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就业教育简论

2012-08-15刘经纬徐广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民办高校阶段

刘经纬,徐广杰

(东北林业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室;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民办高校就业教育简论

刘经纬,徐广杰

(东北林业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室;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对就业教育逐渐重视起来,尤其是视就业率为生命线的民办高校更是把就业教育提到了学校教育的重要议程上来.民办高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经费投入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与公办院校有着很大的差距,可以说民办院校的成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更是与公办院校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更多的客观差别和主观不同意识.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当前民办高校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民办高校;就业教育;全程化就业教育模式

大学生就业难,近年来成为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就业难难在什么地方,又有着众多的影响因素.分析“就业难”的现状,有总量性矛盾因素,随着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社会能够提供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有限,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也有结构性矛盾因素,就业市场需求与供给不一致,致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因专业不对口等原因失去就业机会.学校招生和学生报考时考虑当前的就业状态较多,对几年后的就业环境缺少合理的预测,专业火就多招,就业好就扎堆的报;也有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就业能力及就业技能等问题因素影响而导致失去就业机会,总体归结于就业教育问题.民办高校是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不同于公办院校性质的教育体系,民办高校同样面临着就业教育压力,本文通过调查提出了当前民办高校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民办高校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就业教育投入不足

通过笔者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一所民办高校2500名在校学生中有90%多的人认为就业教育很必要或者必要.从目前情况考察,因为有不确定各种因素的制约,民办高校在就业教育人员的培训方面,投入存在不足,设备、场地等不能满足学生需要,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1)就业教育经费不充足.一些民办高校的就业教育开展的大多是以专业集中授课为主,一般授课人数在百人以上,这样可以提高课程的覆盖面但不能提高授课质量;能从整体上给予一定的就业指导教育但不能进行个性化指导.在集中就业教育课程外应该有专业的场地、设备以便开展专业的指导或与就业指导工作相关的事宜,如培训人员,购置相关测评仪器设备、进行咨询等.(2)就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一方面,就业教育人员自身的就业教育知识丰富程度和实践经历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一般院校的就业教育人员多为学校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和学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兼任,他们缺乏专业的培训,理论知识先天不足.他们可能比较了解学生但不能了解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标准,就业教育效率和水平等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就业教育人员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和支持.据笔者调查了解的一些民办高校里的就业教育大多是义务服务,他们除了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外还要付出很大努力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工作,且辛苦且心酸.这样的就业指导哪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呢.

1.2 社会环境影响,就业教育实效性差

按照生涯发展理论,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阶段.这五个阶段应该连贯的不可割舍的关系,大学生所处的阶段是探索阶段的后半期,大学之前是成长阶段和探索阶段的前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概念,发展对工作的正确认识、工作的意义,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对职业进行初探等.但实际上,应试教育背景下,大学之前的主要目的是升学,绝大多学生除文化知识外很少涉猎课外或社会实践环节,也就缺少了生涯规划中的成长阶段.所以上大学之后,很多学生发现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得到发挥等等现象,这些给就业教育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是导致就业教育实效性差的一重要因素.

1.3 就业教育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民办高校在就业教育方面是比较重视的,一些民办高校在大一期间就开始了就业教育工作,在大学阶段抓的比较早,但是因为人员等因素不能坚持在每个年级坚持开展,缺少了连贯性.笔者认为就业教育内容相当广泛,学校的所有教育都是为学生成长成才做准备的,专业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学生活动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这些方面都是在增强学生的就业力.因此学校要树立全员参与就业教育的思想,把就业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融入到学生的思想里.

1.4 实践环节有待加强

就业教育不能是单纯教育者着急上火的事情,应该是让教育主体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就业的主体,自己应主动接受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就业教育不能是单纯的理论授课,不能单纯的作为一门简单的课程开始以一份试卷决定它的效果,应紧密地结合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感悟、成长.

2 民办高校就业教育对策

2.1 建立全程化就业教育模式

大学要分阶段,持续性进行就业教育工作,建立全程化就业教育模式.民办高校学生在大一期间主要了解并认识所上学校的不同,熟悉所学专业并稳定专业思想,鼓励他们根据本校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自身的特长及爱好,制定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可以初步地进行自己生涯设计.二年级大学生可以侧重如何塑造自己和完善自己,努力扎实的学好基础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学校及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认识自己.三年级时,大学生已经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大三的学生已能大致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了,明确了自身能力的培养目标.这样,应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自身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通过专业技术基础的调适,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能力;四年级大学生已经明确就业是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了,此时他们考虑最多的就是自己工作方向问题.这一阶段学校主要是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工作,提高毕业生寻找工作的能力,切实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使他们能够顺利就业.应该说大四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的关键时期.四个阶段是一个有机整体.全程就业教育与当前高校开展的一般性、阶段性就业指导工作不同,是一项系统、连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2.2 加大经费投入、建立高效的师资队伍

民办高校没有政府经费支持,专靠学费发展办学经费较公办院校有很大差距,因此确实束缚了民办院校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就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民办高校要想生存和发展,就业是一大关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自然会受大益,因此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就业教育无论是对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有益贡献都是大有必要的,要想办法增加经费投入,提高就业教育环境和质量.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提高,建立起专业化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3 就业教育要与时俱进

民办高校具有办学灵活的特点,要实时进行市场调研,让学校教育与企业和社会用人的要求对接.就业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实时更新与时俱进的,这方面要充分发挥就业市场的指挥棒作用,就业教育人员要对就业市场和学生双方面做到清楚了解,有足够的敏感度,才能使就业教育到达应有成效.

〔1〕刘红梅.高校就业教育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邹晓燕.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外部条件优化[J].外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谭军,陈春容.当前高校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3〕孙鸿.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探索.法制与社会,2011(14).

G645

A

1673-260X(2012)08-0159-02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民办高校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