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世界古代史课程中有关中国史内容的教学
——以《世界史·古代史编》为中心

2012-08-15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古代史世界史中国史

张 爽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论大学世界古代史课程中有关中国史内容的教学
——以《世界史·古代史编》为中心

张 爽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世界史·古代史编》是按照世界古代史的时间断限,以全球史观的视野,来选择对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史内容。对于《古代史编》中编写的中国史内容教授要详略得当,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成果,才能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使学生具备全球史观。

世界古代史;中国史;教学;全球史观

世界古代史主要是指人类起源的原始社会到公元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为止,即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历史。由于大学设有中国通史课程,因此在以往高校世界史教学中往往将中国史排除在外。而中国是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离开了中国史的世界史教学体系是不完整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吴于廑、齐世荣先生主编、本世纪初修订再版的《世界史·古代史编》则以全球史观将古代中国作为世界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世界古代史教材之中,这无异于是高校世界史教学的一次重大变化,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随之也产生一些问题,如教材中对于中国史的编写遵循的标准及其特点,如何在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中讲授中国史有关内容等。笔者以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古代史编》为中心,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

一、《世界史·古代史编》有关中国史内容的编写及其特点

《世界史·古代史编》 (以下简称《古代史编》)关于中国史的内容主要有:黄河流域的夏王朝、商周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的世界、秦汉时期的中国、魏晋时期的中国、秦汉时期亚洲东部的民族迁徙、3-5世纪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南徙、唐代中国的高度文明、明代中国等。中国古代史上的南北朝、隋代、五代十国、宋、辽金和清代的相关内容并没有被编入教材中,因此《古代史编》并非是中国古代史的简单缩写。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对中国在世界史中的地位构成重要影响,然而由于清代建立是在1644年,而1644年属于世界近代史的时间范畴。可见,《古代史编》是按照世界古代史的时间断限来选编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内容的。

在内容上,《古代史编》以全球史观的视野,来选择与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古代朝代。如商周是世界早期文明即青铜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8到公元前3世纪是世界空前巨变的时期,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早已衰亡、希腊处于“黑暗时期”,从埃及经地中海东岸到两河流域的古老文明也处于衰落时期[1]。此时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虽然战乱连年,但思想文化异常活跃,涌现出了孔子、孟子等一大批思想家,他们所创立的儒学、法学等学说对亚洲及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汉时期的中国与位于意大利的罗马帝国是当时欧亚大陆军事势力最强、政治影响最大的两个大帝国。如果在东亚没有秦汉帝国,那么连接欧亚大陆各国和地区、沟通欧亚文明的丝绸之路就不可能开通。而汉帝国反击匈奴的战争,直接迫使匈奴西迁欧洲。而匈奴西迁又是3-5世纪欧亚日耳曼人、哥特人、阿兰人等游牧民族波浪式大迁徙的根本原因。因此,秦汉时期亚洲东部的民族迁徙、3-5世纪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南徙两个内容,实际上与此阶段欧亚民族大迁徙和世界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最为强大的国家,其政治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其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是古代世界的终结,在当时世界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跨越海洋、连接欧亚非美四大洲、以白银为货币、以丝绸、茶叶、瓷器、奴隶、咖啡等为主要商品的国际海洋贸易体系,而明代中国则是这个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史编》在所选中国古代朝代具体内容的编写上,也同样渗透着全球史观。如在“商周时期的中国”一节中,虽然用不少篇幅介绍了西周历史的分封和宗法制度,但其要向学生讲授的重点则放在“商周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一目上。为使学生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对当时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中所处地位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古代史编》表述如下:“中国商周之间的交替,与当时世界其他古文明地区的变化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似之处是,原来在经济、文化上先进的大国为较落后的对手所取代;而不同之点是,周取代商并非以早期铁器文化代替青铜文化,而是在商代基础上的青铜文化的继续发展。周取代商,对商代文化有所变革,也有所继承,在其间没有发生在他处曾出现的文明中断的现象。”[1]《古代史编》实际上指出中国的早期文明在生产力发展上长期处于青铜时代,而印度、西亚和希腊等古文明则在这一时期进入到铁器时代。因此,从生产力的角度上看,在世界早期文明时代中国应落后于印度、西亚等其他文明。而这一内容则是中国古代史教材没有明确说明的内容。又如对于“明代中国”一节的编写,《古代史编》实际上将其分为三目内容加以编写。其中除“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一目外,其他两目为“转变中的明朝中国经济”、“明代中国的海上贸易”(第四节“海上贸易的发达”第一目)。“转变中的明朝中国经济”指出“明代中叶以后,白银成为主要通货”、“海上贸易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国外市场,输入了大量白银”[1]。从当时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看,白银已经成为当时世界贸易的通用货币,当时的中国实际上已经通过白银货币与国际市场接轨,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中国经济的波动会很快对国家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明代中国的海上贸易”一目将明代中国的海上贸易分为官方和私人两种,虽对郑和下西洋、倭寇这两个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概述,但其编写重点放在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占据菲律宾、荷兰人占据印尼后,世界贸易体系的大发展之上。《古代史编》写到:“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势不可挡的进入了方在开拓的广阔世界市场。当时太平洋地区国际贸易的中心是西班牙统治下的菲律宾,中国商品的输入不仅满足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日常生活所需,而且远渡重洋,销往西属美洲殖民地。西班牙人找不到有同等竞争力的货物和中国商人交换,就将美洲殖民地出产的大量白银运往菲律宾,支付给中国商人。这就是当时著名的中国、菲律宾、西属美洲殖民地之间以中国商品和美洲白银为交换的、跨越整个太平洋的国际大三角贸易。”[1]由此可见,明代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欧洲发现美洲大陆的实际获益者,是世界财富的中心。从全球的视角看,明代中国在世界古代史即将结束的16世纪,在军事上和经济、文化上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二、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中有关中国史内容的讲授

从教学实际情况看,对于中国古代史教学中重点讲授的内容,《古代史编》又加以编写的内容,可以简单讲授或者删掉。如西周的分封和宗法是中国古代史先秦阶段重点讲授的内容,而在《古代史编》中关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编写,无论是在材料上还是观点上与中国古代史教材相比较均没有大的差异,因此可以简单讲授或删掉。而对于《古代史编》中编写的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或者与世界文明发展紧密相关、中国古代史教材记载又比较简略的内容,要重点讲授,从而使学生对于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中所处的实际地位、对世界文明所起的作用有一个客观和全面的认识。现以中国古代史教材一般作为概述内容的“明代中国海外贸易”为例。不仅要将上文所引《古代史编》“太平洋国际贸易大三角”的结论讲授给学生,而且还要将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如应将从1572年至1644年海外流入到明代中国的银元至少在1亿以上[2],这一数据介绍给学生,以使学生对16世纪国际贸易对明代中国的影响有一个具体认识。

除此之外,要尽量将国外有关该问题的权威性著作及其观点介绍给学生。如对于在国际贸易大三角中的中国人及中国政府的态度,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当欧洲在赢得对亚洲海上贸易的控制时,中国统治集团正在积极地反对海外事业。早在欧洲人到达以前,中国移民已慢慢迁徙到东南亚。在菲律宾群岛,西班牙人可能从来没有象中国人那么多。1603年,也就是马尼拉作为西班牙殖民地建城32年时,那里的中国居民大约有20,000,而西班牙人恐怕才1,000。因此,这些中国人实际上控制了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并正在将他们的控制扩展到这一群岛的其他岛屿上。1603年那一年,马尼拉的中国人遭到一次大屠杀;这种大屠杀是他们及其在东南亚的同胞至今每隔一段时期便要忍受一次的。然而,当时附近大陆福建省的一名官员却对此持宽恕态度,并谴责所有华侨都是愧对祖坟的逆子,不值得陛下关心。同样,1712年,皇帝下了一道敕令,禁止中国人去东南亚经商和定居……1729年,又一道敕令规定了华侨回国的日期,逾期则不得返回。这同西方国家是何等鲜明而又惊人的对照;西方国家不久就积极开辟海外殖民地,创立贸易公司,并随时准备着用武力保卫这些事业,反对任何威胁。”[3]通过讲授斯塔夫里阿诺斯先生的观点,则会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中国虽然在16世纪就已经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没有成功开辟海外殖民地、主导国际贸易,从而走上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相反在清朝奉行闭关锁国,最终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总之,对于《古代史编》中编写的中国史内容只有在与中国古代史教材相比较的前提下,从全球史观的视野,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成果和论著,才能使学生深刻的认识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位置和作用。

[1]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44,166,392-393,413.

[2]梁方仲.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J].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39(2):267-324.

[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77-78.

On the Teaching of Contents about Chinese History in College World Ancient History Course——Taking the Ancient History Part of World History as the Center

ZHANG Shuang
(College of Historical Culture Tourism,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From the view of global history and according to the time boundary of world ancient history,Ancient History Part of World History selects teaching contents about Chinese history which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world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civilization.In the teaching of contents about Chinese history in Ancient History Part of World History,teach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with proper details and summaries,in order to make college students deeply understand the position and action of China in world history,thu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global view of history.

world ancient history;Chinese history;teaching;global view of history

G642.0

A

1008-178X(2012)08-0145-03

2012-03-19

张 爽(1979-),女,吉林辽源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博士,从事世界中古史研究。

猜你喜欢

古代史世界史中国史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世界古代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思考
家国情怀素养在世界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百件文物带你玩转世界史
高校历史专业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 ——以《世界古代史》课程为例
从“源头”认识东南亚之“利器”:《东南亚古代史》评析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