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建社会档案传播模式论
——控制与反控制形态下的档案传播*

2012-08-15袁永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信息

袁永军

(湖北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北 咸宁 437100)

封建社会档案传播模式论
——控制与反控制形态下的档案传播*

袁永军

(湖北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北 咸宁 437100)

档案信息传播模式论是在借鉴传播学理论的基础,结合档案信息的传播特点,分析和探讨不同时代档案信息传播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档案信息传播理论,为新时期档案信息的利用和传播构建理论基础,探索信息时代档案信息传播的最佳运作途径。本文以封建时代为截取面,结合最新传播学理论,构建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档案信息传播的独特模式。

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控制与反控制

一、档案信息控制与反控制关系形成的背景

氏族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氏族活动范围的扩大,造成氏族部落间有了冲突与合作,代表成员出面解决这些问题的首领或代表们在处理这些冲突与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拥有了一般氏族成员无法获得或接触到的信息,这部分信息为首领或代表所拥有、独占。便使得这部分人拥有了一般成员所不具有的“信息力”,这些信息拥有很大的能量——轻则可以使一个部落免受饥馑,重则可以使一个部落灭亡。鉴于这种信息所具有的杀伤力,部落成员对拥有者产生无上的敬畏。拥有者也在这种环境中逐步意识到这种信息力的巨大作用及其带来的利益,因此更加予以珍视,秘不示人,对其传播内容和领域加以了严格的控制,据此以获得自自身的利益。这与档案传播的本质属性是相冲突的,因此档案传播也开始了相应的反控制工作。

(一)控制与反控制关系成因及表现分析

进入专制社会时期,社会结构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阶级关系的出现、贫富分化加剧、国家机构的设立等,都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档案传播工作也在这种巨变中受到空前冲击,被严格控制。具体表现为:

政治上:自夏朝开始,我国就建立了以“王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辅之以名目繁多的宗法、官僚体制。“家天下”“世袭制”的政治体制逐步成型。而且为巩固这种政治形式,专制统治者无一例外的实行了愚民政策。老百姓只需劳力而无需劳心。文化逐步为上层统治者所垄断。尽管专制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巩固其专制统治,也实行了一些人才选拔制度从民间选拔人才,如汉代的察举制与征辟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发源于隋唐的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推举制等,但相对而言,这种升迁、跃龙门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接受文化、享受教育逐步成为上层统治集团的特权。文化两级分化现象逐步加剧,渐至极端。与之相应的就是档案的产生及档案流通范围的上浮,逐步成为上层统治集团和封建文人手中的特殊产物。而在这一范围内,又以皇家、官室为最。同时,加上一些人为的神秘化因素,如将档案存放在宗教场所或禁地等,久而久之档案几乎成为皇室官府的代名词,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逐步走向神坛。从这一时期档案的种类称谓及其保管机构就可见一斑:这一时期档案的种类有“典”“谟”“训”“挚”“令”“诏”等。这些都是流通于皇室、官府及其它上层人士间的物品。一般官员尚难得一见,更遑论普通百姓。史书曾有:“九卿、翰林部员有终身不窥其(档案)一字之说。这一时期档案保管机构也极具神秘色彩,有“天府”“禁室”“金匮石室”“宗庙”“甲库”“秘阁”“禁中”等。而且其保管措施也极为严密,如唐代规定:诸泄密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对伪造、盗窃、毁坏档案者亦有规定:“诸诈伪制书及增减者,绞”“诸盗官文书印者,徒二年。添印,杖一百”等。及至封建社会后期,其措施更加严密。明代藏档案之所——后湖黄册库就有这样的记载:湖曰禁湖,地曰禁地,而船必曰禁船,……擅越湖者必重治”,至清代发展至“地曰禁地,外人不易窥见”“九卿翰林有终身不得窥一字(者)”。

档案官员的选拔也有严格的规定,周代设“太史寮”、“家冢”掌管帝王档案,其地位仅次于“师保”,为显赫大员。汉代的文书官员“以大篆、小篆、刻符、虫书、幕印、署书、爰书、隶书等书体试之,岁终试于郡,郡守移于太守,并谋最者乃得为尚书省、行台使、书令使”。考核之严格令人叹为观止。这种背景下,档案向民间流传,贴近民众无疑就变为不可能之事。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档案的流通与传播受到极端控制,成为高高在上之物。政治意识形态象一团阴云笼罩其上,档案失却了应有的活力。

经济领域:周定王十三年(前59年),鲁国季孙氏颁布初税亩法令,使得广大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开始,他们就被牢牢的束缚在了那块土地上,加之一系列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如李锂在楚国实行的“平籴法”,以保护小农经济,避免“谷贱伤农”,防止商人垄断市价。另一位著名人物商鞅也实行了鼓励农耕的政策:“戮力本业,耕植至多栗帛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孚”,鼓励农业和打击商业活动。及至两汉时期的“轻徭薄赋”、“假民公田,选用循吏,教民耕植”、隋唐的“均田制”、“租庸调制”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将下层劳动人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形成生产力低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的特点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进行生产,彼此间甚至不需要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缺乏进行固定、长久信息交流的条件。同时,广大民众没有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学而优则仕”的文化环境使得下层文化民众也只是为了进入官场而已,很少真正能利用其学识为民众服务,以至于形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尴尬局面。文人与社会生活脱节,自然使得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档案在下层民众间没有发展空间,档案传播工作被迫上浮,局限于上层统治阶级。

文化领域:出于专制统治的需要,秦始皇在李斯建议下“焚书坑儒”、“禁私学”、“禁宦游”,“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这一行动对中国古代文化造成空前浩劫,愚民政策达到空前高度。汉代儒术重新确立地位,为了选士的需要,开设官学“太学”、“痒”、“序”等,复苏私学“书馆”、“经馆”等,社会文化得到一定复兴。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主要对象为士人,普通百姓的受教育状况仍然很低。在官员选拔上,士人的推荐权在地方官手上,也造成寒门学子进入仕途艰难。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时期文化最为兴盛之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备的教育体系:中央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地方设县学、乡学、里学、村学、家学、书院等。科举制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下层民众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不过主要对象依然针对官员阶层,以国子学入学条件为例:“招收文武三品以上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勋封之子。条件之高非一般人可及。”明代由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深知教育的重要,开国之初便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治国之策,建立了中央国子监、宗学、武学和县州府儒学,在人才选拔上沿用唐朝的科举制,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建立的极为严苛的“八股文”制,限制了学术和思想自由,不过较为进步的是普通民众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文化知识。清朝及至近代,随着西方文明入侵,思想逐渐开化,教育也逐渐行下,民众受教育机会增多,也逐渐觉醒。纵观整个封建社会的文化历程,文化教育普遍立于上层,下层民众受教育机会甚微。在文化内容上,独尊儒术的千年流行,使得民众知识范围囿于诗书经籍狭窄范围内,人文意识、科学技术发展极为缓慢,档案构成局限于政治层面,科技创新和民生档案严重匮乏。官方层面,文化人士占据主导,档案则丰富的多,各种活动和记录,上至皇家下至州县各种公务活动都形成了大量档案。而民间档案的形成和流传极为稀少,主要见于宗谱、商业交往账谱、官方核发地房契之类。

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极端控制,导致档案活动局限于上层,档案的传播领域受限,逐渐神秘化。而档案所承载信息的价值又是下层民众或者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档案本身的传播性就与这种控制形成严重冲突,档案传播的反控制也相应成为一种常态,在历朝历代屡见不鲜,最有代表性的是各个朝代建国之初就首先会对上一朝代档案进行整理接收以及编研。如:二十四史便是档案编研的成果之一。

二、控制欲反控制关系下档案传播的结构模式及功能表现

通过对上一节的分析我们总结归纳出这一时期档案传播的特点:

1.从传播主客体看:在传播范围上主要存在于皇室、宫廷和官府之间,这一部分档案占据了整个时期档案的绝对数量。在广大民众中间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教育环境缺乏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档案的产生和流通几近于空白。与传播范围相对应,档案主要产生和流通于上层统治阶级内部和封建御用文人之间,而且在这狭小范围内,接触档案人员也有很大等级差别。中下级官员也很少有机会接触档案。其传播主体局限于高级官员及其御用文人。因此档案功能上浮,脱离下层民众,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特权的象征之一,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社会控制工具。用图表示即为:

这一时期档案传播主要在上层统治集团进行,下层百姓和普通文人间较为少见,流传下来的几近于无。传播结构极不平衡,呈现上层密集,下层疏离的典型蘑菇状,因此可以简单概括这一时期档案传播结构为:蘑菇型传播结构。

2.从传播内容看:绝大多数是皇室文书、官府公文及其它政治档案,此外还有极少数涉及外交、军事的档案,著名的档案保存机构:石渠阁、兰台、东观、甲库、架阁库,都是官府和皇室档案保藏之所。档案类型也极为丰富:记录帝王言行的起居注、实录,记录官员档案的甲历,臣工上奏的题本黄册,奏折等。而经济文化档案严重缺乏,与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运作机制有很大关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在抑制商业经济运作的同时,也使得经济交流及作为衍生物的经济档案难以发展。因此此时档案的构成成分也较为简单

3.传播载体:这一时期的档案载体相较原始社会而言已经相当正规化、统一化。其载体形式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经历了青铜金属载体、竹木简牍载体、纸质载体等几个发展阶段,并最终定格于纸质载体。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载体形式,一直延续了千余年,成为目前世界上保留最多的档案载体形式。进入封建社会后,档案载体形式逐步脱离原始青铜器的笨重时代,逐步过渡到竹木简和锦帛和纸质档案时代。在传播渠道上呈现皇室档案向下级地方传播,官府间档案平级迁移或者上行,这是两条主线。档案的另一传播渠道是编修史志,历代为了编修史志会大量利用档案,以前朝为主,这部分编修成果会在某种上公开,达到档案信息传播的效果。民间档案信息的传播渠道相对狭窄,由于档案信息本身的隐秘性,传播需求性不足,因此在民间档案信息的传播渠道限于家族或者私人之间,不具备广泛传播性。

4.档案传播效果:即档案的功能,与这一阶段的传播模式相对应,这一阶段档案功能表现较为单一,其突出特点是档案功能的极端政治化、受控化。具体表现为:

1.政治功能突出:即表现为主要用于体现王权、皇权,颁布法令、诏书和官僚之间的公文往来,以保证政令施行和统治阶级内部的信息沟通,确保其对全国的统治。档案在其中客观上充当了统治工具的角色。这是本阶段档案最大的特色和主导功能。

2.修史治吏的功能: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和彰显自己的功绩,都很注重编史修志的工作,以资资政,宋神宗当年就以“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为目的,诏令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留下千秋史话。此外还有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隋书》、《后汉书》、《三国志》以及元代的司马端林的《文献通考》等,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档案史料基础之上写成的,而且从今天看来看其本身也是极为重要的档案资料。

此外,档案还被用作考核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如唐代就有专门的“甲库”,专门用来保管官员档案。

3.军事外交功能:专制统治时期,地方割据现象严重,争端时时出现。加上周边地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侵扰和叛乱。叛乱治安、安邦抚疆就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档案,如版图档案、赋役档案、合约档案等。此外在外交领域我国早在唐朝就和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缅甸、印尼等有好往来,在这些活动中,也产生了不少外交方面的档案,为我国的对外交流研究提供了不少及其珍贵的档案史料。

4.文化艺术传播功能:在这一时期也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档案产生,,但仅限于诗词、赋、小说等文学领域。如汉代的乐府诗、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元代的曲,明清小说等。此外还有部分艺术作品如历代碑帖、书画等。这些都是古老中华文学玉树的经典之作,为后代的文学创作和艺术研究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5.科学技术传播功能:主要集中于天文学、农学、医学等领域。天文学方面,沈括编修的《奉天历》、郭守敬编修的《授时历》等;农学方面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医学方面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这些都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

通过以上分析我么可以总结出,这一时期档案传播的总的特征是:政治统治功能占据主导地位,经济辅助功能严重受阻。但在文化传播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我们千年文化遗产的传承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1]任汉中.中国档案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

[2]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G270

A

1006-5342(2012)04-0156-03

2011-12-11

猜你喜欢

信息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超市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