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表演类专业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2-08-15史昕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小品创造性思维能力

史昕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浙江杭州 310053)

戏剧表演类专业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史昕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浙江杭州 310053)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与灵魂。本文通过“编创剧场”的实践运作而得到的启示和经验,阐述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戏剧表演类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过程及培养方法,旨在培养戏剧表演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戏剧表演;编创剧场;创造性思维能力

艺术创造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艺术家这个创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审美体现与倾向,它体现出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艺术创造主体在进行创造活动时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包括社会背景、生产需要、人文传统、环境氛围、独特对象等。加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保证他们艺术创造活动完成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对新世纪艺术人才的需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独创性、新颖性等特征。培养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对创作的敏锐性有赖于长期的专业定向训练。一方面要把平时观察与积累下来的创作素材与创作目的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又要有目的地随时随地注意洞察和捕捉与创作对象有关的素材。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与发挥,充分把握他们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进取心等心理条件。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活动从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的掌握入手。

一、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创造性思维教学原则是指导创造性思维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能否正确贯彻这一教学原则是决定创造性思维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以下创造性思维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的实施,来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要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培养他们的独立活动能力。

(2)民主性原则。从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讲,学生和教师的心态都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合作的和谐关系;从教学内容上讲,课程内容应是综合的、不局限于教材的;从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讲,师生交流的地点和方式应是灵活多样的,既可以是大班教学,又可以是个人教学、小组教学;讲授、讨论、演示、练习等方式的选择可以视情况而定。

(3)发展性原则。创造性思维教学不仅应着眼于学生创造技能的提高,还应着眼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人格的塑造能力。

在目前已相对成熟完善的众多培养方式中,我们认为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对于表演艺术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十分重要。(1)引导发现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范围和要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索去获取新知识,发展智能,以达到教学的目标。(2)尝试创造教学法: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创造力,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活动,使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亲身体验创造的乐趣,从而激发创造的信心和兴趣。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的三个阶段

1.观察生活阶段,突出自主观察,捕捉与模仿

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细节,从模仿到有目的训练相结合是进行人物创造的方法之一。有生活的艺术创造并符合艺术自身特征与形式,是对艺术价值的体现与升华。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多地去体验生活,从中积累艺术创造所需要的细致的对象特征。可以选定突出的事件与人物,从中划分从静态到动态的特征,特别是在不同场合、地点,与不同的环境之间的变化,细致地从动作、表情、神态、习惯等等环节,捕获能够塑造人物的各个要素,塑造内心世界与肢体语言的协同表达。其中模仿是观察阶段最有效的办法,模仿不同对象是深入生活的一种方式,可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与表现能力。

2.小品结构阶段,赋予全部体验,体现对现实与人生的态度

创作小品是一种主动、积极、自觉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劳动过程。对于戏剧表演类专业来说,几乎所有的新学生在刚刚接触表演课时都认为演戏就是做戏,不做就没有戏了。所以即使是日常生活里随时体验得到的、极为自然的动作,比如为了解渴喝杯茶也不能按自然状态进行了。他们的通病是咂嘴挠腮、挤眉弄眼、唉声叹气地装腔作势。因此,必须给初学者以必要的条件,锻炼他们舞台体验的基础,小品练习就是重要一环。

单人小品可以考察学生的想像力、对各种性格的人物的留意程度,及其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和领会能力。单人小品较之集体小品来说,提示简单,把握的能量要求明显增强。比如“三次敲门”、“三次打电话”、“三次脱外衣”,尽管只是三个小小的练习,但是每一个练习都要截取生活中人物性格鲜明的一瞬间,将这一个瞬间用动作给予展现。从中也可以看到学生综合的内部素质,如:注意力、感受力、内心活动的连贯性、准确性和合理性,以及信念感与适应力的强弱等。

双人小品是对手小品,它的基本要求是真实、自然、细腻,尤其是互相要有对象感,配合默契。

多人小品的配合首先要求学生要有一个对主题的统一认识,其次是学生对环境设计的丰富和想象,再次就是对人物的相互开拓和配合。

3.诗词小品创造阶段,体味意境,挖掘形象创造方面的天赋

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编创能力的高级阶段。大部分从中专表演类专业直升上来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薄弱的特点。面对这种以诗词为基础,不要具体的人物、时间、环境,只有诗词本身为台词,写意美学为指导的完整的舞台行动组织的过程,学生正确理解内中的涵义有一定难度,需要指导老师给予更多的辅导和启发。

一般来说,中国诗词的特性表现为心象性、可咏性、抒情性和精炼性。

在此,我们想重点探讨一下“心象性”这个特征。对于学习表演的人来说,这也是必须掌握的一个概念。焦菊隐先生为帮助演员达到创造角色的目的而总结出“心象”说理论。他认为,没有心象就没有形象,“内心视象”能够帮助演员更好地创造角色;同时,演员经常会利用“内心视象”说理论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捕捉人物心理特征。《电影艺术词典》对“内心视象”的解释是:“简称心象,即内心的视觉形象。被感知过的客体(人、景、物)的映像在立体(人)的头脑中再现,使主体在内心中看见这个现实空间并不存在的客体形象。”所以,心象是内心活动与思维成就的人物形象,是一种遐想或是一种意向思维的结果,人物的形象塑造是在心象的形象中创造出来的,人物的肢体动作和语言等形式与手段均是明晰化、具体化的方式。心象具体地诠释了人物的感知、情感、心理、审美观念等因素,是人物塑造的灵魂。但是,心象思维特征的体现与人物的塑造、形象化、具体化、词语化的转变存在于意向思维之中。因此,学生对人物内心活动与人物的具体塑造之间的联系,需要仔细地体验,并从中得到创造的方向与创造经验的积累。

一般来说,演员在阅读剧本后,对剧中人物只有一个初步的内心视觉形象,这个初步的内心形象开始是模糊的,通过内心活动与人物的具体塑造,人物的形象渐渐清晰可见。而中国古诗词极具意境和韵味,它更需要演员深入地挖掘内中的蕴涵,体味意境。因此,我们布置学生提前阅读相关的文史艺术等方面的著作以及观摩相应的电影电视剧话剧作品外,专门就构思诗词小品重点抓了以下四点:开拓两个生活;用形象来表现对诗词的理解;作品立意;空间设置。

三、以“编创剧场”为桥梁,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1.对学生的创作要以鼓励为主

对学生进行激励,目的在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加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编创潜力与资源。对于学生来说,赞扬的效果远胜于批评。表扬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肯定,能使他们更有勇气,更有信心继续。有时学生自评,有时让学生互评,辅导老师和专家自然也会给出一些意见。在这么多的评价方式中,教师的评价作用最大。

2.帮助学生修改或找专家研讨

学生花了心血写出来的剧本,即使乍一看去很不像样,教师也不要采取粗率对待的态度,而要尽量认真负责地予以对待。除了尽可能帮助学生加以修改外,还可专门邀请专家举行座谈研讨,听取多方面的看法和建议,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反馈,为进一步完善作品创造条件。学生通过对座谈内容的梳理分析,也会决定取舍,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付诸加工行动,使创作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也带给别的同学以启迪和良好的激发效果。

3.借助平台,让学生大胆尝试

完整的剧(节)目创作反映在文学作品的产生到转变为舞台形象的整个过程之中。近年来,由于国家和各省市对精神文明的高度重视和文化创作活动的大力倡导,针对大学生的活动也相对较多,我们充分借助“编创剧场”这座桥梁,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其中有一定意义的活动予以组织参加,目的是为了给学生的创作提供实践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

(1)检查学生案头工作

戏剧剧目、小品创作编排的案头准备,从文字创作方面讲,体现在剧本写作提纲上;从排演方面来看,则体现在导演的构思计划之中,包括剧本分析、人物分析、导演构思等。剧(节)目排演作为完成戏剧编创的主要阶段,需要跟服装、灯光、音响、道具、场记等创作各部门沟通配合好,各部门的工作均需分配给专门的人员(学生)担任和完成。检查案头准备工作,可以说是排演要走的最先一步。

(2)初步成型后的修改和提高

由于我们通过研究讨论而决定组织参加的“大学生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档次较高,要求较严,我们对学生编创作品的要求自然也是精益求精。一般采取在小剧场、演播厅进行先期彩排过程中就组织学院领导、本校教师观看,到适当时候再专门邀请校外专家、戏剧创作人员及戏剧评论家等观摩,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提出观后感和修改意见。对于这些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区别对待,甄别利弊,因为我们同时也尽可能地考虑到须尊重学生的创意,不把一些相去甚远的建议强加于学生。

(3)剧场呈现

在上述过程都完成以后,学生最为期待的就是剧场里的舞台呈现。在各部门的合作下,学生将所有前期辛勤创造进行综合呈现,交由观众检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把装台、合成、彩排、演出甚至安排工作餐等工作交给学生。当然,作为一个教学单位,我们还设想通过如此的运作,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既能培育团队精神,也灌输给他们“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等道理,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去摸爬滚打,体会艺术成就的来之不易。

[1]束霞平.浅谈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7(1).

[2]焦菊隐.焦菊隐戏剧论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3]许南明,主编.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4][英]John Locke.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7.

book=30,ebook=30

G64

A

1008-178X(2012)07-0177-03

2012-03-27

史昕(1966-),女,浙江杭州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副教授,从事戏剧戏曲影视表演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小品创造性思维能力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临宋人小品》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