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2012-08-15温健韵
温健韵
(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
应用写作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温健韵
(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
随着大学课堂教学环境和写作教育的发展,在大学应用写作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其对加强学生应用写作能力、促使教学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的意义重大。
应用写作;逻辑思维;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语言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处理事务、实行管理的重要工具,因此,各高等院校将应用写作能力作为学生一项必备的基本技能来培养。但实际情况是,大学毕业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普遍较差。虽然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完成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了应用文书的基本写作方法,但实战时还是力不从心,不知道该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窘境呢?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只重视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文体思维的训练。
“在整个写作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相比较,其思维方式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应用写作的思维方式是以逻辑思维为主,文章主旨的提炼、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布局、语言的运用等环节,都离不开逻辑思维的引导。因而,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课堂中,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转换学生惯有的写作思维模式,使逻辑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为此,笔者从思维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入手,对逻辑思维在应用写作中的运用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 立意思维的训练策略
古人云“未落笔时,先需立意”、“文以意为主”,可见立意之重要。应用文写作的立意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最为重要的思维环节之一。立意,实际上是写作主体为了拓展思维空间,获得最佳意旨所进行的思维过程。在应用写作中,立意要求正确、鲜明、集中和深刻。因此,在写作训练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要表达的问题有深刻清楚的认识,其次由于大多数应用文写作要求遵循“一文一事”原则,这样更要求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围绕一个主旨集中表达,把问题分析透彻、讲解清楚。至于深刻的立意,就是要求写作的思维能由事物表层现象到深层本质的探索,而这种“由表及里”的思维实质上就是追寻原因及功能的逻辑思维方法。在这过程中,需要多次不断地运用原因分析的思维模式,从不同侧面深入探究造成事物“现象”的各方面原因,通过分类、比较、分析提炼出最能体现本质的东西,而能体现本质的东西总是比非本质的东西要深刻。其次,还应该根据对原因的归纳、综合,以演绎的思维方法思考“现象”可能带来的“结果”,依靠“结果”指向的影响、作用、意义分析出最为深刻的立意来。
关于立意的思维训练,我在教学中有一个做法:每次课必留一定时间给学生讲新闻讲故事,让学生针对讲述的内容提炼主旨,通过揭示问题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总之,立意是写作构思阶段的首要行为,教师必须以此作为训练学生逻辑分析和综合这一思维活动的首要环节。
二 选材思维能力的培养
材料是应用文的基本要素之一,搜集材料要多多益善,“以十当一”。但通过下功夫取得的材料一般范围广、种类多,且不一定能写进文章,所以必须学会鉴别、综合,培养选材思维能力。面对众多材料,应该进行选择性解读,对材料进行周密分析、比较研究,鉴别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材料理性认识的过程,它是一种抽象思维,通过对错综复杂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反复比较和周密的分析研究、筛选和概括,进而选择有价值的写作材料。
培养学生鉴别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是根据一定的写作目的,运用抽象思维的能力,将写作材料分解再认识,从中抽取本质的属性进行解读。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因素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在处理应用写作材料中,综合就是将二次选择的材料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思考和考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找出能反映共性,能够说明对应公务活动本质和特点的予以归类,从而确定可以写入文章的材料。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例文时,应该从概括材料内容入手,再分析选取的材料是否都服从主旨的需要,进而确定材料合不合适,还应该进一步探讨作者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的材料。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写作对象的材料运用进行全面审视,培养自主鉴别和综合的选材思维能力。
三 谋篇布局,逻辑思维的综合运用
应用文在写法上具有较强的模式性,学生一般都能较快地掌握其写作格式,但是,要真正实现写作目的仅靠机械地模仿、套用绝对行不通,必须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因此,应用写作的谋篇布局很注重文章结构的条理性和清晰性,即作者思路要清楚明白、富有条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总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在写作中遵循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开头到结尾、由原因到结果,由正面到反面,由主体到从属有条不紊、脉络清晰。这样将思维逐步往前推进,是训练思维条理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安排应用文结构时应根据不同文种加以处理:有的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模式安排;有的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安排;有的按事物的内部逻辑安排。不管是何种模式,其始终不能脱离基本的逻辑思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锻炼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培养他们自觉地按照事物的“内在模式”去思考和写作,往往能迅速理清思路,顺利成文。
谋篇布局,是写作主体思路的体现,也是逻辑思维综合运用的过程。应用文写作是范式写作,它有统一的文面要求,每个文种的结构安排都是对事物和社会生活的特点及规律的反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照本宣科地简单介绍各类应用文书的结构,应该把结构中对各内容的组织、安排和事物的内在联系及规律结合起来分析,让学生思考哪些该先说、哪些该后说,引导学生运用严谨的逻辑思维合理解决谋篇布局的问题。比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中,一般先叙述基本情况,然后再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措施与建议。以上结构跟调查的进程大体一致,也反映了调查的特点和规律。这样,学生就不用死记硬背每个文种的写作步骤,只要抓住了写作对象的特性便能利用逻辑思维方法按照合理的顺序、合理的布局把内容排列出来。
另外,教师还可利用文体格式的程式化强化逻辑思维的运用。应用文的写作总是借助于特定文种的既定格式,来体现相应的写作主旨,传达写作主体的意愿,这体现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思维习惯。例如许多行政公文文种的开头,一般都要求写行文根据、目的或意义;主体部分叙述基本事实,或阐明性质意义,或者提出措施、要求等等;结尾部分则是执行要求或提出请求等。所有这一切,必然要求写作主体运用逻辑思维来写作。例如写计划,先主要说明制定计划的依据和指导思想,回答“为什么要做”的问题,再说明计划的基本内容,回答“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怎么做、什么时候做”的问题,最后提出希望、发出号召。通过对每个文种程式化写作结构的学习,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
四 逻辑思维在语言运用中的体现
作为写作的一种重要类别,应用文写作同样是一种以语言为物质的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特别强调形式逻辑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形式逻辑与语言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思维形式总是和一定的语言形式相对应。应用文书在遣词造句上有别于其他文体,它所使用的词、句、句群大都是概念、判断、推理。概念是通过词或词组来表达的,判断是通过句子来表达的,推理是通过复合句或句组来表达的。只有学习了形式逻辑的有关规律和特点,了解思想与语言的对应关系,才能使语言更好地表达思想,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如行政公文中的命令、通知、请示、批复、报告等,语言表达都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体现,其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能够真实、恰当地反映相关公务活动的本质和特点。总之,应用写作的语言表达要符合逻辑、合情合理,不自相矛盾,不违背事理。
应用文写作自始至终贯穿着逻辑思维,它决定了文章的成败优劣。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转换学生惯有的思维模式,确实是件难事;但只要教师有这样的教学意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1]马正平.《高等基础写作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逻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H15
A
1673-2219(2012)02-0187-02
2011-12-30
温健韵(1980-),女,广东江门人,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应用文写作。
(责任编校:张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