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童话故事中隐喻表达之翻译略谈

2012-08-15李洁

关键词:隐喻译者原文

李洁

英语童话故事中隐喻表达之翻译略谈

李洁

一直以来,我国国内都十分关注儿童文学的翻译。然而,由于儿童的心理成熟度和认知能力有限,在翻译时,难免会碰到很多困难。拟着力探讨童话故事的翻译,指出隐喻其实是童话故事的本质,分析在翻译童话故事时应该采取的策略。

英语童话故事;概念隐喻;童话故事;隐喻翻译

在国内,英语童话故事的翻译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儿童时期的孩子心智、认知能力等各方面都不成熟,正处于知识大吸收的时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而童话故事从其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种隐喻。童话故事中出场人物所具备的特点——勇敢、热情善良、乐观、慈爱以及卑鄙、怯懦、邪恶、虚伪等等——都能在现实客观生活中找到真实人物形象的喻体。因此,译者在翻译童话故事时,如何把童话故事中隐喻所代表的喻意充分地阐释出来而又在同时保证儿童很好地吸收译作,任重而道远。

一 英语童话故事中的隐喻翻译

霍尼克(Honeck,1980:29)在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中发现,3至6岁的儿童只理解字面的物理意义,7至9岁的儿童可以将这些词用于人,只有11岁的儿童才能明确地将两种不同的用法联系起来。(转引自束定芳,2008:97)

再则,人类的知识结构与隐喻的理解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心理学家戈登纳和维纳(Gardener&Winner,1978:128—140)的实验结果,儿童的隐喻理解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六七岁左右的儿童往往还不能理解隐喻意义,相反,他们经常会从字面意义上去想象话语所描述的事态。例如:

原文:After many years of working at the jail,the prison guard had become a hard rock that could not be moved.

译文:在监狱工作了多年以后,这位监狱看守变成了一块轻易不会被打动的顽石。(束定芳,2008:213)

对于这个隐喻句子,儿童往往会倾向于想象某种与句子描述相符合的事物状态,比如,想象这个监狱看守被巫婆或国王变成了一块石头等等。八岁左右的儿童则会逐渐意识到这个监狱看守在某种意义上“像”一块石头,直到十岁左右,儿童才能意识到该隐喻描写的是监狱看守的性格特征,看守脾气不好,很会发怒等等。只有再过一段时间,他们才能准确理解这句话中隐喻的含意。

在这句话中,“a hard rock that could not be moved”讲的正是这位监狱看守在经过多年的看守生涯后,自己心理状态发生转变的结果,他也许一开始会对犯人施以同情心,或认为他们罪不至此,因为监狱生活太艰苦,磨难太多;但经过若干年的工作,他渐渐转变了自己最初的肤浅想法,而今已然是一位客观对待一切事物,不再感情用事的称职看守。所以,这句话不妨把隐喻意义翻译出来,译为“在监狱工作了多年以后,这位监狱看守不再同情犯人,而是认认真真地严格看管他们。”

1.译文的预期读者是已经能够吸收外界语言和知识的幼儿直至十一二岁年龄段的儿童。根据霍尼克和心理学家戈登纳和维纳的研究,所谓整个“儿童”时期又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不能分辨隐喻话语的阶段和基本可以分辨隐喻话语的阶段,即大致6岁左右的儿童只能理解字面的意思,而6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大致理解较复杂的陈述,但也只停留在基本联系隐喻所关联的两个不同的事物,看到他们似乎具有的共同点,但无法完全吸收隐喻话语的深入含意。

外国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包罗万象,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它们用精炼的语言向世界的儿童讲述了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故事富含丰富的想象力,在描绘人物形象中多运用隐喻表达。如果儿童在欣赏童话故事时遇到大量的陌生概念或者大量的复杂生僻的字词,以及模糊的隐喻影射会让他们感到困难继而厌烦,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让译文读者不必多花时间和精力就能充分理解和吸收译作所包含的内容,童话故事应该用浅显易懂的译文来“解释”原文中需进一步理解的隐喻句。

翻译童话故事时,译者要时刻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征、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用符合儿童语言特点的语言把原文用很好的译文表达出来。

(1)在翻译童话故事时,应该尽量避免大量使用儿童不熟悉的陌生概念,以免对儿童造成干扰,不利于儿童很好地吸收。

以下是赵元任先生和外研社翻译组就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里 The Mock Turtle’s Story一句话的翻译:

原文:…vinegar that makes them sour—and camomile that makes them bitter—and—and barley—sugar and such things that make children sweet-tempered

译文一:心酸大概是喝了酸梅汤的缘故——命苦大概是吃了黄连的缘故——还有——还有小孩儿的脾气甜甜的,大概是吃了大麦糖那些东西的缘故。(赵元任,1998)

译文二:醋使人们变得酸酸的——甘菊使人们苦涩——而且——而且——像大麦棒糖这类东西能使小孩子变得性情温和。(外研社翻译组)

在这句隐喻句子里,译文一把原文的“醋”译成“酸梅汤”着实新颖。但醋和酸梅汤相比,儿童生活中接触得最多且家家户户都有的醋着实比酸梅汤更具有概念基础,更易于儿童的理解。

(2)翻译童话故事时使用复杂生僻的字词也是禁忌。我们习惯于用四字成语来表达事情,但较之于儿童,他们的语言词汇量和理解能力偏向于简单化,且从事物的表象看待每一样事件或东西。如果译者在翻译外国童话故事时,一味地注重行文的行云流水,偏好辞藻的华丽,效果会适得其反,因为儿童根本就不能理解故事里所发生的事。例如:在《白雪公主》中有隐喻句为“become yellow and green with envy”,有译者把它译为“顿时妒火中烧”;在魏以新的译本《青蛙王子》中,翻译青蛙拍打公主的门要求进屋时有几句话是这样翻译的:国王对小公主说的是:“孩子,干吗这么胆战心惊,该不是门外有个巨人要抓走你吧?”

但是,儿童中学过“怒火中烧”这个成语的小学及以上的读者,都能马上理解这句描写白雪公主后母的句子的意思,但并不一定所有的儿童小读者能一目了然。同样,在《青蛙王子》中,国王的两句话里包含了“胆战心惊”等比较正式的词汇,这并不利于儿童读者的理解。

我们不妨把这些翻译简单化,“become yellow and green with envy”可以译为“嫉妒得脸都绿了”或“嫉妒得眼睛都变红了”;同样,用较简单的词语,比如用“害怕”来替换“胆战心惊”。

2.从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或动物形象富含深刻的喻意。如:Cinderella(灰姑娘)勤劳善良,The Ugly Duckling(丑小鸭)努力进取、不懈追求,Snow White(白雪公主)美丽善良等等。但是,由于各国受自己本身特有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的熏陶,我们对于很多动物的感受和联想是不尽相同的或截然不同的。比如dog(狗)是西方国家的宠物甚至是家庭成员,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护;而在中国,它则经常用于辱骂别人,不怎么受到重视。再如一些习语或成语的翻译,原文喻体和译文喻体有时候大相径庭,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等。我们在翻译童话故事时,为了避免误解,应该把该隐喻背后的喻意提到面前来,让儿童对该故事一目了然。

原文:When they went ashore,everything started to happen the way the ravens had predicted.A splendid horse,red as a fox,came galloping toward them.——Faithful Johannes(忠诚的约翰涅斯)

译文一:他们上岸的时候,乌鸦说的话真实现了,一匹美丽的栗色马跑了来。(魏以新译,2003)

译文二:这时候,他们上了岸,果真如乌鸦说过的,迎面跑来一匹极漂亮的枣红马。(杨武能,杨悦译,2003)

原句中的“a splendid horse,red as a fox”是一句隐喻表达,它喻意这是一匹来者不善的马,在它美丽的毛皮下,隐藏着一颗奸诈狡猾的心。我们在读这篇童话故事时就能发现,这匹国王原以为是来带他回王宫的马,其实是来把国王带到远离王宫的地方,以至于让国王永远回不了王宫。所以,为了把原句的隐喻含意完全表达出来,为了更切合故事本身的喻意,不妨把它译为“一匹像狐狸一样奸诈狡猾,全身枣红色的马”。

三 结语

英语童话故事作为概念隐喻的存在,其背后的喻意传达需要借助译者精湛的翻译技巧来处理。作为一群特殊的读者群,译者在翻译童话故事时,必须时刻把小读者放在心中。用浅显易懂且生动形象的文字,翻译优秀的英语童话故事,把优秀的译作展现在儿童面前。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宋松岩,黄娟.顺应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8).

[5]Grimm.J.&Grimm.W.格林童话全集[M].魏以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Grimm.J.&Grimm.W.格林童话全集[M].杨武能,杨悦,译.译林出版社,2003.

[7]阮敏.英语童话故事中的隐喻翻译[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1).

[8]Lewis Carroll.阿丽思漫游奇境记[M].赵元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8.

[9]外研社翻译组.The Mock Turtle’s Story(假甲鱼的故事)http://babel.2u4u.com.cn/node/66482?sort=desc&order=%E7%AB%A0%E8%8A%82.

Translation on Metaphors in Fairy Tales

Li Jie

Translators in China have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However,we should realize that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maturity and cognitive ability are limited,so there are lots of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children’s literature.This paper mainly deals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fairy tales and indicates that metaphor is the nature of fairy tales.

English fairy tales;conceptual metaphor;fairy tales;translating methods on metaphors

H315.9

A

1672-6758(2012)04-0060-2

李洁,在读硕士,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儿童文学翻译。邮政编码:321000

Class No.:H315.9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隐喻译者原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