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2012-08-15

关键词:受教育者公民政治

张 晶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政治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种新思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党的报告中首次写入公民教育一词,它标志着党对公民教育的重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新时期,推进公民教育顺应了时代发展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潮流,体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价值观、目标观,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重新思考和定位的理性选择。

一、公民教育之源起

公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对公民、公民教育概念的厘清和认定。

公民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已完全超越了其最初的内涵。公民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用和发展的过程相对简单,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只有臣民、子民,没有产生公民的土壤,自然也无公民概念可言。“公民”(citizen)一词作为外来语是在辛亥革命前后传入,在其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公民概念与国民概念常常混用。公民概念不仅存在于公民教育中,在法学中也存在。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依法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同时履行应有的义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民主国家的产生,法律上“平等”的现代公民概念出现,公民教育才由此产生,公民教育概念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普遍接受。

公民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早期公民教育发轫与清末,成长于民国,一方面根源于资产阶级在立宪和地方自治方面的改革尝试,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如严复、谭嗣同等将西方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思想介绍给中国,为公民教育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编订公民教材案,1922年该会拟定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始在中小学课程中设置公民科。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开展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公民教育因素始终存在,并逐渐增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后,公民教育课程曾一度出现,公民教育的提法和内容也逐渐被社会所认识和接受。

公民及公民教育,从词义到历史的发展,都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紧密联系。所谓公民教育是指使公民养成对自身角色身份的正确认识,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从而培养国家与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的过程。[1]公民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2]狭义的公民教育主要是指学校进行的以公民内容为线的教育学科,它是一门课程。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民教育是指后者。从内涵上看,公民教育包括公民的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法律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诸多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凡是涉及公民问题的,都属于公民教育的范畴。从外延上看,公民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

2002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设专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党的报告中首次写入公民教育一词,标志着我国公民教育体系的构建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并将公民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新的社会课程改革中。2003年,郑州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公民教育研究中心。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新公民读本》用于校本课程的教学。公民教育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转型,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成为当前各国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二、公民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与拓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强化公民教育的内容,培养公民的自我意识、观念,满足每个受教育者的精神性需要,不仅可以扭转当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局面,而且是现代政治民主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必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代表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趋势。公民教育与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相契合,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内容拓展、功能优化的新思路。

(一)公民教育契合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强制“灌输”为主要手段,压抑受教育者的公民主体性,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人为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发展和社会背景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与要求也发生了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色彩逐步褪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理念逐步形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追求人的主体性、强调自我意识、提高主体素质为价值导向和目标导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公民教育是人本教育,公民教育过程中重视以人为本,致力于人的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发展、人格境界的提升、个性的优化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求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契合。可见,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的契合点,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致,代表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趋势,为人生提供了人文观照,赋予了受教育者有限的个体以无限的人文关怀。

(二)公民教育拓展优化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公民教育从内容上和教育对象上较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广泛性。从内容上看,公民教育涵盖了公民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生活、心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教育,解决的是个体公民的全面素质和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问题。我们所从事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创造观和健康心理教育等七个方面。[3]这七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从二者的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从属于公民教育的范畴。从教育的对象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家、教育家对普通公民实施的教育活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说教性强、填鸭式灌输式教育的弊端,使得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极易产生抵触心理。然而,公民教育的对象是每个出生在这个国度里的人,每个公民都是公民教育的对象。

(三)公民教育充分发挥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显性教育,强调和重视灌输的作用,对受教育者不甚讲究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受教育者容易产生反感和排斥心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再是一种压抑和强制受教育者的过程,而成为一种激发受教育者内源性,主动去求知求善,从而内生地推动和提升自我思想道德品质的隐性教育过程,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隐性教育是一种内隐的、渗透的、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它选择了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心理作为教育过程的开端,使之转化为“有意识”,[4]因其具有渗透性、平等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故更易为公众接受。从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来看,在战争与革命年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曾发挥了显著的“号召群众”和“凝聚人心”的作用,但在和平与发展年代,我们更需要的是公民教育这种主张“模糊性”和“隐蔽性”,主张将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隐性教育,以此发挥民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认同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隐蔽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以利提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进路:推进我国公民教育之新思路

现代化、市场经济、全球化、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最为突出的的历史发展背景,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发展的时代语境。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以公民教育的思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现本土话语与公民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化

公民教育最初发端于西方,它并不是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必然产物,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虽然西方公民教育起步早,发展较成熟,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不同的国家在国家发展的不同时期,公民教育内涵的侧重点不同,并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差异。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只有在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理论体系,才能适合我国、发挥其预期效果。

而目前我国公民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大困难就是“话语转化”问题,即如何将公民教育的西方话语体系转化为适应中国本土的文化语言。我国公民教育必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语境,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培养现代化国家所迫切需要的现代公民,而不能从国外完全移植。要想让公民教育这一舶来品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转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就必须实现中国本土话语与公民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化。20世纪初在我国出现的公民教育,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教育变革,而变革的成功与否,在中国土壤中适应与否,需要的正是中西方的话语转化。

(二)关注公民教育实践研究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公民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性是公民教育的根本属性。公民教育不是将理论“填鸭式”地强制灌输给受教育者,而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锻炼活动,让受教育者亲身参与自身事物管理,将公民教育无形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公民教育的情境化与生活化。实践证明,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更能增强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验证和加深受教育者的认识,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巩固受教育者的理想和信念,养成受教育者的行为习惯,加深受教育者对公民的理解。实践证明,没有主体的直接参与、体验,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难以真正奏效的。

当前,我国各高校及中小学校中还未设置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要想让他们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可通过在目前已有的中小学思想品德课、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公民教育的内容、建立公民教育实践基地、在校园内安排增强公民意识的实践锻炼活动、在社区开展公民实践活动等方式来落实公民教育的实效性,而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公民教育实践做法和尝试的相关报道和研究还较少,如何将公民教育落实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的。

(三)为实施公民教育创设良好教育环境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与环境,教育与环境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公民教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必须面对教育过程之外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它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公民教育的环境可分为制度环境,舆论环境,精神文化环境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公民教育的环境系统。众多的环境因素中,舆论环境因素和制度环境因素是具有代表性的新的环境因素。因此,优化环境因素应牢牢抓住制度因素和舆论因素这两个新生元素。

公民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总体事业。制度环境建设是公民教育环境建设的支点,即要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创造有序的社会环境。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6]舆论环境建设是公民教育环境建设的重点,面对大众传媒的多样态势,重视舆论导向是优化舆论环境的主要任务,同时应充分运用大众传媒资源与手段的丰富性,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推进公民教育的稳步长足发展。

[1]秦树理.国外公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2]蓝维,高峰,等.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公民政治
论公民美育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