的场域、机制和媒介来完成。对于不同的场域、机制和媒介,对于社会个体角色不同的人生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具有相对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对象—青年大学生来说,高校阶段是其政治观念形成乃至确立政治信仰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其思想活动最活跃、最易受多元思潮影响的时期。从场域来说,高校无疑又是各种思想激荡、思想交流与交锋最活跃的地方。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就必须具有比别的场域更为明确、更为紧迫的目标,那就是塑造认同、自觉信仰以及外化为政治支持和政治忠诚。这三个目标是依次递进的,并不能一步到位。

首先是塑造认同。塑造认同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步的、基本的目标。认同指的是一种心理倾向。产生心理认同倾向的原因既有感性的成分,也有理性的因素。也就是说,认同的产生既可能基于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同时也可能基于理性选择。因此,严格来说认同不一定是塑造而成的。但是,不管是基于非理性还是理性基础上的认同,首先必须建立在对基本价值理念和基本理论有认同和了解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在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现实选择。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中国创新理论的认同肯定是基于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进而也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中国创新理论的学习、理解与掌握的基础之上。故而,以灌输与教育为基础,结合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使高校青年大学生通过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和基本方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内容,塑造马克思主义认同,进而在多元价值观念世界中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无疑尤为关键。当然,对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理念的认同是十分复杂的,是建立在不同层面认同的综合的基础之上的。一般来说,对一种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理念的认同,是基本价值认同、逻辑认同、政策认同和有效性认同等的综合。因此,就必须将高校青年大学生既视为大众化对象又视为大众化主体,通过教育、学习与实践感知有机结合,真正把当代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理性认同。

其次是自觉信仰。仅有认同是不够的,认同并不意味着信仰。认同和信仰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或问题。不管是价值认同、逻辑认同还是政策有效性认同,充其量只是意味着认同主体对认同客体的了解、同情和理解,而并不表示其确立了对认同客体的坚定信仰,更不表示其会外化为行动上的政治忠诚和政治支持。如果说认同更多地是基于理性,那么信仰最主要是基于情感,或者说是基于科学理性之上的情感。一般来说,认同并不一定持久稳定,也容易发生改变。而一旦认同转化为信仰,就会比较稳固和坚定。革命年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不惜牺牲生命也不改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最好的证明。从内化的角度来说,信仰显然比认同更高一层次。由于高校在人才培养特别是政治精英再生产方面的特殊作用,由于高校处在思想生产与思想交锋的独特地位,等等,就决定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还必须把塑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进一步上升到自觉信仰的层面。只有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转化为信仰,高校青年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践行者。

再者是外化为政治支持和政治忠诚。严格来说,认同和信仰并不是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标,而只是必要条件,认同和自觉信仰最终要体现在行为上。也就是说,认同和信仰必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治支持和政治忠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当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和价值信仰外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支持和政治忠诚。政治支持体现为政治资源支持和服从性支持,[2]即积极参与支持执政党和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物质支持以及服从权威性政策,等等。政治忠诚体现为执政党忠诚、制度忠诚和政策支持等。政治支持和政治忠诚对于政治体系的良性运作和国家现代化转型至关重要,它是“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的重要标志。[4]P47因此,能否切实体现为政治支持和政治忠诚是检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否具有效果的最终检验标准。

三、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转换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目标要求以及客观挑战决定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不断创新和持续推进。必须清楚地看到,虽然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面对全球化、信息化、世俗化、功利化、多元化的多重挑战和考验,“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颁发)因此,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还必须在观念、话语、机制、方式等方面进行转换和创新。

观念转换是实践创新的前提。观念决定制度创新、制度变迁甚至制度绩效。观念转换是多方面的。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需在大众化本体、客体两个方面转变和创新观念。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说,其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即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庞大理论体系。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主要指的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问题。[5]P42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主要对象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特征决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主要是后者。也就是说,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是要求青年大学生都精通和掌握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是必须强调中国特色和时代特性。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前提。作为政治社会化过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主体和对象之间在一定场域内进行的双向互动,是“化大众”与“大众化”的统一。从客体上讲,高校大学生并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的对象,并不是纯粹的大众化对象,也不等同于一般的大众化对象,而是具有比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的生命个体,是有比较高的理性自觉的实践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说,大众化客体同时也是大众化主体,是主客体的统一。认识这一点,对于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度非常重要。

话语转换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非常意义。当代马克思主义具有三种形态,即“政治形态”、“学术形态”和“大众形态”。[1]换句话说,当代马克思主义存在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三种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体现在政治文献、政治场合以及官方话语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现在学术文献、学术场合中,而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应该体现在大众日常生活中。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要为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和掌握,就必须将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色彩较浓的政治话语、理论化和抽象化色彩浓厚的学术话语转化为有针对性的、生动的、生活化的、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大众化不完全等于通俗化。与一般大众相比,大学生具有相对较高的逻辑思辨能力。但是,纯政治化话语、纯理论说教激不起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反而会引起反感和厌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说,必须要将严谨的政治话语和抽象的学术话语转化为符合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规律的大众话语形式。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务的根本。”[6]P9抓住根本就是要体现理论逻辑,逻辑的魅力也需要大众话语来体现。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更多的要体现生动通俗、现实论证和逻辑论证的有机统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和学者需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大众表述,需要结合现实,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逻辑魅力和理论取向,展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取得实效,最终要落实在体制机制建设上。虽然高校大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但是从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要求与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诸多不完善和不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机制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不完善和不适应,主要体现在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合作机制、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协调机制等方面。从评价机制来说,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标准本来就很难确立,没有形成基本共识,由此客观上影响到比较科学的成效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形成。为此,必须加强研究,形成共识,创新成效评价机制。实效源于动力。“‘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P10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理论本身要体现大众的利益诉求,而且作为政治社会化过程,同样需要建立包括利益激励在内的各种激励机制。换句话说,就是要创新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解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大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的资源保障力度,“激发和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发个体积极的行为,从而让教育者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者,让受教育者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者。”[8]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方面,更是需要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因为实践感知和理论教育同等重要。因此,建立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效协调与联动机制非常迫切。对于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协调来说,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短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分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加上高校对两者的重视程度的差距,造成两者很难协调一致,共同育人。所以必须从组织体制、人才保障、资源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建立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协调机制。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在具体方式上进行转换和创新。首先,在话语表述方式上,要由以重政治话语、理论话语灌输为主转到以大众通俗话语为主,通过重逻辑、摆事实、讲道理,深入浅出地再现理论魅力。其次,在教学传播方式上,要由重课堂理论教学转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更加注重第二课堂,更加重视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感知。第三,在传播手段上,要由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转到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更加重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传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管好网络舆论阵地。第四,在传播平台上,要由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转到将其与学术论坛、学术交流与对外提供理论服务有机统一起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理论研究是基础,对外理论服务是其内在组成部分。因此,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外,还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力度,创新对外理论服务的方式方法。

作为政治社会化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与高校的主要功能与职责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因此,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转换,还必须正确处理下述关系。

首先,正确处理政治信仰与个人成才的关系。据前面所述可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解决政治认同、政治信仰与政治支持的问题。在推进中国现代化转型进程中,政治认同与信仰与国家的发展命运息息相关,也与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个人成才并不矛盾。相反,在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认同、支持并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个人成才和真正体现自身价值的根本保证。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着眼于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实际上就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体现。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和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正确处理认同与信仰、信仰与忠诚、信仰与成才的关系,是成长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进而成就人生的关键选择。

其次,正确处理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的关系。高校的首要功能是培养人才,青年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且是专业学习。专业是高校受教育者安身立命、提供社会服务之本,特别是在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现实压力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讲,专业选择和专业学习,对于大学生都至关重要。高校大多数学生很容易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放在专业课程上,而忽视或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这是客观事实。泛政治化时代一去不复返,泛政治化教育造成的危害非常大,是绝对不可取的。但是,忽视政治教育也是不足取的。因此,如何协调专业学习与理论学习、专业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关系,是摆在高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前的共同问题。对于教育者来说,必须摈弃“重专业教育、轻理论教育”的观念,既重视知识和能力培养,也重视政治素质和思想品格的培养,将两者有机协调起来,形成两条腿走路、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对于高校受教育者来说,也需要正确认识专业学习与理论学习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专业化学习的同时,重视理论学习,重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重视政治素质的培养。

第三,正确处理理论研究与理论普及的关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关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普及问题。但是,理论研究是理论普及的前提与基础,并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本身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组成部分。传播者理应是信仰者。因此,必须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理论普及的关系。理论研究在根本上为理论普及服务。然而在高校,理论研究的动力强于理论教育与理论普及。由此必须改变重视理论研究、忽视理论教育与普及的状况。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创造条件,为理论研究与理论普及提供相同的条件保障,切实将理论研究与理论普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第四,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虽然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指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但是并不意味着丢失经典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创新理论的基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需要一大批专业化的学者在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并向学生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理论研究的一大重要目标是为了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更是建立在理论传承基础之上。对于高校青年大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专业教育者来说,需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与理论创新的关系,做到既要传承经典,更要求实创新。

[执笔人:戴辉礼,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科社(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1]韩庆祥,杨振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N].光明日报,2009-08-04.

[2][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5]冯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2009)[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陈洁.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23).

猜你喜欢

大众化话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