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浅出”是文学批评的至高境界

2012-08-15张琼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批评家文学批评受众

张琼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文学批评反思”笔谈

“深入浅出”是文学批评的至高境界

张琼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随着当代文学消费市场化的进一步加强,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成果日益丰富,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11年底,湖北省作家协会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以 “批评的力量”为主题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就如何增强文学批评有效性、加强文学批评的力量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充分而深入的讨论。有十多位学者在会上各抒己见,共献良策。2012年1月4日,《文艺报》发表社论 《切实增强文艺评论的有效性》,要求文艺评论工作者开诚布公、有的放矢、科学说理,搭建起真诚沟通、深入交流的桥梁。如何切实增强文学批评的有效性?的确是一个重要而重大的问题,我们认为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选择优秀作品作为批评对象;二是坦率真诚、以真知灼见提升批评的 “人气”;三是要形成科学说理、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批评文风。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学批评而言,文风建设乃重中之重,应该将之放在首要的位置。如果我们的批评家还是认为西方文论是我们立论的基础,过于强调文学批评的学术化与理性化,总是用艰深的语言与晦涩难懂的表述方式与读者对话,离文学批评的有效性目标就会越来越远,文学批评还是没有自己的读者、没有自己的思想,创造性价值与意义也就无从实现。

“文学批评”一词,源自于希腊文kritikos,意思是 “一种文学的判断”,它是整个文学接受的重要部分。文学批评与学术研究是存在区别的,虽然有的学者认为 “文学批评”等同于 “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具有理论性与学术性,然而,“文学批评”与 “文学研究”仍然存在相当的区别:文学批评必须面对当前的作家作品,必须面对当代的读者与作家,必须在审美阅读的前提下提出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直接的对话。文学研究的对象比较宽泛,而文学批评的对象首先是文学文本。“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要从文本阅读开始,一层一层地解开迷雾,还其本来面目,以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作品里的情感、想象、思想与哲学方面的大量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感受到美的力量,让读者的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1]所以,文学批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向更多受众评介新的作品及推荐新的作家,从这个角度看,任何批评都只是一种注解,批评者要挖掘的就是具体文本里独特的思想个性与艺术价值,阐释和传达这种以自我的方式发现的价值,而需要阐释和传达的唯一对象就是受众。如何把文学文本所具有的价值简洁、深刻、明了地传达给受众,并引发受众的反思与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是文学批评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

文学批评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其强大的学术性与理论性,而是在于直面、直接与直逼当前文学的本质属性,如何表达自己的审美发现与审美判断是最为重要的。那么,文学批评究竟如何才能深入浅出,最大限度地影响读者与受众呢?我们认为批评家必须重视与思考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文学批评要 “深入”到文学的审美特质。文学作品是审美的产物,而 “批评家所做的工作,就是对于审美现实的再审美,二度甚至多度的审美才有重大的发现,才会形成具有一定学术性的文学批评论文”[2]。我们认为,文学批评所讲的“深入”,“深”就是指是否能够进入到文学作品的审美过程当中;“入”就是指有没有洞见到文学作品的美之所在。如果一个批评家没有抓住文学的美学本质与美学特性,他不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批评家;如果一篇文学批评论文没有作者的审美发现与审美判断,那么它就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没有自己的独立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正如邹建军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感动,则没有进入审美的过程;如果没有产生共鸣,也不会导致审美移情;如果没有思想的启示,审美也没有判断与结果。”[3]所以,“深入”的核心内容就是指在文学作品的审美过程中有所发现,批评者对于文本对象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把握与价值判断。在文学批评实践里,理论先行是没有意义的。对批评者理论素养的要求,绝对不等同于对现有理论的照搬照套,而是要求批评者要善于思考,精于化用,将批评理论和批评对象有机结合。更为重要的是,批评者要从文本的实际出发,有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问题就阐释什么问题,不能为理论而理论。“文学批评是现场的、在场的和个人化的,甚至是感性化的,但所谓的学术化在严格意义上排斥了文学批评的本色和本性,使之成为彻底无用并且无关文学的文字游戏。”[4]对于研究对象的 “深入”,要求批评者细读文本,以文本为出发点,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实事求是,不能不负责任地胡说、乱说。要以再次回到文本的态度实现批评的回归,“如果不能仔细而严肃地阅读作品,你就没有批评的权利”[5]。眼下有的文学批评者,根本没有对文本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审美阅读,就在那里信口开河,东一个理论西一个理论,南一个术语北一个术语,其实不能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他们对读者不负责任,对作家也不负责任,更没有对中国文学批评事业的责任感。

当女性主义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出现在中国大陆时,曾因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解构理念引起广泛关注,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的泛用,甚至是滥用。有些批评者不管面对什么作品,似乎都要与女性主义扯一扯,结果却因为牵强附会而导致自己文学批评论文漏洞百出,不仅背离了文学批评的初衷,也失去了文学批评的学术本质。眼下的情况更为严重:“女性写作”因其写作身份和写作视角的独特性,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作为 “卖点”的刊物与作品,他们要以此刺激读者眼球的法宝;与此相适应,一些批评者从两极对抗的极端意识出发,非但没有从女性审美视角对作品进行深度挖掘,也没有认识到对女性单一性别的不断超越,更谈不上对女性写作进行有益的探索。如此低俗、浅陋、低级趣味的所谓 “女性批评”,放弃了文学批评应有的尊严与气度,然而有的学者盲目地跟从他们,只要是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批评,就进行全面的赞扬与高度的肯定,有的完全是 “睁着眼睛说瞎话”,对此我们不得不高度警惕。

其次,“浅出”是对文学批评艺术传达的最高要求。“浅”,注重的是文学批评的艺术形式,包括艺术体式的切合、艺术语言的准确等;“出”则强调文学批评论文艺术表达的效果。文学批评不是阐述各种大概念,而是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发现它们如何潜入日常生活,如何被加强、被改造或者被曲解,“一方面可能转换为人物的心理动机或者言行举止,另一方面也可能转换为作家的遣词造句以及修辞叙述”[6]。文学批评所要传递的信息,是通过对具体的文本分析而得来的,这必定需要艺术体式和语言上的配合。批评家要通过对艺术形式的锤炼,让文学批评简约但不简单,准确而不板滞,从而展开具体、生动、形象、有趣而有力的审美批评。目前,文艺界存在一种不好的倾向:认为文学批评的语言越晦涩、越复杂,越是让人看不懂就越能体现专业水平,越是和古典文论与西方文论扯上关系,似乎就越有学术性。在这种混乱思想的指导下,有的批评论文只是专业术语的大量堆砌,有的论文批评从开头到结束都在绕弯子,一个简单的道理被他们讲得来云里雾里,最后也不知所云。这样的批评,不但没有提升文学批评的整体水平,反而走上一条脱离研究对象和受众的绝路。有一些批评家坚持追求简约、质朴、有生命力的语言,写出了一批有理有力的文学批评,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比如南帆、江岳、李青果、谢有顺等中青年批评家。如果文学批评能够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严密的逻辑,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就可以在以专业术语堆积、以晦涩难懂为风尚的学术领域清风拂面而大音希声。文学批评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学创作,通过文学批评展现的是批评者的文化修养、精神立场和情感诉求,如果受众连读都读不懂,又何谈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呢?所以,批评者得先让人明白他写的是什么,才可以考虑如何写得更精彩、更精致、更有力。自然,如果做不到 “深入”,也就做不到 “浅出”了。

再次,必须抓住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受众的基本需求。如果能够根据受众身份的不同,在不同的时空受众特征的不尽相同,从不同角度满足不同受众的消费需求,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学批评的力量。 《浮士德》中有一句极富哲理的话,“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可以给我们丰富的启示。在世界上,唯有生命的力量是最为强大的。要让文学批评富有生命力,必须回到生命的土壤,也就是在生活中去吸取力量。对于受众的审美需求,既不能轻视他们的思考能力,也不能无原则地一味迎合,而是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特定的批评不可能符合每一个受众个体的口味;然而,只要和现实生活与社会人生紧密结合,批评者在受众的不同声音中,就会更加游刃有余而有着自己选择的空间。文学批评在关注到受众的审美方式、价值取向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受众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果能如此,就可以推进文学批评话语权的开放,为批评者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江岳在 《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7]中,站在受众角度呼吁批评家认识到群众的思考能力。如果文学丧失了自己的思考,文学的沙龙化、影视化、网络化、小品化、浅俗化也带来了 “过度娱乐”和 “玩技巧”的问题。“当文学被脑筋急转弯式的搞笑包围、不动脑子的艺术泛滥时,就会极大地损害一个民族智力的健康。”对此,“大众娱乐文化”的制造者们应该警醒了。关注受众的特征并不是唯受众是从,关注受众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引导受众,建立起健康的文学鉴赏观念。离开受众的文学批评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把握了受众就是把握了文学批评的时代脉搏。文学批评的根本任务就是服务于大众读者,以作家作品为核心对象,将自我的审美阅读与审美发现以明白易懂的语言告知大众,引起他们对文学对话的兴趣,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学欣赏与文化消费的水平。

增强文学批评的有效性不是一句空话,它有切实的途径可循。如果没有对于文本的 “深入”,也就没有批评者的审美发现;如果没有艺术传达上的“浅出”,也就没有更大的读者面,文学批评的社会影响限定在一个专业圈子里,长此以往,文学批评就失去了应有的本义。所以,“深入浅出”是文学批评的至高境界,对于增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尤其重要。在深入浅出地影响受众的过程中,批评者需要有广阔的胸怀和对文学批评事业的热情。只有拥有广阔的胸怀,才能使文学批评扎根在现实肥沃的土壤中;听取不同的意见,可以开阔批评者的视野,调整批评者的思路,增强文学批评的生命力;也只有拥有对文学批评事业的热情与执著,才能建立起批评者对当代中国文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繁荣与文学事业的发展。

[1][2][3]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审美批评[J].江汉大学学报,2012,(3).

[4]曾 凡.什么是真正的文学批评?[N].学习时报,2010-1 0-1 1.

[5]张 中.什么是真正的文学批评?[N].文艺报,2010-06-0 7.

[6]南 帆.文学批评正在关心什么?[N].文艺报,2011-03-3 1.

[7]江 岳.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N].人民日报,2010-0 6-2 9.

[8]朱丕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判观批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2012-07-21

(张琼,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黄江华]

猜你喜欢

批评家文学批评受众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