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双语教学探讨

2012-08-15朱启松沈学恩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实务双语国际贸易

朱启松,沈学恩

(重庆理工大学经贸学院,重庆401121)

据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显示,2010年中国外贸人才需求总人数将达到79万人。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的数据显示,2011年来网站上发布职位数最多的前十大热门行业中,进出口行业已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局,提前进入需求职位前5强,需求职位数呈逐月增加20%以上的趋势。

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呈更高走势:掌握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与专业技能、熟悉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与惯例、精通外经贸专业外语、熟练运用外贸函电、电子商务进行网上操作、具有单据制作、演讲谈判能力和计算机操作及中英文打字等基本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外贸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等岗位的专业人才。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运用英语处理国际贸易业务问题出现障碍,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在现行的部分实务类专业课教学中,探索实施双语教学对培养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的教学目标定位

首先,双语课决不是简单的课文翻译课、专业术语新单词课。如果存在这种误区,学生也会将双语课视为专业英语课,甚至从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英语课,这样就将专业双语课的教学目标本末倒置了。

就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而言,除所有的相关单据、票据、往来函电均为英文外,大量的国际惯例也是英文原版的。虽然有翻译过来的版本,但法律的条文通过两种文字的转换有时会出现更加晦涩难懂的情况,以至于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进出口双方以及相关当事方出现争议的时候无法正确引用,因此就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国际贸易的每一笔业务不尽相同,有时错综复杂,相关法律条文对各种细节无法一一论述。国际商会每年定期和不定期会针对国际贸易界出现的新动向和新问题出版期刊和各类出版物,针对实务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定论,查阅这些英文资料对于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最新动态、深入理解国际贸易及结算的相关惯例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国际贸易实务类双语课的教学目的首先是国际贸易的专业教学,应定位在增强学生用英语来理解和表达专业理论和实务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接触更多的英文专业文献,加深对此门学科的国外先进的知识体系和前沿的学术理论的理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及技能,为今后进入相关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标定位准确,才能提高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认可程度,目标定位也决定了双语课程授课重点在于专业知识,而不在于英语语言和语法本身。通过教师的双语讲解,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双语课程,乐于学习双语课程,产生学习动力,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使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提高英语专业水平,使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逐渐熟悉和掌握英语专业词汇,能从整体上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1]

二、双语课教材的选用

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国际惯例更新较快,因此,原版教材应为双语课教材的最佳选择。但考虑到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可以考虑选用我国经贸类专业院校编撰的英文教材,以文字深入浅出、示例清晰、逻辑性较强、难易程度适中为选用标准。最好的方案是教材为英汉对照的,这样的教材不仅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而且能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用最少的时间获得专业知识最大的收获,却不会因大量的生词查阅浪费过多的时间。

三、英文的运用比例

双语课上教师采取的授课模式不应是术语引导型,也不能是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课件-中文授课型,这样的授课会让学生感到,双语课与以母语教授专业知识课在教学目的、语言、学习方法和效果上没有差异。如果课堂上中文的使用量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这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全英文教材和课件的理解难度,但却无法达到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增强英语能力的双重目标。实践证明,学生是愿意接受双语授课的,只是由于自身英语能力水平的限制希望能采取循序渐进分阶段的授课模式。

采用双语教学并不是要在课堂上均衡地使用两种语言。一般本科院校应在课堂讲授、板书、学生学习材料和考试几个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安排和设计。

1.用英文板书,内容包括国际结算专门术语及关键句子。

2.较浅显的内容用英文讲授,重点和难点适当增加中文比例。

3.学习每章内容之后,教师用英文作总结,然后逐渐过渡到由学生作简单总结。

4.课堂讨论和答疑阶段,鼓励学生用英文提问和进行简单的讨论,实在无法表达时,亦允许用中文进行表述,然后由教师或同学用英文复述。

对于课堂上英文与中文各占多少百分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过分强调双语课程英语使用比例,对英语水平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不好的影响,会慢慢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失去学习双语课程的动力。一般来说,在一般本科院校的双语课课程的开始阶段,中文的使用应大大多于英文,以后再过渡到英文大大多于中文,最后到全英文。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都必须注重学生接受的实际效果。否则,双语教学就会流于形式,以降低或损害学科教学质量为代价来进行双语教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四、双语课教学方法

(一)教师的课前准备是提高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开课前,相关课程的教师应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等双语课优势较强的重点高校,在“国际贸易实务”及外贸其他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中实施双语教学的做法和经验,收集各种资料作为双语教学的辅助教案和教学参考。

备课时,教师应在熟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在专业英语方面下工夫,熟记有关英文的专业术语及表达方式,注意难点单词的发音及多义词的讲解。例如negotiation一词,在交易的谈判阶段可以翻译成“谈判”;在讲述国际贸易的结算工具时意为“转让”;而在交易履行阶段中的贸易结算环节,作为国际结算的支付方式与b ank—词一起使用,“b ank n egotiation"则要翻译成“银行议付”。这类例子在教学中非常常见,[3]需要重点讲解。另外,备课时要特别注意准备国际贸易当中因两种语言与文化差异而导致误解与纷争的实例,在讲课时,预留时间给学生进行提问和讨论。

(二)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是提高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

对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双语课程本身就要比全中文讲解课程难度大得多。双语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专业英语词汇对于双语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有重要作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专业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充分的课前预习对于课堂上学生捕捉和理解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对学生课外学习的要求是:第一,根据教材预习下节课内容,包括将一些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条款,通过查阅字典和其他老师指定中文专业书籍进行学习和理解。第二,适当设计一些思考性的题目,如为某个企业的一笔外贸进出口业务设计运输、保险和结算方式,并通过课后查阅加深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次上课时,教师将安排一定的时间对作业情况进行讲评,对前次课涉及的专业英文术语、关键词、要点进行复习,对布置思考性的题目进行讨论和答疑,然后转入新的教学内容。适当的复习也会弥补课堂上由于语言理解或者精力分散而遗漏的内容,提高学习效果。第三,课后的复习,同时布置一些与预习阶段难度相当的习题和思考性的题目,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教材,做习题来消化和理解课堂学习内容,以此补充、巩固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三)“双向和谐式课堂控制方法”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

“双向和谐式课堂控制方法”是一种定位于“以学生为本、和谐教与学”的课堂控制方法。在双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这种方法重点在于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为出发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控制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授课之中,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例如对于讲授过的知识,让学生提问题,而不是老师提问题;组织学生成立小组,互相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互相评判分数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加强课堂控制和提高课堂效率,并采用课后布置预习、第二次课前点名提问计入平时成绩的方法,使学生在一定的兴趣和压力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课堂上的双向交流,真正实现教学相长。[2]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由于英语不熟练,或者没有经常性使用,每当想要表达一定意思,总会出现首先考虑语法对不对的现象,这样反而妨碍了思想的表达。为此,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不怕出错,凡不涉及基本概念、没有曲解基本理论思想,就不纠正学生,尽量避免使用负强化教学手段。相反,应通过正强化,如总结等方式来传达正确信息。对一部分案例和讨论的话题采用事先布置的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鼓励在第二次课上讨论发言时尽量使用英文,由于准备时间充分,部分学生完全能够用英文作答。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双语课的自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英文程度较差的同学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

(四)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双语教学势在必行,但必须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由于我国高校数量大,各校学生英文水平差异较大。在一般本科院校层次中如何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模式,不断提高学生专业英文运用能力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作为一般本科院校,在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必须针对本校学生英文水平现状和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数量和水平,不能操之过急。例如,笔者在本科生的双语教学中,尽管事先要求学生预习,课后要求学生复习,学生的课堂听懂率仍然不够理想。部分英文较差的同学在反馈意见时,其主要建议甚至是改为中文授课。为了解决学生的差异,不妨在课件上适当增加对术语的中英文对照;在课程结束后,再用中文对授课内容进行简要的小结,使学生逐步适应双语教学。

五、专业实习是巩固双语教学成果的有效途径

进出口模拟实习以进出口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利用电脑及网络,在模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下,精心设计、组织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它的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用英文掌握进出口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程序,提髙学生的英文运用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单一的汉语教学虽然能使学生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程序,但学生很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与操作,在进出口模拟操作实习中,也很难自如地用英文草拟建交函电、发盘与还盘信函,不能用英文制作正确、规范的出口单据,尤其看不懂用英文开立的信用证(L/C)基本条款,不熟悉信用证的基本表示方法,更谈不上按照信用证的审核原则,对照有关合同进行审证、改证,严重影响了进出口模拟操作实习的效果。而坚持专业实习的规范化双语模式,可以与双语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六、考核体系中的多种参数指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双语学习兴趣

在考核体系中,教师可以设置多种参数指标。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用英语回答问题、发表见解、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等,都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被计入最终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4]在期末考试中,一些简单的题目如选择、判断等客观题为全英语题目,较难一些的案例分析等采取选择性的作答方式(中文或英语),但使用英文作答的学生会根据其英文表述的准确度获得加分,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双语课的积极性。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部分学生在平时的上课发言和最后的考试中能自始至终使用英文,成绩优异,听说能力也不断提高。

总之,对于一般本科院校来讲,双语教学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任重而道远。要完成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必须不断探索双语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完善双语教学的目标评估标准,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相信双语教学一定能帮助本科院校实现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1]郑曦临.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动态[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0):32-33.

[2]刘金平.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中“五位一体”模式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0,(12):41-43.

[3]陈原,易露霞.“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第四卷增刊.

[4]赵立华,徐争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猜你喜欢

实务双语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ODI实务
FDI实务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