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志愿者文化研究
——以广州为例*
2012-08-15熊芳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熊芳(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中国当前志愿者文化研究
——以广州为例*
熊芳
(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中外比较的角度入手理清慈善文化和志愿者文化的异同;再以广州志愿文化的发展现状为例分析志愿文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内核,并从政策、经济社会和地域三方面论证广州志愿文化发展的成因,最后根据广州志愿活动的需要提出在制度、技术和组织等方面,寻求志愿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
志愿文化;慈善文化;广州;实践途径
一、慈善文化与志愿者文化比较谈
关于慈善文化和志愿文化的比较,必须先理清慈善家和志愿者这两个概念。
以较权威的辞书朗文、牛津、《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辞源》对慈善家和志愿者的定义为例。关于慈善的英文释义,有两个词汇与之意思相近,一个是大家熟知的“charity”,一个是“philanthropy”,其中“charity”有很多释义:“1,指用财物来帮助穷人和病人的慈善组织;2,通常指慈善团体;3,用钱和物品来帮助穷人和病人等;4,对他人表现出的善心和同情。”[1](P2485),“对他人大度宽容”[2](P238)“富有同情心[3](P318)关于“philanthropy”,主要的释义是给予穷人和陷入困境者以钱和帮助的行为。[1](P1229)
慈善的汉语解释,在《辞源》中释义为“仁慈善良”[4](P1148)朗文词典中“慈善家”则指把大量金钱捐赠出去帮助穷人的富人。[1](P1229)
综上解释,这几种辞书中对慈善的释义中有几个关键词,一是捐赠(钱或物品);二是帮助;三是穷人或需要帮助者等;四是同情和宽容。
因为志愿文化起源于西方社会,早期的汉语词典中对“志愿者”解释极少,单从字面来看,则多解释为个人“志向”[5](P2269)或“自愿”[6],较少编入“志愿者”的词条,即便有,则指自愿做某事的人,譬如“志愿军”等[6](P2471)。英文词典对于志愿者的解释则详细得多,一般指:“1,不要报酬自愿做某项工作的人;2,愿意给别人提供帮助的人;3,自愿加入陆军、海军和空军的人。”[1](P1875);4,指不要报酬为某组织工作的人或免费地做某事的人。[2](P1606)。以上几种辞书对“志愿者”的释义关键词是:一,自愿;二,不要报酬;三,做实事。
从以上各辞书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来看,“慈善家”和“志愿者”虽然没有明显的交集,但都有在善意的引导下,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意思。只是“慈善家”更倾向于为他人提供物质性的东西,如钱和物品,而“志愿者”更强调从事不要报酬的工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慈善事业和志愿者活动的蓬勃发展,国人对其研究也随之深入,对“慈善或慈善家”和“志愿者”的定义逐渐清晰和明确。
慈善家从道德层面上是基于同情和善良捐赠金钱和物品给需要帮助的人,譬如穷困者。一般来说,做慈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是有钱人把钱分给穷人,这种慈善事业往往以精英人士参与为多,这一点与美国的慈善文化中的精英论不谋而合:“美国慈善基金的捐赠人和管理者无不是社会精英,慈善基金会代表着他们的某种理想,他们将慈善看做传承他们这个阶级的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载体。”[7](P62)
“志愿者”这个词随着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越来越被中国人所熟知,志愿者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指称,在香港和台湾被称为“义工”或“志工”等,但因其社会角色和功能的一致,其定义也大同小异。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 A Annan)指出:“志愿者”是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经历的人和人群。[8](P1)
综上,慈善家和志愿者有明显的不同,慈善文化多是慈善家即精英人士支撑的文化,以捐助钱物为主,“慈善是以社会成员的慈善心为道德基础,以社会成员的自愿捐献为其经济基础的。[9](P92)
志愿者是志愿文化的载体,志愿者文化不仅是精英人士更是普罗大众共同参与的文化,以个人的亲身参与为主,而且更多的指向社会服务,主要贡献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志愿者不是完全的无我和利他,在倡导利他和助人为主要动机外,还通过志愿活动,获得培训机会,丰富人生经历,甚至还得到志愿组织支付的志愿者必要的花费,譬如餐费和车旅费。
总而言之,在对志愿者与慈善家的定义比较的基础上,我们看到志愿者文化的内核就是人人参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比较起慈善文化纯粹的利人利他要求,志愿者文化不仅突出利他的道德崇高性,同时也强调适当的利己诉求,因而志愿者文化更具有互助性、普罗性和可操作性,更易让社会各年龄各阶层接受志愿者文化,利于唤起和培养普通大众的公民意识,推动和谐的公民社会的建设,提升社会的精神文明。
二、志愿者文化在当前广州兴起的现状
志愿文化包含了志愿者的行为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等,广州的志愿文化很成功地诠释了“自愿”、“无偿”、“奉献”、“互助”的志愿者精神,并与中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仁义”等精神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先进社会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设立一批中国首创志愿者服务项目
广州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志愿文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之一。志愿文化自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到现在,20多年来,广州设立了一批中国首创志愿服务项目,譬如全国第一条“中学生心声热线”,全国首家由政府主导兴办的志愿者学校——广州志愿者学院,第一份全国公开发行的志愿者报纸——“广州青年报亚运先锋”和首创性推出的“志愿时”综合管理系统等等,广州在志愿文化的建设道路上树立起一座座让广州人民自豪的里程碑。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广州的志愿者服务不仅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而且也受到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州的志愿文化因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把广州孕育成为“志愿者之城”提供了更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土壤。
(二)提出建立广州为“志愿者之城”的宏伟目标,并已现雏形。
2010年广州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要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全力打造“志愿者之城”的设想,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广州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在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期间,共计59万名志愿者辛勤工作在亚运赛场和城市各个岗位,在广州创文明迎国检的关键阶段,全市志愿者直接服务市民人数超过70多万人次,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展示了广州和谐包容的文明形象。
到2011年底,广州全市注册志愿者总数已达123.1万人,志愿服务队2 036支,纳入统计的志愿服务累计6.2亿小时,每周约9.3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2011年底广州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广州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在3~5年内使全市公众志愿服务参与率达到20%,注册志愿者不少于200万人,注册志愿者年人均服务时间不少于60小时。”到目前为止,“志愿者之城”也已现雏形。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广州市民参与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公益事业。优秀的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广州的志愿文化将会凝聚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会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志愿服务。
三、志愿者文化在当前广州兴起之原因
志愿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的熏陶,还深受道家“救人济世”和佛家“慈悲为怀”的影响,但广州的志愿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又有如下独特的原因:
(一)政策和法律原因
据志愿文化发达的英国统计“约半数国民参与过志愿者服务,尤以50岁以上人士和16至24岁青少年为最大志愿者服务群体。”[8](P126,2008年11月28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并于2009年3月5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去掉了1999年实施的广东省《条例》里“青年”一词,打破了志愿者的人群的年龄限制和户籍限制;另外广州市的《条例》第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队,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这条规定充分调动了各群体甚至包括儿童和残障人士参与志愿服务。文化的基础是人,志愿文化缺乏群众基础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广州的《条例》如此倡导全民参与,无疑将更有效地扩大志愿服务的群众基础。
此外,广州的《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对志愿活动的保障。广东省的《条例》在政府的扶持和保障措施上存在一些模糊性,广州市的《条例》第五条明确指出“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鼓励政策,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引导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鼓励和支持本辖区内的志愿服务活动,并为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便利。”广州的《条例》以立法的形式表彰志愿服务的展开,并且保障措施比起广东省的《条例》有着更清晰的要求,目前广州成立的羊城志愿服务基金会每年获政府财政拨款500万元。
(二)地缘原因
具有现代意义的志愿者服务起源西方,广州是中国南方的门户,临近香港和澳门,易受西方志愿者文化的影响,得志愿风气之先,又因地利之便,可以经常得香港和澳门的义工组织的指导,并定期展开工作交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广州的志愿服务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经济和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但是人与人的关系逐渐疏远,贫富分化和城乡差异,东西部经济差异也逐渐显露,因为经济问题导致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政府在短时间内不能完全解决全社会的福利问题,因此,慈善活动和志愿者组织是政府救助之外最重要的改善社会福利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方式之一。广州是南部地区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外来务工人员多而且生活水平一般较低,农村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管理等对于志愿服务有着普遍而迫切的要求,为消除存在于社会中的贫穷和丑恶现象,广州的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的服务较早的发展起来了。
综上,广州在制度、地缘和经济社会等特殊原因,其志愿文化相对其他城市发展较快也较成熟。
四、志愿文化的实践途径
志愿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组织文化,要推动和发展志愿文化,需要在制度制定和实践方式以及组织建设方面寻找合适的途径。
(一)志愿活动逐步制度化
政府不仅为志愿活动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随着志愿文化的成熟,志愿文化的影响逐渐扩大,政府还应逐渐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譬如借鉴德国政府要求所有的中学生在毕业后如不服兵役,则必须到医院、社区等地从事一定时间的无报酬社会时间服务。
除此之外,还应立法给予参与者或组织减免税收或其他相应福利。对于志愿者和企业团体,如组织参加志愿互动,尽量给予减免税和福利待遇。尤其是给予企业团体减税等福利,刺激更多企业乐于捐款或组织志愿活动。
(二)志愿宣传普及化
志愿宣传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通过电视、杂志、报纸和社区传单和志愿者明星宣讲等形式,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的人了解志愿活动,招募更多专业性和固定性的志愿者。让全民知道并了解志愿者文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内核。邀请明星志愿者为其他项目以微博,QQ等更易于普及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志愿者故事和经验,帮助参与筹资,成为志愿者培训师为新志愿者培训,让更多的人认可志愿者文化及其价值内核,并内化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或以志愿者精神指导以后的行动。
(三)组织管理技术化、专业化
2011年11月28日,由广州市民政局、团市委和市科信局联合推出的广州“志愿时”社区服务综合管理系统(www.125cn.net)上线,以此解决志愿服务内容错位、不够专业、不规范等尴尬问题。2011年底广州时开始使用“志愿时”系统是全国第一套应用于志愿服务的全流程在线开放管理平台,涉及志愿服务相关的招募、报名、培训、服务、激励、维系等全流程,可提供完整的统计、筛选、分析、报表等数据库功能。广州的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在技术化方面得到极大提高,但“志愿时”系统的使用方面还应多开展相关培训,提高组织管理者的技术水平,同时应多给予组织管理者进行专业培训,让每个志愿组织更具专业性。
(四)激励机制多样化
通过激励机制(“志愿时”等方式)和培训机制,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人士参与到志愿行动中来,提高志愿者参与行动的忠诚度和追随度,扩大社会影响的范围。
广州的《条例》表明,参与志愿服务在升学和就业中能提供证明和帮助,只是《条例》根本没有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各志愿组织应考虑各类志愿者的需求,并输入“志愿时”的系统中,在招募志愿者时,不仅要求填写志愿者能提供的服务技能,还应该登记和标明志愿者本人需要的服务,此举能激励更多的志愿者投身志愿活动,尤其是社区的老年志愿者。这样的志愿服务甚至能吸引贫困者参与志愿服务。美国大萧条时期,失业严重,反而更多的人参与志愿者活动,其重要的原因是志愿活动虽然暂时没有利益和经济报偿,但将来能获得更多的服务和补偿,本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理念,志愿组织可以更大程度扩宽志愿者参与的途径并满足志愿者本人的服务要求。
(五)服务意识亲身化
光有善心,不亲自参与,或者“君子动口”式的好人,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参与特定的某个项目,这样对社会的影响不大,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手相助,而不是高调地高喊善心和善意,佛山“小悦悦”遭碾压后十几个路人冷漠路过不愿援助,更说明亲自参与的志愿服务意识的重要性。面对面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仅是参与的人能感受参与过程中的精神愉悦和崇高,更能给予被救助者以温暖,并把这种善意传递下去。“爱和一般的慈善是有区别的。爱必须是面对面的给予和服务,是亲手去抚慰和照料这一个,而不是仅仅是一张支票——一张冰冷的没有体温的支票…。”[10](P123)
所以我们应在全社会中宣传亲自参与的服务意识,在面对面、人与人的服务和互助中和谐人际关系,不仅加大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更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六)“社工”人才培训专业化
“社工”是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社工是其简称。目前社会工作者的需求量大,“广州社会工作实践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早,但与深圳、上海等城市相比,人才积累还较薄弱。如注册社工师和助理社工师数字,目前北京有5 612人;深圳2009年底有2 134人;广州市2010年底才有1 424人。广州现有7所高校和2所职业学校培养社工专业学生,每年毕业生不足500人,即使全部考过职业水平考试并在广州注册、服务,也远远不够满足广州市对社工的需求,社工人才呈现严重紧缺的态势。”因此广州应鼓励重点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更多优秀社工人才,由这些具有专业技能的社工来组织、培训和引导更多普通公民参与志愿活动。
志愿者文化是志愿者行动的土壤和动力,良好的志愿者文化环境的形成能促进更多的志愿者自愿参与志愿服务,更普遍更被认可的志愿活动又反过来推动志愿文化的普及和良性发展,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以上实践途径,从制定政策保障到科学技术支持再到组织管理等等,其目的就是加大志愿服务的影响,不断扩展参与志愿服务的人群,最终达到全民参与,互助友爱的终极目标。“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8](P11)带着这种信念建设中国的志愿者文化,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
[1]朗文当代英语辞典[M].(第四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牛津简明英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汉英双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辞源[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5]汉语大词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6.
[6]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李韬.沉默的伙伴—美国现代慈善基金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8]冯英,张惠秋.外国的志愿者[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9]余卫明.社会保障法学[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10]华姿.德兰修女传[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D632.9
A
1006-5342(2012)04-0135-03
2011-12-18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11Y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