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商业街繁荣背后的心理根源
2012-08-15尚英丽
尚英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近年来,各地的仿古商业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这当然是指商业上的成功,如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什刹海、南京的夫子庙、成都的宽窄巷子及锦里等等,其中,北京的仿古商业街不止一个两个。西安的仿古商业街更是与古城相接相连,建设的范围之广在全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仿古街区主要是指以旧区改造和功能置换的方式开发、代表城市传统风貌、保留历史文化特色,但又具有现代化的生活、工作、消费方式,集聚时尚休闲、文化消费、商贸地产等产业于一体的传统文化街区。近年来,仿古街区的开发正受到普遍青睐。众多城市的仿古街区已经发展成为城市的首善之区、城市名片。这些仿古街区共同特点是整旧如旧、做新如旧,尽可能的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充分挖掘了仿古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赋予其现代化的生活、工作、消费方式。
“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化市场上,怀旧是一种时髦,它试图通过回到过去,创造一种物质文化气氛,从而克服幻想和影像的虚幻世界中的失落,追寻和重现上海曾有的崇高。然而,作为一种彻底的后现代和后革命的现象,他对历史时代的经历和表现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斗争漠视,被1992年之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乌托邦所加强。”[1]这是张旭东对于上海出现的一些所谓“怀旧”现象的观点,受到上海学界的公认,基本上都认为“怀旧”是一种时髦的假象,是一种后现代和后革命时代的商业现象,一种文化消费。另一位上海学者朱学勤对于上海出现的这种怀旧现象认为是:那个虚幻的上海市故意把自己做旧,似乎生活在历史中,生活在旧上海,其实是历史被消费,被观赏。上海学者包亚明也说这是一种文明“器物的编排,割断了具体的历史语境的内在关系,消费者对这种误植的容忍与默许”更是有目共睹。[2]在这些批判的背后还是隐藏了一个“次文本”。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被引进中国,消费主义已经成了新兴的“小资”阶级的必需品,而政府的政策也是迈向现代化的“小康”社会。在人们热议上海怀旧现象的同时,却忽略了另外一个范围更广的“怀旧”。上海的怀旧是对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的怀旧,刚好那个年代是资本主义在上海被引进,那个刚刚接受现代化的状态与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所面对的新经济体制有着不同时空的相同冲击,但是就这类“怀旧”现象,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并不是只有上海对于那个时代有怀旧,各个城市的怀旧在近些年来的仿古商业街区的建设中可见一斑。
仿古街区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人的特殊心理机制。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去仿古街区休闲、消费以及旅游,是一种文化需求更是一种心理需求。这就是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怀旧心理在作祟吧!或者说是一种寻根心理。人只有找到了根,找到了“过去”,那么才会有“未来”。所谓“怀旧”,恰是我们对过去的时间进行想象后的改造,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所以有观点认为人有了“过去”才会有“未来”,内心找到了“过去”,也就对未来有了希望,现代性生活中带来的焦虑就会缓解。换言之,“历史感”是人们在仿古商业街得到的不同于其他消费场所的心理慰藉,而这种“历史感”恰恰是现代生活中人们需要的心理支持,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以及现代生活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的不同,都使得人们越发的远离人的自然性,心理的焦虑和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这种历史感在人们经意与不经意间都很好地缓解了人们内心的焦虑。所以,仿古商业街才能在这个现代化的阶段如此生意兴隆地成为商业打造的楷模。以至于其他非仿古商业街也借用一些传统的文化来贴近历史贴近传统,也都迎合消费者的这一心理。
那么,人们的这一心理是如何体现的呢?仿古街区的消费和现代商业街区的消费,两种消费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关乎环境又不关乎环境,是否连消费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仿古街区的消费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呢?在这个现代化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中国,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我们心灵生活中有多少曾经借以慰藉的东西退居到了意识深处,被不知不觉地掩埋了起来,在这个行色匆匆的现代化城市中,选择仿古商业街的一刹那是否有我们不知道的潜意识里的声音在召唤?
这类问题,最早在德国学者本雅明的“巴黎拱廊街”写作计划中就已经提出了,“巴黎拱廊街”写作计划就是以一个单纯的新建筑现象为契机去研究发生在期间的作为现代人典型特征的心理体验以及由此建成的现代心理机制。这个写作计划因本雅明的自杀而中断了,我们并不能看到他完整的写作将会呈现怎样震撼的结果,目前只能通过他整地完成的关于波德莱尔的两篇文章来窥其一斑,这两篇文章即现在我们看到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书,是后来学者整理并编为一本书的,这成为了后来学者弥足珍贵的研究资料。研究本雅明的学者指出“本雅明有关波德莱尔的文章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记忆现象……他不是将记忆作为文学表现的手段,而是依据弗罗伊德及其学派的观点作为一种抵御刺激的机制来看的。”[3]记忆的被唤起或是被忘却现象的重新披露是弗罗伊德用以抵御或者消化精神刺激的心理方法,也是现代心理学中用以对付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基本原理;本雅明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被忘却或被忽略之意味的披露也在于使人能够更好地对待即消化它们。仿古商业街区的建设受到青睐,一定有其中隐藏的内心需求的,这种内心需求在当下的城市中,在仿古街区这样的特殊坏境中有意无意恰好被满足,是仿古街区生意兴隆的根本原因。
换言之,仿古街区对于传统生活方式、传统街区的还原唤起了人们怀旧和怀古的情怀。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西方的城市建设理念及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多数城市已经“面目全非”。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后工业文化”的影响,昔日古朴的城镇和街道越来越受到怀念。仿古街区的开发正好迎合了人们的怀旧需求,这就是仿古街区之所以兴起的心理根源。
怀古怀旧的情感根植于人性的深处,最初的体验就是怀旧。怀旧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一种情操品味,甚至是一种道德价值。它暗含了一种价值观,那就是对某种生活的怀念。勤俭、诚实、朴素等传统的道德价值或天然的人本性的仁爱朴实。每个人都有怀旧的经验。小学教室里的课桌,将被拆除的老屋,破旧的小玩具,家里的旧照片,个人的毕业证或者出生证等等,每一件都有它的故事。故事内容有的是记忆中的,有的是通过长辈的叙说而得知的。虽然其中有些已经无用了,但我们舍不得丢弃,因为它们有纪念价值。所谓“纪念”即是怀旧。怀旧的内容比较个人化的,而怀旧意识的扩展就是怀古。怀古,其中的故事则不是由于记忆或者长辈的叙说而得知的,大部分是从书本或别的途径间接知道,借助进一步的想象去体验。这些过去的故事不再是私人的,而是我们大家的。当我们对过去的故事产生了共鸣时,怀古就如同怀旧一样本能地产生了。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自述“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4]就是这种感情的见证。宋朝诗人苏轼对三国赤壁的遗址情有独钟,经常到“赤壁”怀古,有词有赋。他所写的《赤壁怀古》,不知道勾起了多少人的怀古情怀。
仿古街区的特点就是对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历史的街区和生活状态尽可能的还原,由于仿古街区都是有现代公用的,比如街区中的店面,既是对传统的旧式店面的还原,也是现代社会实实在在的店面,各种现代人生活中需要的业态都在里面用历史的画面呈现出来了。怀古不是寻找历史真理:真理追求客观,怀古寄托情感,哪怕历史信息的错位,也不妨碍情感现象的真实。仿古街区的成功就是满足了人性中对于历史的这种怀古情怀,让人们在休闲消费的时候同时满足了怀旧、怀古的情怀,有时候甚至是不经意间就达到了意想不到地满足。
[1]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M].北京:三联书店,2003.
[2]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毛尖译,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 [德]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