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大学生语言态度的性别差异研究

2012-08-31薛亚丽

关键词:语码变体性别差异

薛亚丽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南通226010)

90后大学生语言态度的性别差异研究

薛亚丽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南通226010)

采用问卷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着重调查90后大学生对普通话、方言、英语及英汉语码混合等语言变体语言态度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女生受试者对普通话、方言和英汉语码混合语言变体的语言态度普遍好于男生受试者,而男生受试者对英语的语言态度更为感性。

语言变体;语言态度;性别差异;建构主义

一、引言

我国在历史上也长期存在着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现象,男女受教育状况严重不平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长期统治着中国社会,男性独享整个社会资源,女性基本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力,从而男女使用的语言也自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随着社会的大变革,封建制度的彻底覆灭,男尊女卑的现象已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被消除。时下,男女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受教育权力、就业机会,男女使用的语言也在逐渐趋同,甚至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尤其是在中国计划政策的影响下,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自然受到几代长辈的疼爱,无论男女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周到关爱,家长对他们教育的关注也早没有了男女之别,在语言使用方面更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越来越开放,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民众越发关注外语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受到了从国家到每个家庭的重视,国家将英语教学作为必修课程早已编入中小学课程,而很多家庭几乎从孩子开始说话就对其进行英语启蒙教育,选择出国的孩子年龄不断趋小。因此,在此大环境下出生的90后一代,日常所接触的语言或语言变体至少有四种:普通话、方言、英语及英汉语码混合。

本文将以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人群为调查对象,着重研究其对普通话、方言、英语及英汉语码混合的语言态度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或存在怎样的性别差异。了解90后的语言态度,可以将语言态度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同时对制定语言政策及教学计划也将发挥很大的作用。

二、研究背景

(一)语言变体

语言作为人们交流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沉淀出一套系统的常规用法,形成了各种语言体系。但是事物是变化和发展的,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语言会产生各种非常规的使用形式,并在人们的不断使用中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普遍传播,最后变为常规用法。那些非常规的语言形式就被称为语言变体,又被称为语言或言语变异、语言或言语异体。语言变体是社会与一些研究的重要课题。R.A.赫德森(Richard Hudson)把语言变体定语为“社会分布相似的一套语项”。意指是由具备相同社会特征的人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普遍使用的某种语言表现形式。“语言变体”是一个内涵很宽泛的概念,大至一种语言的各种方言,小至一种方言中某一项语音、词汇或句法特征,只要有一定的社会分布的范围,就是一种语言变体。语言的变体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制约,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体的研究一般认为,讲话人的社会阶级(Class)和讲话风格(Style)是语言变体的重要基础,而讲话人的性别对语言变体也产生重要影响[1]。

(二)语言态度

在双语和多语社会中,由于社会或民族认同、情感、目的和动机、行为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作出一定的评价,这种认识或评价通常称为语言态度[2]。语言态度属于语言的社会心理范畴,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语言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态度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们对一种语言变体的社会文化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因此,从客观上讲,语言的生命在于使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语言变体的社会文化功能。从主观上讲,语言人的实际需要、感情、兴趣等也是影响语言态度的重要因素。Labov指出,不从社会因素角度对语言的改变或变体进行研究,那么对语言的改变或变体的理解就不会有进步[3]。在Labov的倡导下,研究者们纷纷研究主体特定的社会变量如年龄、性别、社会与经济地位与语言态度的关系。其中性别被认为是社会变量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早在1553年,文法学者Wilson就坚持将man置于woman之前,如male/female,brother/sister,father/mother等,显示了其潜意识里的男尊女卑。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社会语言学将性别因素诠释成社会或文化因素。先前的研究重在揭示性别差异在一特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中是如何显示的,而当今研究的重点却在于揭示说话者是如何利用语言资源来分辨性别差异的。

在每一个游戏任务环节,都在游戏中增加NPC人物,这个NPC人物只负责给玩家讲解本次任务所遇到的知识点。以下图1是游戏中的一个讲解知识点的NPC示例:

(三)语码混合与语码转换

在一个双语或多语社区中,势必存在两种或多种语言接触。在语言接触中不同语言经常相互转换,这一现象称为语码转换(code-sw itching)或语码混合(code-m ix ing)。要充分理解语码混合就有必要区分语码混合(code-mixing)与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Hudson认为语码转换是双语或多语交流的不可避免的结果[4]。语码转换有时发生于对话中不同话语者间的转换,有时发生于同一话语者不同句际间的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甚至是同一句子内的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有学者认为语码转换指的是不同句际间的转换,语码混合指的是句内的转换[5-6],而大多数学者(Plaff 1979,Appeal&Muysken 1987,Muysken 1995,2000 etc)主张放弃区别句际语码转换与句内语码混合,并且逐渐形成了两类观点:一部分用语码转换来概括句际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合,另一部分学者则用语码混合来概括两者。总的来说,语码混合是指在不改变谈话主题的前提下句间或句内不同语码的混用。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受试者为南通航院大一、大二共115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20—22之间。首先与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其语言态度,随后根据访谈结果设计问卷,最后就某些问题与部分学生又进行了访谈。问卷主要包括:(1)个人情况;(2)语言态度。本调查将语言态度两个层面的八个指标作为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好听、亲切、有趣、有礼貌、受教育、成熟、自信及权威。每一项分为1—5个等级,制成一个5级语义微分评价量表(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4.同意;5.完全同意),受试者打的分数越高就说明越同意此评价。然后发放问卷115份并当场回收,有效问卷为106份,合格率达92.2%。最后收集整理问卷,录入数据库,用SPSS16.0统计软件做数据分析。

四、调查结果

(一)受试者对普通话、方言、英语及英汉混合语言变体的总体语言态度

图1横轴依次列举了本文所研究的四种语言变体,纵轴为男女生对四种语言变体的评价均值结果。图1清楚显示,女生对四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语言态度均好于男生,但差异不明显。其中男女受试者对普通话的态度最为肯定,这说明了“一种语言变体的社会文化功能越强,人们对这种变体的评价就会越高”。方言次于普通话,说明本文受试者有较浓的地域意识倾向。令人惊讶的是受试者对英语的语言态度的均分低于3,说明受试者对英语持否定或消极态度,这与以往研究者们的调查结果相异。男女受试者对英汉语码混合语言变体的态度最差。

图1 受试者的总体语言态度

(二)受试者对普通话的性别比较

从图2可以看出,男女受试者对普通话的态度均值均大于3,说明受试者总体上对普通话持极为肯定的态度,受试者认为说普通话显得有礼貌、受教育和普通话比较有权威。其中,女生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好于男生,特别在好听、亲切、有礼貌、受教育及成熟五个评价项的性别差异比较大;而有趣、自信及权威三个评价项的均值比较接近,说明在这三个评价项方面性别差异较小。

图2 受试者对普通话的性别比较

(三)受试者对方言的性别比较

图3显示了受试者对方言的评价。女生受试者对方言的语言态度略好于男生受试者,在好听、有趣、自信及权威四个评价项上,性别差异较大;而在亲切、有礼貌、受教育及成熟四个评价项上,性别差异较小。女生受试者对方言评价项的均值均大于3,说明女生受试者对方言持肯定态度,而男生受试者对成熟、自信及权威评价项的均值均低于3,说明男生受试者认为说方言的人不够成熟、自信,方言的地位也不够权威。男女受试者均认为方言使人感到很亲切,说方言也显得比较有趣。

(四)受试者对英语的性别比较

从图4可以看出,受试者对英语的语言态度呈现较为复杂的性别差异。男生受试者认为英语好听、有趣,说英语显得有礼貌,而女生受试者认为说英语使人感到亲切,也显得教育程度较高。受试者对英语评价项的态度均值均低于3.50,说明受试者对英语的语言态度较为消极,多数评价项如亲切、有趣、有礼貌、成熟方面,受试者均持否定态度。在以往的研究文献中,受试者对英语的评价都极高,都承认英语与社会经济地位的紧密联系关系。而本文的受试者也均为大专生,同样处于攀登学业阶梯的过程中,为何对英语的态度如此消极?在最后与部分受试者的访谈中,笔者发现,男生受试者对英语的语言态度呈现出情感与行动的矛盾性,在心理上男生受试者认为英语的确很重要,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对事业发展、提高经济待遇有一定的帮助,但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高中阶段比较薄弱的英语基础、枯燥的单词及语法记忆又让他们望而生畏。而女生受试者则反映,由于就业时社会对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社会地位和行为模式的期望,使得女生受试者尽管对英语并无多大热情,却只能硬着头皮认真学的现状。这显然与本文受试者即将面临的各自不同的现实有密切关系。

图3 受试者对方言的性别比较

图4 受试者对英语的性别比较

(五)受试者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性别比较(图5)

图5表明,在好听、亲切、受教育和成熟评价项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女生受试者对英汉语码混合语言变体的评价好于男生受试者;在有趣、有礼貌、自信和权威评价项上,男女生的观点一致,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从各评价项的均值来看,除有趣评价项的均值大于3外,其他评价项的均值均小于3,说明受试者对英汉语码混合语言变体的态度基本上呈否定态度。

图5 受试者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性别比较

五、讨论

(一)后现代建构主义的动态性别差异

90年代,性别语言研究逐步转向建构主义,目的是对性别语言研究重新定位,对交际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和行为来标记个人身份、塑造个人形象的过程进行动态研究[7]。社会实践论(the community of practice)是建构主义的其中一种观点,由社会学家Wenger创立,后由Eckert和Ginet引入性别语言研究领域。这种理论将社会性别的建构视为一个社会过程。Eckert和Ginet认为是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了人们的社会性别,从而使人们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征;语言和性别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二者通过不同的行为模式相互作用。也就是说,男、女两性在参与从事不同的社会活动时,他们的用语方式跟他们所从事的不同实践活动是结合起来的[8]。Cameron也持相似观点,认为语言和性别的关系是通过男、女两性参加的社团实践活动体现的,他们的用语方式同所从事的社团活动相关。不同的社团实践建构了个人身份,从而建构了性别语言[9]。辛亥革命将男女平等提上日程,1995年,江泽民主席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明确提出:“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90后一代虽然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但女生同样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有着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可以平等地参加社会的各项活动等。因此,享受权利和机会平等的90后大学生的性别语言也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女性的语言态度好于男性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普通话的权威地位

普通话(Standard Chinese/Mandarin)是我国现行的官方语言,是通行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的共通语言,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普通话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也是新加坡四种官方语言之一,还是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国力的迅速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世界各国对汉语教育越来越重视。普通话作为现代标准汉语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普通话在国内、国际的重要影响,能否熟练掌握汉语不仅是关系到90后大学生目前的生活与学习,更为将来的就业或出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语言态度中情感与理性作用

在以往的研究中,语言态度经常被分为感情和理智两类。感情方面的语言态度指的是说话人或听话人在说到或听到某种语言时,个人情绪或感情上的感受和反应,这种感情常常是十分自然甚至是不自觉或下意识出现的。语言态度的情感作用往往与说话人或听话人从小成长的语言环境、文化传统及个人生活的特殊经历密切相关。理智方面的语言态度指的是说话人或听话人从实际或功利的目的出发,对某种特定语言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地位的理性评价。语言态度的理性作用主要取决于这种特定的语言在使用中的功能,以及这种语言有无可能给说话人附加怎样的社会地位。理性作用往往反映了说话人所处社会中特定语言的实际功能和社会地位[10]。计划生育政策自1979年开始实行,1982年写入国策,至1990年已深入人心了。因此,90后一代基本上是家庭的独苗,是温室的花朵。较之于70后或80后,90后独立性减弱,依赖性增强。现在90后大学生远离家庭、在校独立生活,生活上、心理上产生诸多的不适应,思念家乡、父母的感情强烈。因此本文受试者对方言的认同感是语言态度情感作用的真实体现,虽然受试者认为说方言显得不够成熟和自信,有时会显得素质低,方言的地位也不够权威,但听起来很亲切,而且有时用土生土长的方言来交流会使得谈话更自如、更有趣。而在对英语的语言态度的调查中,90后大学生正面临就业,全球金融危机、就业竞争激烈,使得本文女生受试者虽然对英语缺乏热情,但为了就业或提高其社会地位等,而将英语学习当成学习的重点之一,这是语言态度理性作用的真实写照。

(四)英汉语码混合语言变体的不规范性

英汉语码混合泛滥使用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只懂汉语不懂英语的人看不懂,只懂英语不懂汉语的人同样看不懂。到最后,就可能造成这样一个悲剧:中国人不学英语就可能看不懂自己的母语。

造成了英汉语码混合的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如前所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外交流迅猛扩大,英语顺势大规模引入。但却未能将外来语完全汉化,翻译落后于生活,于是部分英语楔入汉语,如:国内生产总值(GDP);世界贸易组织(WTO);接着是CEO、NBA、CPI、IMF等等不断跟进,逐渐成为日常用语。一些专业术语、科技新词、品牌名称被直接引用。例如:IT、VCD、DVD、DV、IBM、MP3、QQ、MSN、web2.0、twitter、iPhone、Google adwords……还有就是一个英语单词或一个字母成了汉语造句中的一个词素,例如:“某某PK某某”、“N遍”等等。

过度重视英语教育,也是英汉语码混用情况泛滥的主要原因。在全民学英语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人掌握了一点英语,不少常见的单词不用翻译也能看懂。而且,有些人认为在汉语中夹杂一点英语觉得既有趣又时尚,甚至有人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学识。而简单地嵌入英语则会破坏汉语的纯洁性,英汉的语音和书写形式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英语很难融入汉语的方块字体系。同时简单地在汉语中嵌入英语,会使汉语降低甚至丧失表达新事物的能力。一种语言是否有生命力就在于其能否接受新事物。汉语如果不能接受新事物,表达新事物,就会沦为过时的低端语言,最终可能会被新时代所淘汰。

六、结语

随着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的发展,对性别语言的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话题,性别语言研究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性别差异因素将渗透在语言学习、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本文所做调查只是对笔者所在学院的部分学生做了尝试性的研究,存在不少局限。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视性别变量与其他变量的联系,拓宽研究视野;更要完善对性别语言和言语差异的调查手段,增强结果的可信度。

[1] R.A.赫德森.社会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2] 王远新.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几个问题[J].满语研究,1999(1):87-99.

[3] Labov,W.Ojectivity and commitment in linguistic science:the case of the Black English Trial in Ann Arbor[J].Language in Society,1982:11(2):252.

[4] Hudson,R.A.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51.

[5] Auer,P.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 Language,Interaction and Identi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6] Bokamba,E.G..Are ther syntactic constrains on codeswitching?[J].World Englishes,1989,8(3):277-292.

[7] 李经伟.多维视野中的语言与性别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1-83.

[8] Eckert,P&McConnel-Ginet,S.New generalization and explanation in language and gender research[J].Language in Society,1999(28):185-201.

[9] Cameron,D.Language,gender,and sexuality:Current issues and new directions[J].Applied Linguistics,2005,26(4):482-502.

[10] 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82-95.

The gender differences research of post-90 generation's language attitude

XUE Ya-li
(Dept.of Humanities&Art,Nantong Shipping Vocational College,Nantong 226010,China)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gender differences of post-90 Generation's language attitude towards the variety of Mandarin,dialect,English and Chinese-English Code-Mixing.It draws the conclusions that female has better language attitude towards Mandarin,dialect and Chinese-English Code-Mixing while male is more perceptual than female in English.

language variants;language attitude;gender differences;constructivism

book=90,ebook=60

H0-05

A

1009-8976(2012)03-0090-05

2012-06-06

薛亚丽(1975—),女(汉),江苏如皋,硕士,讲师主要研究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语码变体性别差异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庄子》成语的隐喻转喻特点及其变体的认知构式研究
耀变体喷流高能电子谱的形成机制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
民族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研究
大学生口语语码转换句法形态研究——以维汉语码转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