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汉语动词偏误类型研究综述
2012-08-15李志忠袁红双
李志忠,袁红双
(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 830054)
动词问题一直是语法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由于动词自身的复杂性和它在使用时与其他单位的复杂的句法、语义关系,即使是母语使用者在汉语动词学习和使用上也经常会出现错误,而对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语法失误更是无法避免。随着新疆双语政策的全面推广,深入研究汉语、汉语习得规律,已经成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注意到,与动词本体研究相比,近15年对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学习动词偏误的研究已经成了应用语言学在少数民族地区研究的一个热点。我们遍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选取了与主题相关的文章33篇,进行认真的整理、归类,同时结合动词研究的现状指出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对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学习动词和动词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动词使用不当的研究
动词使用不当,就是该用动词A,却使用了动词B。
杨德明和孔雪晴《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的偏误分析》(2000)把学生在写作中常见的偏误分为11类,涉及词法和句法。其中提到“动词使用不当”,只是列举了两个实例(“她跟她后母道歉以前做的事。”“他来了,立即帮忙我整理房间。”)没有进行分析,更没有定义“动词使用不当”这个术语。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语法偏误量化分析》(2011)指出偏误的类型主要由四类:遗漏偏误、混用偏误、语序不当偏误、泛用偏误,并指出混用偏误位居第二,占总数的34.32%。“混用偏误”是指由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取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所造成的偏误现象。夏迪娅·伊布拉音特别指出动词的混用(实际就是“动词使用不当”),范围仅局限在趋向动词内,且仅仅举了两例(“他从床上掉了起来”“叶子涨了上来”),并且没有对偏误进行任何分析。
依笔者看,这一内容的研究严格讲很难归为“偏误”。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1992)对偏误概括为:“学习外语的人在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从整体上说,他所使用的形式与所学外语的标准形式之间总有一定的差距,这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正字法的、语音的、语法的、词汇的、篇章的、语用的。我们把这种差距叫做“偏误”。“偏误”与通常所说的“错误”不同。错误是偶发的、无规律的,例如口误。人们说自己的母语的时候,也会发生错误。而偏误则是学习外语的人才会有的,是多发的、有规律的。”即以夏迪娅·伊布拉音所举例子看,“掉了起来”“涨了上来”的错误并非母语影响的结果,汉语母语使用者也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
二、动词遗漏的研究
遗漏指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或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遗漏”是较为普遍性的称谓,有的研究者还将其称为“少用”(薛扬、刘锦城,2008)“漏用”(解燕勤,2007)“缺漏”(脱傲,2006)或“成分残缺”(高红娜,2006)等。
对于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动词偏误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所说的“遗漏”只分析了判断动词“是”的遗漏,如蔡崇尧(2000)只是举了实例。李少平(2004)指出类似“新疆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造句是因为“维语中没有与汉语‘是’对应的固定词语,大多是靠形态变化表示”,因而造成遗漏,未做进一步的分析。祁玲《维族学生汉语写作错误类型分析》(2008)指出谓语动词的遗漏,是指特殊动词——判断动词、能愿动词(“当时的情景我永远不[会]忘记”)、趋向动词(“我把他送到医院[去]了”)的遗漏,也没有深入的原因分析。相比而言,夏迪娅·伊布拉音(2011)的研究更为细致,她明确指出:动词遗漏偏误在遗漏偏误中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而在动词遗漏偏误中是动结式动词或动趋式动词中的第一或第二部分的遗漏及判断动词“是”的遗漏。
怡冰《维族学生和欧美学生汉语典型语法偏误的对比分析》(2000)一文对原因做了分析,作者对维族学生和欧美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的几类典型语法偏误逐类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汉语中同一语法现象在维族学生和欧美学生中出现的偏误不同,这些偏误基本来自母语影响。通过判断句偏误的对比分析,得出维语中没有像汉语“是”这样的表示肯定、判断意义的动词,在维语中表示判断意义的句子主要是由主语直接加述语构成的,述语可以不是动词,因此,在使用汉语判断句时,学习者往往遗漏动词“是”。
三、能愿动词偏误研究
林青《从汉维语语序的对比看汉维语两种语言的语言类型特点》(2010)在分析了汉维正常语序的不同后,指出,汉语能愿动词一般用在动词性谓语之前,充当状语;而在维语中,能愿动词或表示能愿的词尾附加成分(-la/-l)一般用在谓语之后,形成合成谓语。如:沙吾提他们可能今天回来:savutlar bygyn qajtip keli i mumkin.直译为:沙吾提他们今天将回来可能。从这里可以找到汉语初学者能愿动词不当后置错误的原因。
魏文娟《初级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2011)指出汉语能愿动词有两大功能,一是施为功能,使事件或动作的发生具有可能性(比如“要”);二是推测功能,表达对有关事件或动作所做出的可能性的判断(比如“能”)。学习者不能区别汉语能愿动词的不同意义,易出现偏误。
四、离合词偏误研究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离合词合在一起是一个词,具有单一的意义;分离扩展的时候是一个词组。它把词法和句法交织在一起,与其他词语很不相同。就词性而言,几乎所有的离合词都是动词性的。离合词的可合可离的特殊性,对母语是汉语的中国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对维吾尔族学习者来说则是一大难点。
李新惠《预科汉语教学离合词教学策略》(2009)研究了离合词的定义、分类、用法,以此为基础对预科学生在离合词的偏误上做了分析:将离合词误作及物动词,把该由介词引导的成分误作宾语(我已经道歉过她了);把离合词误作及物动词带宾语,把动作、数量、次数的成分看成宾语,通常放在谓语动词的前边(我一个小时散步了、我们三次见面了);避免使用离合词带介宾短语这种结构形式而使用其他的同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你不应该和他打架→你们不应该打架)。
高静《对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汉语离合词出现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2007)指出维吾尔族学生在离合词使用中存在三类明显的偏误:把离合词等同于一般动词(我和他见面过了、我给了朋友一张照相);在扩展形式上存在的偏误(他们一见面就聊起来天、他帮过忙我);重叠形式的偏误(我们到操场散步散步好吗、我们握手了握手)。
崔新丹《基于新疆少数民族习得汉语语料库中离合词的研究价值》(2008)指出学习者使用离合词时偏误比率依次是甲级词 72.73%、乙级词60.53%、丙级词23.53%,即使用率越高的离合词偏误率也越高。文章短小精悍,很多数据极其珍贵,是进一步研究离合词的基础。
尹桂丽、张玲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2009),张国云《对维吾尔族预科学生的汉语离合词教学研究》(2007)也对学生在运用汉语离合词时常见的偏误类型、原因,及教学对策进行了探讨。
五、动态助词偏误研究
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主要是“着、了、过”几个,紧接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特定的语法意义;维语对应的语法手段是形态变化。因此,每到该用“着、了、过”的句法场合,母语迁移作用就会下意识发生,从而造成偏误。
蔡崇尧《对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中偏误的分析》(2000)对使用动态助词“了”的偏误举了实例(我1985年出生了)。李少平《民族学生汉语习得偏误分析》(2004)提到“了”的添加偏误,指出“了”是一个带有语法标志性质的词尾,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标志。维语是用形态变化表示“了”的这一语法现象,因此学生常把“了”看成是完全的语法标志,把维语的过去式的用法完全套用在汉语中造成添加偏误(我来了喀什一个月、昨天收到家里的信)。
吴晓丽《从语言的民族变体角度浅析维吾尔学生汉语习作中的语法偏误》(2011)一文列举了时态助词“着、了、过”混用,指出在维语中是由词干加时态词缀来表示将来时、过去时、现在时的,所以学生对于汉语中的时态助词不敏感(我昨天去了、他正看了电视)。
整体看,研究者只是集中对“了”的研究,对其他动态助词几乎没有涉及到。
除了以上误用、遗漏、误加等发生在动词本身上的偏误外,动词与其他成分的组合偏误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吕叔湘(1985)指出:“怎么研究动词?可以就动词本身研究动词,但更重要的是研究句子里边的动词和有关成分,主要是名词成分的关系”“研究句子里的动词,不能不同时研究在它的前前后后,跟它直接间接相联系的名词。”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所发生的语法偏误有很多就属于组合偏误:或是与动词前边的成分(如主语、状语)的组合偏误,或是和动词后边的成分(如宾语、补语)的组合错误。
六、动宾倒序组合偏误
汉语和维语在语序方面最大的不同是汉语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而维语为“主语—宾语—谓语”,受母语影响,维吾尔族在说汉语时常把谓语和宾语的位置搞颠倒。
对于谓语和宾语位置颠倒的偏误研究中,杨德明、孔雪晴(2000)、李少平(2004)、祁玲(2008)、夏迪娅·伊布拉音(2011)都有所涉及。蔡崇尧(2000)在语法方面的偏误中指出了述宾倒置和把动词“有”后置两类;其实,“有”是动词小类,二者可以合并。
七、动宾搭配不当
汉语中的动词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不同的类,其中按照能不能带宾语,可以把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可以直接带宾语,而不及物动词不能直接带宾语,不同类的动词搭配有不同的要求。对应的维语动词词汇意义虽然相同,但带宾的情况却不易掌握,因而偏误较多。
顾英华《新疆民族学生汉语习得中的动词句配价偏误分析》(2003)一文以带有偏误的动词句为研究对象,从“动词配价”理论角度论述了民族学生使用动词和动元的偏误及原因。其另有《第二语言学习者语法偏误分析及维汉语言对比》,对新疆民族学生学习汉语中的语法偏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从维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探讨了偏误的原因,指出:大量的动词谓语相关成分搭配不当的偏误,与维语中的动词有词尾变化不无关系;维语通过动词词尾变化表现出来的意义,汉语要靠动词和一些词语的搭配使用来表达。民族学生一时难以掌握这些词语的语法、语义、语用特点,出现偏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李少平《民族学生汉语习得偏误分析》(2004)指出动宾动词带宾偏误,分析了偏误原因:汉语中的有些词,不能带宾语,可对应的维语同义词却能带宾语(老师批评了他,这姑娘结婚那小伙子了)。这些动宾动词的语素结合较松散,名词语素独立活动的能力较强,形成事实上的词内宾语,从而影响再带一个外宾语。学习者没有完全掌握汉语动宾动词,造成“动宾带宾”的过度泛化。
杨华梅《维吾尔族学生使用交互动词偏误分析研究》(2011)指出“交互动词”是指语义上需要有甲乙双方共同参与的动词,其中一方为主体,另一方为从体,而主体动作的对象从体应由介词来引导。维语中,“交互动词”多通过词缀来表达语法意义(我见到了我妈妈mεn anamin kordim),汉语对应的语法意义多用介词等语法手段来表达,所以维族学生在使用汉语交互动词时常常发生偏误(我没有见面过他、你愿意交朋友我吗?)。从语言迁移、两种语言系统之间转换不熟练、试误理论不足等三方面分析偏误原因;并从强调交互动词的语义特征及语用规律加强汉维对比研究,提高学生纠正和避免偏误的主观能动性。在动宾搭配不当的研究中,我们认为杨华梅的论文分析较有价值,如果把“交互动词”的概念、外延、数量等搞清楚,研究可以更加深入。
八、动补问题
汉语语法中的补语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表示动作的结果、程度、趋向、数量、时间、地点或性状等。而维语句法成分中没有补语,因此对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来说补语是一大难点。
黄志蓉和王春蕾《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汉语补语偏误原因及教学对策》(2009)对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补语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概括:错序、误用、遗漏、回避、替代、泛化等(如:他明白了一点→他一点明白了、你把字写清楚点儿→你把字清楚点儿写),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偏误原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郭兰《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汉语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学习策略》(2008)指出:动结式述补结构(磨细、洗干净)在汉语中常见,但维吾尔语中没有类似结构,动结式成为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学生造句、翻译、写文章时,常常采取套用母语、回避动结式的学习策略应对动结式。具体表现如:以状述结构表现述补结构(你们打扫干净教室→你们干净打扫教室);将含有两个表述的一个句子分解成各含一个表述的两个句子,化解动结式(他哭肿了眼睛→他哭了,眼睛肿了)等等。文章还通过双语对比进一步分析原因,认为维吾尔语的表达方式就是取消动词述语,将结果补语做动词述语,以结果补语的语义为表述中心。例如:我们把他的车[撞]翻了,维吾尔语序是:我们 他的 车 使翻了(bIz unIŋ maʃ InIsI-nI φrYw εttuq)。
毕风云《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汉语可能补语教学研究》(2008)文章指出可能补语的偏误类型:回避可能补语的表达方式、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偏误、随意增加助词“了”“过”偏误、宾语的位置偏误。
补语偏误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遗漏补语、补语错序和补语误用三大类上,而且研究的补语基本是动结补语、趋向补语和动量补语三类。
目前关于维族学生汉语学习中与动词相关的偏误的研究主要是以上八种。
近十几年来动词偏误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都较前更为合理,也得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具体说,首先是研究角度多元化,从最开始单纯的词义研究发展到对语义、语法、语用的多维综合分析;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语言学界借鉴西方的语言理论如语义指向分析、语用分析等,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加深了研究的深度。
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角度呈现模式化
研究者在分析动词偏误时大多按照“总结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提出教学建议”这样的顺序安排,并且在偏误类型和原因的归纳上有很大相似性。模式化阻碍了研究的发展,因为研究者容易受以往研究的影响,借鉴前人的分析模式解决新的问题,最终只是低水平的重复,少见实质性的突破。
2.研究深度有待挖掘,研究广度有待扩展
首先,目前成果中,动词的个案研究较多,系统的综合性研究偏少。就研究论文说,1996年以来,研究论文多集中在一些动词的个案分析上,如能愿动词、离合词、动结式补语等;有的研究结论只是夹杂在偏误类型中充当小类,如遗漏偏误中包含动词遗漏等。动词自身的重要性和它在使用时与其他单位复杂的句法语义关系,决定了以下事实,即不进行整体研究很难使动词偏误研究的成果真正用于系统、科学的教学指导。其次,动词是一个开放的词类,难以做到穷尽式的研究。如何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来确定研究的角度,同时使这个标准既适用于已有的动词,又适用于开放系统中不断增减的其他成员,这还需要研究者提出切实可行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3.研究方法创新不够
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定量、定性和对比分析法对语料进行系统的分析,这些都是共时、静态的研究。事实上,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活动是生动的和个性的,每个个体出现的偏误往往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偏误类型,可能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将共时与历时研究、静态与动态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认识学习者的偏误情况,也才能对偏误做出合理的解释。
[1]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族学习者汉语语法偏误量化分析[J].语言与翻译,2011(1):60-65.
[2]蔡崇尧.对维吾尔族学习者汉语学习中偏误的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0(1):46 -49.
[3]顾英华.新疆民族学习者汉语习得中的动词句配价偏误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8):266-268.
[4]高静.对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汉语离合词出现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4):135.
[5]崔新丹.基于新疆少数民族习得汉语语料库中离合词的研究价值[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