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护理分析
2012-08-15赵慧艳
赵慧艳
河南内黄县人民医院 内黄 456300
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护理分析
赵慧艳
河南内黄县人民医院 内黄 45630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患者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导致子宫切除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剖腹分娩12例,阴道分娩6例;胎盘因素导致出血6例,其中前置胎盘5例,胎盘早剥3例,胎盘植入3例;产后宫缩乏力2例,多次妊娠3例。结论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是子宫切除,这样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子宫切除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剖宫分娩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患者。因此要加强患者围生期的保健措施,预防产后大出发生,减少子宫切除率。
产后出血;子宫切除;预防措施;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500mL的患者,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 h以及产后2~24 h 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1]。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产科危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居首位。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有多种,主要是产道出血急而量多,或持续小量出血,重者可发生休克[2]。同时可伴有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腹泻、浮肿、乳汁不通、脱发、畏寒等。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为子宫切除术,但子宫切除术对产妇的生理、心理都产生重要不良影响,因此,要做好良好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06—2011-10,我们共收治40例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27.8岁。剖腹分娩5例,阴道分娩3例。产妇孕周:31~40周,平均35.2周。初产妇24例,经产妇16例。本组患者均有过人工流产、自然流产、清宫等病史。子宫切除因胎盘因素的有6例,其中前置胎盘4例,胎盘早剥5例,胎盘植入3例,宫缩乏力2例。行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中有10例是在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进行,19例是在产后2 h内进行,11例是在产后2 h后进行。产妇的出血量在700~2500mL,平均出血量达到1205mL。
1.2 预防与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主要与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羊水栓塞等有关。胎盘因素主要有胎盘植入、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导致产后出血。本组患者中胎盘因素6例,其中前置胎盘2例,胎盘早剥3例,胎盘植入1例。因此,平时对育龄妇女做好健康教育,落实避孕措施,减少妊娠次数,避免人工流产以及引产[1]。加强产妇的围产期的保健,对产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产妇在孕周期间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在治疗中要主要降低产后出血避免此种现象的预防主产妇在正确处理孕妇分娩后的3个周期,密切注意产妇分娩的进程,注意观察胎头下降、胎心音的情况。发生产后出血时,医护人员要及时进行判断,及时进行抢救。首先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输液以及输血。子宫切除后,产后24 h内注意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尤其是产后2 h内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面色以及各种生命体征,尽量给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及护理照顾,解除心理负担对患者造成的恐惧,要注意保证患者的休息及饮食,避免患者过度劳累[2]。
2 结果
该组患者在行子宫切除后均抢救成功,治愈出院,住院时间5~11 d,平均住院7 d。
3 小结
产妇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位因素,最有效的治疗是进行子宫切除术,该手术可以迅速控制产妇出血的情况,快速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此种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特别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1]苏玉娟.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4(5):20-21.
[2]马艳艳.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术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9,10(12):673.
R473.71
B
1007-8991(2012)04-0154-02
(收稿 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