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2-08-15施碧月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农民信息化信息技术

施碧月

(中共三明市委党校,福建 三明 365000)

在信息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我国的农村经济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目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现代技术的关系关注不够,信息技术应用效率较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农村经济是当前学界发展农村经济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是拉动我国内需的重要手段和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1.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

信息技术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农村而言,农业信息化从经济调节角度来看,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育,可以为广大农村地区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的医疗体系建设,通过互联网建立疾病防控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

2.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通畅,很多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还未激活,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使农村经济利用科技信息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可以促进农民收入。因此,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信息技术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

3.拉动我国内需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信息技术是拉动我国内需的重要手段上面。在我国内需方面,落后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是阻碍消费的最大障碍。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能扩大传统农产品的销售规模和交易范围,而且还能有效解决农村信息不通常的弊端。近年来,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实践表明,越是为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信息保障,越是能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农民获取收益。因此,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中的发展是拉动我国内需的重要手段。

4.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型农民对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型农民要求能够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因此信息技术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就目前而言,信息技术要想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作用,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新型农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阶段农村新型农民还比较有限,大多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农民接触的信息少,信息流动较为闭塞,发展农村经济视野狭隘。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一个覆盖广泛的农村信息平台,无疑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信息基础设施指数水平偏低

信息基础设施指数是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指标。信息基础设施指数水平偏低制约着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指数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缓慢,农民对计算机的拥有率水平指数较低,在农民计算机拥有率不高的形式下,农民使用计算机和操作计算机的水平普遍偏低,使得农民上网人数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效率不高。由此可见,信息基础设施指数偏低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2.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广度不够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也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比较落后,信息技术的很多功能没有被完全利用起来。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广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方面,农村经济发展中运用的信息技术往往仅局限于咨询的发布,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信息资源与农村需求相结合,使得信息化与农业化联系不够密切。除此之外,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也使得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广度不够,为促进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中的发展,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信息工作人员势在必行。

3.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滞后

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涉农信息资源及应用开发整合滞后。当前农村信息现代化建设与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涉农信息涉及国家、省、市、县多个层面,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信息技术的落后,使得农村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第二,管理机制和长效发展机制不健全。在农村信息化机制建设方面,管理机制和长效发展机制不健全,主要由于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管理粗放。第三,对农民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到位。农民的需求是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驱动力,长期以来,农村信息化服务没有有效解决农民的需求问题,对于农民关心的信息依然缺乏科学判断。第四,农村信息化的供给主体缺位。

三、解决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对策

为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针对上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制定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创造农村信息化建设融资环境、注重地方差异实现信息化突破三个方面入手,解决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问题。

1.制定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制定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对地方政府而言,地方政府部门要提高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始终站在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制定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以政府主导为前提,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多方引导,确保投入,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二是制定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构建农村信息化人才体系。三是进一步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2.创造农村信息化建设融资环境

创造农村信息化建设融资环境是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创造农村信息化建设融资环境,发展农村经济,一方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向政府申请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强化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利用政府政策的倾斜,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再次,建立统一的宏观管理机构,制定有关的优惠政策,创造投资和发展的良好外部融资环境。政府对于投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及项目应加大支持力度和建立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一个政府、社会、民间齐关注,共投资,促效益,同发展的和谐融资环境,实现三位一体共同强化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此外,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融资,要根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确定不同的投资额度。发展农村经济,要确定农村信息化中应该优先发展的领域。

3.注重地方差异实现信息化突破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要注重地方差异实现信息化突破。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分布的地域性所决定的,要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地方差异性的问题。一般来说,地方之间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同,使得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中的发展也存在着差异性。要实现农村信息化的突破,应把信息技术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发展当期产品为导向,以覆盖全面的基础设施为通路;建立起主体分明、定位清晰、配合顺畅、管理科学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只有在充分重视地方差异性的基础上,才能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进而实现农村信息化的突破。

四、结 语

总之,农村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村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发展性。面对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状,通过制定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创造农村信息化建设融资环境、注重地方差异实现信息化突破,不断探索解决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对策,有利于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1]王娟,温暖,郑国清.农村电子政务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J].农业网络信息,2008,(10).

[2]周卫.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J].农业网络信息,2011,(2).

[3]郭萍,王亚红.农村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2).

[4]何薇.农村信息化及城乡信息融合发展的探索[J].湖北农业科学,2011,(11).

[5]杜娟.农业信息化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硅谷,2011,(3).

[6]洪建军,曾志康,刘楷,郑业鲁,黄红星,杨小平.新农村建设的镇村信息化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4).

猜你喜欢

农民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