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交际翻译理论视角看《佐治刍言》

2012-08-15张燕

关键词:佐治译者译文

张燕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芜湖241000)

从交际翻译理论视角看《佐治刍言》

张燕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芜湖241000)

采用描述性方法,从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视角来分析《佐治刍言》中的“非忠实”翻译现象。指出该译本的改写是译者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基于原文的交际特性,为了实现特殊翻译目的而有意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将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很好地同原文信息进行融合,使得译本被中国文人所接受。认为这种基于文本交际特性的改写,对当下的翻译活动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翻译方法;改写;交际翻译

《佐治刍言》(原著名为 Homely Words to Aid Governance)是戊戌以前介绍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思想最为传统、而篇幅又最大的一部书。该书涉及政治与经济两大方面,积极宣传自由、自主和平等的普世思想,详细介绍了英国议会制度的建立和演变,同时还“重点介绍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原则,例如保护私有财产、反对平分财产、分工、资本、贸易通商、银行、货币、信用等”[1]。1885年,经英国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口译、中国人应祖锡笔述,江南制造局翻译馆首次出版了《佐》。原著被傅兰雅翻译成中文后,还被康永为采用到其《大同书》一书中,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多次重印,在晚清知识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被誉为“论政治最通之书”[2]、“言政治最佳之书”[2],在近代西学东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梁启超《读西学书法》说:“《佐治刍言》言立国之理及人所当为之事,凡国与国相处,人与人相处之道悉备焉,皆用几何公论,探本穷源,论政治最通之书。”[2]然而,现有对该书的研究大多散见于历史学、社会学学者撰写的晚清西学东进相关著作中,具体的翻译研究并不多见。从史学、社会学角度探讨《佐》为该书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但是这样一本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译本应该被翻译研究领域重视起来,从交际翻译的角度来研究该译本,有助于进一步挖掘《佐》的翻译研究价值。傅兰雅译本的成功之处是它对原文并不是“忠实”地直译,而是有意采取了一定的翻译策略、方法,将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很好地同原文信息进行融合,从而使得译本被中国文人所接受。本文旨在从交际翻译的视角来分析傅兰雅所译的《佐治刍言》。

一、理论要点

(一)交际翻译理论

1981年,彼得·纽马克在其《翻译入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in)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这两个概念。他认为“交际翻译关键在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发挥了传达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语义翻译在尽量照顾译入语的语义和句法的前提下,力求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准确传达原文的上下文意义。”[3]“两种翻译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当信息内容与效果发生矛盾时,交际翻译法重效果而轻内容,语义翻译法则重内容而不重效果”[3](笔者译)。由此可知,交际翻译较主观,只注意译文读者的反应,使原语屈从译语和译语文化,不给译文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难懂之处,为此译者可对原作进行改写。

(二)《佐治刍言》的交际翻译特性

纽马克认为,无论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都应视原文文本类型而定。“具有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的文本如教科书、科技产品说明书、广告宣传、公示语等适合交际翻译。”[3]“语义翻译重内容轻效果:交际翻译恰恰相反,重效果轻内容。”[3]不同类型的文本应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纽马克还提出,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取决于三个因素:文本类型(type of text)、读者身份(nature of the readership)和翻译目的(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从文本类型来看,《佐》属于信息型,信息功能的重心在于外部环境、与主题有关的事实、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现实。《佐》的读者群体是清朝末期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大多思想比较保守、排外,但是,对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又有好奇心,想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因此,译本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士大夫们感兴趣,认为此书有益于他们富国强兵之路。

二、交际翻译策略下的“非忠实”翻译

鉴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即清朝末期洋务运动时期,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下,洋务派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使当时已经濒临崩溃的国家走上国富民强的道路,然而思想落后且相对保守的他们仍支持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嗤之以鼻。因此,作为洋务派开办的翻译局的译员,傅兰雅小心对待这类介绍西方政治经济学的书籍,旨在介绍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其利弊,在翻译过程中,他有意对原文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和替换,尽量让中国的士大夫们在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繁盛的原因的同时,也能接受一定的先进思想和对当时国家的制度危机有所思考和启发。交际翻译的方法包括意译(下定义)、代换法、代换加意译、省略和增补等。

(一)增补法

1.译者的评论。例如:译文第19章第227节的结尾译者添加了自己的评论“可见成物之工尽可加增,若非成物之工必有一定节限”。第223节的结尾增加了“是以近来英国各大城内,生齿虽繁,人人俱有生业,若非本人偷惰,断不至赋闲无事也”。第229节的结尾加了“若过其额,必有坐食赋闲者”。译者把原作者未表述的话表达了出来,同时也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了读者。

2.解释类。原文第19章第231节“That which seems waste and superfluity in one place,is a luxury,a comfort,or a necessary of life,in another”译文“地球上各处气候不齐,故所产之物各处不等,往往有此处弃置之物,即为他处所急需者,全赖商人为之贸迁也。”增加了“地球上各处气候不齐,故所产之物各处不等。”译者希望通过对原文的解释,让读者更易明白贸易的重要性。

3.增加了一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段落链接。例如:译文中常出现“上节言……”、“可参上节之理”、“从以上各节之理参之”、“前节言”。

4.不同于原文的客观叙述,译文有着典型的文言叙述手法,以第一人称来书写,以此来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例如译文中出现“然以余观之”、“余曾言人之资本”。

5.增加了描写。例如:原文第20章第241节“The bare earth on which he finds himself,becomes gradually covered with the fruit of his exertion”译为“其始者秦莽耳,无所谓房屋、物产也,自开辟之人制为居处以安民身,制为器具以利民用,制为树艺以供民食,世世相传,遂成乐利。”译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增加了生动的描写,使得译文更加具有可读性,同时,此句中的“制为器具以利民用,制为树艺以供民食”文体工整对仗,可见译者善用译入语的语言资源。

(二)改写

交际翻译是能“使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得到的感受尽可能地与原文读者的感受相似”[3],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要充分利用译入语文化资源来消化原文信息。一旦超出了译文读者的文化构建或异于其意识形态的内容,译者则需进行改写。例如:

1.对原文句子结构、语序的调整,以此来符合当时文言的习惯表达。例如原文第19章第220节“There are many who have opportunities of acquiring skill which others have not;but every one should acquire as much as he can.”译文“工之以灵巧尚也,夫人知之矣,而欲求灵巧之法,则有存乎其人”。

2.标点符号及句子类型的改变。例如,译者将原文的陈述句改成了疑问句,或反之。原文第20章235节节中的原文只是一般的陈述句,译文改为了两者的对话,“或驳余曰”“余则应之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译文读者更好的理解,使得译文更加生动。原文第239节原文“This influence of labour is of vast importance to those who are fortunate enough to be the owners of the soil in a n industrious country;They acquire,in various shapes,a proportion of all that is made by industry and enterprise.”译文“若于工艺兴旺处多有地产,则地方工艺愈盛,地主愈能发财,此为自然之理。”译文的翻译出现愈来愈的句型表达,添加了“此为自然之理”。

(三)删减法

1.译者认为不重要的部分(无碍意思的理解)。例如:原文第20章第237节的开头“As the person who happens to pick up a piece of gold without labouring,will get as much for it as the person who produces it by labour,so any other person who accidentally gets possession of anything which others produce by labour,will get as much for it as they get;but it is the labour that determines the value.”及其结尾“It is very clear,that is there had been no labour expended,it would have been worth nothing.”均被删减。译者把原句的精髓融入到了译文当中:“即购地开筑铁路之人,亦必先由做工,积成资本,方购此铁路之地。购地后,仍须用力工作,克日筑成,乃可得铁路之价。”从而使译文变得十分精炼而又逻辑清晰。

2.有关宗教的部分省略。

傅兰雅说:“名义上我是英国国教的一员,但在中国期间我的宗教事业扩展了,所以我倾向于自由的思想……”[4]同时,他还认为借用译书来传播宗教信仰“会造成中国人同西方人疏远,只有通过共享领域的成果,才能找到一个共同的立场[5]”。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原著时,是有意避免宗教方面的内容。

例如:原文第19章第231节,“The mercantile class are thus among the chief instruments in working out the beneficent designs of Providence for distributing his bounties among all mankind.”译为“故运麦之有益于人和种麦者等。”Providence原意为上帝、神的眷顾或者天意。由于中国与西方宗教信仰的不同,译者让当时中国读者理解原文含义,就进行了适当删减。又如第233节中“These things are not undervalued;but we are not treating of physical nature as it came from the hand of the Deity,but of……”中的“Deity”原意是“神,神性”在译文中未体现出来。译文“如人之生命,虽为地球上所不可少,而此书皆不具论。”

(四)代换法

基于民族文化的共性,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好多成语、谚语及物体名称在意义上是相互对应的;但是同时又由于民族文化具有特异性,各个民族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意象来表达相同的意义。对于这种现象,译者采用了代换法进行翻译。在采用代换法翻译的过程中,尽管译文会失落于原文中的一部分民族文化色彩,但是由于译文更贴近译语文化,更容易被译语读者接受,因此也更便于译语读者深刻领悟原文的意思。例如:

1.原文第19章第241节:“If wheat rots on the fields of Poland,and it is taken to a baker in Manchester,who makes bread of it,the service is as great and truly productive as if the importers had manufactured the wheat.”译文:如波兰国产麦甚多,一岁所收之麦,除本国居民食用外多有盈余,商人每运至英国各大城镇转售,作为馒首,以充民食。

因两者都是在各自区域为代表性食品且都是以小麦为原料,译者将意义为面包的“bread”用中国人常吃的主食馒头代换了,给以读者亲切感。同时,他还将意义为曼彻斯特(一城市名)“Manchester”译成“英国各大城镇”。译者用泛指的各大城镇来代替国人不熟悉的英国城市名称,让读者阅读无障碍。

2.原文第22章第255节:“It is plain that the Deity,in thus endowing the human race with the means of indefinitely improving their position,intended that those means should be thankfully made use of.”被译为“且造物既赋我以灵明,是明明以制作之权属我矣,我苟暴弃自甘,不思建树以利济生民,而复恃智惊愚,作邪僻以为世害,不大负天地生成之意,反致禽兽之不如乎?”原文意思是:上帝赋予人类提升自身位置的方法,这些方法应当被很好地使用。译者有意对原文进行了替换,如“the Deity”译为造物,还增加了不少具有中国传统思想的内容,比如,建树以利济生民、邪僻以为世害等等。同时,译文从原文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侧重描述不合理使用上天所赋予的权力,人类则与禽兽无异。

傅兰雅翻译西方书籍的目的是“译书启发中国民智,实属神圣责任。智识既无国界,教育更不应有种族观念,彼愿来学,我即往教。”[6]因此,他采用了交际翻译的方法来翻译《佐治刍言》,以译入语读者即中国士大夫阶层为中心,比较注重译语文化,翻译时尽量用译语来取代原语文化,或用没有明显文化倾向的语言形式来处理原语文化色彩浓重的词句,另外傅氏还常在每节后加入自己的评语,这些都让译文读者如同在阅读原语作者写的文章一样,毫无陌生感,吸收原著的信息更加容易。译者在翻译时要根据原著的文本类型、翻译的目的及目标读者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1] 王林.《佐治刍言》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J].甘肃社会科学,2008(6):193-196.

[2] 梁启超.富国养民策[A].梁启超.西政丛书[C].上海:上海慎记书庄,1897:144,1165.

[3] Peter Newmark.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39,44.

[4] 王扬宗.傅兰雅与中国科学启蒙[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 顾长声.从马里逊到司徒雷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83.

[7] 傅兰雅.佐治刍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137.

[8] 潘恒.外语教学中文化迁移的策略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40-142.

[9] 赵玉玲.傅兰雅翻译选材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7(6):95-97.

[10] Political Economy[M].Edinburgh:William and Robert Chambers,1852:1-154.

An analysis of Zuo Zhi Chu Y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mark's“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theory

ZHANG Yan
(Dept.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writing in Zuo Zhi Chu Y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mark's“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theory.Based on the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characters of the original,the author adopts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us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sources to achieve his translation purposes under the certain social and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Such rewritings based on the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characters of the original work shall be inspiring to modern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method;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rewriting

H059

A

1009-8976(2012)03-0069-03

2012-06-18

张燕(1987—),女(汉),安徽安庆,硕士主要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佐治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六味地黄丸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泌汗异常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