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发展离不开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
2012-08-15王天雨
王天雨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一、走入斯密的精神世界
这是一本被众多哲人先贤折服并苦心钻研、追随其理论思想的哲学著作;这是一本有史以来历经数世纪而依然焕发人性光彩的伟大作品;这是一本被经济学人顶礼膜拜的经济学“圣经”;这更是市场经济、资本市场始终应当坚守的“游戏”准则。它曾经是亚当·斯密最得意的著述,也是被现代人重新重视、褒贬不一的经济学必读名著,这就是《道德情操论》。
该书作者亚当·斯密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他一生为世人奉献了两部经典论著:《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前者为伦理学著作,正是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乍一看,《道德情操论》不过是哲学经典,与经济发展乃至经济的各个领域并无关联,但时间可以评述一切。当我们经历了工业革命还沉醉于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时,当我们在经济数次繁荣与危机中起起伏伏时,当我们懊恼金融危机屡屡发生走入一个个经济发展“怪圈”时,当我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研读《国富论》的真谛与追求获得金钱的快意时,人情日益淡漠、信任日趋微弱的今天我们会不由得猛然发现这本《道德情操论》带给我们的启示与铿锵有力的深远影响……
二、走入《道德情操论》充满人性光辉的殿堂
该书饱含着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对人生的思考,囊括了人性中常被忽略的方方面面。《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与评价,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回望历史,18世纪的英国,市场经济已逐渐兴起。中世纪被禁锢的个人的经济动机在相当程度上得以释放,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利的愿望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迫切。与这种人们在长期的压抑之后,出现集中性、渴求性乃至恶性的爆发相冲突的是人类传统美德还能不能维系、或者要不要维系的思考。同一时间,学术界出现了两种相反的学说:一类学说坚持原有的伦理观念,对腐败、奢侈、欺骗的盛行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商业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必将使整个社会伦理衰败、道德情操堕落,人类文明面临衰退的危险。也就是将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的维持放在了对立面。而另一种学说则是惊世骇俗地为私利和各种罪恶辩护。他们认为,正是人邪恶的本性、自利的动机而使人们从事劳动,创造各种财富,带来整个社会的繁荣,贪婪、虚伪、欺诈、损人利己等等恶行,正是经济活力之所在。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正所谓没有统一正确的思想作指导,任何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与成果都不会长久。斯密就在那时那刻,以伟大的人文关怀为主题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最终,以人们心中“客观的旁观者”之角色,重新审视人性的本源,试图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汹涌浪潮中为道德争取一片栖身之所,将经济发展与道德维系统一起来。
从历史上看,相比于《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为促进人类福利这一社会事业奠定了基础。而笔者认为,在如今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背景下,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位中国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必将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三、《道德情操论》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启示
《道德情操论》中涉及了太多的理论领域,构建了太多的知识体系,并非所有人都能驾驭。即使你能静心俯读,也往往只能理解其中的只言片语。当然,笔者也同为芸芸众生的普通一员,只是始终怀着敬畏与谦逊的情感试图揣摩大师笔下的深义。但笔者的心灵深处的确已被它掷地有声的言语震撼,思想情感被这前几世纪异国传来的论述深深感染。21世纪的我们不得不佩服斯密,尊奉其为“精准预言家”;我们也不得不痴迷斯密,感叹其理论思想在多次社会进步与变革中不曾失去现实意义。一本《道德情操论》,不时地让我们几近被物欲充斥的心重新叩问良知,考量道德。究竟人的一生在匆忙中追寻的是什么,究竟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如今的我们,是幸运的,是进入21世纪能够享受到科技进步、社会繁荣带来的一切物质财富的宠儿。但我们又是不幸的,因为在这经济非理性亢奋与繁荣的背后,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了一种不安、一种无法释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淡漠,相互间的不信任又与日剧增。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被“磨练”成了“心有城府”的“智者”,资本市场也似乎在金钱飞速的流转中迷失方向。
是时候啦!是时候放慢我们发展的脚步,留一点时间,仔细地摸一摸自己的“良心”是否还在,审视一下我们质朴的原始性情。无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怎样雄厚,无论一个企业的经营规模怎样庞大,无论一个人影响力是如何的深远,如若丧失良知都将与行尸走肉无异。一个国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应时刻培育国家的“良心”,以塑造可信任可依赖的形象;一个企业在商战竞争中应以“质量第一”为目标,生产出精益求精的产品赢得市场,拥有企业的“良心”;一个人更应以向善的本性对待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今,笔者想与大家分享的仅仅是《道德情操论》中诸多论述中的小小一点,虽不是那么全面,但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与诚恳的文字打动更多的人们,唤起各位也许已沉睡多时的良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人的真正追求,拥有财富的真正意义,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走过安安稳稳、丰富充实的一生。并希望各位能够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乃至我们的世界无私奉献,真正做到在“利他”的同时也收获了“利己”的圆满结果。
斯密始终期望经由市场实现国富民强,但这必须与道德的维系和提升一致起来。斯密曾乐观地相信,“富之路”与“德之路”能够统一。一方面,他要尽力避免把市场看作是一个非道德的场所,反对那种认为市场不需要道德来维系的虚无主义;另一方面,他又要避免以维系道德为由来否定经济动机所拥有的进步意义。斯密尽力去论证,在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时代,道德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告诉人们:道德将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助推剂。可以发现,这种学说更符合实际,它是自利动机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资本本身无错,人们的逐利动机也无可非议。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的选取值得我们注意。从历史上看,最初的货币仅仅是人们创造出的为了便于其他商品、劳务交换的媒介物,等价物。正是因货币具有较强的流通性、普遍的认知性、衡量其他产品价值的功用,才使货币有了内在的使用价值而得以沿用至今。斗转星移中,货币的形式尽管不断改变,但其最初的流通手段、价值尺度的职能不曾发生变化。货币出现的本意是为了方便我们的生活,并不是给我们“添堵”的,更不是为了得到无穷无尽的它而使我们逐渐变成不择手段、利益熏心、道德沦丧的“恶魔”。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不息,彰显人性魅力,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会让我们拥有“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人生价值。当我们膨胀的私欲无法控制时,却要将一切后果归结于“金钱的阴谋,资本的肮脏”实在不合情理。
值得提出的是,任何人类文明的创造与维护都离不开合理的“秩序”,无序的状态将会使一切终将变得虚无。人类经济发展到现在,毋庸置疑已经拥有了太多值得骄傲与自豪的成绩,但经历却使我们越来越忽视道德的力量与传递。其实,斯密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合理的秩序,来达到公民的“幸福生活”。争论了很久的“斯密问题”,本质上就是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的问题,就是社会发展“秩序”是否得到充分尊重的问题。
反观世界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除了快速攀升、翻了又翻的经济指标,经济发展的硕果似乎不得不让我们欢呼雀跃,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随之而来的诸多新问题。2008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持续不断地示威游行、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将世界经济的大厦倾覆。不仅要问,这些曾经被光环笼罩的西方国家到底怎么了。而我国也屡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校车安全问题,以温州为代表的资金链断裂的“跑路潮”等等事件,更使我们惊呼:我们自己到底怎么了。笔者认为问题的原因是道德、信任的缺失。当下的诸多经济现象所暴露出来的人们的无度贪婪及其对公众的欺诈,更以严酷事实证明了斯密的清醒和睿智。我们更不应该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同时忽视精神文明的筑造。
最后,笔者要高声呐喊: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工作与学习之余,品一杯香茗,用心徜徉在斯密伟大的内心世界,重新叩问自己的良知,关注市场中发生的商业欺骗,乃至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坚守自己心灵的那方净土,远离尘世间的纷扰,并用独特的伟大人性魅力感染身边的每个人,感动我们的社会,使自己成为精神的巨人。就让我们一起期盼和见证那阳光可以洒向每一个角落的日子。人类也将共享和平、友爱、信任的世界。
[1]王天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