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政论新闻的传媒功能取向分析

2012-08-15杨帆安岩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受众俄罗斯

杨帆,安岩

(1.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河北秦皇岛 066311;2.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俄语教研室,河北秦皇岛 066311)

俄罗斯政论新闻的传媒功能取向分析

杨帆1,安岩2

(1.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河北秦皇岛 066311;2.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俄语教研室,河北秦皇岛 066311)

自1991年始至2001年,俄罗斯媒体形成了国家、新闻寡头和个人控制并存的局面。东西方文明的冲突、激进式的媒体改革以及西方媒体影响的加剧,都对俄罗斯传媒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居多。即使在国家利益的问题上,传媒业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闻自由”,而在其他社会问题上,更是将这种所谓的自由发挥到了极致。在这样的背景下,真假新闻开始一同角逐市场,影响俄罗斯大众对信息的接受与判断。

俄罗斯;俄语;新闻真实;传媒功能;传播手段

2012年俄罗斯的总统大选无疑是全俄乃至世界关注的重大事件。“普京大帝”能否如愿当选,如何开始新阶段的治国方略,终将引领俄罗斯到何处去等一系列问题始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在这次历史的博弈背后,俄罗斯众多传媒机构扮演何种角色,俄罗斯新闻媒介功能如何发挥同样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2011年末,俄罗斯众多传媒机构铺天盖地地报道了俄罗斯民众抗议普京参选总统的新闻。正当很多人担心普京此次参选能否如愿时,仅隔1个月,2012年1月俄罗斯媒体就集体变脸,报道的内容戏剧化地变为普京的民众支持率上升、大选无悬念等。这不禁令人深思,俄罗斯媒体到底怎么了?他们在干什么?

一、新闻报道的底线

目前,国内普遍认可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事实”正是这个定义的关键词之一,也是构成新闻报道的重要支撑,作用基本相当于一栋房子的承重墙。事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实,二是客观,这两点构成了新闻报道的底线。

1.新闻真实的内涵

新闻真实的基本含义应该是所报道的事实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其中涉及的人物、事件等细节内容都要准确可靠,对其原因、背景、结果以及相关的解释都需要是确凿的事实,所引用的数字、观点、史料等也需要有相关事实佐证,不能任意想象、拔高、夸张或隐瞒,连善意的合理想象也是不容许的。对此,列宁曾提出:“真实性不应依它该谁服务而变化。”[1]

2.新闻客观是真实的注解和延续

新闻客观要求对准确报道事实,不允许在报道中显露立场,将“客观事实和主观意见划定界限。客观性理念“来自19世纪末期美国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和人的主观感觉及其选择没有关系;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19世纪的技术进步,证实了理性主义和实证方法的可行性,更加坚定了人们以科学知识认识可知世界并进行‘客观反映’的信心……久而久之,客观报道的技巧变成一种信念、一种标准、一种价值观,也成为一种程式。”[2]很长时间以来,新闻报道在体裁、模式等方面变化很大,客观性也一致与质疑声如影随形,但是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客观性仍然被作为评价新闻报道的一条重要准则。正如郭镇之在《客观新闻学》中提到的那样:“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却是一个可行的‘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作为新闻真实延续,客观性还体现在随着事实的发展,新闻真实是一个变化的认识过程,直到事实结束,报道的真实性也才能够全部展现出来。在此期间事实进展到什么程度,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才可能到达什么程度。

3.俄传媒屡触新闻报道的底线

先是2007年7月,俄罗斯传媒集体爆料“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圆锤发射成功”,紧接着2008年4月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普京婚变”,到去年“俄罗斯24”电视频道网站爆出消息称“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已经向莫斯科市杜马提名莫斯科市长候选人,以取代9月底被解职的卢日科夫”,这些消息被国外媒体纷纷转载,事后却被验证属于假新闻。俄罗斯传媒屡屡触及新闻报道的底线,例子不胜枚举,娱乐和社会新闻领域更是数不胜数。各种各样的假消息充斥媒体,不但令政府头疼,也让俄罗斯的老百姓对媒体失去了原有的信任。在意识形态的嬗变过程中,俄罗斯传媒也经历了痛苦并且畸形的变革,尤其是解体之后,西方媒体大肆进入,所谓的“新闻自由”占据了俄罗斯媒体的主要阵地。政府的大撒把,媒体对新闻自由的认识偏颇,使得传媒业开始从坚守新闻底线滑向煽动大众舆论、无底线取悦受众的深渊。

二、俄罗斯大众传媒功能的变化

1.“说服”成为俄大众传媒语篇的首要功能

俄罗斯传媒在在媒介功能上也经历了从苏联时期到解体后的一系列演变过程。苏联时期的大众传媒作为政党的喉舌曾经在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共识、稳定社会情绪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苏联解体后,随着俄罗斯国内各种思潮的兴起,其媒介功能也随之产生了深刻变化,比如为满足社会最新需求的新功能等内容。施拉姆的媒介功能论在俄罗斯大众传媒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其中信息传递、传承社会文化、娱乐和拉动经济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俄罗斯语言学界也指出,说服功能已成为俄罗斯大众传媒语篇的首要功能。取悦党派、鼓吹其政治立场、攻击政治和经济对手,已经成为俄罗斯大众传媒的弊病之一。一些媒体记者公开宣扬某党派的政治立场,通过评价和观点引导大众行为,公开表明自己对新闻事件所持的态度,对受众施加情感影响,从而营造利于某党派的大众舆论。

2.议程设置功能的扩大化

大众在接受传媒所报道的事件时,通常不了解大众传媒的操纵性,很容易不自觉陷入被操纵的状态。对于这个问题,美国早期的传播学者李普曼认为,“一方面个人由于对现实的了解相当有限,严重依赖传媒;一方面传媒所提供的有关现实的叙述又带有某种程度的歪曲。”[3]大众传媒的报道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实际上,李普曼还没完全认清议程设置的真面目。传播学之父施拉姆一语道破天机:大众传媒对某些命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命题在受众中受重视的程度构成强烈的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大众传播越是突出某个命题或事件,公众越注意这个命题或事件。这些被事先设置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程度和评价取向。

三、传媒评价成为影响受众的主要手段

著名传播学者麦考姆斯在1996年发表的《制造舆论: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中指出,新闻媒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为了实现这种影响,媒介通过四种形式来设置社会议程:专业的不偏不倚、有目标运作、吹捧宣传、公众新闻。

对俄罗斯大众传媒来讲,为了能够影响受众,传媒从业者使出了浑身解数,这四种手段的运用更是不在话下。当然,最明显的一种手段就是构建语篇的评价意义,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这类评价都会不留痕迹地影响受众。当然,构建评价语篇需要高超的文字技巧,因为这类评价对受众的影响并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潜移默化的,通过暗示、授意等方式,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对受众进行引导,从而得出与评价语篇相同或者相近的判断。也正因为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没有对媒体的操纵功能进行警惕,才使得大众传媒顺利实现了对受众的暗中操纵,在这种情况下,受众对信息的接收完全是消极的和无意识的。

四、俄罗斯大众传媒异化的深层次原因

1.拔苗助长式的传媒改革

19世纪初期的俄罗斯仍然是封建国家,农奴制盛行,1905年爆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成立。在这期间俄罗斯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没有滋生自由主义新闻观的土壤。在这种情境下,人为地开展自由主义新闻观显然行不通。1991年,苏联解体,苏共意识形态体系也随之崩溃,俄罗斯社会处在风雨飘摇的政局和举步维艰的经济困境中,大众传媒在政府管制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夹缝中走向不明,形成了畸形的言论自由局面。如果把俄罗斯大众传媒看作一艘航船的话,政府大旗在船头招展,法律已经难以约束船上的人。这一切都导致了媒介市场混乱,违背法律和职业道德的行为比比皆是。最初以为只要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义,将其政治、经济体制一嫁接就完全融入西方文明世界的人,开始反省意识形态的更迭一蹴而就带来的恶果。私有制的确立和市场运行机制逼迫大众传媒进入商业化的行列中,原先的生存方式完全被打破,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市场竞争中寻找到新的盈利模式。但是对于那些早已习惯了政府喂养的媒体来说,面对基础市场体系缺乏的局面,一不留神就将滑入畸形和无序竞争的泥淖。同时,对西方媒体的盲从,妄想瞬间实现民主、自由,从政党的喉舌直接变脸为恶意揭露政府丑闻发挥所谓的社会监督功能,俄罗斯媒体表现出来的极端主义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在这一点上,俄罗斯民族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历史积淀深厚,文化特色鲜明,加上复杂的民族特性,都显得与西方社会格格不入。但是,俄罗斯人的性格急躁,追求速度、爱走极端,这种个性在俄罗斯大众传媒的转型中也显露无遗。在苏联解体之后,经济、政治领域的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大众传媒也不甘寂寞,但是其采用的不是循序渐进的方式,而是“休克疗法”——一夜之间所有的媒体从属权都从国家变成了私人。这样令人难以接受的改革速度及方式在俄罗斯人眼中仿佛已经见怪不怪。

2.东西文明的冲突

在新的改革过程中,以全盘融入西方为主要目标的私有化改革遭到严重挫折,并由此引发俄罗斯绵延不绝的政治、经济危机,社会震荡与冲突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情况下,愈来愈多的俄罗斯人需要从媒体上获取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俄罗斯大众传媒的发展。但是,对于民众普遍不满的完全向西方靠拢并且呈现负效果的改革而言,媒体为了迎合民众,在报道内容上过度使用了言论自由的权利。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中,大众传媒作为意识形态最集中的表现者显然首当其冲。尤其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之后,自由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在传媒领域也表现出了一边倒向西方看齐的姿态。从表面上看,那时的传媒似乎抛开了管制,非常活跃,而实质上,传媒并没有发挥它的正面功能,而是进入了畸形的发展状态并逐步走向了“舆论失控”,而这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4]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前夕,俄罗斯大众传媒就开始对苏共中央集权进行猛烈地抨击,同时大力鼓吹西方的民主与自由,遥远的共产主义梦想陷入媒体批评的漩涡,自由主义却被标榜成拯救俄罗斯的灵丹妙药。在这个时期“向西看”几乎成为所有俄罗斯人的梦想天堂。在俄罗斯的传媒改革中,形成了梭形的格局,国家和个人所占的比例都很小,被寡头控制的大众传媒占据了绝对优势。这些寡头集团作为俄罗斯新闻体制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不仅是“向西看”的排头兵,而且经常与西方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价值观念开始通过这些寡头控制的媒体广泛传播。西方文化的侵入对于尚处于信仰真空期的俄罗斯人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无论是标榜自我的个人主义,还是各种崇尚物质第一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横扫俄罗斯,所向披靡。在这场价值观念的冲突中,新闻界也同样中招,记者和编辑为了迎合受众而炮制假新闻、发布有偿新闻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一情形堪比19世纪末期在西方盛行一时的黄色新闻潮。社会上极端的个人主义使得原有的传统文化瞬间决堤,社会风气一再探底,民族信仰缺失。俄罗斯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民族文化的立场,批评大众传媒没有担负起引导社会大众、维护社会公德、塑造民族精神的责任,但是这些话语很快就被淹没在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黄色新闻报道中了。时至今日,自由主义已经不再是俄罗斯人奉若神明的救命稻草,但是这种曾经风行一时的价值观念却仍旧深深地影响着俄罗斯,也影响着俄罗斯的大众传媒业。俄罗斯人开始逐渐冷静下来,静思这场东西方文明的冲突给俄罗斯及俄罗斯传媒带来的深远的影响和伤害。

3.西方因素

俄罗斯大众传媒在全盘接受西方自由主义的风潮过后,在新闻报道和言论上表现出过度自由的态势,报道中常常会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有的错误甚至给国家的外交和国防事业带来了麻烦。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这样媒体报道乱套的情况下,2006年6月,世界报业协会主席加文·欧莱利在第59届世界报业大会上批评俄罗斯对媒体进行过度管制和干预,新闻自由在俄罗斯就是一纸空文。普京和俄新闻出版与传媒署的官员反驳说,俄罗斯早在1991就已经通过的《大众信息传播法》是世界上最具“自由派风格”的法规之一,俄罗斯的新闻自由是有法律保障的新闻自由。事实上,俄罗斯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管制并不严格,甚至处于一种大撒把的状态。尽管普京以偷税漏税为名对俄罗斯最大媒体垄断集团之一的桥媒体总部所属之四个机构进行了搜查,并逮捕了其媒体集团的总裁古辛斯基,在此之后,又对一些跨联邦区的报纸和私人控制的电视台采取了行动,但从整体来讲,俄罗斯新闻媒体还是相对自由的。

五、俄罗斯百姓对媒体反映

俄普通民众对新闻媒体的态度是又爱又恨,在国家转型发展时期,他们既需要从媒体获取信息来了解政府改革的进程,又担心媒体发布的信息不真实。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对媒体的兴趣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尤其是在政府改革一波接着一波的呼声过后,民众发现他们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实惠,对政府的信心也逐渐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媒体的关注度普遍下降。2000年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在1995年的时候还有70%俄罗斯人对新闻媒体(和教会)持信任态度,但到2000年的时候,这个比例数就骤降到30~40%。其中,俄罗斯民众对对电视的信任度高一些,约为36%。对报刊而言,信任度相对更低一些,大约只有13%的俄罗斯人认为报刊可信[5]。

六、结语

人们客观地认知世界,了解本国国情是其生存和发展基本要求,也是必要条件。新闻传播行业在其中起着不可代替的媒介作用。在社会转型和重新构建时期,媒体和舆论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但是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仍不尽如人意,政府对传媒领域的虚假报道基本无暇顾及,假新闻泛滥的趋势仍难有大改观。目前,俄罗斯尚处于社会的历史性转型期,其大众传媒的问题日益凸显,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和角色变化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列宁文稿: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7.

[2]郭镇之.客观新闻学[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3]武利茹.论政治语篇中的隐喻及其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谢飞.转型期俄罗斯传媒业改革观察[J].青年记者,2006(7).

[5]А.В.МилёхинаиПопова.Общественное мнение России по социал ьно-политическим проблемам[M].г.2000:23

book=20,ebook=20

G21

A

1008-178X(2012)07-0188-04

2012-04-19

杨帆(1980-),女,黑龙江桦南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助教,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受众俄罗斯
俄罗斯猫展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