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经贸口译人才培养模式

2012-08-15孙永君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译员口译经贸

孙永君

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经贸口译人才培养模式

孙永君

本文提出新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遵循技能训练与实战训练相结合的思路,通过范例教学、合作型互动式口译和模拟商务情境等把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统一起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性和主体性,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口译人才。

经济发展;经贸口译;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口译课列为英语基本技能课程之一,教学目标为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巧,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对译。经贸口译就是将口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放置在特定的经贸环境中,致力于培养既熟知商务知识,又具备较高口译水平的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和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往来,谈判、会议、招商等急需高素质的外经贸口译人才,译者职业化趋势逐步加强,单一的技能型翻译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复合型和创新型口译人才就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口译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经贸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经贸口译人才,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化口译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改变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脱节的教学模式,而且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加就业的机会。

一、口译的特点和基本模式

口译作为翻译的一种,是一个在线信息处理和综合运用双语以及技能的复杂认知过程。口译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双语思维和转换能力。译员要经过语言信息的接收、解码、记忆、编码和再表达等一系列认知处理过程,其间要运用到多种口译技能。技能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内化过程,口译课作为交际技能实践课,应以口译技能训练为核心,带动语言提高、跨文化知识扩展、交际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无论何种类型的口译培训,都应遵循口译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以技能训练作为必要和前

提条件。因为只有实现口译技能运用的“程序性”和“自动化”,才能提高译员的整体信息处理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译员的口译水平。

传统观点认为,懂英语的就能胜任各类口译的工作,很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批评。要消除人们的误区,就要使人们认识到口译活动的职业化特点。一个好的译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之外,还应具备其它的能力,因而提出口译能力包括能力模块、知识模块和口译技能模块等。另外,口译活动要求译者具备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创造性思维和迅速的反应能力、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口译培养模式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复合型和专门型的口译人才,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目前口译教学面临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口译教学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目前的口译教学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不适应培养创新和复合型的口译人才。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高校的口译课程设置比较单一,突出了单一口译技能的训练,缺乏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训练和培养。口译技能是否能有效地发挥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对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商务的范围已经大大扩展,涵盖了贸易、金融、管理、营销等众多领域,商务口译人员不可能也不必成为精通商务各领域的专家,但他们必须要熟知商务各领域的基本知识、概念和专业术语。

(二)学生的思辨能力问题

合格的译员还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大量研究表明,英语专业的学生思维能力欠佳。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英语学习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学生的模仿力和记忆力很高,但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二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三是学生知识面窄,很少涉略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思考能力差。在口译培养模式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三)学与用脱节

学生在课堂学到的口译技能很少有机会得到训练,一是课堂时间有限;二是学校缺少和社会的交流,学生缺少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缺少机会在真实的场景中检验自己的语言水平和技能水平,在实践中考验自己的心理素质并锻炼自身的应变能力。

三、口译教学模式与市场需求

经贸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经贸口译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为地方市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新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对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之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取市场对经贸口译人才需求的数量数据和质量数据,并结合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客观准确地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在对口译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的需求,明确高校本科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对外经贸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外向型的经贸口译人才,探索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外经贸型口译人才培养模式,为涉外企业和外经贸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口译人才。新的口译教学模式遵循技能训练与实战训练相结合的思路,通过范例教学、合作型互动式口译和模拟商务情境等使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相统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性和主体性。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建立见习和实习基地,做到学用结合。

(一)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结合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经贸口译译员,必须有扎实的两种语言功底。双语能力的培养是口译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语言知识除了包括语言的基本组成要素之外,还包括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译员不仅应具有训练有素的双语文字驾驭水平,还应通晓交际双方国家的文化渊源、历史传统、风土人情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的知识。口译技能虽然很多,但主要包括识解、记忆和表达。这些技能实际上是人类认知的体现。语言运用和理解的过程也是认知处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心理学关于图式、记忆、意义生成等理论对于口译技能的训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经贸专业知识的培养

经贸口译人才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很高的英语口译技能和汉语知识,同时还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吉尔把口译的理解过程表达为以下模式:C(comprehension)=KL(knowledge ofthe language)+ELK(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即理解=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分析,强调了口译理解过程是语言知识与语言外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巴黎释意学派也认为,口译是脱离语言外壳的原语理解和译语表达的过程。经贸口译人员如果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对于原语的理解会更加准确,译语表达也会更加到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要与商务与经贸知识紧密结合,题材安排可以根据商务活动的主要流程,把口译任务具体分为商务社交、商务谈判、商务演讲、国际会展和商务旅行等。口译练习的内容可提供具体的语境或场景,充分体现口译的现场性。同时,要及时补充商务专业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商贸形势的新变化。这样做既可以充分体现口译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又能帮助学生及时补充和更新专业基础知识并储备丰富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语言知识。

(三)课堂模拟实战相结合

传统的口译课堂教师是主体,学生实际操练的时间很有限。针对课堂实践,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创造真实逼真的模拟场景,采用“模拟实战”的方法,使学生有口译现场的压迫感,因为口译者的心理素质对于口译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模拟实战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下载一些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的视频,为学生创造仿真的口译真实现场、环境,供他们进行模拟练习。通过模拟实战,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场景的口译现场,比如模拟商务谈判、外贸洽谈会或者产品新闻发布会等,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译实战能力。同时,课堂模拟实战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大见习和实习的力度

社会实践机会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译实战性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应为学生创造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做到企业与学校的接轨,真正能做到学用结合。教师和学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大的博览会和洽谈会,或者可以和当地的经济开发区的贸易企业沟通,建立实习基地。另外,院系也应和地方外事部门和商务部门合作,建立口译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机会通过现场口译来检验自己的口译水平和现场心理素质。任务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反思,找出不足与差距。学生通过参加商务会谈、谈判等实战活动,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为踏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口译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口译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译者具备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创造性思维和迅速的反应能力、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因此,要在口译教学中通过加入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相关活动,训练学生的逻辑、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公共演讲能力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结合市场需求所培养的口译人才适合外贸企业需要,缩短了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阶段。同时,专业化、高素质口译人才的培养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这一培养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现有口译教师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以和兄弟院校进行横向联合,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同时,还可以聘请职业译员担任口译教师,作为对学校教学的有益补充。

四、结论

经贸口译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结合经贸的专业特点,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积累经贸专业知识,熟悉经贸流程。口译课堂训练应与相关的经贸课程相结合,技能训练和实战训练相统一,把口译的技能训练、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使学校教育与市场接轨。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际能力,为经贸发展培养合格的口译人才。

[1]何其莘.翻译和外语教学[J].中国翻译,2007,(4):11-12.

[2]韩炜.口译模式研究及译员能力培养[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刘和平.对口译教学统一纲要的理论思考[J].中国翻译,2002,(3):172,191.

[5]梅德明.英汉口译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4).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B

1671-6531(2012)04-0075-02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基于辽宁经济发展的经贸口译人才培养模式” (L11DYY034);大连市社科联项目 “适应大连经济发展的经贸口译人才培养模式” (2011DLSK352)

孙永君/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辽宁大连 116029)。

猜你喜欢

译员口译经贸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合作是处理中美经贸摩擦唯一正确选择
口译中的“陷阱”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