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2012-08-15王美玲
王美玲
(东营职业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91)
一、低碳经济发展是东营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的概念出自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该报告提出要以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替代当前的化石能源发展模式。谢进、张坤民、潘家华、邵伟等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尽管各位专家对低碳经济的表述不尽一致,但是其核心就是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利用清洁能源,保护生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这正是低碳经济的目标所在。
二、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拥有的优势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其建市历史较短,迄今为止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1、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1)“黄蓝战略”背景。十七大提出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规划来看,蓝色经济区要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在此框架中,两极之一就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三带之一即为东营城东海域;三组团之一即为东营-滨州组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山东省和国家纳入战略开发的重要规划项目,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是中央和山东省的战略规划中的重点,此时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独一无二的良机。
(2)优越的资源条件。黄河三角洲地区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卤水和地热资源。一是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胜利油田目前已探明和开采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截至2002年底,胜利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2.9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82.39亿m3,其中约85%集中在该区域。二是生物资源。黄河新淤积的沿海地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的河口湿地,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植物物种多样性达到393种(含变种),其中野生大豆等是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天然柳林在国际上同类湿地中非常少见。三是其他资源。全区卤水资源丰富,储存量总计约7.4×109m3,并含有大量的钾、溴、镁等多种元素;既有低温类型的温水(20~50℃),又有高低温类型的温水(50~80℃);还有岩盐、石膏等地下矿产。
2、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东营市是服务于胜利油田而建的,建市之初的各种发展规划都是围绕着服务油田生产的,发展到今天,交通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港口建设规模较小、功能较弱、配套能力不强;缺少疏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内联外接的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等。
(2)产业结构不合理。东营市的建设长期依赖于胜利油田的开发,以油气开采与石油加工、油田化工为主导产业。根据《200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可知,东营市第一产业占3.4%,第二产业占76.5%,第三产业占19.8%。随着石油资源的逐年递减,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城市的转型是东营市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自然生态脆弱。东营市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被誉为是我国最年轻的土地,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独特的资源禀赋。但由于成陆时间较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淡水资源相对贫乏,近海地区生态保护及堤防修复压力较大。
三、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各地应充分认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从自身特点出发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
1、加大政府投入,保障低碳经济发展
(1)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制定稳定有利的政策,确立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面临的选择。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将低碳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具体行动中,将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地方发展的总体规划,使低碳经济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地方政府应根据中长期规划实行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鼓励和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具体可采取一些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减排的公共支出。比如: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PM 2.5主要是由汽车尾气导致的,而我国私家车的拥有量近几年飞速增加,不仅增加了空气中的PM 2.5,也带了诸如道路拥挤、汽车占用人的空间等问题。随着资源税的改革,燃油价格或早或晚都会上涨。作为政府,应当抓住时机,鼓励市民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并加大公共交通的支出,增加公共交通班次、路线,给公共交通部门增加补贴,降低公共交通的费用,让更多的人选择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2)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引进和培养低碳经济人才。现代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一批既有低碳经济意识又有能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东营市建市时间较晚,又是一个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自然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下大力气引进和培养低碳经济人才。
2、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树立全民低碳意识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是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碳的排放超过了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人们树立理性的消费理念,自觉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这需要政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低碳经济深入人心。在低碳经济的教育宣传上,应该正视老百姓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在现阶段,大多数老百姓都有了环保意识,但是对环保与自身生存空间的依存度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另外,许多对低碳经济发展有认识的人也只停留在概念上,具体在生活中该如何做还不清楚,这就要求宣传教育要跟上。低碳经济发展教育要进学校,从娃娃抓起;低碳经济教育要进社区,从每个市民做起。同时,宣传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意识教育上,应该给老百姓一些可操作的指导,甚至一些鼓励措施让老百姓知道低碳经济就在每一天的举手投足之间。
3、优化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点
(1)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东营市作为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有着很好的发展基础。同时,风能发电项目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建设项目也纳入发展规划,是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基础。东营市是一个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地区发展对石油产业的依赖度较高,造成了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第二产业比重过大,是发展低碳经济非常不利的因素。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耗竭,东营市必须考虑城市转型的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问题,东营市要逐渐摆脱对石油资源、石油产业的依赖,发展新兴产业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既是东营市城市转型的需要,也是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发展生态海洋产业。《山东半岛蓝色规划》中提出黄河三角洲要发展高效生态海洋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加快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生态环保产业。因此,发展生态海洋产业不仅是东营市低碳经济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规划。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黄河口对虾、中华毛蟹等都是东营市独特的水产品。另外,东营市有着发展现代海上运输的优势,东营港的开发是列入“黄蓝战略”的重要发展规划项目,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生态海洋产业,是东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海洋生态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东营市低碳经济的良好循环。
(3)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东营市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在东营市的发展虽然历史不长,但是依靠东营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以软件产业园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引起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被列入东营市重点发展的规划,为东营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流保障。依托胜利油田发展起来的石油装备产业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东营市乃至全国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基础。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能为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应该是东营市重点扶持发展的领域。
(4)生态观光农业。东营市地处入海口,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动植物物种丰富,有着珍惜的野生大豆等国家保护性物种,冬枣等特色产品已经是家喻户晓,黄河口桃花节等旅游观光项目也已经吸引了许多人。东营市可以更好的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制定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走进生态园,我们只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行车、步行等,相信在人们日益崇尚自然的今天,在黄河入海口这个独一无二的地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必将推动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
[1]谢进:发展低碳电力是减少碳排放、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N].人民日报,2008-07-07.
[2]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等: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韩恩泽: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4]潘家华: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及其地区差异[J].环境政治与国际关系,2003(6).
[5]邵伟: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J].金融与经济,2009(2).
[6]200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Z].
[7]王新、李晓萌:国外低碳社会建设经验及其启示[J].商业时代,2010(34).
[8]Chiesa V.O rganizing for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s:a Managerial Perspective[J].R&DM anagement,1998(3).
[9]何庆成、徐军祥、张波等:黄河三角洲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10]赵延茂、宋朝枢: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