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屈原和贾谊文笔的相似之处
2012-08-15陈际斌
陈际斌
浅论屈原和贾谊文笔的相似之处
陈际斌
屈原和贾谊的文笔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象征、对比手法相似;反差对比造成情感落差之手法相似;句式相似;咏物手法相似;其他方面相似。
屈原;贾谊;文笔;相似
屈原和贾谊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具有很大影响的悲剧性人物。在过去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眼中,他们常被视作为谗佞迫害、怀才不遇的杰出人物的典型代表,也因此而常常被相提并论。最先注意到屈原和贾谊的相似之处的,可说是贾谊自己,他曾在《吊屈原赋》中以屈原自比。司马迁对他的这种看法表示认同,也认为他们两人有很多相通和相似之处,所以就在《史记》将他们的传记合在一起写。然而前人只注意到二者命运遭际的相似之处,却没有人从文笔方面来总结其相似之处,甚至有人反对将贾谊和屈原合传,而主张和晁错合传。本文旨在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讨论屈、贾二人的相似之处。
一 象征、对比手法相似
贾谊在《吊屈原赋》里以凤凰、莫邪、骐骥、神龙、鱣鲸比为“贤圣方正”,以鸱枭、铅刀、康瓠、罢牛、蹇驴、蟂獭、虾、蛭螾、犬羊比喻“阘茸”、“谗谀”之徒。并将这两类进行对比。
在《鵩鸟赋》里也可看出一组组对比的词。如:吉与凶、淹与速、祸与福、忧与喜、迟与速、天与地、阴与阳、合与散、消与息、贱与贵、达人与愚夫、达观与囚拘、众人与真人、逝与止、生与死。
在《惜誓》中也可以看到一系列对比的词。如:黄鹄与鸱枭、神龙与蝼蚁、流与止、枉与直、偷合与隐居、苟进与深藏、茅与丝、白与黑、美与恶、龟玉与砾石、数谏而至醢与顺志而用国、仁人与小人。其中黄鹄、神龙、丝、龟玉象征贤才,而鸱枭、蝼蚁、茅、砾石象征庸才。
比喻在贾谊的《新书·大都》中俯拾即是,如:以生理病患比社会弊端,将诸候割据称雄称为“尾大不掉”的“大肿病”。又把“亲者或无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专大树以逼天子”称为“苦蹠”病。又将看不到社会隐患,而说“天下已治”比喻成“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屈原作品中尤其是《离骚》中这种比喻和象征及对比是很多的。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云:“《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除了“忠贞”与“谗佞”,“君子”与“小人”对比外,还有其他对比,这里以《楚辞》的开篇《离骚》为例。1.将历史上的明君与历史上的昏君对比。如:“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与“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对比。又将“俨而祗敬”的商汤夏禹,“论道而莫差”的周代贤王与“康娱以自纵”的夏启,“淫游以佚畋”的后羿,“纵欲而不忍”的浇,违背常理的夏桀,把人剁成肉酱的后辛(纣王)进行对比。2.将历史上的明君与当代昏君(怀王》对比。将“昔三后之纯粹兮”,“彼尧舜之耿介兮”与“荃(怀王)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怨灵修(怀王)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进行对比。
二 反差对比造成情感落差之手法相似
贾谊和屈原都擅长运用反差对比,以造成情感激荡的效果。下面以《过秦论》和《离骚》为例。
在贾谊的《过秦上》中,共有三个反差对比。1.将秦和六国的力量进行对比。从“礼贤下土”之“四君”,从“约从离横”之国数,从“六国之士”各方面渲染夸张六国的合力,“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而攻秦”。然而其结果却出乎意料:“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强国请伏,弱国入朝”。越是夸大六国,越是突出秦国兼并的势不可挡。2.将秦的力量与陈涉的力量相比,极力夸张陈涉的弱小:“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然而竟“并起而亡秦族矣”。越是夸大六国弱小,越是突出秦的强弩之末,不堪一击。3.进一步将陈涉力量与六国力量对比,指出无论是地位,军队装备数量,还是谋略各方面,陈涉都不能比拟,或者远远弱于六国,然而结果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这种力量对比差越是悬殊,其结果就越觉得反常,其给人的振撼力就越大。
在屈原的《离骚》中共有五个反差对比,情感起伏了五次。1.对怀王寄托的希望与结果落空的反差对比。从希望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引导怀王“来吾导夫先路”,以及帮助怀王“及前王之踵武”而“忽奔走前后”到“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进不入以离尤”。2.上叩帝阍而遭冷遇。主人公做好一切准备:“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不辞一切辛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结果却是“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的冷遇。3.上下求女而满怀失望。主人公济白水河登阆风山而求女,结果“反顾而流涕,哀高丘之无女”;主人公又下求佚女,一路“游春宫”,“折琼枝”,“解佩纕”,“而求宓妃”,可是宓妃不仅性情乖戾,“难以迁就”,而且“夕归次于穷石”,与后羿偷情。真是一腔热情遇冷风啊!4.辛勤培养人才,结果人才变质: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接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兮吾将刈。
他就像园丁一样辛勤浇灌,培养人才。他原希望有所收获,结果落空了。不仅如此,连培养的人才都变质了: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这怎能叫他不伤心呢?(五)将欲远逝与忽生乡愁。主人公在灵氛占卜后意欲远游,准备干粮、车驾,似乎已下了决心:“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不畏“路修远以多艰”,“邅道昆仑”,“发轫天津”,“至西极”,“行流沙”,“遵赤水”,一路车驾仪仗浩浩荡荡,欲“指西海以为期”,一路奔波,一路兴奋: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婾乐!
可是:
陟陞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由“远逝”到“不行”,由“婾”到“悲”,简直是由“沸点”降到“冰点”。越是矛盾越想出走,就越反衬出屈原的爱国心。
由上分析可知,两者开篇之作,即《过秦上》和《离骚》在反差对比手法上极为相似,越是前后夸张,情感落差越大,就像决开深溪于高山之巅,转动圆石于千仞之山,起点越高,其蓄积的势能就越大,下达山脚时转化的动能就越多,冲激力就越大,情感受到的震撼就越大。
三 句式相似
这里又分几种句式。
(句式一)前面6字加虚字“兮”,后面6字。
这样的句型在《吊屈原赋》里共5句;
①风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②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
……
在《旱云赋》里共15句,下面仅举两例:
①惟昊天之大旱兮,失精和之正理。
②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
在《惜誓》里共19句,仅举两例:
①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
②观江河之纡曲兮,临四海之沾濡。
这样的句式在屈原作品里比比皆是,首篇《离骚》开头即是:
①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②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③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句式二)前面四字句附虚字“兮”,后面再加四字句。
在贾谊《吊屈原赋》里,共有7句这种句式,例:
①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
②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③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
④遭世无极兮,乃殒厥身。
在《鵩鸟赋》里这种句式最多,笔者统计共45句,现举例如下:
①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
②庚子日斜兮,鹏集于舍。
③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
④异物来萃兮,私问其故。
在屈原作品里,完全一样的句式不算太多,现举《九章·涉江》为例:
①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②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
③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④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这种句式主要源于屈原《天问》四字句,由首句尾加一“兮”字演变而成。
(句式三)4字句,后面3字句,尾附一“兮”字,个别加“也”字。
贾谊在《吊屈原赋》里有:
①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②腾驾罢牛,骖蹇驴兮。
③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在《旱云赋》里:
①孳孳望之,其可悼也。
②念思白云,肠如结兮。
③终怨不雨,甚不仁兮。
④白云何怨?奈何人兮。
屈原楚辞《九章·涉江》里,乱曰:
①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②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③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在《九章·抽思》中乱曰:
①长漱湍流,溯江潭兮。
②轸石崴嵬,蹇吾愿兮。
③超回志度,行隐进兮。
后面还有:
④低回夷犹,宿北姑兮。
⑤烦冤瞀容,实沛徂兮。
⑥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上举《九章·涉江》中的几个例句“揭露现实中贤愚颠倒,美丑易位。这种意思在《离骚》中亦累见。但此处用短促的语句尖锐地提出来,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憎恨和绝望的心情也更为鲜明了。”[1]121我想马积高先生的这个评语也同样适合上面所举的贾谊的《吊屈原赋》中的几个例句。
无独有偶,屈原后辈,贾谊前辈荀子《赋篇》里的句式也是如此,两者都是楚辞的遗风,因为荀子(前330?—230?)也到过楚国做过春申君的客卿。
(句式四)前面四字句加一虚字“兮”,后面也是四字句。
例如在贾谊的《吊屈原赋》里:
①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
②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③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在屈原作品中,如《九章·抽思》乱曰:
①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
②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
③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在《橘颂》里共有8句,下仅举4例:
①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②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③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④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句式五)三字词冠于句首
如在贾谊的《吊屈原赋》中有“般纷纷其离此尤兮”。
在《旱云赋》中有:
①滃澹澹而妄止。
②嵬隆崇以崔巍兮。
③廓荡荡其若涤兮。
④日炤炤而无秽。
在屈原的《离骚》里有“忳郁邑余侘傺兮;《九章·哀郢》有“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忠湛湛而愿进兮”、“憎愠惀之修美兮”等句式。
四 咏物手法相似
咏物赋在先秦文学中除了屈原的《橘颂》外是不多见的。《橘颂》采用象征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根据橘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等特点,对橘树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和赞颂,实际上是一种自信自喜的自我赞美。
贾谊的《旱云赋》继承《橘颂》的咏物手法,且有所发展。镕铸抒情、叙事、咏物于一炉,但侧重咏物的铺叙手法。其中“遥望白云之蓬勃兮……诚若雨而不坠”一段铺叙云的生成、积聚,飞动而终不雨;“终风解而霰散兮,……日炤炤而无秽”写风起而云散;“隆盛暑而无聊兮,……壤石相聚而为害”写云散之后的酷热。“农夫垂拱而无聊兮,释其锄耨而下泪”,写农夫的愁苦写得绘声绘色,极为生动。
五 其他相似之处
1.都为抒情之作。
这里不包括贾谊的政论文。
文学史公认贾谊的辞赋继承了屈原的“发愤以抒情”(屈原《九章·惜诵》)的传统,他作《鵩鸟赋》“以自广(自我安慰)”,就类似屈原在《九章·抽思》中“道思作颂,聊以自救(自我拯救)”。故称骚体赋,其怨昏君、愤奸臣的富有战斗精神的《吊屈原赋》《鹏鸟赋》《惜誓》不同于宋玉、唐勒、景差等缺乏讽谏精神的作品(司马迁《史记·屈原贾谊列传》),更不同于汉大赋,实开了抒情小赋的先声。
2.语气相似——为人师长。
试看贾谊在《新书·谏立淮南诸子疏》:“(陛下)曾不与臣者孰计之也”。屈原在《离骚》中:“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这都是最典型的诱掖君王,为人师长的口吻。二者对于君王尚且如此,对于臣僚更是蔑视,这可从前文所列对比象征句式看出。因为前人谈的较多,这里不再赘述。
3.体制相似。
如贾谊《吊屈原赋》正文后的“讯曰”相当于《楚辞》的“乱曰”,且有所发展,《楚辞》“乱曰”后的篇幅相对于正文来说极短,主要起收尾作用,而贾谊的《吊屈原赋》后的“讯曰”后的篇幅则相对较长,不仅起收尾作用,而且还有抒情功能。
[1]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On Similarities in the Style of Writing Between QuYuan and JiaYi
Chen Jibin
There are similarities in the style of writing between QuYuan and JiaYi,which is manifested as follows:the symbolism and the contrast technique,the similarities in sentence pattern and the technique in chanting things and other aspects.
QuYuan;JiaYi;style of writing;similarity
I206.2
A
1672-6758(2012)04-0089-3
陈际斌,副教授,贵州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在读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2009级,湖北·武汉。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邮政编码:430072
Class No.:I206.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