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人才资敌现象及其当代启示
2012-08-15付开镜
付开镜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史记·商君列传》载:魏国相公叔痤病重,魏惠王前去探视,问以后事。公叔痤建议魏惠王重用卫鞅,惠王并不在意。及惠王即去之时,公叔痤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1](P2227)公叔痤担心魏王不用卫鞅,将会为他国重用,而危及本国利益,故有此语。可惜魏王未听公叔痤的良言,导致后来卫鞅到秦国大展其才,兴兵侵魏,魏被迫割河西之地给秦。魏惠王此时方后悔未听公叔痤良言。及至战国,群雄逐鹿,秦王赢政欲逐客,李斯劝其收回逐客令,指出人才资敌的严重危害性:“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1](P2545)秦王虚心纳谏,收回成令。汉初,又出现“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的言论。[1](P2729)足见人才资敌的严重后果,自春秋以降,已成为政治家们的共识。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的人才资敌,指的是本国的人才为敌国或潜在的敌国所用,造成本国人才帮助敌国或潜在的敌国,从而对本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人才资敌的前提是敌国或潜在敌国的存在,没有敌国或潜在敌国的存在就不存在人才资敌的现象。中国古代春秋战国以来出现的人才资敌观念,是中国古代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在历史上对本国和敌国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目前学者对这一重要问题,还没有进行过研究。笔者不揣浅陋,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教为幸。
一、中国古代人才资敌现象述略
中国古代的人才资敌现象,较为频繁。在国家统一时期,人才资敌的现象大大减少。这是因为,当时中国是东亚最为先进的国家。而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远远没有中国的先进,统一且先进的中原皇朝,采取了卓有成效的吸纳人才进入统治集团的措施。相反,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多数弱小,加以文化落后,根本吸引不了中国国内人才的外流。如两汉时期、唐朝时期,人才外流极少。相反在唐时,周边少数民族人才反而大量涌入中原皇朝为官。在盛唐时,政府高官中的少数民族籍贯者为数不少。明清时期,也大体如此。相对而言,当中国本土分裂为几个国家,或者胡人入主中原,或者胡人政权极力效仿汉人政治制度之时,则会出现一批汉族人才的外流,以至于造成人才资敌现象。
大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才资敌,是在人才的自由流动的的环境下,在周朝下的诸侯国内流动。因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邶山》)。春秋年间,曾出现过“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现象(《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这就是所谓的“楚材晋用”。“楚材晋用”不只是晋国重用“楚材”,而且还因为“楚材”在本国受到了政治迫害,被迫亡入晋国。“楚材”不仅为晋所用,还有为吴所用而一度亡国的惨痛教训,是为吴子胥的以吴灭楚。吴子胥在父兄为楚王所杀,被迫逃亡入吴后,极力进行血亲复仇,导致了人才资敌导致楚国灭亡的严重政治后果。而延至战国,七国之间开始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用武力统一中国已成为当时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争夺人才的策略,趋于激烈。
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以来又一次出现数国对峙或多国林立的阶段。这种政治形势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动,从而使人才资敌现象更为突出。不过,这一时期人才资敌与春秋战国不同的是,大批汉族人才开始为胡人政权服务。有三类表现:其一,一些人主动为胡人服务,成为胡人屠杀汉人和攻击汉人政权的工具,严重危及了汉民族人民的生命和汉民族的国家。如王弥,直接与刘渊联合,成为灭亡西晋政权的急先锋。张宾主动参与石勒政权之中,为石勒出谋划策。史称他:“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2](P2756)这二人都为胡人灭亡西晋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二,另有一部分汉族人才,为了追求在汉人政权处得不到的富贵,而积极投入胡人政权之中,为胡人国家的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王猛辅助前秦苻坚统一了北方。其三,一些汉族人才,为了躲避汉人的政治迫害,逃入胡族所建之国,为胡人政权服务,并带兵攻打自己国家的边疆城池。如南朝齐王肃逃往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重用,屡屡兴兵南伐。
第三阶段:两宋时期。应该说,两宋是中国人才最受政府青睐的黄金时代。两宋皇帝对社会上的文人最为宽厚,通过科举考试而录用大量人才,并以最宽容的态度接受文人对政府的批评。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两宋的人才都能人尽其才。少数未得到功名的士人,为实现其富贵之梦,转而投入到少数民族政权之中,成为少数民族政权的智囊,用他们的才能,帮助少数民族政权攻打宋朝的边疆地区。如宋朝投奔到西夏的汉族失意士人张元, “为元昊谋臣”[3](P9919),给宋朝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第四阶段:明朝末年。明朝末年是中国汉族部分人才投靠满清政权的一个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少数汉族人才投入到满人政权之中,帮助满族政权打击明朝政府,或农民起义军,从而实现其富贵的追求。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范文程。范文程本为汉人,曾祖在明朝中央为官,后被迫弃职。范文程生于明季,洞察到明朝的腐败,转而投靠努尔哈赤,深受信任。举凡军国大计,皆参与之。如多尔衮帅师伐明,文程上书言:“中原百姓蹇离丧乱,备极荼毒,思择令主,以图乐业。曩者弃遵化,屠永平,两次深入而复返。彼必以我为无大志,惟金帛子女是图,因怀疑贰。今当申严纪律,秋毫勿犯,宣谕进取中原之意,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贤能,恤无告。大河以北,可传檄定也。”[4](P9352)
二、中国古代人才资敌现象频现的原因
人才资敌现象,在中国古代出现频繁,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虽然中国古代政府多会重视人才,并采取了许多优良的政策措施搜罗人才,但是,由于中国古代是君主专制政权,因此,对人才的选用,往往会受到血缘关系的严重干扰。这就使得社会上大批人才并不能得到正常的作用。大批人才缺少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平台。专制政权常表现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不可能总是具备超人的治国才能,而更多地表现为昏庸无能。因此,政府所用之人,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国家栋梁之材,而不少时候,是一帮碌碌无为者或一帮把私利放于民族利益之上者,把持着朝政。因此,这些社会邪恶势力,根本不会重用德能俱佳的人才,而只会对人才进行压制和打击。
人才在本国不受重用,是人才资敌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也是人才资敌的内因。一方面,作为人才,他们要发挥其社会功能,就需要国家为其施展才能提供一个平台。因为人才都渴望施展其才能,建功立业,从而实现其人生价值。这种人生的价值,既要有物质生活的富有享受,又要有精神生活的享受,也就是要做到富与贵的统一。尤其是那些志向远大、才华横溢者,他们对富贵的追求更为强烈,在本国得不到重用之时,会产生到他国发展的心理,这种心理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变为现实,从而付诸行动。
第二,中国古代人才观念以做官为主,造成人才观念的狭窄。尽管一些朝代,设法增加官位,如南朝大量增加州群数量以任用更多士族为官;宋朝大量取士等,但是,政府官员职位不可能无限地增加,这样势必造成一部分人才难登仕途之门,失意之下,或会进入异族政权谋求富贵。如北宋时期,士人张元、吴昊二人因考试被黜,失意之余,投奔元昊,助元昊攻宋,大为中国之患。清朝入关前后,范文程等为满人所重用,成为满族进占中原的重要智囊人物。
第三,中国古代人才,如果在本国受到迫害,会出走他国或者敌国,从而在他国或敌国施展其抱负,为他国或敌国服务,从而实现其人生价值。
第四,中国古代部分人政治人格卑劣,把个人利益置于“祖国”利益之上。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形成了政治领域的人才资敌观念,但是,由于天下是周朝通过分封制度而建立的诸侯国,同为华夏族,因此,人才资敌,在多数人心中,不存在强烈的爱国观念与卖国观念,如像屈原这种爱国观念强烈者,为数不多。而到了魏晋南北朝,胡人入占中原,在原来汉人政权机关的广大区域建立起他们自己的民族国家,这一时期,就出现了政权的华夷之分,因此,爱国观念常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春秋时期出现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的观念,也就显得特别重要起来。因此,祖国的价值,在不少人心中,已超过了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也就成为北朝胡人统治区内大批汉人南迁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大批士族阶层,他们不辞艰难,也要南迁到汉人统治区内,而不愿做胡人政权的官,为胡人服务。
第五,他国或敌国对本国人才的重视和重用,是本国人才为他国或敌国所用的外因。如果他国或敌国不重用本国的人才,人才即使到了这些国家,也不可能实现其人生的价值。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才来到这些国家,一般都会受到这些国家的重用。也就是说,这些国家,会为这些人才提供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大平台,人才在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相应实现了“资敌”的功能。
三、中国古代人才资敌的影响及其当代启示
中国古代人才资敌对本国和敌国的政治影响甚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资敌人才对敌国的国策的制订使得敌国强大起来。中国古代的敌国,常是一些政治文化制度落后的国家,由政治文化先进国家流去的人才,多会为敌国进行改革,促使敌国社会取得飞跃发展。春秋战国数百年间,秦对关东人才的重用,直接强化了秦的政权,最终灭亡六国,建立起强大的统一秦朝。十六国时期,王猛为前秦苻坚重用,阔斧改革前秦政治,加强了前秦的国力,从而灭掉前燕,统一了北中国。
第二,资敌人才成为敌国攻击已国的重要智力因素。资敌人才成为敌国的攻击本国的重要智力资源。敌国的强大,就意味着本国的被弱化。如“楚材晋用”,不只是对晋的强大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相对削弱了楚国的实力。
第三,部分资敌人才,直接为敌国政府出谋划策,对本国进行军事打击,严重损害了本国人民的利益。春秋时期,吴子胥避祸入吴,得到吴王重用而得以带领吴军攻入楚国郢都,鞭楚王之尸而报杀父兄之仇,给楚国带来的是灭国之祸。
中国古代有远见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人才的价值,其中部分人也看到了人才资敌的严重后果。唐代大政治家杜佑上书总结历史经验说:“建武时公孙述、隗嚣未灭,太和、正始、太元时吴、蜀鼎立,开皇时陈尚割据,皆罗取俊乂,犹不虑失人以资敌”。[5](P5087)因此,中国古代的人才资敌现象,对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中国当代人才的大量外流,尽管与中国古代人才的流入异国有质的区别,但后果影响有相似之处。
中国当代人才外流与中国古代人才外流的区别有四:一是中国古代还处于农耕时代,是专制的社会,国家政权主要依靠政治人才的支撑,没有科技兴国观念的存在;而中国当代是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国家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要依靠科技人才的支撑,科技兴国成为公理。二是中国古代人才多以政治型人才为主,人才主要活动在政治领域;而今天外流的人才,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尤其是掌握了自然科学知识的人才,他们多活动非政治领域尤其是科研、教学领域;三是中国古代的外流人才,多为实现其人生富贵的价值,故而资敌;而今天的外流人才,在国外也可为祖国服务,不能认为他们的外流,就是为了资敌。实际上多数人才的外流,是因为这些国家可更好地提供其成才的条件。四是中国古代人才的外流,基本上是流向敌国,而中国当代人才流向的国家,并不意味着就是中国的“敌国”。
但是,目前中国人才的大量外流,毕竟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才损失。中国培养出来的学生,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不少学生,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精英代表,他们外流不返,成为活跃在西方国家多个领域、尤其是科技领域的高级员工,实乃中国智力的巨大损失。中国家庭和中国政府从小培养他们,辛苦一场,到头来,不过是为他国做嫁衣裳。相反,对流入国而言,却是智力的巨大收益。两厢对比,中国受损大而获益少,流入国获益多而无损失。因此,中国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一定意义上,成了促进西方国家发展的推进器,迟滞中国发展的阻力器。毋须讳言,中国当代人才的外流,使得中国社会发展,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削弱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的力度,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中国人才流入国的发展力度。因此,中国当代人才外流,客观上与中国古代“人才资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异曲同工的后果,对中化民族的全面复兴,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损失。当然,留学生中,不乏学成归国,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者。
第二,强化人才兴国的战略,重在制度建设。
人才兴而民族兴,民族兴而国家强。古今中外有远见的政治家,也都能认识到这一规律。从中国历史来说,历代有远见的政治家,在其政治实践中,多能采取积极举措,选用各种人才,维护政权,也起到了巩固国家政权的作用,达到了“天下英雄入我毂中”[6](P3)的目的。但是,囿于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各代的人才,展示其人生才能的舞台非常狭小,多数的人才,或屈为社会小民,或毁于政治灾祸,其抱负不可展,其宏志不可伸,只能默默无闻,老死于槽枥之间。当然,中国古代人才的发展空间,总体来说,因为局限于政治一隅,不可能存在大批的人才都有发挥才能的机会。因此,部分人才就可能走向“资敌”之路。而如今,人才观念得到了拓展,人才不在局限于政治一隅。从理论上讲,各类人才都应该有其施展才能的广阔平台。因此,在科技兴国观念成为世界共识的情况下,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并吸引外国人才的到来,当真正成为国家政治中的头号大事。不能停留在古代重视人才观念上,只能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用人制度,从体制上解决人才外流的问题。
当下中国人才的产生的环境和施展才能的平台,还存在许多不必讳言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大批人才的外流他国。反思一下,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输出了大量的留学生,诸如李四光、钱学森等一大批的人才,学成归国后,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如今,为何会出现大批人才的外流呢?因此,我们必须反思人才兴国战略存在的多种问题。学习西方国家重用人才的经验,不只是重金用人的问题,也不只是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问题,毕竟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还只是停留在对待个体人才的层次之上,远未达到制度化的层面。而且这里的制度,不仅是单纯的重用人才制度,还包括整个社会环境。倘能有制度上的实质变革,才能在本国培养起世界一流的人才,才能留住本国的人才,并吸引海外留学人才的回归及外国人才的到来。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方可早日完成,民族复兴的大业,方可早日实现。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