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理工科学生外国文学教学的思考

2012-08-15燕,郑

关键词:外国文学理工科文化

黄 燕,郑 进

(湖北理工学院,黄石 435003)

文学,无论是外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都是人类对社会历史、现实生活和心灵的记录,它对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和精神的培养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包括外国文学在内的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学,使之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将有助于理工科学生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以广阔的胸襟、非凡的气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既尊重、相信科学,又不迷信科学和权威,从而能真正地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大学语文课是理工科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长期以来由于对该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目的认识模糊,导致在教材的选编和教学过程中,都过于偏重中国古典文学,而忽视了外国文学的学习和介绍。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外国文学的学习对理工科学生的重要意义和外国文学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一、外国文学的学习对理工科学生的重要意义

人文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大学生能拥有完整健全的人格、丰富鲜明的个性,崇尚和追求真善美,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认识到自身价值,对自己、家人、社会和国家富有责任感,而这一切首先源于自我(个体)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外国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相比,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自我生命意识和人本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内涵。华夏民族在长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的发展基础上,慢慢形成了含蓄内敛、注重伦理道德和集体意识的儒家传统文化,但“它由于过分强调伦理道德对人的影响和注重个人在群体中的义务、责任,便忽视了个人的存在,造成了个人主体的丧失和人性的萎缩;同时由于儒家文化对家族、国家的重视,而把眼光仅仅放在族群的现实利益上,而缺乏对整个人类命运的终极性关怀和形而上的思考”[1]。而中国传统古典文学中浓厚的政教色彩和历史化倾向,也湮没了个人的声音和个性独立的意识,从而导致了人本精神的缺失和自我意识的削弱。

外国(主要指西方,以下同)文学作为一种异质文学,有着纷纭复杂的思想内涵和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西方文化作为一种不同于华夏民族农耕型文化的外倾性海洋型文化,偏重于以个体为本位,十分重视和强调个体的独立、尊严和价值。外国文学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同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新奇而丰富多彩的异国世界,使我们对自身、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更为深刻和全面。纵观几千年的外国文学发展史,外国文学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起就始终贯穿着一种强烈而深沉的人本精神和自我生命意识,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中不够鲜明和重视的。因此“外国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它在人文精神的蕴含方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缺失的人文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外国文学中蕴涵丰富的人文意识和精神,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理工科学生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首先表现在热爱生活,追求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以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上。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勒克勒斯在“美德女神”和“享乐女神”给他指明的人生道路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宁愿通过冒险和艰难险阻建功立业而获得短暂的幸福,也不愿默默无闻地寿终正寝。而后来的美国作家海明威自己本人和他笔下的诸多“硬汉”也无不用尽全力反抗生活的平庸,从而体现出人在“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其次,外国文学中的人文意识和精神还充满了对人性和灵魂的拷问,表现出一种勇于自我批判、怀疑和挑战权威的理性精神,这一点对理工科学生尤为重要。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即便生活在遥远的蒙昧时代,仍勇敢地怀疑和抗争自己被神谕定下的不可抗拒的可怕命运。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人莎士比亚在“以人为本、倡导科学和理性、反对蒙昧”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其悲剧《哈姆莱特》中,借其笔下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面对因一味强调个性解放而导致物欲横流、情欲泛滥、极端利己主义盛行的文艺复兴后期的欧洲社会现状,对人性的弱点乃至对全人类的命运都做了深刻的反思,进而发出了“生存还是毁灭”的疑问。第三,在追求个性解放的过程中,西方的人文精神还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对全人类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是在神的外衣下描述古希腊人民个体的生存状况,再现古希腊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丁的《神曲》则借助宗教的面纱,再现了中世纪意大利人民的社会现实生活,探讨了意大利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复兴之路。而再后来的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T·S·艾略特、罗曼·罗兰、萨特等人道主义文学大师无不更加关注个体生命和整个人类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毫无疑问,外国文学中蕴含的这些丰富的人文精神可以十分有效地促进理工科学生自我生命意识的提高,促使他们形成一种以积极进取、勇于批判和关怀人类为内核的有助于科学研究的人文精神,从而有益于他们未来的事业,因此外国文学的学习,对中国的理工科学生具有不容忽视的特殊重要作用。

二、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外国文学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外国文学因其所蕴含的“强烈的自我生命意识和深刻的人本精神”,对中国理工科学生具有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而在现阶段理工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主要是通过大学语文课的渠道来实现的,那么我们该如何依托大学语文课,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外国文学的教学呢?

(一)要依托适合理工科学生的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学内容的载体,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我们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外国文学的教学,要依托于《大学语文》教材,而现阶段各理工科院校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普遍存在着重中轻外,重古薄今的弊端,即便是占到市场一半份额的比较优秀的5种教材(由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东南大学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也因偏重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介绍,而忽视了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和介绍,所选入的外国文学作品篇目极为有限,有的甚至完全没有,而且即便是选入的作品也不是国外最优秀的、最能充分体现外国文学和文化精髓的作品。那么我们在大学语文课上借助这些教材向学生讲授外国文学和文化时,也无法有效地实现对学生进行“自我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的教育与渗透。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以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文化背景,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尽快编撰一本适合理工科学生使用的比例合理的好教材。首先,教材要大大加重外国文学的比例;其次,要根据外国文学发展史,选择最优秀的、最能充分体现外国文学和文化精髓的作品,例如希腊神话和史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既包涵了强烈的人本精神、乐观主义思想倾向,同时又带有超自然的魔幻色彩,与理工科学生的专业相关,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再如欧洲四大名著之一,被称为“近代人圣经”的歌德的《浮士德》也是应该选入的优秀作品,它通过主人公浮士德一生对知识、爱情、政治、艺术和事业的追求,既再现了欧洲知识分子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多年的精神追求历程,又体现了个体生命通过克服自身不足和人性的弱点,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走向完美的艰难过程,而这其中蕴含的深意和人性的高度对理工科学生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

(二)将外国文学作品与其文化背景相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大学语文课中,面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外国文学的教学,应不同于中文专业的学生,不应该把文学发展史和作品的艺术成就作为重点,而应把文学放在大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把外国文学与其文化背景相结合,多从社会、哲学、宗教、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角度探讨外国文学的精神内涵。西方文化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主体,又融合了后来的希伯来和日耳曼的文化,教师在分析和讲解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把握西方文化的构成底蕴。例如教师在讲授《荷马史诗》时,通过对奥德赛在海上漂泊十年,历经艰险,最终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的故事的讲述,引导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重理性、重现实和世俗生活的古希腊文化进行理解。而但丁取材于宗教题材的《神曲》,通过描述人的灵魂在地狱、炼狱、天堂三界里游历的故事,表现了人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天国与来世的向往。教师在分析这部伟大的作品时,就要结合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介绍希伯来的文化和传统,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感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重感性、重精神和内心的希伯来文化。而后来中世纪日耳曼民族的英雄史诗中所蕴含的日耳曼文化又影响了西方人极端重视个人名誉和地位、恪守承诺、讲究公平竞争和尊重女性的“骑士精神”的形成。当我们挖掘出了西方文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和强化在人们心灵深处的观念形态、思维方式、性格特征、价值体系、认知结构和集体潜意识等深层文化结构”[2]。时,我们就能理解西方人表现出的既现实主动、重世俗享受、个性张扬,又重精神追求和灵魂拷问的民族性格。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又可以进一步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世界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性格和思维方式,进而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能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胸怀”。

另外,在当下面对个性较强、逆反心理较重的90后大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将文学与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逆反心理,所以针对这种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更应该站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讲授外国文学知识,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将中国文化文学与外国文化文学相互比较结合,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素养

在外国文学的讲授中,我们要把中国文化和文学与西方文化和文学相互比较、结合、渗透、互为参照,这有助于学生多元文化素养的形成与培养。例如我们在讲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果戈理的作品《狂人日记》与《套中人》时,可以和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鲁迅的《狂人日记》与《孔乙己》进行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鲁迅的这两部作品是在果戈理的启发和影响下创作的。而两位作家的作品在思想内涵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首先,他们的作品揭示出了俄国人民和我国人民在民族性格上的一个共同点,即都具有的一种奴性思想,但由于我国和俄国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不同,两位作家的作品在思想内涵上也不尽相同,鲁迅的作品指向了中国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果戈理更倾向于表现沙皇专制下普通人的尊严的丧失和人性的扭曲。我们在教学中通过作品的对比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差异进行认识与比较。

又如19世纪挪威伟大的戏剧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主人公娜拉在看清了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而觉醒之后,愤然离家出走,并义正言辞地对丈夫海尔茂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3]她出走时那砰然一响的关门声,不仅响彻了全欧洲的屋顶,也震撼了“五四”时期追求启蒙和变革的中国社会。1914年“春柳社”首次翻译并上演了《玩偶之家》,从而致使无数中国的新女性从这个外来的作品中汲取了无穷的勇气和精神力量,她们纷纷以各种方式冲破各自家庭和婚姻的束缚,实现了个人的解放。作品主人公娜拉作为一个追求独立和个性解放的挪威小资产阶级妇女的代表,其悲剧和困境也是包括中国女性在内的世界各国女性共同的悲剧和困境,而娜拉的形象,不仅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的塑造,而且对中国社会的妇女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在1923年发表的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中就借娜拉的形象深入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情形下中国妇女的命运,而他在192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伤逝》也是对《玩偶之家》的吸收和转化。涓生和子君这一对“五四”时期追求爱情自由的男女青年,毅然冲破世俗的束缚,走到了一起。在小说中子君说出的惊天动地的短短的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4]可以看做是新时期中国女性的独立宣言,也是对娜拉精神的继承和延续。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是自成体系、各具特点且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含蓄内敛、厚重平和;西方文化个性张扬,激越主动,中西文化可以相互借鉴和中和,以达到一种更加和谐完美的境界。教师在外国文学的讲授中通过中西文学文化的比较,反思两种文化的优缺点,求同存异,寻异立同,力求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摆脱各自文化传统的局限和束缚,相互交流和融合,使我们的理工科大学生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以培养他们开放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和多元文化素养。

“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一名理工科大学生应该达到的理想境界。”[5]时代呼唤理工院校能培养出既掌握了扎实的科学知识,又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新型科技人才,而外国文学的教学对此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理工科院校在依托大学语文课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更应注重加强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与赏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培养出的理工科学生顺应时代多元化发展要求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1]孟智慧,阮学永.外国文学作品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兼论《大学语文》选材上存在的不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107-109.

[2]刘欣.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36-137.

[3]易卜生.易卜生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02.

[4]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223.

[5]周志.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8(12):93-96.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理工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谁远谁近?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