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2012-08-15杨孝李朝霞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杨孝,李朝霞(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杨孝,李朝霞
(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本研究旨在探讨构建一种课程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文献分析、课程实践及经验总结的方式探讨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了现今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后重点分析了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前提等,由此构建合理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实践教学;教学模式;课程实践;构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19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明确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不难看出,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发生重要改变——重视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响应国家的号召,高效、快速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在笔者看来,我们必须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促进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学习与沟通,从而促进实践教学的全面、快速发展。要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而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实践教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实践教学的内涵理解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顾秉林在全国实践教学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提出来的。他认为,实践教学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1]。
何为教学模式?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最早界定了教学模式:“试图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以设法考察一系列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模型[2]。”实践教学模式则可以表述为: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试图系统地探讨各种教学策略、课程设计,以设法考察一系列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模型。而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则指的是在课程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试图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以设法考察一系列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模型。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作用很清晰,就是用以指导如何在课程中进行实践教学,从而解决如何科学高效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的方法。
要构建科学高效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我们必须先正视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
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科学认识。
实践教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人对实践教学缺乏科学认识。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的关系缺乏科学认识;并将实习等同于实践教学,将社会实践等同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课堂外完成等。这种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偏颇,导致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课程实践教学的缺失等。
2、实践教学缺乏系统连续的规划。
纵观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及规划,发现其随意性相对较强。一个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一些什么样的实践能力,通过什么途径培养,各种实践能力培养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都缺乏横向或纵向的规划,很多培养计划中只列举了要进行一些实践教学,比如社会实践,但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等的社会实践的内容应该是大相径庭的,但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去落实。这些都缺乏一个系统连续的整体规划。
3、实践教学规划的操作性不强。
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规划中,只提及了实践教学的大体框架,而对于实践教学的目标、具体项目、保障措施乃至监控评价考核方面等都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界定,导致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甚至使实践教学仅仅落于形式而无实质。
4、实践教学中缺乏教师的引导。
在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都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自由进行实践活动,但其缺点是缺乏引导而难以让实践活动深入进行下去。比如让学生做一项暑期的社会调查,如何进行问卷设计、如何选择调查群体及抽样、如何对问卷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及如何与研究群体接触等,很多学生都将面临很多困难,如果这时缺乏教师的科学引导,很多学生的实践活动将难以进行下去,这甚至会打击其将来进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这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5、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交流沟通。
目前,实践教学的探索与交流相对较为缺乏,很多实践活动都是由学生自觉进行,实践活动的效果如何、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完善,同学间、学校间有一些什么好的实践方式值得大家学习等,都缺乏交流而使结果大受影响。同时,一些交流活动也因重视不够而流于形式。总之,缺乏交流学习的实践教学水平难以发展、提高。[3]
6、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把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纳入到课程的考核中。在实践教学实施完成之后,教师既没有对实践活动过程的考核,也没有对实践活动效果的评估,更没有反馈实践教学效果,这都会导致学生缺乏参与实践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从上可知,现今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笔者看来,其中一个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建立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三、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1、准确认识实践教学的内涵是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
只有准确认识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我们才能合理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由前所述,实践教学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顾秉林]。具体来说,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科研活动、职业培训、毕业论文、实习等。实践教学的内容及种类繁多,实践形式多样,在课程实践教学方面必须合理分析,采用适合自己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比如,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就可以是实验、实训、科研活动、甚至是毕业论文等都可以结合起来。
2、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前提。
要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就必须首先认真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只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才能找到实践教学的方向,也才能科学合理的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这样既能让学生的学习具有连续性,增加学生学习的整体性,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讨。
3、科学系统规划实践教学,增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整体性。
高校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目的及目标、实践教学的培养计划及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具体包括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实践教学的实现方式或手段、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的监控及评价体系等,这里面的每一个元素都可能对实践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层次系统分析,对各种实践教学的顺序、时间、地位、难度等进行深入思考探讨,依据培养目的与目标,从而科学系统规划实践教学。
4、规范实践教学的具体教学安排,增强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清楚界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各种实践教学项目(包括各项目的具体目的、功能,各种实践项目的开展条件,开展该项目以达到的目标,各项目与总体培养目标间的关系等)、保障措施乃至监控评价和考核等都要进行具体可操作的界定。认真设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实践教学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
5、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引导。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也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引导。比如在方法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从事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大胆进行科学探索。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很多同学很可能是第一次进行科学研究,他们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如何选题?如何判断一个研究是好坏等?但有些问题很可能会是致命性的问题,光靠学生是无法独立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特别是相应研究领域的老师的合理指导,否则学生的实践将无法进行下去,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6、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既包括对教师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在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应坚持实践教学的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包括课堂讨论等的课堂表现(如课堂讨论的提问数和提问质量等)、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效果、学生的实践过程记录、接待单位的证明和反馈评价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同学的评价等;结果考核主要包括最终交的课程论文或考试结果。能否通过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确保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这是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核心。
[1]顾秉林.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清华大学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2).
[2]B.Joyce&M.Well,Model of Teaching,Englwood[J].New Jersey,Prentice Hall,P1.
[3]Geroge M Jacobs,Michael A Power,Loh Wan Lun.The Teacher’s Source Book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Practical Techniques,Basic Principles,And Frequently Asked Questings[M].Corwinpress,2001.
G423
A
1006-5342(2012)04-0025-02
201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