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省“非遗”项目—呜嘟*
2012-08-15左峰咸宁学院艺术系湖北咸宁437005
左峰(咸宁学院艺术系,湖北咸宁437005)
浅析我省“非遗”项目—呜嘟*
左峰
(咸宁学院艺术系,湖北咸宁437005)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保护名族文化的情感进一步加深,毕演生用自己平凡的一生写下了对名族艺术无限的热爱,他十年如一日的苦心研究民族器乐,终于使“呜嘟”申遗成功,并走向了世界。
呜嘟;起源;发展
湖北省地处中国大陆中部,简称鄂。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地,宋时为荆湖北路,元属湖南江北行省,清属湖北省,山川壮丽,幅员辽阔。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归真之根,探本之源,亦是我们国乐文化库藏中的异宝奇珍,奥妙无穷。其“金,石,丝,竹,土,革,木”的八音,是古代乐器为材质所分,每一类皆博大精深。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民间流传在自然状态下的泥哨,就是这古代乐器八音中的一种。
一、呜嘟的起源
呜嘟原名“叫叽儿”是一种“泥哨”乐器,属土类,由中国最早的乐器“泥哨”发展演变而来。最初只是牧童的玩物。《嘉鱼县志》曾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时簰州牧童所创”,随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呜嘟”二字就是由其发音而来。这件从荆楚文化遗产中发掘出的古代乐器,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呜嘟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清幽时,让人心静入水,高亢时,令人意动神驰。古呜嘟泥土烧制,制作简单但难以保存,所以历代都没有古呜嘟流传于世。现呜嘟经荆楚文化研究者反复研究楚文化及呜嘟资料后制成现代呜嘟,现代呜嘟泥土烧制,鱼形中空,腹空共10个孔,口指并用可吹出圆润悠长的声音。
二、呜嘟故里——嘉鱼
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的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中说:帝王南巡,有江鱼跃上,令人烹之,食后赞曰:“佳鱼,佳鱼”,此地后为嘉鱼县。而自古流传于这里的“泥哨”亦为鱼形;传说取于民间图腾,感恩赐县之意。据《南有嘉鱼》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簰洲牧童所创,历代改进。古老的历史传说,赋予这块土地美名。智慧的嘉鱼人民也创造了丰富的鱼乡文化和浓厚的鱼乡风情。“龙腾虎跃”,成为鱼乡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象征。鱼乡风情以各种形式表现在民俗和文化上,成为鱼乡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呜嘟制作工艺的发展
“叫叽儿”的制作很简单,开始时它不过只是同伴们召唤彼此或叫唤牛群的工具,所以只要你随地抠一撮泥土,捏成一个形似如今小学生的橡皮擦状,内壁掏空,用芦苇杆子戳一个吹气孔和出气孔即成一个“单音叫叽儿”。若在内壁再捏一个间隔层,成为两个共鸣腔体,戳两个吹气孔和两个出气孔,即成一个能吹两个和音的“双音叫叽儿”,所以“泥哨子”大多只有二三个孔,极少有四五个孔,毕演生惊奇的发现这点,但为了把“泥哨子”改良成一种乐器,毕演生开始了对“泥哨子”的技术改革。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毕演生使“泥哨子”扩大了共鸣腔体,增加了音孔,改变了吹口的斜度,这样一来,“泥哨子”的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使从前吹不出规则的音发不出标准音的“叫叽儿”,孔变成了音色优美,穿透力强,音准高音域达十一度的土类吹奏乐器,取名叫“呜嘟”。
四、呜嘟与毕演生
如果说中国很多原生态的舞蹈得以传承下来,不得不感谢的人是杨丽萍,那么荆楚之地的“泥哨子”乐器能被世界所见,那就不得不感谢毕演生了。在他漫长的人生里,为了研究呜嘟牺牲了太多。为了不放弃一次展示呜嘟的机会,母亲病重他也没来得及回家看望母亲,造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他的母亲永远的走了,二三十年来的研究和爱护呜嘟,为了它的前途,毕演生一次又一次的做出了自己的牺牲,终于,这么一个伟大又平凡的人,胜利的曙光没有抛弃他。1986年,毕演生带着呜嘟和自创的《野洲情趣》在全国性的三民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991年,拍摄题为《呜嘟》的专题片,获得“地方电视节目”一等奖;1993年,参加第三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毕演生呜嘟独奏曲《思念》获一等奖;2000年毕演生随艺术团访问世界各大城市表演呜嘟独奏。至此,呜嘟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重大转折——走向了世界舞台。
五、抢救发展呜嘟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快餐文化当道,人心不古,能静下来欣赏呜嘟的人很少,有志于学吹奏呜嘟的人更少。想起呜嘟,毕演生又很心焦。为此,他在嘉鱼县城成立一间音乐教室,与女儿一起教授呜嘟、古筝等民族乐器演奏。除此之外,他还在音乐教室里开设了国画班。呜嘟教学有各种各样的局限性,音乐教室如果只教呜嘟,难以立足,“现在我又教国画又教音乐,这叫曲线救呜嘟吧!”毕演生风趣地说。
J63
A
1006-5342(2012)03-0102-01
20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