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效力

2012-08-15曾欣悦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语义学范畴图式

曾欣悦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效力

曾欣悦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意义是认知模型中的概念化;意义的主要基础是感知;认知模型主要是意象图式形式,其转换机制是隐喻和转喻;语义成分建立在空间或概念空间基础上;语义比句法更为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句法;概念具有典型效应。探讨这些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内涵,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语言结构的系统性、非任意性和理据性,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认知语义学;基本特征;理论效力

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部分。它强调语言结构形成中认知输入的问题,关心语言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注重在语言中的人类经验意义的多样形式。根据Talmy(2000)的论述,认知语义学研究概念内容及其在语言中的组织方式。概念内容不但包括意念(ideational)内容,还包括情感、感知等体验内容。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认知语义学的一些基本主张也就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主张,其基本原理及理论效力可以概括如下。

一、意义是认知模型中的概念化

不同于传统语义学,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即语言的意义是语言表达式向认知或心理实体的映射。这一观点否定了真值条件在确定语言的意义中的首要地位。相反,由于真值是认知结构与世界的关系,所以语言表达式的真值就是次要的了。

但是,意义即概念化的观点不同于 Fodor的思维语理论,虽然它也是用心理实体来表征语言的信息。Fodor的思维语理论指的是,说话人根据一组内在的规则计算语言的推理并形成语言回应。构成思维语的心理实体形成语言,语言的句法结构由一组组递归性规则管辖。事实上,Fodor的思维语语义观也还是典型的客观论者。

意义是认知模型中的概念化,其意义在于:第一,意义既不是完全客观的,也不是完全主观的。认知语言学试图调和这两个极端的观点,主张概念与感知经验相关;第二,语义结构即概念结构,换言之,语言指向的是心理中的概念而不是外部世界中的物体,即语言单位的意义等同于概念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语义结构与概念结构是相同的,相反,与词相联系的意义只能表达概念的一小类(Evans & Green 2006);第三,意义是一个认知构建的过程。语义结构即概念结构,语义的理解就是一个概念化的过程。

既然意义的构建过程就是概念化的过程,在概念化的过程中,语言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必定影响着概念化的内容与方式。这意味着同一个事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表达。所以,语言学习中文化差异性必须得到重视。了解第二语言中的理据性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与跨文化意识。了解语言的运行机制、意义的生成方式、语言与文化以及和概念化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更好更深入地理解目标语和目标语文化,同时也更深入地理解母语与母语文化,从而形成对世界的新的认识(Niemeier2004)。

二、意义的主要基础是感知

根据认知科学研究,大脑中的认知结构与人体中的感知机制具有直接接或间接的联系,语言的意义基础至少是部分地源于人类感知。我们可以对所读、所听到的内容构拟真实的或心理的图像。

既然语义具有感知基础,而语义结构即概念结构,这意味着认知结构具有体验性。语义的感知基础具有两层含义:1)记忆中感知内容的表达方式与词的意义具有同样的形式;2)感知内容与意义同态表明,意义具有生态值(Gá rdenfors 1996)。容器隐喻可以说明这两层含义,所包含概念实际上就是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在词汇教学上,能够有效解释一词多义现象,有助于学习者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在词汇义从具体到抽象的延伸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意象图式教授短语动词能够使学习者了解与该短语动词相关的短语的内部结构及其各项隐喻意义与原型意义的关系,从而使学习者系统地掌握目标词汇,加深理解,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另外,在句法中,意象图式是语言中的各种独特构式形成的基础,是人切生体验的场景在句子结构中的投射,对意象图式的有效把握,有助于分析和解释所谓特殊句式的意义。

三、认知模型主要是意象图式形式,其转换机制是隐喻和转喻

认知语义学中,隐喻和转喻具有关键性的地位与作用,是人类思维和语言运行的基本方式。认知模型的主要特征是意象图式,而意象图式的转换机制是隐喻和转喻。由于意象图式产生于动态的体验的经历,可以从意象图式A转换成意象图式B。以有界与无界的相互转换为例。比如He eats an apple every day→He had apple over all his shirt.其中an apple是有界名词,apple是无界名词,表示苹果汁。

另一种空间意象图式转换成时间意象图式的常见形式是名词动用或动词名用。名词动用是将具有空间属性或信息的意象图式转换成时间意象图式,动词名用则刚好相反。

英语学习中一词多义现象经常让学习者头疼,他们经常无法区别语义之间的细微差别以至于无法正确使用语言。教师在讲解多义词时应当从认知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词义发展的过程,理清词义间的隐喻关系。一词多义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是人类以认知手段如隐喻和转喻为工具,对一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扩展的结果。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看,一词多义的语义范畴是人类对世界认知概念范畴的产物。人们将不同事物置于同一个范畴并且使用相同的符号来标示这些事物是相似的。

隐喻机制是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基础,而转喻机制则是词类转换现象的主要认知理据,对词类转换现象有很强的认知解释力。隐喻和转喻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外语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在掌握词语基本词义的基础上,加深对隐喻词义的理解,利用隐喻思维来解释语言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导学生采用发散性思维方式来扩大词汇量。

四、语义成分建立在空间或概念空间基础上

用来表征意义的概念结构并不是具有句法结构的符号系统,而是以几何或空间构式为基础。认知语义学中的心理结构实际上是语言中定型体的意义,即不可能进一步将概念结构转换为外部世界中的物体。人类认识世界往往基于一些基本的单位,这样的单位,Langacker(1987)称之为认知域,Gárdenfors(1996)称之为概念空间。一个认知域(概念空间)由许多物性(性质)维度组成。每一个物性维度具有某种拓扑或几何结构,如时间、重量是一维的,颜色是多维的。有的维度是天赋的,是生理机能的一部分,如颜色等;有的维度是后天学会的,如时间。实际上,这些维度都是前概念经验,它们组成前概念意象图式。

前概念经验由两类结构来定义:基础水平和动力型意象图式结构。动力型意象图式通过隐喻映射产生抽象概念,这样的图式如:容器图式、路径图式、连接图式、力量图式、平衡图式等。Johnson(1987)指出,前概念图式是人类身体运动、物体操作、前概念交往中反复出现的型式。意象图式来自人们的体验经验,赋予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人们通过意象图式转换和映射进行预测和推理,如汉英语言中均存在的“同物异名”现象就是认知主体不同的视角化的结果。其中意象图式化是基础,视角化是凸显。

五、语义比句法更为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句法

认知语义学认为,语义以感知表征的形式出现,是语言的主要成分,是语言的最核心部分。语义这一认识从语言使用者的角度看更符合实际,因为对于常人来讲,语言使用主要是说和听,而不是去寻找句法形式操作的乐趣。

语义与认知主体的概念化过程相关,因此,认知的方式、环境、活动等都以某种方式决定着意义。如识解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详略度、背景化、视角化、认知域和显性度。概而言之,句法型式本身具有意义,句法的基础是语义,可以通过符号结构得到详尽的描述。

语义与句法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舍的联系,一些难以处理的特例将语义纳入考察的视野以后,就能获得比较统一的解释了,很多难以在句法上做出理论抽象的问题,在语义这个维度往往能够做出更好的理论抽象。因此,语义图式的结构制约着可能的语法结构形式,句法和语义是不可分的。每一个语法构式都是语义结构的表达途径。语义是句法结构存在的理由以及确定其使用范围的依据(Wierzbicka,1988)。

六、概念具有典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s)

概念并非建立在必要和充分条件基础上的亚力士多德范式。认知语义学必须考虑语言的社会因素。Gárdenfors(1996)指出,概念的特征可以描绘为概念空间中的凸面区域,这就好比一个范畴中的典型成员一样。原型范畴实际表明,范畴或结构具有非对称性。如果将概念的特征描绘为概念空间中的凸面区域,这样就区分了概念中有中心概念特征与边缘特征的差异。

原型范畴理论于经典的理论存在如下的根本分歧:第一,原型范畴理论采用属性对实例加以范畴化;而经典范畴理论使用特征。第二,属性具有‘连续标度’的性质,因此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不固定的、重叠的;而特征具有‘两分法’的性质,因此范畴之间又明显的边界。第三,原型显示出家族相似性结构,它们的语义结构是以辐射集的形式出现的,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具有等级差异。原型范畴是一个理想的认知模型,融语义知识和百科知识为一体,可以产生原型效应;而经典范畴却认为范畴特征可用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来定义,同一范畴内的成员的地位相等(王寅,2001)。

在语言系统中的各层次上都同样具有典型效应的存在。如音系层面音素与变体、词汇语义层次上的中心意义与扩展义、构式层次的中心构式与扩展构式等都是中心成员与边缘成员的关系。另外,许多语法概念(如及物性等)都是具有连续体性质的,连续体两端的典型成员是原型。

原型理论有效解释了人类认识的经济性或者说效率问题,说明人类认识的实现方式是通过原有的知识理解新的事实,在既稳定又灵活的结构基础上不断将新的事实纳入原有的体系中。也就是说,每次新的概念出现时,我们的概念组织结构不需要做出重大变化就能将新概念整合到原有概念系统中来。

原型理论是认知语义学中重要概念。外语教学中,同一范畴内的原型成员的凸显作用和不同的范畴等级结构中上级词汇的概括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扩大属于基本范畴和从属范畴的词汇,建立一个拥有原型语义和边缘语义词义词汇的语义网络,从而解决阅读理解中在词汇、句子、篇章主题中出现的障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指导我们有意识地关注语言结构的系统性、非任意性和理据性,加深对语言学习和运用心理过程的了解。认知语义学提出的语言研究与外语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1] Evans,V.&M.Green.2006.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 Gárdenfors,P.1996.Conceptual spaces as a basis for cognitive semantics[C]∥Clark, Ezquerro & Larrazabal.Philosophy and Cognitive Science. Kluwer: Dordrecht.

[3] Johnson,M.1987.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 Langacker,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 Niemeyer,S.2004.Linguistic and cultural relativity[C]∥M.Archard & S. Niemeier.

[6] Talmy,L.2000.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7] Wierzbicka,A.The Semantics of Grammar[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 ins,1988.

[8]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H030

A

1008-7427(2012)06-0092-02

2012-03-19

2011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相关性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WLH32。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外语系教授。

猜你喜欢

语义学范畴图式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财产权概念的语义学考察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
西方语言哲学与俄罗斯当代语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