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体系下多媒体专业学生设计视角培养研究*
2012-08-15俞欣安徽省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系安徽马鞍山243000
俞欣(安徽省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系,安徽马鞍山243000)
高职教育体系下多媒体专业学生设计视角培养研究*
俞欣
(安徽省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系,安徽马鞍山243000)
基于高职教育体系,从多个方面分析多媒体专业学生的能力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提升学生设计视角的境界方法。
高职教育;多媒体专业;艺术;设计视角
一、高职院校中多媒体专业学生的素质调查
(一)多媒体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
文理分科是中国现在的一大特色,在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为了在高考中能考出好成绩,在高一就进行文理分科。文理分科后,理科学生大多数的时间接触的就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这使得理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知识缺失。
(二)多媒体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取中学文理分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导致多媒体专业学生的思维有着一些明显的特色:一是多媒体专业学生擅长于逻辑推理,逻辑思维强;二是多媒体专业学生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求实,有一定的功利性;三是单一性。
对于学习理科而言,多媒体专业学生在以上三方面的特点虽有极其突出的优势,而多媒体专业其专业的特性,需要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这些正是理科学生以前所缺少的。
(三)多媒体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现状
马鞍山师专有三届多媒体专业,共243人,通过学生档案的调查统计,243人中有27人来自城市,仅占有总人数的11%,其余均来自乡村和城镇,占总人数的89%。
这个数字说明绝大多数同学的家庭条件一般,从小受的教育环境一般,可以推断出他们中很多没有从小接受一些专业的艺术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据城市与农村的条件差异分析,来自城市的学生基础较好,从小在校经过美术课等艺术课程的熏陶,有些学生甚至在课外参加过相关的兴趣班,对艺术的感知能力较好。相对于城市中长大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基础较差,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上过美术课,从而导致对艺术感知能力很弱。
二、多媒体专业学生设计视角培养方法
(一)认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分为两个方向,一个偏重于艺术方面的教育;一个是侧重于技术方面的教育。
多媒体技术专业一般是在计算机院系,会倾向重视技术方面教育,会重点讲授软件的使用而忽略艺术表现;由此培养出的学生只会使用软件进行模仿,无设计感,毫无美感可言。
比如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二维动画课程,重技术的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flash动画及其它相关的动画制作软件,但对动画运动规律却了解很少,动画人物的形象设计、动画场景设计更是没有涉及,镜头语言知识贫乏,所以这样的学生制作出来的动画作品不能表达出动画制作者要传达的思想和意图,观赏性不高。
包豪斯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和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是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之一。他倡导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的新统一,创立了工业化时代设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其中还融进了对经济内容的重视和能力的培养,奠定了现代设计在20世纪独领风骚的先锋地位。
包豪斯的奠基人格罗皮乌斯,他认为艺术与手工艺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活动的两个不同方面而已,因此,格罗皮乌斯希望能通过教育改革,是它们得到和谐的、良好的结合。“强调工艺、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是他长期以来的理想。
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将技术与艺术整合。
以动漫游戏产业的二维动画为例,其岗位有动画前期的导演、编剧、设计(角色设计、动作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中期的原画师、动画师、上色师;后期的合成、音乐、发布等。我们发现市场真正需求量大、入门台阶较低适合高职层次人才的岗位其实就是动画师、上色师等类型的技术性岗位。
因此高职院校培养多媒体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应倾向于以技术为主,同时考虑到学生就业后能有长远发展和上升空间,艺术素质的培养不可或缺。因为必须理解设计的科学规律,掌握设计的表现方法。
(二)理解设计艺术的科学规律
培养多媒体专业学生的设计视角,还必须让学生掌握设计艺术中的科学规律因此在教学的课程中,研究设计艺术的科学规律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最终目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设计是为“人”而设计。设计要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2、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门类,其形式与内容有别于纯艺术门类。设计与艺术相比,更具有实用性。
3、设计的合理性——设计必须要考虑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设计必须要符合价值规律。如果设计师不能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利润空间,设计这个行业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4、设计的“四求”—求新、求异、求变、求不同,在设计时要重视这“四求”,否则设计将不能称之为设计。当然这四求有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改良、变化,创造出更人性化的设计,也可以是纯创造性的设计。
(三)掌握设计的表现方法
高职院校对多媒体专业学生一般会注重技能训练,忽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形态的观察也变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使其具有高度的艺术感知力和表现力,让理工类高职学生掌握设计的表现方法,在就业后能有长远发展和上升空间也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关键。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高职的几年教育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进行。加强美术基础课的教学,强化三大构成的训练,并在教学中多看、多想、多做。只有这种强化训练才能弥补多媒体专业学生基本功的不足。多看作品积累大量的素材,用头脑去分析感悟,并动手去记录,才能积累捕捉创意想象的灵感素材,提高脑、眼、手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未来的创作中才能自由发挥。
(四)加强综合型师资力量的培养
师资队伍就没有设计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谈不上具有设计视角。近年来,计算机多媒体的师资力量很欠缺,本身的设计能力就非常有局限性,问题体现在:
1、专业性不强: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艺术设计教育,这种情况也难以保证多媒体技术的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2、学历普遍不高:职称较低,经验缺乏。普遍来讲这些教师的基本功不非常扎实,特别是缺少一定的行业实践经验,教学经验也欠缺,难免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难以保障教学水平,这势必导致了培养质量的下降。
3、社会上的行业能手教学能力欠缺:行业能力的专业经验十分丰富,可以在授课的同时给予学生们提供很多比较实际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这些行业能手很多并未在学校做过专业的授课训练,很多都是会做但不会教,师生沟通有很大问题,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由于行业能手的工作繁忙,时间非常紧张,大多数的行业能手不能在学校长期担任教学工作,有些只能抽空来做一两个讲座,作用不明显。
市场的需要,现有的困难决定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必须加强综合性师资力量的培养,即有强大的技术,又有艺术修养,很强的设计素养,作为职业院校解决师资问题行业有效的办法是:
(1)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进修
多媒体专业师资的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特点不同专长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与行业公司整合进行培训,利用假期或是脱产到公司参与项目,对薄弱的环节进行补充加强;缺乏设计基础的教师可以到专业设计院校进行学习进修。学校系部把握师资总体情况,通过各种渠道针对性地加强师资建设,统筹安排。
(2)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在科研中提升艺术修养
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科研的开展可以使教师关注国内外发展趋势,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掌握学科新内容,获得丰富的新信息和新知识,更好地了解所授课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授课内容密切联系实际。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可以算是一个交叉学科,教师即要有一定的技术知道,又要有艺术素养,就更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知识,参加科研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在科研中提升自身设计素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师在进行科研时,尽量寻求计算机学科与艺术学科、设计学科学交叉融合的契机,拓展全新的研究领域,在计算机学生与艺术科学、设计学科的优势互补中,获取多媒体专业科学研究的原动力。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往往能产生火花,提出新的学科亮点。
[1]吕海霞.技术艺术结合对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J].安徽文学.2007,3.
[2]周磊.设计思维中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区别与联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
[3]曹译文.浅谈艺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交叉学科的教学方法[J].广西轻工业.2010,8.
G712
A
1006-5342(2012)04-0148-02
2012-01-08
安徽省质量工程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01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